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星辰玖
自从师傅张斌率军出征之后,他也不知道多久没见小张香了,心中那股思念是越来越强烈,这会儿一听师兄陈子龙说师傅张斌回来了,他便忍耐不住心中的思念,去找崇祯,请求出宫去师傅张斌府邸探视。
崇祯自然不答应,他好不容易把张斌给支走了,让自己的儿子跟张斌脱离了联系,这会儿朱慈烺竟然要去探望张斌,他怎么可能会答应。
朱慈烺没有继承崇祯其他坏脾性,但这倔驴脾性却是继承的好好的,他想要做的事,那也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
他想去师傅张斌府邸探视,崇祯却不同意,那还得了,不同意就闹!
这几天,他一有机会就跑去乾清宫找崇祯,哭着喊着要去张斌府探望,崇祯不同意,他就哭闹个没完,搞得崇祯连奏折都没办法批阅。
崇祯被他搞的厌烦无比,他对朱慈烺越来越失望了,教他治国之道,叫他不要跟张斌走太近,他就是不听,反而跟自己唱反调,硬要跟张斌来往,甚至连皇后都跟着帮腔,自己一回坤宁宫,便在自己面前唠叨,烦都把人烦死了。
崇祯气得连坤宁宫都不回了,每天处理完政务就去后宫找新晋田贵妃。
田贵妃温柔体贴,善解人意,不像皇后,经常为了太子的事烦他,两厢一比较,他自然是舍皇后而取田贵妃。
这天处理完政务,他正要摆驾后宫,曹化淳却突然拱手道:“皇上,张皇后派人来传话,请您今晚去慈庆宫用膳。”
这张皇后自然不是指他自己的皇后,而是他哥哥天启的皇后,皇嫂张嫣,他虽然知道是太子朱慈烺在搞鬼,但还是让曹化淳摆驾慈庆宫,因为皇嫂张嫣当初对他关怀备至,就如同自己的母亲一般,皇嫂的面子,他怎么也不能扫。
令他奇怪的是,他来到慈庆宫偏殿一看,竟然就皇嫂张嫣一个人站在饭桌旁,太子朱慈烺竟然不在。
不过,张嫣找崇祯还真是为了太子的事,她招呼崇祯坐下来之后,便关切道:“皇上,您跟烺儿这是怎么了,两父子还闹起矛盾来了。”
崇祯略微有些恼火道:“烺儿越来越不像话了,朕让他不要跟张斌过从甚密,他偏偏不听。朕也是为他好,张斌此人颇具枭雄之姿,一旦让其得势,很有可能会变成曹操那般的枭雄,到时候烺儿被他捏在手里,这江山岂不是要落入他人之手!”
张嫣摇头叹息道:“臣妾也不懂这些,只是看烺儿不高兴,臣妾这心里也不舒服。”
崇祯连忙劝慰道:“皇嫂,你不要为了烺儿影响了心情,这孩子太不听话了,要好好教导,不然以后大明非断送在他手里不可!”
&
第八卷 第六十九章 建奴之祸
张斌虽然已经三十多岁,早不复当年的年少轻狂,但是见了张嫣这种绝色少妇,仍然不免有些心神荡漾。
朱慈烺可没注意两人暧昧的表情,他一手拉着张斌来到书房门口,又伸出另外一只手拉着张嫣,兴奋的叫道:“皇姑母,您也来啊,听师傅讲大战建奴的故事啊。”
张嫣被他拉着,身不由己的往书房中走去,看着旁边的张斌,她脸上不由露出一丝红润,那娇羞的样子,愈发让张斌意乱情迷了。
他这一晃神便已被朱慈烺拉到书桌跟前,看到书桌上的辽东地图,他终于回过神来,太子朱慈烺好像好还从来没有学习过看地图和分析战局,看样子是应该好好教一教了。
他收拾了一下心情,将太子扶上书桌前的椅子,又搬了把椅子放在太子的左手边,请皇后张嫣坐下,这才站到太子右手边,指着地图东北角的角落问道:“烺儿,你知道建奴之名的由来吗”
朱慈烺哪能知道这些,他平时也就学些四书五经,包括张斌都没教过他其他方面的知识,他好奇的问道:“师傅,他们为什么叫建奴啊”
皇后张嫣脸上也露出好奇之色,其实,在很有些方面,她比朱慈烺还不如,她是农户出身,进宫之前就在自己家乡待着,哪儿都没去过,进了宫之后就在皇宫待着,还是哪儿都没去过,对外面的世界,她比朱慈烺还好奇。
张斌见这两人都露出好奇之色,不由得意的卖弄道:“建奴前身乃是女真,女真前身乃是黑水靺鞨,从唐朝贞观年间开始粟末靺鞨氏族逐渐离散,其中的一支就演化成了女真,女真后面又分成了很多支,其中的一支,也就是女真完颜氏在宋朝的时候还建立了金国,也就是岳飞抗金的那个金国。“
一扇历史的大门徐徐在朱慈烺面前展开,他眼中闪耀着求知的光芒,听的津津有味,但是,当听到岳飞抗金的时候,他却突然脸色一变,满脸担忧的道:“师傅,岳飞抗金的故事子龙师兄跟我说过,岳飞最后被宋高宗和秦桧冤枉,惨死风波亭,真是千古奇冤啊!听子龙师兄说,那该死的薛国观竟然想仿效秦桧之举,卖国求荣,冤枉师傅,让父皇诛杀师傅,这是真的吗”
“啊!”,一旁的张嫣闻言,不由花容失色,朱慈烺年纪小不懂事,她却是在宫廷斗争中变得异常敏锐,崇祯对张斌的猜忌她早就看出来了,如果有人推波助澜,崇祯还真有可能痛下杀手!
