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星辰玖
第六卷 第三十五章 怀庆府
孙传庭正在榆林镇操练秦军,卢象升正在山西整顿兵马,而王自用、高迎祥、张献忠等农民军三十六营却在河南如鱼得水,再次发展壮大。
为什么会这样呢,大名府一战不是打的农民军狼狈逃窜,损失惨重吗,怎么才过去几个月,他们又发展壮大了呢
原因无他,还是因为土地兼并,河南可以说是整个大明土地兼并最严重的一个行省,李于麟《送客河南》中一句“惟余芳草王孙路,不入朱门帝子家。”就道出了河南土地兼的严重程度。
有明一朝,光是受封河南的亲王就达到了十四位,而到崇祯朝,留存的亲王还有七位,分别是开封的周王、洛阳的福王,卫辉的潞王、彰德的赵王、怀庆的郑王、南阳的唐王和汝宁的崇王,而整个河南才八府一州,也就是说,没有分封给亲王的仅归德府和汝州两个小州府,其他地方都是藩王的天下!
明初统计,河南的总耕地面积才一百多万顷,而这些藩王,每人手里最少都有数万顷耕地,像潞王,刚就藩时就有封地四万顷,后面不断通过兼并和接受投献,整个卫辉府的耕地十有都归入其名下;又比如福王,刚就藩时就有封地两万顷,他兼并土地更加疯狂,不但是洛阳周边,他的手甚至伸到了湖广和四川!
当然,这两位都是万历年间分封的,明神宗有点任性胡来,给自己的兄弟和儿子分封土地的时候不管不顾,动不动就是几万顷,其实明初的时候还没这么厉害,就算是亲王封地也只有几千顷,但是,架不住这些人能生啊。
比如开封府的周王,第一任周王可不得了,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子,明成祖朱棣的亲兄弟,这里所谓的亲兄弟是指不但同父,而且同母,所以,明成祖上位之后,他风光无限,封地一扩再扩,而且他的儿子也都获得了分封。
他有多少儿子呢,他总共有十五个儿子,除了嫡长子继承周王之位,其他子嗣分别被封为汝南王、顺阳王、祥符王、新安王、永宁王、汝阳王、镇平王、宜阳王、遂平王、封邱王、罗山王、内乡王、胙成王、固始王。
他还有十个女儿,分别被分封为仪封郡主、兰阳郡主、信阳郡主、南阳郡主、永城郡主、荥阳郡主、新乡郡主、宁陵郡主、宜安郡主、陈留郡主。
这一大家子,半个河南都成了他们的天下,光周王府一系,兼并的土地就达到了几十万顷!
这还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是,这些皇室宗亲不但名下的土地不用交一分一厘的税,朝廷每年还要给他们发放禄米,这所谓的禄米就跟官员的俸禄一般,年年发放,但是,他们的俸禄却比官员高的多。
按朱元璋定下的规矩,皇室宗亲爵位是依次递减的,比如,父亲是亲王,他的儿子就全部封为郡王,父亲是郡王,他的儿子就全部封为镇国将军,以此类推,朱元璋共为自己的子孙后代定下了八等爵位,分别是: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
朱元璋也是从小穷怕了,饿怕了,生怕他的子孙后代跟他一样挨饿,为了防止自己的子孙后代挨饿,他给这些爵位都定下了禄米,也就是说,这些人什么事都不用干,每年都能获取惊人的俸禄。
这个俸禄的标准是:亲王每年禄米一万石,郡王每年禄米两千石,镇国将军每年禄米一千石,辅国将军每年禄米八百石,奉国将军每年禄米六百石,镇国中尉每年禄米五百石,辅国中尉每年禄米四百石,奉国中尉每年禄米三百石。
这个标准,以明初的情况而论,应该不算多,因为那个时候,整个大明朝廷的税赋就达到了四百多万石,而朱元璋总共才二十六个儿子,不到一百个孙子,也就是说,他皇室一族所享用的税赋还不到整个大明税赋的一成,这个比例的确不算高。
但是,这里面有个简单的数学问题,那就是乘法,朱元璋要是学过乘法,估计就不会定下这么荒唐的政策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他如果会乘法,简单的算一下就能明白,他这么搞迟早是要亡国的。
很简单一个问题,他的后代如果都跟他生育能力差不多,那就恐怖了,他能生出二十多个儿子,他二十多个儿子就能给他生出四百多个孙子,他四百多个孙子就能给他伸出八千多个曾孙,八千再乘以二十,再乘以二十......。
这个数量有多恐怖,他压根就没想过,他的子孙后代这么繁衍下去,整个大明承担的起吗
很不幸,大明根本就承担不起,嘉靖时期,监察御史林润就统计过,天下财赋岁供京师粮四百万石,而各处王府禄米凡八百五十三万石,不啻倍之,如山西,存留米一百五十二万石,而禄米三百一十二万石;河南,存留米八十四万三千石,而禄米一百九十二万石。
这个数据很明显能说明问题,大明发展的速度压根就跟不上皇室宗亲的繁衍速度,到嘉靖年间,大明的税赋收入增加了将近两倍,但是皇室宗亲的禄米却增加了二十倍,所以朝廷能支配的税赋不增反减!
