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湘信有鬼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宝庆十三郎

    作为家人自然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形,所以死者的用具一般都会付之一炬。就是家人要留下念想,也是留一两件特别有意义的,但是乡里人能有什么宝贵的

    看到他们把那些东西都堆到了一旁,那处是小华家挨着水田的一块小自留土,不过一分来地的范围。不知道为什么,我忽然感觉到了一




第九章 招牌和水师
    那天在学校学习了什么,我早就已经忘记了,哆哆嗦嗦的脑瓜子里不知道装着什么,反正被早上小华家的动静折腾的够呛。

    就是到了后来我一直都奇怪,为什么自己小时候那么胆小。反正一个人都不敢去厕所,看到黑乎乎的东西,心里都有些心惊肉跳的。那天怎么过的我几乎都忘了,反正心里瘆的慌。

    估计自己上课的时候都走神了,但是因为学的是新东西,我还是强打着精神。即使是这样,老师很少批评我,不管我有没有犯错。

    不过后来想了一想,可能是因为我的成绩一直很好,任何时候老师对成绩好的学生都放特权的。

    那时候我的班主任老师还没有结婚,她是隔壁村里一个书记的女儿,当时十岁的年纪。那个叫沈晓华的年轻老师,却是给我留下过很深的印象。

    在那个乡里还没有特别开放的时代,她是学校里第一个穿短袖和短裙的女子,不说成年人盯着看,就是小学生们都偷偷打量着。用现在的话说来,当时她就是一个潮人。

    而且虽然她外形给人感觉温柔贤淑,而且罕见的是个子也有一米六五以上,这在当时的女子里面足以令人过目不忘了。其实她也是一个对生活极具激情的人,也待人很是热情和客气。

    本来这些故事里和她似乎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因为说到这个老师沈晓华,她的性格却影响过我一段时间,加上那是因为在此后的时间里,她和我生活中常见的人,有了一些接触的原因,所以提上了她。

    首先便是我这个小时候的伙伴小华,因为小华的成绩一直不好,加上看起来不是那么聪慧,依照当时学校的惯例,沈老师便建议小华留级。

    留级这个发明,我不知道是谁创造的,但是绝对算得上是伟大。

    我记得我曾经就有个兄弟,因为从小灵智未开,在学业上可以说是一塌糊涂。曾经在学校创造过一项奇迹,那便是和他一起上一年级的同学毕业了,他还在上一年级,可能很多人一定闻所未闻。

    在当时这并不稀奇,虽然我不知道是不是沈老师做的决定,但是那通知肯定是她签发的。而在这年的九月份,小华真的留级了。他妈妈还去找了沈老师,沈老师因此来到了外面大院。

    不过这是暑假之后的事情了。

    小华父亲去世的事情,应该在我童年的生活和学习里,没有留下什么太大的影响。不过我记得在此后有一段时间,小华变得更加不吱声了,学习更是不用说了。

    他每天和我一样去上学,回来带我去扯猪草,然后再去帮她妈妈喂猪干活。我不知道小时候为什么大家有那么多的活干,可是却没有看到大家干出什么来。

    我便感觉比小华幸运,我虽然陪着他去扯猪草,但是不是家里让我去的,而是纯粹为了陪他去。他哥哥已经是家里的主力,妈妈和大姐是辅助,他二姐那时候刚刚成年,他负责家里很多零活。

    如果不干活的话,他妈妈居然让他饿饭。在现在看来很难想象,可是当时的家庭里,并不会因为你最小就有特权,而是一样都要跟着家人去干活。我偷偷的问过他是不是吃不饱,他摇摇头没有回答我。

    不过这天虽然我稀里糊涂,老师也没有公开批评,但是沈老师还是叫我去她的房里,当时我记得我还是吓得清醒了很多。谁知道我虚惊一场,沈老师是问我小华怎么没有来上学。

    我想那时候我还是很尊敬老师的,心里又有些犯嘀咕,于是居然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后来在喉间憋了半天,只好嚅嚅喏喏的告诉沈老师,说小华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后来即使我没有说明白,沈老师也知道了缘由。因为大院里我的另外一个伙伴惠江,他父亲达风就是我们学校的老师。何况小文、小安的父亲遇礼,也是我们学校的老师。

