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帝国再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张维卿

    在座的众人都很清楚,这事情若是能成,他们必然会是受益的一方。即便是不成,在法不责众的惯例之下,他们所需要承担的风险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真正需要承担高额风险的唯有陈凯一人,是故当一些脑子活络的想到此间后便立刻向陈凯问出了他们需要了解的交换条件。

    “敢问陈抚军,这代民发声之法,该当如何行使”

    问的,是如何行使权力,实际上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开口的那个士绅所要问的到底是个什么。对此,陈凯微微一笑,旋即便对便对那人直言道:“本官以为,制度是否有效,还当测试。所以本官打算在广东先行组建省咨议局,由在座诸君选出一批贤良出来,作为咨议局的议员。议员的工作,就是代民发声,同时为本官拾遗补缺。约期一年,若是制度切




第一百一十七章 雾尽花开(四)
    下一次的会议定在三天之后,三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有了这段时间作为缓冲,足以改变很多事情,也根本不够改变很多事情。

    回到了巡抚衙门,陈凯仍旧是上值、坐班、处置公务,仍旧是下值、回家、安享天伦,没有丝毫改变。对于外间的巨变也完全没有打算做任何的影响和干预,就好像这一切根本就与其无关似的。

    于外间的人们看来,确实如此。但郑惜缘乃是陈凯的枕边人,很多事情上陈凯并不瞒她,甚至还让她参与其间,所以她所看到的一切是其他人截然不同的。

    “夫君,他们,在串联”

    “是的。”醉心于《史记》之中,陈凯的目光依旧没有离开那些他已经反复看过多次的那些文字,对于郑惜缘那已经无法称之为是疑问的口吻亦是表示了肯定的态度:“抱团儿才能取暖,他们已经想明白了这里面的生存法则。”

    表面上一切如旧,但是通过广东巡抚衙门、通过广东贸易商社和粤海商业同盟,陈凯对于外界情况的了解只怕比那些当事人还要更加清楚。根据从各种渠道获知的消息汇总,当会议结束之后,他们便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商讨,房间的灯光彻夜不熄。直到第二天一早,那些三五成群就开始了通过各自的关系去找寻其他与会人员。

    一时间,广州城的各大青楼、客栈、酒楼之内,讲籍贯、叙功名、论交情、摆码头,弄得是一个好不热闹,第一个受益者就是府城的高端餐饮业和娱乐业。

    之所以会如此,说到底还是在于规则二字。陈凯事先有言,说是这咨议局的议员席位乃是用粤海商业同盟的办法,也就是从他们这些与会者之中选出来的。陈凯这一次召集的大会覆盖了大半个广东的府县,与会人员具体有多少他们并不清楚,但看样子怎么也不会低于三百人的规模。可是问题在于,陈凯根本没有指出要选出多少人,所以他们就只能更加努力的进行串联,以便于将希望进一步扩大起来。

    得到了肯定的答案,郑惜缘很清楚之所以会选择按照这样的生存法则行事,归根到底还是在于他们已经决定上了陈凯的这条贼船。

    不想上船的也不是没有,但是这些能够受邀的都不是那等迂腐到家的家伙,见得旁人如此热切,一个从众心理就足够让他们的想法出现变化了,更别说是身边一定有人还在详加规劝。其实说到底,还是陈凯在邀请时专门进行了拣选,将那些潜在的死硬分子事先屏蔽了出去,现在就可以更加顺利了起来。

    计划看起来倒是很顺遂,但是郑惜缘却依旧免不了要为之忧虑。那一份忧虑,是早在陈凯决定召开这次大会之前就存在的,饶是她比之旁人更要了解个中详情,但却依旧免不了的,哪怕是现在正在良性发展亦是如此。

    “夫君,妾身只怕这些人聚在一起,日后恐难以控制……”

    这样的想法,郑惜缘早就有了,早前并非没有暗示过,只是陈凯并不在意罢了。此间,眼看着那些地方有力人士们在相互串联,谋求席位,郑惜缘的担忧就更加深重,深重到了不得不付之于口的程度。

    对于一切事物的绝对掌控**,这不仅仅是欲豁难平那么简单,更是安全感缺失的一种表现——皇帝地位至尊,高处不胜寒,出于对下克上的担忧和失去至尊位的恐惧就必然要谋求权利的集中。而郑惜缘如此,却是在于陈凯所行之事于她而言是纯粹的未知事物,无迹可寻。

    抬起头来,深知妻子为何如此的陈凯却是微微一笑,洋溢的自信便充斥于书房之中,仅仅以“大禹治水”这四个字就结束了此间的讨论。

    三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再一次的来到会场,陈凯并没有如上一次那般迟到,因为已经用不着了。