嘉靖朝还只能算是一个分水岭,大明的税赋两百余年才增加了两倍,但皇室宗亲的禄米两百余年却增加了二十倍,这又是个简单的数学题,再过一百年会怎么样
一切正常的话,再过一百年,大明所有税赋刚刚够支付皇室宗亲的禄米!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朱元璋怕自己的子孙后代会没饭吃,会挨饿,却不想想,老百姓该怎么活。
所有税赋全部支付皇室宗亲的禄米了,所有土地全部被皇室宗亲兼并了,老百姓该怎么活
当然,如果风调雨顺,老百姓应该勉强还能活,因为皇室宗亲不可能自己去种地,他们总要雇佣佃农去种地,要让佃农给他们种地赚钱,就不能把佃农饿死,因为佃农全饿死了就没人给他们种地了,这么简单的问题他们应该还是想的到的,所以,在没遭受大规模自然灾害的时候,大明各地还是比较平静的,佃农虽然累,虽然没有积蓄,但勉强还有饭吃,还能活下去,这种情况下他们是不大可能造反的。
但是,一旦遭受天灾,那就不好说了。
这个时候,如果皇室宗亲能再聪明一点,拿出一部分粮食来赈济灾民,或许还不会有什么事,各地藩王却偏偏都信了福王朱常洵的邪,不但不拿出粮食来赈济灾民,还不减一分一厘的租赋!
所
第六卷 第三十六章 救援
这天下午,紫禁城乾清宫御书房内一片静逸,崇祯正对着一副大明地图皱眉思索着。
这段时间大明还算太平,辽东的建奴自从上次在京城吃了个大亏之后一直没什么动静,西北的反贼在大名府被击溃之后也消停好几个月了,两边都缩了,是时候考虑一下集中精力来逐个击破了。
这两个祸害可把他折腾惨了,从他继位开始,一直折腾到现在,搞的自己什么都干不成,所有钱全部拿去打仗还不够,加征了辽饷还是缺钱,不收拾他们,自己简直寝食难安。
这两个祸害到底先消灭哪一个呢
正当他对着地图做白日梦的时候,曹化淳突然在外面高唱道:“皇上,怀庆府郑王急报!”
崇祯闻言,心里咯噔一下,怀庆府,不会是反贼又开始作乱了吧
他看着地图上怀庆府的位置皱眉道:“呈上来。”
曹化淳举着个信封躬身走了进来,直接将信封举到他触手可及的地方才停下来。
崇祯匆匆接过信封,撕开一看,顿时气的脸都绿了,刚还想着反贼消停了呢,郑王却传来急报,发贼已经把半个怀庆府都占领了!
