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星辰玖
    大体就是调集昌平的两万人马守住宣府镇东面的八达岭长城一线,调集大同镇的戚家军守住宣府镇南边的保安州,调集蓟州镇的两万人马守住北边的独石口,最后,让三万川军白杆兵绕到建奴骑兵的后面,将张家口外面的长城一线守住,这样一来,建奴骑兵就出不去了,到时候不管是调辽东军过来还是调张斌所率的福广




第八卷 第六十章 建奴求和
    张斌这会儿正在等崇祯的旨意呢,没想到,崇祯的旨意还没到皇太极的使者却来了。

    皇太极这个时候派使者来是什么意思呢

    他想了一阵,没想明白,干脆命手下亲卫在指挥使衙门大堂摆下阵仗,让建奴使者前来拜见。

    这会儿,他也没想太多,只是有点好奇皇太极派人来干什么。

    建奴使者来得倒快,他刚在大堂中坐定,一个身着补服的建奴官员便昂首阔步走进来,不卑不亢的拱手道:“大金国镶黄旗副都统一等轻骑都尉兵部侍郎代都参见张大人。“

    这什么乱七八糟的职位,张斌都听不大明白,就最后一个侍郎他听懂了,看样子这家伙职位还不低,建奴这会儿已经开始套用大明的官职体系了,侍郎等于就是正三品的朝廷大员,不过一个侍郎对他来说也不算什么,他面无表情的开口道:“奴酋皇太极派你来干什么”

    代都闻言,眉头一皱,他已经很客气了,没想到这大明官员还是这么没礼貌,竟然直接称他们大汗为奴酋,不过,他并没有辩驳,因为他的任务是来坑人的,不是来讲理的,他干脆从怀中掏出皇太极的密信,举到头顶朗声道:“我们大汗有亲笔密信一封,请大人过目。”

    密信你喊这么大声干嘛,有毛病吗

    张斌下意识的一皱眉头,随即朝一侧的张差使了个眼色,张差立马上前接过密信,仔细检查了一番,这才恭敬的交给张斌。

    张斌接过密信,打开一看,脸色顿时变得难看无比,他瞬间就明白了,皇太极这家伙是在耍他!

    皇太极肯定知道,自己不可能接受威胁撤军,但是,他就写了这么一封这看似荒唐的密信。

    这家伙是闲的蛋疼吗

    当然不是,这家伙是想营造出自己私通建奴的假象!

    张斌都曾经在毛文龙和袁崇焕面前分析过皇太极这种下作手段,他自己还能上了皇太极的恶当吗

    这自然是不可能的,他看完密信,稍微思索了一下,随即便冷冷的下令道:“把这家伙拖出去砍了!”

    代都闻言,不由一愣,他简直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大明官员什么意思,自己就送封信而已,他竟然命人把自己砍了!

    他这一愣神,四个特战营精锐已经围了上来,看那架势,还真是要把自己拖出去砍了。

    他能当上副都统,身手当然不凡,等闲十来个普通士卒都近不了他的身,可惜,这特战营精锐压根就不是普通步卒,他们同样是搏斗高手,尤其是近身搏斗,他们更是精通无比,代都手忙脚乱的抵挡了几下,便被人背剪双手,摁在地上,随即拖着就往外走去。

    卧槽,还讲不讲道理了,我可是使者,代都拼命大喊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你们大明可是礼仪之邦,现在连最基本的礼仪都不讲了吗!”

    张斌压根就懒得搭理他,跟这些豺狼虎豹讲礼仪,有毛病吗!

    很快,代都的叫嚷声随着一声惨叫戛然而止,紧接着,一个特战营精锐便拎着他的人头进来了。

    张斌点了点头,命其将人头和尸首找个地方埋了,随即便郑重交待道:“张差,去警告沿途所有人,不管是特战营亲卫还是福广军将士,就当没见过这个人,从今往后不准提起,否则军法从事。”

    张差道了声遵命,随即转身向外走去,张斌又举起手中的密信对一旁的赵如道:“点火。”

    赵如连忙掏出火折子,一口吹着,随即小心的将张斌手中的密信点燃。

    张斌看着缓缓化为灰烬的密信,脸上不由露出一丝冷笑,哼,跟我玩离间之计,继续玩,下次老子信都不看了,直接砍人,看你有多少人送过来给我砍!

