山沟皇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雨天下雨
其他品牌的低端品牌则是把售价控制在一百五十唐元到两百唐元之间。
但是这个价位的低端轿车,其实大家都没啥利润!
这稍微把利润提起来之后,那么售价就高了,那些口袋没啥钱的消费者就不搭理你了。
但是大家也都不傻,就和翱翔牌轿车的九十九唐元一样,最低价那都是个虚头。
实际上大多出售的是翱翔轿车,价格都是在一百五十唐元左右,其他汽车公司也类似。
你看了广告之后去汽车销售行买车,人家销售人员会告诉你,这车很紧俏,没有现货,就算订货也订不到……
随后转身就就会说这样你还不如卖我们的升级款,配置可比九十九唐元版本的强多了,动力大,车身大,做工更好,而且价格也没贵多少,不过是几十唐元而已。
最重要的是现货,现在订车,立马就可以提车,还附送一大堆各种优惠……
于是乎,很多人奔着九十九唐元去的消费者,最后稀里糊涂买的都是一百多甚至两百多唐元的轿车!
要不然,人家汽车公司还不得卖出去一辆赔一辆啊,人家又不是做慈善的。
汽车市场掀起的惨烈竞争,也是直接反应了汽车大时代的到来,各大汽车厂商都不是傻子,他们已经是清楚的看见了未来,汽车市场即将大爆炸。
这个时候甭管那么多,先把市场份额抢到手再说!
各种手段,各种营销策略是层出不穷。
民众们的消费欲望也是被调动起来,少人也是看见了附近地区修建了新的加油站,问了问价格后,这汽油价格比几个月前已经是大幅度降低,各种税费也是大幅度降低甚至被取消了,这算一算似乎自己也能用得起车了。
报纸上天天都说什么全民汽车时代来了,现在的汽车这么便宜,而且使用也很便宜,买上一辆似乎也不错。
汽车公司的促销再加上各种税费降低或干脆取消,大幅度降低了汽车的使用成本。
这一辆普通汽车如果正常使用成本都得大几十唐元,哪怕是汽车不要钱免费让人们用,绝大部分人还是用不起的。
但是如果降低到了小几十唐元的程度,那么很多家庭就能够接受了。
于是乎,很多普通家庭是把汽车,纳入了他们的大件采购计划里!
这样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宣平六十五年上半年,乘用车以及货车等各类汽车销量就已经突破了四十万辆,预计下半年的销量还会更高,全面销量大概率能够突破百万辆。
百万产量也仅仅是个开始而已,宣平六十六年,帝国汽车产能突破一百八十万,宣平六十七年,更是一举突破三百万年产能,汽车产业以一个极其恐怖的速度快速发展,并进入寻常百姓家中。
只是汽车突然大幅度增加,也是带来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很多城市开始变得堵车了!
宣平六十八年春节刚过,因为多场意外交通事故以及部分道路施工,以及众多回家过年的人集中驾车返京,进而导致圣天子李轩终于是看见了他期待了十几年的事情:
宣平六十八年正月初六,金陵城全城大堵车!
看见这一幕的时候,身旁不少人,尤其是交通部的几个官员,承天府的几个官员们都是满头大汗,惊恐无比,但是李轩却是露出了身旁很多人都无法理解的笑容!
多么密集的车龙啊,多么悦耳的喇叭声啊!
这才是他记忆里的城市应该有的模样!
