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星辰玖
第八卷 第六十四章 秦桧府
张斌这又是挥笔怒书《满江红》,又是仰天长啸,难道是被崇祯给气疯了吗
当然不是,他是很愤怒,但是并没有气的发疯,这是他早就定下来的策略,他知道崇祯肯定会将他调回京城,挥笔怒书《满江红》的桥段,他早就想好了。
这首《满江红》正好表达他此时愤怒的心情,同时也为他接下来的一系列行动埋下了伏笔。
他是想借《满江红》来暗喻自己是岳飞,薛国观是那大奸臣秦桧,而崇祯就是那昏庸无能丧权辱国的宋高宗赵构!
这个时候的形势与南宋绍兴十年的形势惊人的相似,彼时宋军在对金作战中节节胜利,眼看着就要直捣黄龙,击败金国了,宋高宗却听信秦桧的谗言,担心领军将领功高震主,尾大不掉,竟然将各路宋军召回,并解除了岳飞和韩世忠等大将的兵权,坚决与金国议和!
不久,他更是与秦桧制造了岳飞谋反冤案,以“莫须有”的罪名将抗金名将岳飞杀害,而后与金朝签定了屈辱的绍兴和议,向金称臣纳贡!
金国与后金,自己与岳飞,薛国观与秦桧,崇祯与宋高宗,简直就是绝妙的嘲讽,他这是在向世人昭示自己精忠报国之心,同时也让世人看看崇祯与薛国观这对昏君奸臣的丑恶嘴脸。
话说,他这首《满江红》是提在定辽右卫的,看见的也只有他手下亲卫和福广军将士,他又怎么让世人知道这一切呢
他自然有办法,这个时候,建奴已然退兵,戒严了将近半个月的京城终于解禁了,京城的老百姓还没来得及庆贺,一则消息突然在京城内外传开了。
传闻,内阁次辅,太子太傅张斌在辽东一路高歌猛进,连战连捷,眼看就要率军直捣黄龙,攻克建奴首府盛京了,崇祯却听信薛国观的谗言,命他释放所有建奴俘虏,罢兵息战,立刻回京城领罪!
传闻,内阁次辅薛国观为夺内阁首辅之位,不顾大明利益,陷害张斌,进谗言劝崇祯如同当初宋高宗杀害岳飞一般,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张斌!
传闻,内阁次辅,太子太傅张斌收到撤兵的旨意,于定辽右卫挥笔怒书《满江红》,仰天长啸,怒发冲冠,但他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奉旨退兵。
传闻,内阁次辅薛国观欲效仿秦桧之举,力主与建奴合议,向建奴称臣纳贡!
无数传闻在京城疯狂传播,上至公侯勋贵,下至黎民百姓不知道多少人为张斌扼腕叹息,对薛国观的议和之举切齿痛骂。
薛国观一开始还蒙在鼓里呢,这传闻在一天之内已经在京城传的沸沸扬扬,他还在内阁坐班,根本就没收到一点消息,直到晚上,他打道回府之后终于发现不对劲了,府中的家丁仆役竟然一个个惊慌失措,就如同大难临头一般!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他招来老管家一问才知道,原来,他主张议和,陷害张斌的事已经传的整个京城人尽皆知了,甚至已经有人当着他府里家丁仆役的面,骂他是秦桧再世了!
他是又惊又怒,却又有点无可奈何,因为他没有张斌暗中那实力,就算知道有人在刻意传播消息,搞臭他的名声,他也没办法阻止。
当然,他不会就这么算了,他没办法阻止,崇祯却有办法阻止,他准备第二天早朝之后便去找崇祯诉苦,让崇祯抓捕“造谣者”,将传闻压下去。
他甚至想将这事栽张斌头上,诬指张斌派党羽到处传播消息,诋毁皇
第八卷 第六十五章 犯众怒
这世上的事有时候就是怕什么来什么,崇祯认为自己做的已经够隐秘的了,没想到这事还是传出去了。
他有些恼怒的扫了徐光启、薛国观和陈新甲一眼,随即略带心虚的含糊道:“这个,张爱卿转战千里,劳苦功高,朕是打算让他回京休息一阵。”
文震孟又恭敬的拱手道:“皇上英明,微臣也曾经看过张大人的捷报,四天之内,连下三城一堡,收复辽东将近三成河山,着实劳苦功高。微臣斗胆问一句,皇上为什么不让张大人继续拿下辽阳和沈阳呢”
崇祯闻言,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他就是猜忌张斌,不想让张斌掌控兵权,但是,这种事能当着文武群臣的面说吗!