    放学的时候,我跟着一帮同学一起回家的。大家嘻嘻哈哈的完全忘记了一切,可是进了村子之后,我便又记起来了。果然便站在荷塘对面的田埂上,呆呆的等着妈妈来接我。

    那时候田埂上那条石板小路很光滑,因为平时附近有两个村子的人来这边,都是要走这条小路的。我记忆犹新的是,两边都是水田或者水塘。石板就垫在小路上,小路边就是一些永远长不长的小草。

    看着那弯弯曲曲的小道延伸,偶尔小路上会有几个人路过,一派田园美景,看了让人心里感觉很安逸。

    可是今天似乎没有人走过,遥遥的看着荷塘那边的大院,虽然没有听到哭声,却安静的令人感觉害怕。而我站的位置,看去左边不到五百米就是秋儿家,这更让我心里感觉到不安。

    虽然是大白天的,我却感觉到心里一阵阵的发虚。本来以为要在小道上等很久,便傻傻的看着荷塘里的荷叶,绿色的荷叶令我心安不少。而看着那错落有致的绿荷,似乎闻到了伙伴们用荷叶包田鸡的味道。

    阳光照射在荷叶上,似乎散发着一股诱人的清新。我心中的不安似乎缓解了一些,想到刚刚一路上同学间的嬉闹,心里舒服了许多。甚至看到了有的荷叶上有田鸡蹲着在那里,好像在嘲笑我的胆小一样。

    心里有些郁闷,却也没有办法,谁让我那么胆小。

    没有想到妈妈却是在大院门口看到了我,她应该在小华家里帮忙,这是一种乡里的惯例。哪家有了大事,不管是红白喜事,一个地方的人都会来帮忙,何况是真正的邻居之间。

    因为小道上就我一个人孤零零的,看去很是扎眼。她站在门口的叫唤,让我避开了那荷叶上田鸡嘲笑的眼睛,心里有些愤愤的却拿它没有办法。

    我不敢下水去捉它,因为细脚的事情过去没有多久,我对水也有很大的恐惧。

    妈妈过来接我的时候,我跟着一起回去,果然看到那块自留地边堆满了衣物,甚至还有一架拆



第十章 老对坑
    (新年新气象,16年到来了,希望今天有更多的感悟,也给自己坚持的信心和动力。)

    水师是什么

    在当时我是不知道的,后来随着我慢慢的长大,接触到一些事情之后,逐渐的明白和了解了一些。

    那是一种近似于法师和道士之间的一类人,而且他们还不是普通的术士。它们有着自己的信仰和文化,也和道教的茅山宗极为相似。

    按照我后来的分析和理解,它们应该属于神教。

    他们都有着一脉相承的传承,其中最重要的包括请神口诀、法水符咒、仪式规程、紧急戒律。当然它们都有神秘的法术和神水,更有独自的宗秘和法方。

    水师文化在湘楚一带流传甚广,从古至今深入民众的生活。据说最早的水师文化和传承,是来源于湘楚梅山一带,以楚地的新化、安化梅山蛮为主。

    他们属于最具地方代表性和原始性、最具神秘色彩的一个群体。

    在这片区域里,分散融合居住着汉、苗、瑶、土等各种民族。他们对水师这种文化和信仰深信不疑,也把这种文化传递到整个湘楚,甚至是更远的地方。

    水师不但神秘,而且也是一种信仰。它和汉文化中的风水师完全不同,但是也有着异曲同工的近似。水师涵盖的层面极广,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更是有人们口里所谓的,正派和邪派的明显区分。

    这些水师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法术,这些经过他们所展示的法术,已经完全深入到人们生活中。不管这些水师有何专长,他们凭借的都有一个特征,那就是他们掌握了一种水,法水!