张斌一见张嫣被吓成这个样子,不由傲然道:“烺儿放心,那只是坊间传闻而已,那薛国观想学秦桧,也得有秦桧那本事,师傅可不是岳飞那样的武将,师傅也是内阁次辅,他想陷害师傅,师傅是不会坐以待毙的。”
张嫣闻言,略有深意的看了张斌一眼,她虽然不懂得治国,但是对勾心斗角还是略有研究的,宫中的斗争最怕的就是人家在背后捅你刀子,你还不知道,那你就死定了!
听这口气,张斌应该是早有防备,如果早有防备的话,以张斌的能耐,应该是不会有事的,她这悬着的心也慢慢放了下来。
朱慈烺却是愤愤不平道:“这个奸贼,竟然敢陷害师傅,等我继位了,我要诛他九族!”
张斌宠溺的摸了摸他的脑袋,劝戒道:“烺儿,治国之道可不是杀戮之道,不能因他陷害师傅就诛他九族,不过,他如果做出卖国之举,那诛他九族也不为过,好了先不说这个了,我们继
第八卷 第七十章 萨尔浒悲歌的背后
建奴之祸,尤其是建奴是怎么崛起的,在大明朝堂很长时间里都是一个禁忌话题,因为这其中包含了太多太多的肮脏和龌龊,而做下这些行径的人在接下来二十多年时间里又屡屡掌控朝堂,他们自然不希望别人知道他们的嘴脸有多么的丑恶。
时过境迁,从大明萨尔浒惨败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当初参与大战的将士和参与此事的官员大多已经老去甚至死去,很多人都想掩盖那段历史,从而掩盖他们为了争权夺利而造成的一场场悲剧,甚至,大多数正直的官员都不愿意提及那段往事,因为太丢人了。
堂堂大明,人口亿万,竟然一次次败于一个人口才百来万的部族,这种事说出来太丢人了!
但是,张斌却认为这些事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其中的得失都是很生动的教材,足以给太子朱慈烺的心灵进行一场洗礼,让他明白作为一个帝王身上担负的重任,让他知道作为一个帝王应该怎样识人用人。
所以,趁着这难得的机会,他揭开了那段尘封的历史,用沉重的语气,将建奴崛起的经过和其中的成败得失详详细细的讲述了一遍。
建奴的崛起,源自万历四十七年的萨尔浒之战,但是,张斌却不是从萨尔浒之战开始讲述的,他首先提及的是万历朝鲜战争,或者说万历朝鲜战争中的一场战役,蔚山之战。
万历二十五年,明神宗提拔辽东分巡道副使、参政杨镐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负责经略辽东军务,指挥辽东大军支援朝鲜,杨镐率军赶到朝鲜之后便将手下四万大军分成三路合攻蔚山。
他原本以为这是一场苦战,因为作为防守方的东瀛大军足有将近三万,比他手下人马差不了多少,而且东瀛军战力并不比明军差多少,明军有火枪火炮,他们同样有。
按兵书上的说法,这种仗,想要打赢,很难。
没想到总督邢玠麾下的游击将军陈寅勇猛无匹,竟然率一路偏师连克守军两道防线,眼看着最后一道防线即将被其拿下,两路大军就要长驱直入,攻克蔚山防线,杨镐却突然下令鸣金收兵!