山沟皇帝 第二千二百零四章 禅让
自从宣平六十一年,大唐帝国掀起第二次工业大发展计划之后,大唐帝国的经济再一次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同时伴随而来的是大量先进科技产品的不断出现并被应用。
随着供电设施的不断建设和完善,各大城市开始陆续用上了电,城市的夜空开始亮起,一些繁华地区甚至出现了不夜城的盛况。
不仅仅电灯,电风扇为代表的各类电器也是陆续进入百姓家庭。
电灯、电风扇等各类生活用的电器,虽然看起来很明显,但实际上这并不是大唐帝国电气化进程里的重点。
大唐帝国的电气化,核心是让电动机取代蒸汽机,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动力,进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这从大唐帝国前期的供电设施建设,大多都是围绕着各大工业区所进行就可以知道了。
而这也是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从宣平六十一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供电设施,等到了宣平六十八年的时候,大唐帝国的几乎所有主要的工业区都已经是通电,大量企业开始使用电动机取代蒸汽机,作为生产的主要动力,推动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同时内燃机的发展持续加快,各类采用内燃机的货运车辆、工程机械等大量出现并广泛应用到建筑、交通运输等行业,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北风卡车等货运卡车成为了短途运输的主力军。
等到宣平六十八年的时候,在各大城市里几乎已经是很难再看见以往那种满载货物的四轮货运马车招摇过市了,取而代之的乃是大量货车。
这些货车往来于火车站、港口等物资中转站和城区内的各个地方,运输着数不清的物资,满足城市民众生活,工业发展需求的同时,也是不断的创造着更大的经济利益。
而随着全国公路网络建设的全面铺开,大量的省道公路被建设出来,其中不少还是铺设了水泥或沥青进行了道路硬化,使得了汽车成为了中短途运输的主力军。
这一点,在环太湖地区体现了更加明显,在这个大唐帝国经济最发达的,同时也是物流需求最庞大的地区里,纵然有密集的火车网络以及河运体系,但是依旧无法满足庞大的物资运输需求。
而现在,随着环太湖公路以及多条直线公路的开工,真正使得了汽车成为了中途运输的主力军。
当上海到金陵段的直通公路全线开通的时候,车流量之庞大,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大量的乘用车以及货车通过这条直达公路,往来上海、金陵以及沿途的苏州、镇江、常州等地区。
等到金陵到芜湖段,芜湖到杭州段,杭州到上海段也全线通车的时候,环太湖公路全线通车,每一天都有无数车辆行驶在这条大动脉公路上。
因为车流量过多,以至于环太湖公路刚开通不久,就不得不筹备着对该公路进行升级改造,准备把这条普通的公路全面升级为封闭式高等级公路。
不过交通部那边却是批驳了环太湖公路的升级改造计划,因为这和交通部最近两年计划的全国封闭式高等级收费公路网的计划相互冲突。
交通部那边已经是有计划在直隶地区,尤其是环太湖地区修建封闭式高等级收费公路的计划。
至于环太湖公路,哪怕是名字有些高大上,但是这种公路在交通部的定位里,依旧是属于国道网络的一部分。
公路和汽车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而这种交通发展所带来的是交通更便利,成本更低。
此外公路建设以及汽车产业发展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便利,还有这两个产业本身也会带来极大的市场需求。
公路建设这种基础建设,是能够带来大量水泥、砂石等建筑材料以及工程机械的需求的,最为明显的就是帝国最近几年,水泥产业的年产能,几乎是以每年翻一番甚至翻两番的速度呈现超高速增长,公路建设本身以及间接带来的庞大市场需求以及就业岗位,进一步为帝国最近几年的经济繁荣添砖加瓦。
汽车产业就更不用说了,当汽车产业的规模突破年产量百万辆的时候,汽车产业已经是毫无疑问的成为了大唐帝国的重要产业之一,而等宣平六十八年各类汽车年产量突破五百万辆的时候,汽车产业已经是毫无疑问的成为了大唐帝国的支柱产业之一。
汽车产业里,仅仅是乘用车的年产值就达到了十三亿唐元以上,这都还没算上货车以及各类专业工程机械呢,而这一部分看似每年产量并没有乘用车那么高,但是单价更加昂贵,总体产值也不低。
根据商部的统计,宣平六十八年的时候,整个内燃机为龙头的机械产业,包括乘用车、货车、工程机械等年产值已经是突破了二十亿唐元,仅仅是内燃机产业,每年就能够为帝国贡献直接税收数亿唐元。
更不要说,内燃机产业也是属于一种下游产业,想要生产汽车,上头还需要各类机械行业、钢铁行业、化工行业、矿产业、交通行业等等全方位的支持,这间接带动的产值百亿都不止,带来的工作岗位更是不计其数。
直接以及间接的庞大产值以及庞大的就业岗位,都是让汽车为代表的内燃机产业,成为了大唐帝国新型的支柱产业之一。
就和当年的蒸汽机产业一样,不仅仅为大唐帝国的工业升级带来了助力,当年的蒸汽机产业本身也是属于产值大,能直接和间接带动大量就业岗位和市场需求的庞大产业链。
当工厂开始广泛使用电力为主要动力,当中短途交通以汽车为主要运输,再辅以帝国发展了数十年的传统蒸汽机以及相关联的造船、航运、火车等一系列产业,再有石油化工产业以及新型的机械农业、化肥产业的全面爆发。
这些都是为大唐帝国的第二轮经济爆炸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经济的爆炸式发展,给帝国带来了产值,税收,新科技的应用等等都是次要的,最关键的是。
宣平六十八年秋十月,皇家理工学院经济学院经过详细调查,谨慎论证后,发表了一篇足以引起轰动的论文,论文称由于第二次工业大发展所带来的强劲动力,经济全面发展,农畜产量不断提高,民众持续增收。
宣平六十八年,历尽数十年发展后,大唐帝国终于是把食物指数降低到了百分之四十以下!