这个问题,没法回答啊,他有些心慌意乱的看向薛国观,这意思很明显,就是让薛国观出来帮他顶一下。
薛国观见状只能硬着头皮走出列,跪在文震孟旁边,拱手道:“张大人之意,要集合辽东所有人马全力进攻辽阳和沈阳,但是,建奴突然入寇宣府,京城危在旦夕,所以,此时只能作罢了。”
文震孟闻言,死死的盯着薛国观,冷冷的问道:“你调动了一兵一卒来京城抵御建奴吗建奴为什么突然撤军张大人为什么突然被召回“
薛国观的眼神也开始慌乱了,这当然是和谈的结果,但是,这话,没法说啊,至少不能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他支支吾吾的道:“这个,这个,兴许是建奴担心朝廷派大军去围剿,自己跑了吧。”
“哼!”,文震孟冷哼一声,抬手指着他的鼻子怒斥道:“你这个卖国贼,为了一己之私,陷害忠良,暗中与建奴和谈,强令张大人释放建奴俘虏,罢兵休战,辽东的大好形势就这样被你破坏了,那将近十万建奴俘虏放回去,大明要付出多少将士的性命才能拿下雄城辽阳和沈阳,你这样做害了多少将士性命,你知道吗”
卧槽,这家伙,还真是猛啊!
文武群臣见他当廷咆哮,不由惊的目瞪口呆,崇祯也被他吓了一跳,薛国观跟是被他骂的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这个时候,詹事府左中允,崇祯四年辛未科殿试榜眼吴伟业突然从詹事府班列疾步而出,跪在御道中间朗声道:“皇上,卖国奸贼薛国观实乃宋之秦桧,他为一己之私,陷害忠良,与建奴乞和,祸国殃民,微臣恳请皇上将这奸贼革职查办,以儆效尤。”
这吴伟业乃是当世才子,复社领袖,他这一出列,数十名复社官员和朝中的正直官员紧接着便蜂拥而出,跪在御道中间朗声道:“臣附议。”,“臣附议。”,“请皇上严惩这卖国奸贼!”
这什么情况,简直让人措手不及啊,崇祯愣愣的看着文震孟、吴伟业等人,茫然无语,薛国观更是面色大变,惊慌失措。
这时候,詹事府詹事孔贞运竟然也咬牙出列,跪在御道中间朗声道:“臣附议。”
他可是代表了儒家正统,他这一出列,顿时无数官员竞相效仿,纷纷走出班列,跪在御道中间朗声道:“臣附议。”,“臣附议。”,“臣附议。”。
孔贞运可能是念在和张斌还有文震孟共事一场,所以出来声援一下,他可没串联任何人,但是,他却低估了自己的影响力,这一下,有将近三成的官员都站出来了,整个御道都快跪满了,除了阉党一系、张斌一系和那些中立的官员,其他几乎所有官员全出来了!
崇祯这个时候反而清醒过来,他最恨的就是朝臣联合起来架空他,强迫他了,这些官员,仗着人多威逼朕是吧,朕偏生就不如你们的意!
他这倔驴脾气一上来,那也是相当恐怖的,哪怕所有朝堂官员全部站出来,他也不会屈服!