理由很简单,因为陈寅不是他的亲信,他的亲信李如梅还没到,他不想陈寅获取这份功劳!
结果,东瀛大军乘机加固了防线,又将火枪子弹和箭矢全部淬上了毒药,明军将士沾之即死,再加上天气日渐寒冷,明军将士冻的手脚发麻,这最后一道防线竟然怎么都拿不下来了!
明军将士苦攻十余天无果,士气异常低落,而此时东瀛大将小西行长突然率五万大军前来支援,杨镐闻讯竟然带着亲卫率先逃窜,四万明军顿时大乱,还未接战便开始溃逃了,小西行长率军一路追杀,不知道杀死多少明军将士,要不是副将吴惟忠率戚家军拼死断后,将小西行长击退,四万明军恐怕经此一役就全军覆没了!
蔚山一战,因主帅杨镐不战而逃,明军将士伤亡惨重,光是阵亡的将士就有将近两万,剩下的也个个带伤,此战也是万历朝鲜战争中明军唯一的一次大败。
后面,随军的兵部主事忍不住指责他,他竟然拿出内阁首辅沈一贯的亲笔信,大肆吹嘘他是沈一贯的亲信,浙党的干将,谁都拿他无可奈何。
当时,正是浙党掌控朝堂大权,杨镐造成这样的惨败竟然真没什么事,后面虽然万历皇帝罢免了杨镐,让巡抚万世德前去取代他,但杨镐在浙党的庇护下自始至终都没有得到惩罚,而且,朝鲜战争结束之后,浙党又为他表功,他竟然竟然又官复原职,重新获得任用!
朱慈烺还不明白,张斌为什么跟他说这场与建奴毫无关系的蔚山之战,而且还强调明军主帅杨镐这个人。
结果,张斌接下来的介绍简直让他目瞪口呆,因为萨尔浒之战,指挥十多万明军去进攻建奴老巢赫拉阿图的竟然又是这个杨镐!
万历四十七年,大明集结大军十多万,联合了藩属属国朝鲜的一万多人马和海西女真叶赫部的一万多人马,组成联军,号称四十七万,去进攻总人口还不到四十七万的女真努尔哈赤部。
按理来说,这样一场大战是毫无悬念的,因为当时后金的总兵力还不到五万,就算征调所有青壮,穷兵黩武也凑不齐十万大军。
而明军这边,领兵将领几乎全是参加援朝战争的老将,身经百战,经验丰富,抽调的兵力也差不多全是当年援朝战争的翻版。
第八卷 第七十一章 宫廷三大案的疑云
朱慈烺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却没想到萨尔浒之战大明竟然会败的如此之惨,十多万大军去进攻兵力还不到五万的建奴,竟然被他们杀了五万多人,还损失了六位身经百战的总兵!
主帅杨镐为报私仇,竟然故意让手下将士去送死!
一场根本就不可能输的战斗竟然被他打输了,而且还是惨败!
说到这里,张斌停下来问道:“烺儿,你对萨尔浒之战有什么看法”
此时,朱慈烺已经气的小脸通红,他咬牙切齿道:“这个杨镐,应该凌迟处死,他在朝鲜丧师辱国的时候就该凌迟处死!”