这些藩王也让他颇为头疼,一个个不是他堂叔就是他叔爷爷,辈分摆在那里,就算他们横行不法,自己也不好去管,这会儿,反贼打过去了,他还得立马派兵去救,不然的话自己的脸可就丢光了,皇室长辈都保不住,还谈什么英明之主。
他低头看了一下地图,眉头再次皱了起来,怀庆府这位置,简直要命啊,往南是洛阳,福王可是他亲叔叔,往北是卫辉,潞王可是他爷爷的亲弟弟,这两个可比郑王一系重要多了,哪个出事都不得了,必须立刻派人前去救援。
他连忙在地图上搜索起来,京城以北的军队是不要想了,必须留着防建奴;西边陕西孙传庭才刚过去不久,正在招募新兵呢,也不用想了,找来找去,唯有山西的卢象升可以调动。
但是,卢象升手上总共才五万人马,要驻守整个山西,还要驻防宣府、大同、太原三个边镇,还有京城南边的大名、广平、顺德三府也需要拱卫,他能调出多少人马去剿贼呢
这个时候,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只能调卢象升去怀庆了,因为附近没有其他人马了。
卢象升这会儿在干什么呢
他正在潞安府整顿整编山西军呢,要说山西兵源也是相当多的,宣府、大同、太原三个边镇加上山西各地,足有三十多个卫所,二十多个千户所,满员的时候,山西足有将近三十万屯卫,虽说这会儿屯卫流失严重,但要招十万人马还是轻轻松松的。
可惜,这会儿朝廷没钱,抠抠索索,才抠出四万人马的粮饷,也就是宣大总督张宗衡率领的两万边兵和山西巡抚许鼎臣率领的两万屯卫,
总共就这四万人马,自然要全部操练成精兵,卢象升赶到潞州以后,直接令张宗衡和许鼎臣率军前来集结,就在潞州城外摆开阵势,日夜操练起来。
他之所以选择潞州府而不是太原府,主要是因为这里离大名府近,方便他转运东盛堂调往陕西的粮草,也方便他随时掌控大名那边的一万天雄军。
这天上午,卢象升正站潞州府城南面的城墙上督促着四万人马操练,远方突然出现一队骑兵,看那黄龙翻滚,尘土飞扬的样子,这些人应该是在策马狂奔,来的会是什么人呢
卢象升连忙掏出望远镜向那边扫去,卧槽,竟然是十多个锦衣卫护着一个太监,看那样子,肯定是来传旨的!
他连忙召集一众将领和亲卫下了城墙,直往城门口奔去。
他刚在城门口站定,那十余骑已经冲了过来,那太监不待马停稳,直接从马背上翻下来,边往前疾走,边高唱道:“圣旨到,卢象升接旨。”
卢象升连忙挥手带着城门口所有将士跪下来,朗声道:“微臣领旨。”
那太监直接从怀里掏出圣旨,急匆匆的念起来。
原来是反贼打到怀庆府去了,郑王朱翊铎八百里加急向京城求救,皇上命他马上率军前去击退反贼,解救郑王朱翊铎。
卢象升接过圣旨,带头山呼了一轮万岁,这才站起身来赔笑道:“公公一路辛苦了,要不去城中歇息一下”
那太监冷着脸道:“卢大人,你什么时候出兵啊,杂家还等着回去复命呢。”
这家伙谁啊,脾气怎么这么臭的,要是曹公公的亲信绝对不会是这个态度。
他不知道,这家伙就是高起潜,历史上,正是这家伙害的他孤军奋战而死。
那是崇祯十一年,皇太极命多尔衮、岳托等越过长城,大举入侵大明,崇祯以卢象升为督师,宦官高起潜为监军,负责督军迎敌。
当时,高起潜与兵部尚书杨嗣昌皆不欲战,事事掣肘,卢象升虽名为督师,却只能指挥手下不到两万山西军和仅余的几千天雄军。
结果,卢象升在巨鹿遭遇十余万清军主力,两翼山西军不战而逃,高起潜率数万辽东铁骑离他不到五十里,但就是不前往救援,他无奈率数千天雄军力扛清军主力,最后血战而死!