他冷冷的扫了一眼御道上的官员,突然站起身来怒喝道:“你们干什么,不管朝政了吗,有这么多政事要处理
第八卷 第六十六章 臭大街
c_t;薛国观这会儿也知道他犯了众怒了,但是,他还不知道自己府邸也被愤怒的老百姓给包围了,更不知道他府邸大门前已经被屎尿和臭鸡蛋等污物搞的恶臭熏天了。
这一天,他都相当的不爽,早朝他被人唾骂了一顿之后,他便跑去崇祯那里哭诉去了,不管他怎么哭诉,崇祯也只是摇头叹息,温言宽慰,没办法,众怒难犯啊。
崇祯虽然是头倔驴,但也不会没事找事,为了一个薛国观,把文武群臣全叫过来训一顿。
薛国观这个郁闷啊,只能愁眉苦脸的熬着,希望能熬到大家把这事给淡忘了。
好不容易熬到下午酉时,可以回府休息了,他这刚出长安门轿夫便跑上来惶恐的道:“大人,不好了,管家上午就派人来说府邸被老百姓围住了,大门上的牌匾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人偷偷换掉了。”
他还不敢说有人在府邸大门前泼屎泼尿,丢臭鸡蛋,他怕薛国观听了会暴怒。
不过,这事已经够恼火的了,薛国观闻言,不由恼怒道:“什么牌匾被人换掉了,换成什么了”
那轿夫闻言,吞吞吐吐道:“就是大门上那块薛府的牌匾,被人换成,被人换成......。”
这会儿还吞吞吐吐的,吊人胃口还是怎么滴,薛国观怒喝道:“被人换成什么了说啊!”
那轿夫吓得脖子一缩,硬着头皮道:“听说被人换成秦桧府了!”
岂有此理,薛国观怒气冲冲的进了轿子,随即催促道:“快点,回府去看看。”
这大老爷都发这么大火了,轿夫自然不敢怠慢,薛国观刚一坐稳,他们便放下轿帘,抬起轿子,一路小跑,往回跑去,结果,轿子东长安街上就被堵住了,这会儿,薛国观府邸外面已经被围的水泄不通,轿子根本就过不去了。
这轿子一停下来,薛国观便不耐烦的掀开旁边的窗帘探出头来,对着前面的轿夫喝问道:“怎么回事,停下来干嘛”
轿夫还没来得及答话,远处的人群中突然响起一声大喊:“秦桧回来了!”
薛国观连忙转头一看,“啪”的一声,一个臭鸡蛋砸他额头上。
他痛呼一声,抬手摸向额头,结果满脸满手全是恶臭!
这还没完呢,他还没来得及作呕,那臭鸡蛋和烂菜叶子便如同雨点般的砸过来,吓得他连忙把头缩回去,把窗帘放下来紧紧捂住。
紧接着,轿子外面便是噼里啪啦的撞击声,无数臭鸡蛋和烂菜叶子简直要把他的轿子都淹没了,他被恶臭熏的直接把中饭早饭全喷出来了!
这事整的,他简直欲哭无泪,还好老百姓都被事先赶来的五城兵马司的京营屯卫和顺天府的衙役挡住了,不然他非被愤怒的老百姓暴揍一顿不可!
薛国观被搞的满身恶臭,进宫去找崇祯告状那是不可能的了,这一脸的臭鸡蛋,锦衣卫根本就不会放他进皇城,更别说进皇宫了。
他吐了半天,胆汁都快吐光了,这才强压住腹内的翻滚,对着外面虚弱的喊道:“五城兵马司是谁带队,把人叫过来。”
这会儿外面的轿夫也被熏的快吐了,还好,他们都不是薛国观这种锦衣玉食,住惯了豪宅的高官,他们都是干苦力的,抵抗力比薛国观强的多,再加上轿子外面通风透气,臭味并没那么浓烈,他们还勉强能忍住。
他们一听到薛国观的喊声,连忙分出个人跑到不远处五城兵马司排成的人墙处询问起来,不一会儿,一个京营屯卫千户便不情不愿的走过来,大老远对着轿子拱手道:“大人,有何吩咐。”
&nbs
第八卷 第六十七章 空悲切
这几天,京城各种消息传的沸沸扬扬,到处都是关于薛国观和张斌的传闻,甚至这些传闻还暗暗指向当今皇上崇祯。
什么薛国观为了当上内阁首辅不惜卖国求和,陷害另一位内阁次辅张斌;
什么皇上听信薛国观的谗言想枉杀忠良,用莫须有的罪名将精忠报国的大忠臣张斌诛杀。
什么薛国观已经派人秘密和建奴联系,准备向建奴称臣纳贡,等等。
这些传闻一开始还比较正常,传到后面,就越传越离谱了,薛国观是被整的如过街老鼠般人人喊打,崇祯也因此焦头烂额,而传闻中的另一位内阁次辅张斌又在干什么呢