    皇太极当然不会老玩这一招,他也没指望



第八卷 第六十一章 进谗言
    一个国家到了危急存亡的时刻,有众志成城,共抗外辱的,也有不顾国家利益,背后拆台窝里斗的。

    众志成城,共抗外辱,基本都能度过难关。

    不顾国家利益,背后拆台窝里斗,一个国家,想要不灭亡,很难。

    历史上,明朝走向灭亡并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疯狂的土地兼并,使其必然走向灭亡,而背后拆台窝里斗,正是压倒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明朝,并不乏能力挽狂澜于既倒的人物,熊廷弼、孙承宗、卢象升、孙传庭等等,这些忠臣良将,都有挽救明朝的能力,但是,最后他们都死了,不是死在外敌手里,而是死在自己人手里。

    这种可悲可叹的事情在明末的历史上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只要有点能力,能挽救大明的,最终结果,必定死在自己人手里!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情呢

    一个两个,一次两次,还可以说是偶然,但是,凡是有能力拯救大明的全被自己人弄死了,那就不是偶然了,而是必然,是有人想让他们死!

    最想让他们死的当然是努尔哈赤、皇太极,但是,他并不能跑大明朝堂杀人,如果没有人在配合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这些忠臣良将不可能冤死。

    大明朝堂之上配合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正是天启朝的阉党和崇祯朝的阉党余孽,当然,他们不会明目张胆的说我要配合努尔哈赤或者皇太极干掉这些忠臣良将,他们的目的也不是为了配合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他们只是为了争权夺利而已,说白了,就是为了争夺大明朝堂的控制权。

    这会儿,薛国观就是这个想法,他认为自己必须出手了,如果让张斌协击败建奴,收复辽东,那是多大的功绩,那还不被朝野上下传颂,奉为旷古烁今的贤臣吗!

    如果真是这样,那这内阁首辅还有他的份吗!

    崇祯这会儿是不想让张斌当内阁首辅,但是,他不能冒这个险啊,谁知道崇祯会不会因为击败建奴、收复辽东而兴奋的过了头,脑子一抽就把内阁首辅的位子给了张斌呢!

    所以,他不能冒这个险,他不能让张斌把建奴给击败了,更不能让张斌把整个辽东都给收复了!

    那么,怎么污蔑张斌呢

    这个问题,着实让薛国观头疼。

    这次皇太极的离间之计并没有成功,张斌很果断的干掉了皇太极派去的使者,并严密封锁了消息,除非皇太极自己说出来,辽东这边是没有任何人会传出风声说他和皇太极有书信来往的。

    皇太极要污蔑张斌私通他,也得有那么一点证据,这会儿他一点证据都没拿到,就这么空口白牙污蔑张斌肯定没人信,毕竟大明朝廷的官员并不是白痴,所以,他也没有刻意去宣扬张斌私通他。

    没有私通建奴这个万能理由,要收拾张斌难度就大了,这也正是薛国观头疼的原因。

    他想来想去,只有从崇祯这边着手了,崇祯害怕张斌功高震主,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点,可以好好利用一下。

    御书房中,崇祯是愁的满脸憔悴,眼神涣散,薛国观却是目露精光,窃喜不已。

    皇上终于来找自己商量了,他看到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兵部尚书陈新甲就明白了,这次皇上找他,肯定是商议建奴的问题。

    果然,君臣一番见礼之后,崇祯就烦闷的道:“这些天发生的事情,想必你们也有所耳闻,张斌在辽东一路高歌猛进,已经收复了



第八卷 第六十二章 意难平
    薛国观忽悠崇祯的本事绝对不下于温体仁,历史上,卢象升和孙传庭就是他联合杨嗣昌忽悠死的,这家伙阴毒阴毒的,压根就没治国之能,却硬靠着陷害忠良爬上了内阁首辅的高位!