这意味和大唐帝国整体上已经是进入了富裕社会!
而就在这一年秋天,已经八十四岁高龄的圣天子李轩昭告天下,将会提前把皇位禅让给皇太孙李宏弨。
宣平六十九年正月,大唐帝国正式举行禅让大典,圣天子李轩禅让后尊称为‘大唐帝国圣太上大皇帝’,皇太孙李宏弨登基为帝,尊称为‘大唐帝国大皇帝’,并按照传统宣布了新年号‘承平’,以示继承宣平时代之意。
实际上在禅让之前,李宏弨刚被封为皇太孙的时候,李轩就已经让李宏弨署理御书房全面掌控军政事务了。
当时开始李轩除了把控大方向外,已经是不再插手详细事务了。
禅让后也依旧如此,李轩依旧是把控全局,就连奏折都是一式两份,分别送到李宏弨和李轩那边,但是依旧不插手任何具体事务。
因此禅让对于帝国的诸多政策事务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因为这些本来就是李宏弨负责的,现在还是他负责,禅让大典最重要的变化,还是名义上的变化。
李轩是要在自己死之前,彻底把李宏弨的皇帝名分给定下来,以避免任何的波澜。
最近几年他可是知道海外的不少地区都是心怀不轨。
随着当年太子李宏去世后,海外的藩王们一个个都是开始不老实了,仅仅是这些年李轩受到的翰统密折上报告的说某某藩王拉拢人心,私设工厂,私藏枪炮的就有几十件之多。
当然了,时任皇太孙李宏弨的手段也没差多少,这几年里已经是被他找了不少机会,狠狠的敲打了藩王一番。
这些李轩都知道,不过并没有管太多,只要不是原则性的东西,比如说藩王立马就举兵造反,或者是李宏弨下狠手直接杀藩王之类的李轩一般都不理了。
至于说以后李宏弨和这些藩王以后可能爆发矛盾甚至战争,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
大家都是成年人、聪明人,自己的路自己选择并自己承担后果,他一个八十几岁的老头子是管不了的了。
更何况,本土和海外领地之间的矛盾,可不仅仅是李宏弨这个新皇帝和海外藩王们的矛盾,更不是说海外的藩王们想要杀回本土抢帝位,他们以前或许有人这么想,现在也有人这么想,但是估计稍微脑子正常的人都不会这么去干。
海外藩王们,现在要的是独立!
并且这种独立倾向,往往也不是藩王们自身的想法!
很多藩王小日子过的挺悠哉的,没必要也不想和本土皇室进行对抗!
这一点在李轩在宣平六十年前,为了安抚藩王同时也是为了最终确定全球皇室皆李氏的格局,李轩恩赐二十五藩王可原爵承袭,与国同休。
封地不可更改,王爵不可变动!
山沟皇帝 第二千二百零五章 圣天子崩
宣平六十一年的时候,圣天子又把各藩王之王府卫队的指挥权从陆军参谋部转入当地省道守备司令部,但是藩王们往往对当地的守备司令部影响力极大。
换句话说,李轩其实是把各王府的卫队,间接交还给了各藩王!
