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星辰玖
大明这么多文臣武将,他还不信了,离了张斌这反贼就收拾不了了。
不用张斌用谁呢
这一省巡抚倒不一定要廷推,他自己钦点一个也没问题,主要问题他这脑子里没有合适的人选啊。
崇祯想了一阵,实在想不出个合适的人选来,干脆一个口谕下去,让薛国观给推荐一个上来,这薛国观可是吏部尚书,一个巡抚人选,应该难不倒他。
一个巡抚人选的确难不倒薛国观,谁出价高就给谁呗!
他认为这会儿建奴已经熄火了,就一股贼寇而已,小小意思,随便调几万精锐就能剿灭,谁去都是一样的,关键问题就是钱,这巡抚之位,价高者得!
这消息一传出去,当天晚上,薛国观家大门外又挤满了人,当然,这些人都不是来丢臭鸡蛋的,更不是来泼粪的,他们是来争夺巡抚之位的。
现在朝中大多数官员都和薛国观大致都是一个想法,就两万反贼而已,随便调几万精锐过去,那还不手到擒来,要这是两万建奴,估计没人敢去,两万反贼敢去的却大有人在。
这就是个美差啊,轻轻松松就能拿下大功一件,而且还能在天府之国横行三年,不管军政民政,想怎么折腾,怎么折腾,三年清知县都是十万雪花银,三年巡抚,这利润简直不敢想象啊。
薛国观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对巡抚之位敢兴趣,他好一阵忙活,直到晚上亥时许才将所有竞争人选过了一遍,最后,他选中了都察院老牌御史史翲。
这史翲在都察院已经当了十多年御史了,又曾巡按淮扬,还当过巡盐御史,这资历是足够了,最重要的,他出价高!
这家伙,一开口就是十万两白银,而且,这还只是添头,正经的价码远远不止这个数。
话说,一个御史而已,能拿出十万两已经顶天了,薛国观怎么会相信他能拿出更多的钱呢
这史翲可不是一般人,原本他就是齐党大佬王永光手下的干将,出了名的会捞钱,在阉党中那都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
这家伙当初可谓胆大包天,他巡按淮扬的时候就把府库里面十多万两脏银全吞了,他当巡盐御史的时候更是把前任巡盐御史张锡命贮存的库银二十多万两全部装进了自己的腰包!
那时候,王永光对他都赞不绝口,可惜,王永光很快就倒台了,要不然这家伙早就窜起来了。
话说这会儿朝中的齐党都被收拾光了,为什么王永光手下这个干将去没被撸掉呢
&nb
第八卷 第九十五章 巨贪上任
五月,花开的季节,繁花似锦,绿荫如海,一切都显得那么热情洋溢,生机盎然。
这天临近午时,张斌熟练的写完最后一张票拟,认真的整理了一下眼前的奏折,又着人通知司礼监的太监将所有奏折全部送去御书房,这才嘘了口气,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的绿荫,悠然小憩起来。
内阁大学士,听起来好像名头惊人,其实就是皇帝的文秘,每天的正经工作就是帮皇帝批阅奏折,写票拟,当然,这只是一开始设立内阁时的职能,后面随着杨士奇、杨荣、杨廷和、李东阳、严嵩、张居正等权臣掌控内阁,内阁权柄日重,不但有了参政、议政的权力,甚至还拥有了一定的决策权,内阁大学士也成了力压六部尚书的宰辅。
不过,不管内阁大学士再怎么位高权重,这写票拟的事还是免不了的,内阁大学士本身也不会将写票拟的事往外推,因为写票拟本来就是对权力的一种掌控。
经过这几年的操练,张斌写票拟的速度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一般百来份奏折他都不需要两个时辰,这奏折批完了,基本就没什么事了,因为他正在韬光养晦,崇祯有什么政事也不会来征求他的意见,所以,他这一天的工作就跟以前的内阁大学士一样,就剩下写票拟了。
正当他考虑下午去干点什么的时候,门外突然响起一个苍老的声音:“双全,有空吗”
这是内阁首辅徐光启的声音,张斌听到这声呼唤,连忙从椅子上蹦起来,疾步走到门口,亲手打开房门,上前扶住须发皆白的徐光启,关切道:“首辅大人,您怎么亲自过来了,有什么事派人来招呼下官一声就行了。”
徐光启假假意思推拒一番,这才微笑道:“双全,我这还没老到走不动吧”
张斌可不会撒手,他小心的搀扶着苍老的徐光启走过台阶,将他扶到主位上,又跑去把门关上,这才来到客位坐下来,轻声叹息道:“唉,子先兄,你真的没必要这么操劳了,你早该颐养天年了。”
他这话可不是想劝徐光启下台,然后夺其内阁首辅之位,他是真关心徐光启,因为徐光启是真的老了,年纪大的吓人。
这会儿徐光启都快八十了,这在整个古代官场都算的上是惊人的高寿了,历史上这位博学鸿儒崇祯六年就去世了,他之所以能活到现在,纯靠建宁制药不惜成本的天价丹药在撑着呢。
徐光启自然知道张斌是在关心他,他含笑摇头道:“双全,你是不知道啊,我这人闲不下来,一闲下来估计就不是颐养天年了,而是驾鹤西去了。”
这纯粹是在宽张斌的心呢,他要真闲不下来可以回去著书立说啊,何必辛辛苦苦每天天不亮就爬起来上朝坐班。
张斌只能无奈的叹息一声,随即岔开话题道:“对了,子先兄,发生了什么事,你竟然亲自过来了”
徐光启闻言,直接从怀里掏出一张公文,递给张斌,也不说话,就那么坐在那里摇头叹息,貌似很烦忧的样子。
张斌展开公文一看,竟然是内阁、吏部和兵部联合行文,擢原都察院监察御史史翲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并调三万关宁铁骑协助他前往巴蜀剿贼!