    现在,他又将矛头对准了张斌,崇祯会怎么想呢,会如他的意吗

    很不幸,崇祯会,他要真正英明,历史上,卢象升、孙传庭、孙承宗等忠臣良将就不会憋屈的被自己人害死。

    崇祯就是这么个容易被人忽悠的货,只要人家摸准了他的脾性,随便一忽悠,他就上当。

    这会儿他听薛国观这么一说,脸色已经变得难看无比,如果天下兵马皆归一人掌控,而这个人还不是他自己,结果会怎么样

    他不敢想象结果会怎么样,所以,他不能让这种事发生,他冷冷的道:“张斌,真是这么想的吗”

    薛国观一听这话,心里顿时乐开了花,崇祯都不叫张斌的字了,而直接称呼其名,证明崇祯已经严重怀疑张斌了,他连忙添油加醋道:“微臣也只是猜想而已,他既然能几天之内拿下旋城、镇江、凤凰城,为什么辽阳和沈阳他又拿不下了呢微臣以为,他明明拿的下,却停那里不动了,就是为了要辽东的兵权!可惜啊,收复辽东,就差一步,他却为了一己私利,停滞不前,以致建奴拼命入寇宣府,十余万百姓危如累卵,还令皇上因此伤神,难以抉择,这厮,貌忠却实奸,着实可恨啊!”

    这家伙,终于把皇太极整出来的事利用上了。

    崇祯已经入了他的套,思维也随之被诱导,这话说的,貌似很有道理啊!

    崇祯闻言,神色凝重的点了点头,随即叹息道:“看样子只有接受建奴的求和了,可惜啊,实在可惜,就差一步了!”

    薛国观连忙吹捧道:“皇上英明,为今之计,只能先接受建奴的求和,以后再徐徐图之,至于这个张斌,微臣以为,还是让他赶紧回来比较妥当。”

    崇祯闻言,点了点头,随即看向陈新甲,这意思就是要拍板了,不过,在拍板之前,他还想看看这位兵部尚书有什么补充的没。

    陈新甲心中此时已经掀起了滔天大浪,他是旁观者清,薛国观说这些的目的是什么,他自然清楚。

    这个薛国观,还真是毒啊,为了一己私利,竟然如此昧着良心污蔑张斌这个大功臣!

    他虽然能力不行,但是,他并不是薛国观这种为了争权夺利连大明都可以出卖的奸臣,如果同意了建奴的和谈请求,那不是要将打回来的河山重新还给建奴,还要将好不容易俘虏的建奴给人家还回去,如果再将张斌给撸下来,以后,大明还有希望再击败建奴,再收复河山吗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硬着头皮拱手道:“微臣以为,建奴这是在漫天要价,我们可以坐地还钱,他们既然来求和,那肯定是怕了,微臣想,只要我们强硬一点,他们应该会做出更大的让步。”

    他知道,张斌跟他们是敌对阵营,他不敢当着薛国观的面为张斌说话,因为薛国观这家伙太歹毒了,如果他为张斌说话,薛国观绝对会连他一起弄!

    他只能尽量为大明争取一点利益,挽回一点损失了。

    崇祯闻言,很是赞许的点了点头,随即拍板道:“那行,就派人去跟建奴和谈吧,你们谁有把握从建奴那里获取更多的好处”

    薛国观闻言,连忙拱手道:“微臣就是个管官员的,对与敌交锋之事一窍不通,这事还是陈大人拿手,微臣就不越俎代庖了。”

    阉党就是这样,对付自己人,那是信手拈来,花样百出,阴谋诡计一大堆,一遇到外敌,他们一个个就怂的跟龟孙子一样,连碰都不敢碰一下。

    &n



第八卷 第六十三章 满江红
    皇太极是真想和谈吗

    当然不是,他怎么可能跟大明和睦相处,开玩笑呢,他心里明白的很,自己这点底子根本没法跟大明比,如果真跟大明和睦相处几年,等大明把反贼给收拾干净了,再出个像张斌这样的人物,他就死定了。