    会场上,依旧上一次大会时的布置,就连座位都是上一次的数量,只有一个空座,在最后的一排。陈凯不知道离开的那人到底是谁,但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此间在台上居高临下扫视一番,看到的无不是跃跃欲试。

    “潘多拉的盒子,要打开了。”

    立于点兵台上,陈凯只是做了简要的开场白便宣布进行对是否组建咨议局的投票。

    一如粤海商业同盟的那般样式,一张票上有三个选项——是、否和弃权,只要在上面相应的选项上花一个圈就足够了,也不需要写字,简单明了。发票的过程亦是有专门的人去做的,但是做出了决定,到了投票时陈凯则直接让与会的人士们直接到台子前端已经摆好的投票箱那里亲手将票投入其中。

    亲自去做与在唱票前过旁人一道手,对于直接参与其中的感觉会差上一重,而且多了一重换票的风险,所以陈凯干脆将这一制度进行了必要的完善。

    这样的流程对于粤海商业同盟的商贾、士绅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其他人有样学样的,不需要太长的时间,票就已经尽数投入到票箱之中了。接下来,便是唱票的工作,陈凯也不插手,直接让他们公推出一个人来负责唱票,结果下面居然推出了两个人,得到的拥护都相差无几,陈凯干脆便让他们二人每人负责一半的唱票工作,而他则直接坐在了椅子上,默默的看着这一切的发生。

    “潮州的儒生,年纪是与会人士中最长的,一辈子教书育人,教出过很多儒生,在当地很有几分威望;而那个衣着不俗的胖子则是顺德丝织工坊的大股东,投票制度的发明人,现在顺德的丝织行业不光是在快速的恢复着元气,同时也在向周边地区辐射,此人在广州本地的粤海商业同盟的会员中亦是说话很有分量的。”

    看过了那两个唱票人,陈凯的心里面也有了底。台下的与会人士以府为单位算起,最多的就是潮州和广州这两个府,因为这两地都是明军势力最根深蒂固的所在。而惠州府、韶州府、南雄府和肇庆府北部,这些地方则多是收复时间较短,影响力远远无法与这两处相比。倒是陈凯注意到了其实还有一人,只可惜是票数比之前者要差上一重,但也得到了琼州府那边大量人士的拥护。

    “不急,不急,现在是双雄会,等过段时间就该是三国演义了。”

    心中明了,陈凯的注意力就重新回到了唱票的那里。潮州的老儒生在年纪和社会地位上都要更高一重,所以那大股东便很自觉的推到了次席。此间,只见得那老儒生一张一张的掏出选票,大声喝出上面的内容,随后在举起手公示一番后便放在了案上相应的区域,用镇纸压好,以免被风吹乱。

    选票一张张的唱过,结果陈凯其实在看到这些与会人士时就已经能够预见到了。果不其然,等到那老儒生唱过了他负责的前一半选票,竟然真的是清一色的同意筹建咨议局,连张弃权票都没有。

     



第一百一十八章 雾尽花开(五)
    妈祖信仰始于北宋,在民间迅速盛行,并由仕宦向朝廷上疏奏请,亦是得到了官方的认证。从宋徽宗赐“顺济庙额”和宋高宗册封“灵惠夫人”开始,至今,宋、元、明三朝已经褒封达二十三次之多。最近的一次是为明永乐七年,开启了郑和七下西洋的成祖皇帝褒封妈祖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在明时官府、民间便以天妃作为妈祖娘娘的尊称。

    下一次的褒封,按照历史上是康熙二十三年,清王朝褒封妈祖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仁慈天后”。而之前的一年,也就是康熙二十二年,正是清廷攻陷台湾,曾经一度称霸中国海的郑氏集团正式宣告覆灭的那一年。

    在沿海百姓的眼中,妈祖是为海上守护神,发展到后来,无论是商人、手工业者,也无论是难产或其他疾病,人们都认为妈祖都能帮助他们排难解困,正是由于妈祖的博爱、扶弱济贫、勇敢无畏、不屈不挠的精神。妈祖信仰在中国海及其周边非常盛行,甚至就连欧洲航海者也将其奉为中国海的海洋女神。

    陈凯提及请求褒封的理由是为妈祖庇佑王师,这一点其实在广州很多人私底下也传过,说是陈凯在于李定国回师前是亲自到南海的天妃庙去祭拜过的,结果大军真的赶在了最关键的时刻出现在战场,一举奠定了胜局。