最早的时候,大唐的藩王们也是拥有王府卫队的指挥权的,但是后来李轩剥夺了藩王们的王府卫队的指挥权,直接归属陆军参谋部管辖,而现在嘛,只不过是恢复当年的设想而已。
想要让各地藩王坐稳位置,成为当地的统治者,让李氏皇室在全球范围内都掌控统治权力,手里没兵怎么能行。
李轩一边是压制各海外领地的独立倾向,一边又是扶持藩王,这看似矛盾,但实际上一点也不矛盾。
怎么说呢,李轩所做的事情就是,哪怕是海外领地要玩独立了,也得在当地李氏藩王的率领下玩独立,而不是把李氏扔到一边,当地利益阶层自己玩……
这一想法,也是早就了圣天子李轩在过去几十年里,对海外领地以及藩王的态度看似不断摇摆,并且非常矛盾的根源所在。
当李轩这么推动的时候,也就导致了大唐帝国里的现有二十五藩王,某种程度上已经变成了当地的利益代表人。
看似现在没有什么权利,但是威望一般都非常大。
因为现在大唐各地藩王们代表的并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利益,更多的还是代表各领地里利益阶层的利益。
这也是为什么,目前的所有藩王几乎都没有造反杀回本土抢夺皇位的想法,但是大多藩王们都会有谋图独立的想法。
当地的利益阶层需要获得更大的利益,而这种利益和东亚地区的本土工商阶层的利益是相违背的。
藩王自身的想法不重要,重要的是海外地区的利益和本土利益不一致,而这种利益冲突几乎无法缓解。
怎么说呢,钱就这么多,本土的工商界赚了人家海外领地的工商界赚的就少了……
这种利益冲突几乎是无法解决的,大唐帝国过去几十年来所做的也只是缓解而已,甚至以后等他李轩死了,帝国爆发战争了,分出胜负后妥协了,但是矛盾依旧存在,战争的妥协依旧只是缓解矛盾而已。
毕竟有人地方就有江湖,就有纷争,几十年前的时候,大唐帝国的矛盾大多是和土著蛮夷各国的矛盾,但是当帝国全球化完成之后,帝国的主要矛盾已经是变成了本土和海外领地之间的矛盾,并且这种矛盾几乎无法调和。
哪怕是李轩现在还活着的时候,海外各地区,尤其是美洲地区就已经是和本土出现了众多的利益冲突,美洲当地一直都是想要搞工业发展。
他们的矿产资源丰富无比,用来搞工业发展的话条件非常好,但是现在呢,美洲地区只能依靠农业以及基础的矿产、石油开采为经济支柱。
这种经济模式在第二次工业大发展之前,还算不错,美洲地区依靠农畜业以及基础矿产品民众收入也不错,但是随着第二次工业大发展之后,这种经济模式纵然看似良好,但是和本土的差距却是越来越大了。
当本土地区的很多发达地区,都开始搞高速公路,汽车陆续进入普通家庭的时候,美洲地区的广大农民们,说的好听一些都是小农场主,但是依旧只是农民,而且粮价十几年都没涨过,物价却是一天天的涨!
宣平四十几年的时候,美洲地区一个小农场主耕种百亩土地,就能够让一家子过上不错的生活,但是等到宣平六十年左右,随着种植成本的提高,粮价又不涨,一个美洲农民需要种植超过五百亩以上土地,才能够让自己一家子过上不错的日子。
至于到了现在,随着东欧、欧洲地区、印度地区采用大型机械耕种的大型农场不断增加粮食产量,美洲地区的粮食竞争力进一步下降。
这个时候,美洲农民们种植一千亩土地,也已经很难让自己的一家子过上体面的生活了。
饿肯定是不会挨饿的,美洲现在啥都缺,就是不缺粮食。
但是其他领域的消费他们却是很难支撑了!
除了食物外,美洲民众几乎买啥都觉得贵!
而这并不是说东西真的贵,哪怕是加上运费,但实际上美洲零售的工业产品和本土零售的工业产品都是价格相当的。
问题是美洲当地的民众们手里没啥现金!