    只要是修炼过法水的人,都会被人称为水师。

    当然以我看来,可以把这种法术称为水,甚至是一种施过咒语的法水。

    真正意义上的水师,还是以梅山附近的为主,他们自古以来便传承了这种法术。以及还有以他们为中心,往湘楚四周覆盖传递出的弟子为辅。

    这些弟子的传承更多,或者说师门传承已经不可一一考察。但是他们最初接受法水的祖源,来自于梅山是无疑的,可是很多人甚至都已经不知道梅山。

    甚至有人说水师最早来自于水族,我对这种说法有些质疑,而且发自于内心不敢苟同。毕竟今天聚居于贵州的水族,最早也只是属于湘西诸蛮之一。

    何况到了今天,水族里甚至已经没有了真正的水师,而以梅山为中心的水师,依然到处相互传承于湘楚各地。

    而且这些湘楚间水师的传承甚广,根本就不分民族和男女,甚至许多人已经忘了出处。所以我认为水师出自于水族的说法不成立,他们也只是曾经学习过法水,是有着少量水师的一个民族而已。

    (当然,作者作为一个接触过水师的人,自然没有深入水族去了解现状,对于如今水族有多少水师不敢肯定。)

    人们对水师的信仰和崇拜,经过许多年的不断交融,已经完全的深入到每个人的生活当中。比如做工匠的人有自己的法术法水,日常生活中做任何事情的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法水传下。

    这件事情就是到如今的时代,我都还是深信不疑。因为在我的家族里,就有一些人对这些法水略通皮毛。如我最小的叔爷爷就是一个泥水匠,他有一碗法水让他一生很得意,便是人称炼脘水的。

    当然我这叔爷爷还会一些别的法水,但是我没有亲眼见识过。不过我亲眼见过一个补锅的师傅,老人都说他有一碗炼雪霜水。我一个同学的父亲会捉蛇寻草药,就是因为他有一碗神奇的炼蛇水等等。

    他们这些只是生活中的普通人,之所以在正常生活里得到人的尊敬,就是因为他们都或多或少炼过法水,学过真正的水法。学会这些法水,不但能够给人止血去痛,还能替人驱邪压煞和疗伤治病。

    当然,对于水师族群还有传说便是,水师的正邪之说。

    正派的水师都是治病救人的,他们炼的法水都是用来正途的。如传说中有名的炼止血水,就是专门给人止血止痛的;而那炼化骨水,不是化人尸骨的,而是专门给人治卡在喉咙里的骨刺的。

    有人说这一切太神奇太迷信,可是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们,这些是真实存在的。因为我家父亲就会这两样法水,而且就是现在在老家他都颇有名声。

    至于那所谓邪派的水师,之所以被人称为邪派,就是因为他们所炼的法水,都是用来害人或者间接害人的。

    比如传说中引起人神共愤的炼和合水,据说就是那些人用来女性的法水;而有一种炼起脘水,就是让人莫名其妙肚子痛的;而还有一种炼发猖水,就是会令人疯狂不能自控的。

    这些不一而足各种各样的法水,简直只要是大家能够想到的,几乎在生活当中就会出现。不过据说因为邪修水师毕竟人神共愤,所以在这个世上逐渐的消失,即使是有也很少不敢露面。

    而小华的爷爷据说就是一个水师,而且是一个擅长炼金水的高手。之所以被人称为钱招牌,那就是他在哪家商铺前一站,哪家就会生意兴隆。

    即使我年纪小,我对这么神奇的事迹也深深的怀疑。果然,在聊到这个前辈的时候,有人便不知深浅的在族老面前提出了疑问。

    小华这一房在本族是属于小房的,所以后代辈



第十一章 淬水生肌
    小华父亲吊唁的这个晚上,我可能因为父亲的回家,很是疲倦的便睡着了。不管平时有多害怕,好像在心里此刻居然很是宁静了。我不知道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体现的胆小,此刻居然全部忘记了。