    这是很多人都知道事情,从感性上,在场的议员以及与会者们皆是广东本地人士,对于妈祖的信奉是非常普遍的。陈凯拿出提议,他们自然是没有投否决票的可能。其中更有一些约莫的看出了陈凯在其他方面的心思,更是不由得为其在心中暗暗称道。

    请旨的投票全票通过,陈凯当场就写了奏疏,派人往云南送去。接下来,咨议局开始就陈凯设想的制度进行讨论,不肯浪费哪怕一丝一毫的时间。倒是咨议局的设立与陈凯向永历皇帝请旨褒封妈祖的消息很快的便在广东地面儿上传得是一个人尽皆知,并且进一步的向周边地区扩散开来。

    肇庆府南部的恩平县,这里是虎贲将军王兴的控制区。由于粤西文官集团与郑氏集团之间长期的龌龊,使得坚定站在连城璧一方的他总是有着一份不安,所以对于曾经持险而守的文村他始终没有荒废掉,反倒是持续的向那里运送粮草、武备,以为囤积。

    连城璧的死讯在半年前就已经传到了这里,王兴悲怒交加,很是大病了一场。未及病愈,他便要尽提大军出征,去梧州与定南藩决战,好为连城璧复仇,结果没等他出发,郭之奇就先行赶到了,力劝了一番,总算是暂且将这份冲动缓了下来。但是,这半年来王兴在操练兵马上可谓是非常之卖力,显然是没把这份心思彻底放下。

    “如白泉下有知,亦当宽慰了。”

    叹息过后,郭之奇便启程离开了恩平县。仿佛是追着郭之奇的屁股,等他进了高州府的地界就已经接到了陈凯在广州建立咨议局的消息。他回返高州府,说到底还是要与张孝起会晤,而张孝起这边也准备利用合浦珠的收益和高州三府的税收来筹建直接听命于他的抚标,以便于更好的节制辖区众将。

    这是必须要商讨的东西,但是等郭之奇抵达高州府城,什么抚标不抚标的,他们早已没有了兴致,一见面谈及的就是咨议局的事情,外加上陈凯请旨褒封妈祖的拿到奏疏。

    “子不语怪力乱神,可是那些愚夫愚妇懂个什么。”

    说到此时,张孝起不由得痛心疾首了起来。与郭之奇讲起了最近这些天他在高州城里听到的风闻,都是百姓在称赞陈凯的善举,并且还说陈凯这些年活民无数,天妃娘娘最是仁德,所以每求必应。至于现在陈凯的请旨,其实也是对天妃娘娘的感激云云。

    说起来,陈凯这些年下来,无论是早期的智取潮州、义救广州,还是后来的光复广东和进取南赣,其人在广东百姓心中的声望从来都是极重的,这一点无论是郑成功,还是李定国都没办法与其相比,更别说是他们了。而妈祖在中国沿海的百姓心中分量亦是素来极重的,于张孝起看来,陈凯这是借着褒封妈祖来提高他个人的声望,甚至是对自身进行神话。

    “这厮,就不怕遭了郑赐姓的忌惮”

    摇了摇头,笑过了陈凯的过犹不及,张孝起再看向郭之奇时,对方却全然没有半分笑意流露,有的反倒是对那个对手的激赏:“将子,你能看到这一点,陈凯断不会看不到的。他之所以还要做得那么有恃无恐,关键还是在于那个咨议局上面,他是狭民意而来,此番更是要把那些反对建立咨议局的声音给堵回去的。”

    郭之奇至此一言,张孝起立刻就是一个恍然大悟——否定建立咨议局,那么作为咨议局第一个提案的褒封天妃之议自然也就不具备合法性了。但若是默认褒封之议,那么咨议局的存在也就有了其合理性的基础,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捆绑销售,张孝起不知道这样的词汇,但是脑海中也已经浮现出了类似的想法来。一连三个“这厮”吐出口来,后话却说什么也憋不出来,弄得他好是一阵无语。直到片刻之后,他才缓过劲儿来,下意识的看了看根本没人的左右,继而压低了声音与郭之奇言道:“督师,下官风闻那郑赐姓在福州设立六官以管理辖区,此事可是真的”

    与郑氏集团之间的交集,粤西文官集团主要还是在于郭之奇和已故的连城璧,张孝起的主要工作是坐镇粤西南,节制众将的同时管理民政事务,尽量将这三个府发展成永历朝廷的实控区,而非是藩镇林立的名义上的控制区。

    如其所言,他得到的消息说来也就是一个风闻二字,并非那等有证据的实锤。倒是郭之奇这边,他与连城璧早前曾在广州西部布局,那里的文官都是他们任命的,陈凯取得广州的控制权后也没有进行清洗和大规模的替换。虽说,那几个县的民政和讼狱现在都已经彻底服从于王江和曹从龙的管理了,但是郭之奇总还是有一份消息来源在的。