当然,这会儿高起潜要督军害他已经不大可能了,只是不知何故,他对卢象升竟然一点好脸色都没。
卢象升见人家这么不给面子,只得对着后面朗声道:“地图。”
两个亲卫连忙取来地图在他跟前展开,他匆匆看了下地图,随即下令道:“许鼎臣,命你率两万屯卫即刻赶往泽州,泽州府城和阳城各驻兵一万,随时候命,准备南下怀庆府。”
巡抚许鼎臣得令,拱手应命而去。
卢象升紧接着又下令道:“张宗衡命你率一万步卒即刻赶往太原府城驻守,宣府、大同、太原三镇的安危就交给你了。”
总督张宗衡得令,拱手应命而去。
卢象升随即又对身后的一个亲卫道:“传令,命戚元辅率天雄军赶往卫辉府以南,新乡县城集结。”
那亲卫得令,拱手应命而去。
卢象升这才对高起潜道:“公公,还有什么问题吗,没问题的话,我就要率一万精骑出发,赶往新乡了。”
高起潜疑狐道:“你就率两万兵马去救援怀庆”
卢象升连忙指着地图解释道:“不不不,泽州与怀庆交界,许鼎臣所率两万兵马随时可以南下怀庆。”
高起潜看了看地图实在挑不出什么毛病,这才冷冷的道:“你在新乡集结了人马可得立刻赶往怀庆救援,如果你拖拖拉拉,使得郑王被反贼所害,皇上可绕不了你。”
卢象升连忙拱手道:“请公公放心,下官一定竭尽全力救援,绝对不会
第六卷 第三十七章 天雄军凶猛
怀庆府,修武县城东五里许,两万明军步骑排着整齐的阵形森然而立,一排又一排的明军将士仿佛带着一股隐隐的煞气,让人望而生畏。
卢象升打马矗立在大军的最前方,举起望远镜看着修武县城那低矮的城墙,眉头不由微微皱了起来。
城墙上密密麻麻全是人,反贼这架势好像是想用人填满城墙上所有的空间,以防止他攻上去。
这样的确有点麻烦,城墙上连插脚的地方都没了,怎么攻上去
如果全是活人,他自然挤不上去,如果是一堆死人的话,也只能拿来垫脚而已,卢象升满脸煞气的下令道:“命令,所有骑兵就近砍伐树木,所有步卒就地制造一丈左右的攻城云梯,未时之前,一定要造出云梯五百架。”
他竟然连营帐都不扎,就这么准备攻城了!
其实,他也是没有办法,这次他收到的旨意并不是剿灭农民军,而是救援怀庆府城的郑王,拖拖拉拉,磨磨蹭蹭很可能会救援不及,他唯有一鼓作气拿下卫辉通往怀庆府城官道上的修武又或者武陟,先冲到怀庆府城再说。
农民军这会儿可没那么多望远镜,唯一的一个还在王自用手里呢,高迎祥和李自成只能站在城门楼上,手搭凉棚眺望着远处的官兵。
这么远的距离,他们仅仅能模模糊糊看个大概,官兵好像停在那里安营扎寨了,还有骑兵散开来好像是砍树去了,他们应该是准备制造攻城器械吧,看样子,这两天还是安全的。
高迎祥稍稍松了口气,缓缓问道:“枣儿,派去武陟求援的人回来没,八大王怎么说”
李自成咬牙道:“还没呢,张献忠这家伙估计是不想帮忙,所以拖拖拉拉的。”
高迎祥无奈的摇了摇头,叹息道:“没办法,上次大名府一战他损失挺大的,不来帮忙就算了,河内和温县呢,派去求援的人回来没,曹操和闯塌天他们怎么说”
李自成淡淡的道:“他们倒是同意帮忙,只是河内和温县离这里足有五六十里,他们一时半会也赶不过来,曹操的意思,让我们先顶一两天,到时候他们再来支援。”
高迎祥不解的问道:“为什么还要等一两天,现在就过来不行吗”
李自成解释道:“倒不是他们有意拖延,主要他们怕官兵声东击西,在这里虚晃一枪,派人偷偷去偷袭河内和温县。所以,只有等官兵真正开始进攻修武了,他们才敢派兵过来支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