这粮食卖不出几个钱,而他们也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不像是本土的民众一样,种田不赚钱了还可以去城市打工。
再不济,进工厂打工一个月也能够有十多唐元的月薪啊,这一年下来,可美洲等海外地区的民众们种田赚的还要多。
这也是让很多人都是意识到了,单纯靠种田是过不上好日子啊,他们想要改变,他们也想要发展工业。
但是帝国高层却是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帝国高层可是几十年前就考虑过这种问题了,对海外地区的工业发展一直都是严防死守的。
虽然后来为了缓解矛盾,持续放开了部分限制,比如说准许美洲地区开发矿产,石油资源,但是却没有相应的钢铁厂、炼油厂。
美洲地区的民众对此意见很大,明明他们这些盛产石油,但是日常使用的汽油等成品油价格却是依旧这么高,很早就有人说在美洲当地建立炼油厂,以降低美洲地区的汽油等成品油的价格了。
但是却是一直没能成行!
当海外领地普通人的利益,都已经开始和本土利益相互冲突的时候,也就可以知道海外地区的矛盾和本土地区的矛盾有多大了!
承平三年,美洲五湖省,嫡属于中部矿务公司的一座铁矿,因为该铁矿采矿成本高,而铁矿石价格持续下降,竞争力下降,最后被迫减产。
尽管铁矿方面已经是尽可能的采取了不裁员的政策,但是采取了缩短工时的办法,使得了矿工们的薪资依旧收入大幅度降低,这引来了矿工们的极大不满。
而这并不是个例!
早些年随着帝国第二次工业大发展计划,帝国对各种矿产资源需求量大涨,进而使得了帝国在全球各地的铁矿,煤炭等产能持续增加。
但是度过了最早期的爆炸式增长后,虽然帝国的钢铁产品需求量依旧持续攀升,但是短时间内增加的铁矿却是更多,而且随着澳洲以及南美洲地区的铁矿石大规模开采后,大量的廉价优质铁矿石进入市场后,其他地区的铁矿石开发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就连本土的很多铁矿都是利润大降,更别说美洲以及其他地区的铁矿石了。
受到铁矿石价格不涨反跌的影响,很多最近几年贸然扩大生产的海外领地铁矿都是遭到了经营危机,不少铁矿都是直接破产停工,不停工的也会减产。
如果这种事发生在本土,那么众多的工人们还会其他选择,可以通过其他行业的发展进行再就业,基本不可能造成什么太大的影响。
但是对很多经济模式单一的海外领地而已,这影响可就大了,
美洲那边的经济支柱是农畜业以及矿产业和石油开采,农畜产业的日子本来就不太好过,在采取机械化的大型农场面前,小型农场主的日子越来越难过,迫使很多美洲地区的农民家庭的富裕劳动力进入矿业等行业就业。
现在矿产业受到冲击后,造成一定的下岗潮后,当地并没有充足的就业岗位来容纳这些下岗工人后,矛盾就是被引爆了。
承平三年五湖省的几个大矿区,同时爆发罢工,他们要求不停工,不减薪!
尽管这一次的罢工并没有持续多久,帝国高层方面很快就是采取了专门政策,针对性扩大对美洲地区的铁矿石采购,使得当地的矿产业恢复生产。
但是这依旧是给帝国高层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更是给美洲地区的藩王以及当地的利益阶层们看到了希望,迫使本土方面进行让步,继而在当地发展工业的希望!
承平四年英伦省,当地煤炭产业也是爆发了罢工,这一次持续的时间有些长,前后持续了三个月,但是这依旧体现了很重要的一点,这不仅仅是因为当地煤炭行业不景气的原因,这背后还带着当地的普通人,甚至是农民的不满。
此外自然少不了当地上中阶层的默许甚至是推动!
但是这些动荡,大唐帝国的圣天子李轩却已经是无法关注了!
承平三年起,年事已高的圣天子李轩就开始长期卧床不起了,李轩战胜了所有人,最终却是败给了时间!
承平四年,圣天子多次陷入昏迷当中!
虽然这个消息被宫务厅严格保密,天子李宏弨甚至是在多次的公开视察里,多次透露圣天子的身体依旧健康,但是当连续半年多都没有看到圣天子公开露面,同时帝国高层里也是流传着小道消息说圣天子龙体不安的时候。
承平四年八月开始,各地藩王频繁的递交请安折,就藩西欧西班牙半岛地区的秦王李昘,三个月内两次上折子,请求回京看望圣天子,都是被天子李宏弨批驳。
承平四年十月,就藩红海地区的皇十三子魏王因病,请旨后回本土上海入院治疗,动完手术后,魏王称多年未见父皇,甚是思念,请旨回金陵探望圣太上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