    张孝起提及此事,郭之奇不由得皱起了眉头,旋即便点了点头,对此表示了肯定。有消息指出,似乎陈凯和郑成功之间产生了嫌隙,具体原因他还不清楚,但是郑成功一手六官制度集权,陈凯反手就是一个广东咨议局,确好像是见招拆招。可是,以他对陈凯的了解,这咨议局的事情绝非那么简单。

    交流了一番彼此的看法,郭之奇就回返驿馆休息。他还要在高州府待上一两个月的时间,乃是要为张孝起建立抚标一事镇场的。

    接下来的时日,张孝起一边正式开始组建抚标,一边也在将高州府的情况进行汇报,尤其是张月和郭登第这两个家伙,最近这段时间是越来越不听调遣了。这里面,与郭之奇之前对陈凯的弹劾怕是有着极大的关系,更有可能的是他们在此事后向陈凯的靠拢也越加卖力了,只怕迟早会改弦更张的。

    “陈奇策和李常荣那边的情况也不是太好,他们参加了那个粤海商业同盟,大把大把的银子喂过去,现在对陈凯已经有了依赖性。这个家伙,真的不是个省油的灯。”

    比之粤海商业同盟的商业合作,郭之奇更担心陈凯会把陈奇策和李常荣拉进咨议局去,要是真的那样的了的话,这二人怕是就再没办法拉回来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陈凯并没有将他们拉进咨议局,甚至没有向他们控制的新宁县和阳江县的士绅、商贾发出邀请,全然紧着的都是郑氏集团的实控区在做咨议局的筹备工作。

    不管怎样,陈凯已经在掀桌子了,他们就免不了要做出反应。无论是防范于未然,还是转守为攻,甚至只是静观其变也总比把脑袋扎进了沙子里要强的。

    张孝起的抚标很快就有了一个骨架,据郭之奇所知,张孝起现阶段还不好把编制放得太大了,只是两个营一千兵马而已。正式组建完毕之后,继续待上个把月,把这个盘稳住了,他就要启程返回广西那边——最近的半年,广西那边没有什么动静,但并不代表会一直没有动静。有些事情,总要未雨绸缪。

    广州的消息不断传来,尤其是最



第一百一十九章 雾尽花开(六)
    雷跃龙和扶纲二人,其实都是云贵本地的人物,不似之前的首辅吴贞毓、文安之他们那样是背井离乡到永历朝廷来任职的。这其中,雷跃龙是云南人,早前一度在孙可望的秦王府做过行营大学士,但是他本人对于孙可望可没有龚彝那般的感情,无非是形势比人强罢了。等到永历朝廷入主昆明,他便立刻回转。而那个扶纲,却是贵州都均卫人士,而且还是少数民族,后世的布依族,但这并不妨碍他在崇祯年间中举、中进士,从吏部员外郎开始步步升迁,一直到现在的内阁大学士。

    请旨和奏疏被重新放在了案上,二人亦是顿觉着无话可说,此间便免不了冷了场了。不过,事情还是要办的,他们叫来了一人将两份奏疏抄写了一份,随后原件送往永历皇帝那里,而副本则仍旧留在此处,一是备份,二则是内阁之中除了他们以外还有一位阁臣今日恰好休沐,那人如今在晋王府可是炙手可热的人物,饶是他们也决计不敢轻忽的。

    抄写很快就完成了,原件直接送到了永历那里。此时,一如那两位大学士,永历也正在伏案批阅奏折。

    如今朝廷进驻昆明,乃是去岁陈凯的那封锦囊中的谏言。弱秦藩之力,陈凯将目的说得是再明白不过的了,在李定国、刘文秀、沐天波等人的努力之下,朝廷也确实是迅速的控制了云南将秦藩的实控区限制在了贵州及湖广西南部的区域。但是,孙可望那可从不是个肯吃亏的主儿,从进驻昆明以来,永历朝廷就一直在向贵阳的秦王府示好,忙得那是不可开交。

    永历朝廷移跸昆明后,李定国、刘文秀环顾局势——广西、云南在手,闽粤两省的郑氏集团同样是反对孙可望篡位的,一度感觉良好,遂率领各公、侯、伯、将军上疏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秦王臣可望所待失人臣礼。臣等集议:奉孙可望出楚,臣定国出粤,臣文秀出蜀,各将所部兵马,从事封疆。凡驭天下之大柄悉还之其主,谨冒死以闻。”
1...310311312313314...3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