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星辰玖
他这就等于把以前的事情全推邵捷春身上了,至于史翲,完全没有一点责任!
崇祯又被忽悠晕了,他也不想想,史翲率三万关宁铁骑都拿张献忠没办法,邵捷春手下就一万临时组织起来的屯卫
第八卷 第九十九章 烽烟四起
史翲这来回一折腾,一个多月又过去了,张献忠在这段时间里面,又是疯狂扩军,又是攻城掠地,整个巴中都成了他的天下,成都府、嘉定府、顺庆府、潼川州等州府大部分城池都已经被他占领,他手下人马更是扩充到恐怖的二十多万!
他也是发狠了,为了把官兵抵御在巴蜀之外,他几乎将所有兵力都调集到了保宁府,这个时候,巴州的守军已经达到了恐怖的十万,城墙上的滚石、檑木、铁锅、油水等城防物资早就堆满了,城墙下面也被他们挖的到处都是壕沟就跟蜘蛛网一样!
就这,他还觉得不保险,他还在不远处的保宁府城囤积了十万新兵,随时准备支援巴州。
史翲一天就窝在南江城里想着那数百万两银子,哪里知道巴蜀的情况,当他率军再次来到巴州城的时候,再次傻眼了,城墙下面竟然布满了丈许宽的壕沟,这城还怎么攻!
还好,他不会,还有人会,贺人龙就是一员身经百战的老将,也是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他干脆将攻城的任务交给了贺人龙,他自己则率剩下的两万多关宁铁骑在后面屯着,名为压阵,实为督战。
贺人龙的确是一员猛将,但是,那都是以前的事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锐气慢慢被消磨,现在的他早已不负当年之勇,有的只是对人生的感悟。
他的感悟是什么呢
他的感悟就是拥兵自重,这年头,手下如果没兵,你就是个屁,只要手下有几万人马,你就能过的滋润无比!
他和郑崇俭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们对手下这几万人马看的比什么都重,让他指挥手下拼命去攻城,那简直是做梦。
他如果如同以前一般不顾一切,发了疯的猛攻巴州城,就算城中有十万反贼,那也扛不住他这个疯子,但是,现在,他却珍惜羽毛,不想跟反贼拼命,所以,每天他都只是带着手下三万陕西兵在后面喊号子、制造攻城器械,攻城的永远都只有那两万河南兵,场面是热闹无比,效果却微乎其微。
他就这么磨了十余天,河南兵是被他磨的损失惨重,士气全无,城中的反贼却是越战越勇,士气高涨,因为他们发现,官兵也不过如此,就是叫的凶而已,真正开打的时候,就没多少人会往前冲!
官兵当然不是这样的,只是他们运气好,遇上史翲这个一心只想发财的统帅和贺人龙这个一心只想保存实力的将领,要他们遇上卢阎王或者孙传庭,早就被打的屁滚尿流了。
这巴州城迟迟不能拿下,崇祯对史翲是越来越不满了,史翲也是越来越心急,他甚至逼着贺人龙亲自率军攻了几次城,但是,贺人龙就是出工不出力,压根连城墙都不上,就是带着人在城墙下面吆喝一阵就退,比士气全无的河南兵攻城效果还差!
贺人龙这样搞,其实是在玩火,崇祯那臭脾气,一旦发起飚来,绝对有人要人头落地,而史翲又是只老狐狸,到时候,这锅还不是扣他头上!