张斌点头道:“对,作为帝王最基本的赏罚分明必须做到,杨镐在蔚山之战不战而逃,致使将近两万将士阵亡,的确应该凌迟处死,以儆效尤。还有吗,你还有什么看法”
朱慈烺闻言一愣,随即尴尬道:“这个,师傅,我就想着将杨镐凌迟处死,其他什么都没想,这个杨镐,简直太可恨了。”
张斌摇头苦笑道:“烺儿,你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杨镐的确可恨,但他还不是最可恨的,最可恨的是在背后支持他的人。如果没有人在背后支持他,蔚山之战,他就算不被凌迟处死,最少也要论个死罪,哪还能继续留在朝堂害人。后面的萨尔浒之战如果不是他当主帅,随便派个正常点的官员过去大明会败吗大明会败的如此之惨吗”
朱慈烺闻言,思索了一阵,这才问道:“师傅,你说杨镐背后是浙党,这浙党是指那些人啊”
张斌耐心的解释道:“浙党是指以浙江籍官员为主体的朋党,当然,不是说所有的浙江籍官员都是浙党,有些清廉正直的浙江官员就不会和他们朋比为奸;浙党中也不全是浙江籍官员,其他地方的官员只要拼命巴结他们,获得了他们的认可,也能加入浙党。浙党大概兴起于万历二十年左右,其创始者和第一任领袖就是杨镐的靠山沈一贯,浙党可以说是万历和天启党争的始作俑者,因为浙党成立之时朝中并没有其他人像他们这样明目张胆的结党营私。正是因为浙党朋比为奸,排除异己,不断获取朝堂高位,其他官员才竞相效仿,组成了许多朋党与其对抗,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以山东籍官员为主体的齐党和以湖广籍官员为主体的楚党。不过,一开始还是浙党声势最为浩大,沈一贯也凭借浙党之势逐渐爬上了内阁首辅的高位。”
听到这里,朱慈烺不由好奇的问道:“师傅,不是还有东林党吗,我听说东林党才是最有名的朋党。”
张斌继续解释道:“东林党是后面才有的,沈一贯万历二十九年就借浙党之势当上了内阁首辅,顾宪成万历三十二年才开始在东林学院讲学,创建东林党。一开始的党争主要是在齐楚浙三党之间展开的,浙党一直占据绝对优势,直到后面东林慢慢崛起,才把他们压下去。而党争的转折点就是你皇爷爷光宗继位之时,你皇爷爷光宗误服红丸而死正是党争的结果。“
“啊!”,朱慈烺闻言一惊,他皇爷爷误服红丸而死他自然知道,但是这红丸案一直也没个定论,后面甚至不了了之了,所以,他压根就不知道这红丸案还和党争有关。
这可是关系到身家性命的大事,他可不想误服红丸而死!
他有些后怕的问道:“这红丸案到底怎么回事,不是一直都没有定论吗”
张斌叹息道:“万历、泰昌、天启三朝,宫廷出现的梃击案、红丸案和移宫案,除了移宫案最后以李选侍移出乾清宫告终,明明白白。梃击案和红丸案都因为种种原因而被人故意掩饰,搞得疑云重重,晦暗难明。梃击案之荒唐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一个疯疯癫癫的男子竟然能手持木棒冲进慈庆宫谋杀当时的太子,皇宫竟然变得比大街上都不安全了吗,他是怎么闯进皇宫的还有红丸案,明明是太监崔文升故意开大黄药使得光宗腹泻不止,明明是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献
第八卷 第七十二章 无耻者自毁长城
一颗红丸害死两位帝王,虽然阉党后面各种扭曲事实,各种掩饰,却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明光宗和明熹宗死的时候都正值壮年,都没得什么大病,而且都是吃了所谓的仙药之后突然暴毙!
明朝的医疗水平再不发达,也不可能风寒感冒拉肚子之类的小病都治不好,宫廷御医不说能活死人,肉白骨,一般普通病症他们肯定能药到病除,可惜,光宗和熹宗都没了让御医医治的权力,他们只能被那些太监捏在手里灌仙药!
朱慈烺这会儿都被吓坏了,自己的皇爷爷和皇伯伯竟然都死的不明不白,更为可怕的是,两人死了之后并没有掀起什么波澜,就好像他们是正常死亡一样!
他可不想死的这么“正常”,二三十岁,正值壮年,得了点小病,然后就有人喂仙药,然后就挂了!
他满脸惊恐道:“师傅,那我怎么办我不想死的这么不明不白啊!”
张斌并不是想吓朱慈烺,只是正好说到明末宫廷三大案了,干脆就把掩盖在三大案背后的真相分析给朱慈烺听,让朱慈烺提高警觉,不要随便信任自己不熟悉的人,没想到这一下却把这位小太子给吓坏了。
这可不是他的本意,如果吓得朱慈烺跟崇祯一样,疑神疑鬼,成天怀疑这个怀疑那个那可就麻烦了。
他连忙安慰道:“烺儿别怕,你并不像先帝那般身边没有可以信任的人,你有皇后娘娘,有皇伯母,还有师傅,我们都不会让别人欺负你的,更不允许别人来害你。”
朱慈烺闻言,下意识的往张嫣怀里一缩,在张嫣的抚慰下,他脸上的惊恐之色终于慢慢退去。
张斌见状,连忙再次引开话题道:“好了,宫里的事就不说了,继续说建奴吧。”
紧接着,他又用沉重的语气介绍起萨尔浒之战后辽东的情况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