    而就是在这个我熟睡的晚上,隔壁大院堂屋里闹哄哄的,就连我家那间小房里都一直开着门。吊唁的人坐在屋里打牌聊天,我就在这种环境里香香的睡着。

    事实证明小孩子嗜睡,何况不像大人那么多的想法,自然便会因为生物钟的规律而休息。据说这晚村里是发生了很多怪事的,当然我也是后来才听说的。

    第二天早上,我被锣鼓家伙吵醒了,主要的原因还有人在我家房里聊那老对坑的事情。嘀嘀咕咕在我耳边一直不停,还伴着小华家亲属们的哭声,让我不得不起来。

    这个时候妈妈肯定是去忙了,肯定没有时间来管我,不过平时她也比较少管我。如果是平时的话,我自己也会起来去热饭吃,但是今天我想偷懒。

    那天是要上学的,但是因为那时在乡里办酒席很不容易,总会有些肉食好菜。不说小孩子嘴馋,就是乡里一周难见肉食的大人,这个时候都会流口水。

    老师和家里的大人们便都会宽容,因为大家都是这样的。像我父亲因为在工厂里上班,爷爷曾经又是粮食局的,家里怎么也会在一周有一顿肉食。

    而像许多普通的家庭,真正是一个月也舍不得吃一顿肉食的。我们这个村子的人,往往在吃肉食的时候,便会感激牛爷这个人。因为就是他的原因,村里的人生活都比周边村里要好。

    像乡里办这种红白大事,肉食鱼类是避免不了的。再寒酸的家庭,只要有着这种大事,最少也得前后两碗肉,一条上好的鱼类,加上一份下饭的炒鸡。至于其余的菜食,就根据家庭状态而定了。

    乡里的劳动力都会在出殡的时候来帮忙,目的自然就是有一顿好吃的。至于那些孩子,有些还刚刚能够吃饱。看到这满桌的油水,一般都会偷懒蹭顿好吃的。

    就是到现在,我也没有感觉这种翘课有什么不好。想到大厨做好的那满满一锅肉类鱼食,小孩子们口水已经流了一地,哪里会管大人们的哀伤和劳累。

    整个小学我翘课的次数不超过一个手掌,虽然每次的原因不一,但是我在老师的印象里,就是一个极好的学生。我这天理所当然的翘课,听到外面撕心裂肺的哭喊,我还是自己穿衣服快速起来。

    出殡的过程小孩子无法近前,鞭炮爆炸声、大人的哭喊声、治丧会的大吼安排声,还有各家哀乐小队的亢奋表演。我这个时候一般都会蹭到几个小伙伴面前,看着他们一个个也极为兴奋的样子。

    这天秋儿和她姐姐冬儿是没有去学校的,让我惊讶的是小安居然也没有去。大院里的伙伴便是惠江了,还有他的姐姐惠雨。因为看到他们的时候,也看到了他们的父亲,我的另外一个老师达风。

    站在他们身边,我心里安定了不少。就是刚刚在房里打牌那些人聊到的对坑,我甚至都没有太在意。因为他们说的很隐晦,虽然听到几个词,但是心里没有那么害怕。

    湘楚乡里办白喜事,会把亲属和邻居送的礼物摆出来。

    像一些布匹之类的话,就会直接用一根竹竿挂起来,像一面旗帜一样让人举着,跟着送殡的队伍浩浩荡荡的走。我想这是不是来源于古代依仗,至少也是一种模仿吧!

    然后是一些各种各样的花圈,夹杂在这些旗帜队伍里,让人看来延绵不绝那是最好。那时候还不允许拿宗族的大旗,和叫一些舞龙和舞狮的队伍助兴,毕竟刚刚从那个复杂的年代过来。

    小孩子对鞭炮有着异常兴奋的情怀,既有着几分害怕,又想着怎么样可以得到,几个没有燃放炸响的鞭炮。往往都是全神贯注的冒险盯着每一串鞭炮,只要引火一灭马上冲过去抢。

    我那时候体力比较差,往往连秋儿这样的都抢不过,只有眼睁睁看着小伙伴抢成一团。而这天早上发生了一件事情,让小孩子彻底熄火不敢抢鞭炮了。

    原来刚刚要出殡之前,燃放了一挂很长的鞭炮,就放在我家门口那株大柚子树边。谁知道是谁倒了不少水在树脚下,这若长的鞭炮还有四分之一左右的时候,居然就熄烟了。
12345...2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