历史上,他就是这样玩火,把崇祯给玩火了,直接令孙传庭把他给砍了,不过,这会儿他运气却出奇的好,因为崇祯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到别的地方去了。
他们跟张献忠在这里打的热火朝天,窝在秦岭当中的李自成自然早就知道了,一开始,李自成还想学张献忠的,偷袭拿下西安城,端了秦王府,借秦王府的银子和粮食招兵买马。
但是,他很快就发现偷袭西安城貌似行不通,因为里面驻守的是秦军,这些家伙可不是什么新兵蛋子,他们是以当兵为主业的职业军人,想要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搞鬼,简直是门都没有。
陕西巡抚郑崇俭那也不是盏省油的灯,这家伙竟然下令让各州府县城自己操练乡勇守城,
第八卷 第一百章 皇太极发动
小冰河天灾肆虐,整个大明北方天气都变得极不正常,时值盛夏,辽东却并不热,晚上甚至还凉风习习,就如同深秋一般。
当然,天气凉快并不能说全然是坏事,不说避暑消夏,起码早上的时候操练就比较合适,不冷也不热,刚刚好。
这天早上寅时三刻,天际刚露出一丝曙光,孙传庭便已身着戎装出现在海州卫指挥使衙门的大堂,这时天色还有点朦朦胧胧,光线并不是很好,但是,指挥使衙门大堂中却已经站满了各级将领,因为孙传庭有规定,夏天,提前点卯,每天寅时三刻,除城墙上值守的将领,所有把总以上的将领都必须到指挥使衙门大堂集合。
孙传庭站在公案前飞快的扫视了一圈,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严肃的坐下来。
他治军相当严谨,像这早上点卯的时候,不但所有把总以上的将领必须到齐,而且穿戴必须齐整,不能有一丝疏漏,甚至军容都必须端正,不能有一丝懒散之气。
好在秦军将士基本都是职业军人,这些要求对他们来说还不算什么,要换成屯卫拼凑起来的杂牌军,估计很难达到他的要求。
这领军打仗就得一丝不苟,但有疏忽,很有可能就会出大事,比如,远在巴蜀的邵捷春,就因为大意而丢了成都城,这种错误,孙传庭是不可能犯的,因为他的严谨,更因为他做什么都认真负责。
他坐定之后便拿起公案上的惊堂木用力一拍,随即朗声道:“升帐。”
这里明明不是帅帐,这升帐一词貌似有点不搭调,但是,一众秦军将领却未露出一丝异样的表情,他们都严肃的拱起手来,齐声喊道:“参见总督大人。”
孙传庭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抬手道:“免礼。”
“刷”的一声,众将齐齐将手放下,挺胸站好,那动作整齐的就跟演练过无数遍了一样,不过,这其中却有一个人动作极度的不协调,众将拱手的时候,他明显愣了一下,众将将手放下来的时候,他也明显慢了半拍。
这要换做是其他人,孙传庭虽然不会令人将其拖下去打顿板子,一个眼神警告那是免不了,不过,面对这个人,孙传庭不但没有用严厉的眼神警告他,反而微笑着朝他点了点头!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人并不是他的手下,而是东番中卫指挥使,张斌比较器重的后起之秀郑华,他这是第一次在孙传庭帐下点卯,反应有点不及时,实属正常。
孙传庭朝郑华点了点头之后,这才抬手介绍道:“这位,是东番中卫指挥使郑华,专门来指导我们使用火枪和火炮的,他在海州的这段时间,大家都要听从他的安排,认真操练,知道了吗”
一众秦军将领虽然又拱手齐道了声遵命,但很多人脸上都露出了一丝不服之色,一个毛头小伙子,来教他们使用枪炮,这不开玩笑吗,他们又不是不会使用火枪和火炮。
孙传庭并没有再多做介绍,他按正常流程了解了一下建奴的动向和城防的准备情况之后,便亲自带着一众将领和郑华往城北校场走去。
这时候海州城跟以前已经大不一样了,张斌拿下海州之后,便对海州的城防进行了大量改进,城中的平民,但凡愿意迁走的,都被他迁到关宁锦防线后面去了,不愿迁走的,也被集中在了城西方向,以方便转移。
这海州城可不是一般的地方,往北百余里就是辽阳,那里向来都是建奴的屯兵
第八卷 第一〇一章 兵临海州城
皇太极为什么会选择进攻海州城呢,难道他认为四万秦军不如五万福广军吗
其实不然,在他看来,底蕴两百余年的秦军战斗力肯定比突然冒出来的福广军强,定辽右卫凤凰城也比海州城更容易拿下,因为定辽右卫凤凰城后面就一个镇江城,镇江城还是个边境小城,明军支援起来肯定不方便;而海州城西边是大辽河堡,南边是盖州、复州、金州,明军可以从两个方向支援,要拿下来肯定比凤凰城难度大的多。
但是,他却不得不选择进攻海州城,因为海州城距离辽阳太近了。
海州距离辽阳仅一百余里,而定辽右卫凤凰城距离辽阳足有六百余里,他如果选择全力进攻定辽右卫凤凰城,海州城里的秦军一天就能窜到辽阳城外,到时候他岂不进退两难!