张斌为了置身事外,证明京城的传闻跟他没关系,同时也为了拖延时间,让流言在京城传播的更猛烈一些,特意在分水岭以东巡视了一圈,
他骑着马,带着数百亲卫一路从定辽右卫巡视到镇江,又从镇江巡视到旋城,一边欣赏辽东的大好河山,一边布置分水岭以东的防御。
崇祯并没有让他将福广军也带回京城,他正好将福广军留下来,好好守住刚刚收复的江山。
要守住分水岭以东的疆域,最关键的就是定辽右卫,因为定辽右卫有大路通向后金控制的辽阳,而镇江城则处于定辽右卫的后方,虽然紧邻朝鲜,但朝鲜这会儿只是个藩属国,不管是大明还是后金,他都惹不起,所以根本就不用担心,至于旋城,它两边的大路一边通往海州城,一边通往镇江,两边都在大明的控制之下,安全上基本没有太大的问题。
结合这些情况,张斌把将近十万福广军散布开来,在分水岭以东组成了一个单独的防御体系。
他命曹文诏带着刘文秀、冯双礼、马元利和张化龙率五万人马镇守定辽右卫和凤凰城,又命李定国带着艾能奇和王尚礼率三万人马镇守镇江城,又命曹变蛟和白文选带着率两万人马镇守旋城,并让他们随时保持通信,随时准备支援对方,同时他又命人从东番九卫运来了上百门千斤佛郎机炮,知道这些佛郎机炮全部装备到位,他才带着数十名亲卫,悄声无息的回到京城。
这个时候,京城表面上是风平浪静,但暗地里却是波涛汹涌,朝臣对薛国观的弹劾还未停止,老百姓也在暗地里咒骂薛国观甚至是崇祯,这对昏君奸臣的名声是越来越臭,张斌的英名却是越传越大。
张斌就这样悄声无息的回来了,崇祯知道却没有安排人去迎接,其他官员则基本不知道,直到第二天早上,快要上早朝的时候,张斌背负着双手,来到长安门外排队进皇城时朝堂官员才知道,这位即将被皇上迫害的大功臣回来了!
这会儿的朝廷与温体仁当权的朝堂已经大不相同,朝中正直之士还是比较多的,他们见到张斌不但没躲,还热情的上来打招呼,就好像是在给他打气一般,这些正直之士的意思很明显,他们就是想告诉张斌,不要担心,如果崇祯真想用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他,他们一定会站出来阻止。
张斌当然不怕,崇祯想杀他这事只是他故意散播出来的谣言而已,崇祯这个时候还没想要杀他,而且,就算崇祯想要杀他,他也不怕,锦衣卫和东厂的头头都是他的党羽,崇祯拿什么来杀他!
他只是不想过早与崇祯起冲突而已,崇祯想杀他的事,他从来就没担心过,当然,表面上他还是装出一副悲痛的表情,仿佛他真被薛国观陷害的要丢官丢命了一般。
这下,这些正直之臣更看不过眼了,崇祯竟然昏庸至此,这还得了,绝对不能让崇祯把张斌这个精忠报国的大忠臣给冤杀了!
&nbs
第八卷 第六十八章 太子召见
张斌是想尽办法避免跟崇祯过早发生冲突,以待太子朱慈烺长大成年,顺利“继位”,却不曾想,太子朱慈烺一听说他回来了,便跟崇祯起了冲突!
太子朱慈烺之所以跟崇祯起冲突并不是为了张斌,而是为了张斌的宝贝女儿张香,自从他目睹郑成功和陈秀秀喜结连理之后,他就冒出了娶小张香的想法,可惜,这个想法却被他父皇粗暴的打断了。
他认为师傅张斌是一个难得的大贤臣,他父皇却认为他师傅张斌是曹操式样的人物,想蛊惑他,玩什么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
这点,他是怎么都不会相信的,他只相信自己看到的,只相信自己的感觉,他师傅张斌对他视若己出,怎么可能像曹操挟持汉献帝一样挟持他。
从那个时候开始,他便和自己的父皇产生了分歧,就算他父皇免掉了师傅张斌詹事府詹事的职位,不让张斌来教他读书习字,甚至连他师兄郑成功都赶走了,他还是把张斌当成自己的师傅,而且,他还是一心的想要娶小张香当自己的太子妃,乃至皇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