    大明现在是被内乱和内斗给拖住了,一旦腾出手来,要收拾他并不难,所以,就算大明真接受了他和谈的请求,他也不会真跟大明和睦相处,他还是会像以往一样,跟大明境内的反贼打配合,一有机会就冲进大明内陆劫掠一番,搞得大明不得安宁。

    他之所以提出和谈,只是想拖延时间,给薛国观创造机会,让薛国观去收拾张斌。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大明还真派人来跟他和谈了。

    大明能派人来谈,就证明他提出的条件大明肯定会答应一部分,他当初可没想着大明会答应,因为他那已经不是漫天要价了,他纯粹就是狮子开大口,气崇祯呢,要能把崇祯气晕头了,薛国观更有机会了不是。

    没想到,他胡乱提出的条件,小皇帝还真考虑接受,这真是意外之喜啊。

    他兴奋的直接跑出大营把大明的使者给迎了进来,一路把着人家的胳膊,谈笑风生,简直就跟见了老朋友一样,热情的不得了。

    其实,陈新甲派来的官员职位并不高,就一个兵部职方司主事,正六品的官员,在兵部都排不上号,没办法,他才入主兵部不久,就培养了这么一个值得信赖的亲信,这和谈的事可不能大张旗鼓的搞,因为大明的宗旨是不和亲、不纳贡、不赔款、不割地,不服就干,打死不低头,这和谈可是低头的表现,要被那些直臣知道了,非闹翻天不可。

    所以,他只能派自己人前来,以免泄露了消息。

    这兵部职方司主事马绍愉其实就是个举人而已,他也是靠着陈新甲的关系爬上来的,要说能力,他基本没有,要说勇气,他更没有,陈新甲让他来出使敌营的时候他想哭的心都有了,这会儿一看到漫无边际的建奴大营和数之不尽的建奴骑兵,他更是双腿打颤,连走路都有点困难,要不是皇太极把着他,他恐怕没力气走进帅帐。

    皇太极一看这货惊慌的表情,再一感觉这货微微颤抖的手臂,心中不由窃喜,看样子,希望很大啊,大明派来的这使者明显是个怕死鬼,要是个不怕死的硬骨头,他恐怕捞不到什么好处。

    这家伙,得好好招呼啊。

    他看出端倪之后,表现的更为热情了,进了帅帐之后,他更是殷勤的把马绍愉让到客座左首位,又命人把抢来的好茶叶送上了,亲自给人泡上,这才回到帅位跪坐下来,亲切的道:“不知贵国皇帝陛下对和谈之议有什么看法啊”

    马绍愉端起茶杯,吸了几口,压了压心中的惶恐,这才弱弱的道:“我们皇上的意思,双方退兵,和睦相处是个不错的提议,至于归还俘虏,将旋城、镇江、凤凰城全归还给你们就有点过分了,如果可汗有诚意,那就直接退兵,我们就已现在各自占领的区域为界线和睦相处。”

    皇太极闻言,一点都不着恼,反而微笑道:“本汗可是很有诚意的,不但承诺把所有俘虏的百姓全放了,连长子都愿留下做人质,你们不归还俘虏,不将旋城、镇江、凤凰城全归还给我们才叫过分吧,这种吃亏的事情,换你,你会同意吗”

    他有个屁的诚意,这十余万老百姓就是他不费吹灰之力掳掠来的,至于长子豪格,他已经对其失望透顶了,这么个没用的东西,将自己的汗位传给他后金就完蛋了,还不如死了干净,反正他有的是儿子,挑个才能出众的出来培养一下怎么都比豪格强。

    这个时候他们可没有什么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的规矩,谁能力强,就让谁上,他自己就不是努尔哈赤的长子,还不是照样继承了汗位。

    &nb




1...199200201202203...2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