这也是张斌算定他会进攻海州城的原因,他如果敢冒险去进攻定辽右卫凤凰城,那就好了,张斌肯定会集结重兵偷袭辽阳,因为凤凰城根本不需要去救,说到守城,福广军甚至比秦军还要厉害,五万福广军驻守的凤凰城皇太极就算把四十余万大军全带上都休想在短时间内攻克。
这场博弈其实张斌胜算更大,因为皇太极为了养活几十万大军,不得不选择进攻,而张斌有得是钱,完全可以以逸待劳,可惜,大明这边捏着棋子下棋的不是张斌而是崇祯!
皇太极也知道自己玩不过张斌,所以他大施连环计想让薛国观在崇祯面前进谗言,把张斌给收拾了,可惜,薛国观这家伙没成功,张斌并没有被崇祯弄死,甚至连内阁次辅的位子都没有动,只是被免了五省总督之职。
这也正是皇太极一直不敢发动的原因,但是,大明境内的反贼复起之后,皇太极又开始蠢蠢欲动了,这次,不光是因为反贼吸引了大量明军,更主要的原因,他收拾张斌的计谋貌似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张献忠在四川闹的天翻地覆,崇祯不用张斌,李自成在河南搞的一发不可收拾,崇祯还是不用张斌,看样子,他的计谋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崇祯是不打算用张斌了。
明军如果没了张斌统帅就是一盘散沙,还有什么好怕的,崇祯用左良玉去围剿李自成的消息传到沈阳,他便跑到辽阳开始准备了,当革左五营拿下庐州府崇祯还没用到张斌的消息传到辽阳之时他更是毫不犹豫的率军直扑海州,张斌废了明军就等于废了,不趁此机会发动进攻更待何时!
他为了不给明廷反应的时间,不惜催动手下步卒疯狂疾行,早上还不到卯时,他便率军出发了,下午还不到酉时,他便抵达了海州城外。
紧接着,他便率六万满八旗步卒围定海州城西边,又令汉八旗和蒙八旗步卒分别守住海州城南北两面,这下海州城与外界的联系等于被切断了,因为东面分水岭方向全是崇山峻岭,想要把消息传出去基本上不大可能。
第二天一早卯时,他便将众将召集到帅帐,准备开始攻城了。
不得不说,他这一大家子能人真的不少,帅帐中基本上都是他的兄弟子侄,外姓将领就没几个,不过,他们内部也不是很团结,就算是亲兄弟,也有好几个跟他不对付的。
他貌似考虑了一阵,随即便下令道:“多尔衮,你率蒙八旗在北面主攻,今天就开始造攻城器械,填壕沟,三天之内,必须对北面城墙发动猛攻。”
“为什么又是我”,多尔衮心里这个无奈啊,每次只要有危险任务,皇太极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人家明军有火炮好不,你这不要我命吗!
不过,皇太极想要他命也不
第八卷 第一〇二章 崇祯傻眼了
多尔衮冷冷的看着不远处的壕沟,心中默默计算着填壕沟所需要的时间,沉默良久,他才对身后的传令亲卫朗声道:“传令,蒙八旗步卒轮流上前填壕沟,每次上一千人,每旗一个时辰,无论明军的炮火多猛烈,都不准停,今天必须向前推进一里!”
明军在城外开出的壕沟大约五里范围,最外围正好在红夷大炮的射程之内,也就是说,最外围其实是最危险的,只要推进一里左右,反而没什么危险了,直到城墙前大约两百步的距离,都不会遭受什么攻击。
他是想在第一天填平外围一里范围内的壕沟,越过红夷大炮的攻击范围,第二天再填平城墙前一里范围外所有壕沟,到第三天,再填平城墙一里范围内所有壕沟就能对城墙发动猛攻了。
随着他一声令下,传令亲卫四散开来,很快,便有一千蒙元步卒扛着麻袋飞快的向第一道壕沟冲去。
这些蒙元步卒的脸上并没有多少畏惧之色,因为他们排的并不是很密集,相互之间的距离都在一步以上,而且还是横向排开的,这样一来,一枚炮弹最多也就能砸死一个人,而依据他们的理解,海州城中最多也就几十门火炮,分散到四面城墙,每面城墙上最多也就二十门,敌人才二十门火炮,他们又排的这么散,有什么好怕的。
多尔衮也不认为填壕沟的时候会有多大的伤亡,他考虑的倒不是明军有多少火炮的问题,而是明军有多少炮弹的问题,说实话,如果他指挥火炮轰击,面对这么稀疏的敌人,他甚至不会下令开炮,因为炮弹是消耗品,打出去就没了,一门火炮撑死能配一百发炮弹,如果胡乱对着敌人的散兵开炮,把炮弹都给消耗光了,等敌人真正组织大军密集冲锋的时候怎么办
如果按手工铸造的标准算,他考虑的的确没错,炮弹要手工铸造出来,再用手工去加工,造起来的确很费劲,一门火炮能配上一百发炮弹的确就了不得了,但是,他却想错了,因为张斌和王徵他们早把炮弹的铸造和加工全部机械化了,海州城中的炮弹储量十万发都不止,哪怕一枚炮弹只能砸死一个人,光凭炮弹也能把十八万大军轰个精光!
这个时候,郑华正举着望远镜密切注视着敌军的动向,当他看到蒙元步卒排成散兵阵稀稀拉拉的冲上来时,眉头也忍不住皱了一下,不过,很快,他便恢复冷静,并朗声下令道:“命令,所有两千斤佛郎机炮装填炮弹,准备轰击。”
多尔衮如果能看到城墙上的情形,绝对会惊的眼珠子都瞪出来,因为城墙上火炮不是一门一门的,而是一排一排的,那数量,哪里只有二十门,两百门都不止。
不过,这些火炮里面大家伙并不多,主要还是小型虎蹲炮,两千斤的佛郎机炮的确只有二十门,一千斤的佛郎机炮也只有三十门。
另外,多尔衮还算错了一点,明军挖出的壕沟范围其实不是五里左右,而是六里左右,因为两千斤的佛郎机炮比红夷大炮射程还远!
郑华默默的计算着敌人的行进速度和炮弹的落点,当扛着麻袋的步卒离第一道壕沟还有十余步远时,他便毫不犹豫的挥手大喝道:“开炮!”
“轰轰轰”,一阵巨响,二十枚炮弹呼啸着飞上天空,转眼间,第一道壕沟前便爆出几团血花,被人头大的炮弹砸中,那是绝无幸免的,就算被擦一下也会而缺胳膊少腿。
人被炮弹轰中的场景的确很吓人,不过,第一轮炮弹也就砸中几个人,所以,第一批蒙元步卒并没有被吓的惊慌失措,他们飞快的跑到壕沟前,将麻布袋的口子打开,
第八卷 第一〇三章 跟建奴决一死战
皇太极竟然不顾长子豪格在京城当质子,悍然率军对海州城发动攻击,着实把崇祯骇了一跳。
这个时候,崇祯才明白,跟凶残的建奴和谈是多么的愚蠢,他可能是吓的神经错乱了,竟然罕有的做出了一个英明的决定,不过,这个决定并不是立刻启用张斌,而是立刻组织廷议。
这次廷议可不是借早朝之机顺带进行的廷议,而是按规矩,召集在京的各衙门主官和所有内阁大学士到皇极殿进行商议。
因为这次的事情太紧急了,崇祯不可能等到第二天早上,他也不可能将这个消息告诉所有朝臣,那样的话,京城非大乱不可,将近二十万大军建奴大军啊,大明好像还没有遭遇过建奴这么大规模的攻击,再加上这会儿李自成、张献忠、革左五营全部闹起来了,大明的形势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严峻,如果老百姓知道了,不吓得惊慌失措才怪。
各衙门主官这会儿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硕大的皇极殿中,唯有张斌和徐光启却是心知肚明,因为徐光启看到奏折之后,第一时间就通知了张斌,然后才去找的崇祯。
张斌早就料到皇太极会进攻海州城,所以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异常,其他官员就不一样了,崇祯刚一把消息公布出来,整个皇极殿中都是一片吸凉气的声音,将近二十万建奴进攻海州城,这海州城能守住吗
或者说,这会儿海州城是不是已经失陷了!
想到海州城失陷的后果,几乎所有官员的脸色都变得难看无比,海州城一旦失陷,整个辽东就危险了,将近二十万建奴大军啊,谁人能扛的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