这种操蛋的事情,不用问,肯定是崇祯和薛国观这对昏君奸臣干的好事。
张斌先是皱了皱眉头,随即又展眉洒笑道:“这个史翲,算他走运,当时清查齐党的时候把他给漏了,后面他又投入了薛国观的麾下,搞的我都不好下手。嘿嘿,薛国观胆子还真肥啊,这么个巨贪他都敢用,好啊,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第八卷 第九十六章 入川受阻
史翲这一路满脑子都是银子,他以为这次自己捡了个大便宜,三万关宁铁骑对两万贼寇,那还不是手到擒来,自己只要追着贼寇抢银子便成。
他甚至都已经开始考虑怎么把这些银子运回去,怎么跟薛国观分赃以保住自己的巡抚之位,又怎么在四川刮地皮,继续贪腐等等。
他的想法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当他率关宁铁骑赶到西安的时候便收到消息,贼寇已经攻占新宁、达州、开县、奉节等地,整个夔州府差不多都被张献忠占领了!
这个消息着实让他吃了一惊,不过也仅仅是吃了一惊而已,张献忠大概以为朝廷大军会走湖广或者郧阳兴安州一线入川,所以急急忙忙的攻陷了夔州府,因为夔州府在四川的东北角,东边与湖广交界,北边与汉中的兴安州交界,要从湖广和兴安州入川,必须经过夔州府。
可惜,张献忠算错了,他走的压根就不是湖广方向,而是陕西方向,入川压根就不用经过夔州府!
他正暗自得意呢,结果,赶到汉中府之后,又一个坏消息传来,反贼已经攻占了广元、剑阁、梓潼、巴州等地,整个保宁府差不多都被张献忠占领了!
这下,他彻底傻眼了,因为他从汉中入川必须经过保宁府啊,米仓道的出口就在巴州。
就算他辛苦一点,走更长的金牛道,也必须经过广元,但这两个地方这会儿都已经被反贼占领了!
这个邵捷春,还真是没用啊,竟然让两万反贼在巴蜀如此肆虐,他手里那一万屯卫是摆着看的吗
他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巴蜀的形势哪里有这么简单。
邵捷春虽然疏忽大意失可成都,但是,他并非什么无能之辈,主要张献忠太厉害了,或者说天时、地利和人和都不在他这边,天要大旱,蜀王又不肯出钱赈灾,导致四川到处都是饥民和流民,再加上成都又被张献忠偷袭得手,他真是无力回天了。
这会儿他只能率军困守德阳,等待着朝廷的审判,至于去围剿张献忠,别开玩笑了,他不被张献忠给围剿了就算不错了。
张献忠这会儿手下哪里只有两万人马,他还没跑出大巴山之前便已经和巴蜀各地的饥民和流民首领联系好了,只要占领了成都,抢了蜀王府,大家就跟着他一起混,保证有饭吃,有衣服穿,还有银子花。
这种好事流民和饥民怎么会拒绝,他们之所以背井离乡,到处流浪,不就是为了找吃的吗。
所以,他刚一占领成都,巴蜀各地的饥民和流民便蜂拥而至,一天一万都不止,这会儿都过去快二十天了,投奔他的饥民和流民二十万都不止了!
当然,这些饥民和流民也不是个个都能上战场,其中的青壮连一半都不到,尽管是这样,他手下人马也已经超过十万了。
他从蜀王府里面搜刮的数百万两银子和上百万石的粮食可不是给史翲准备的,而是用来疯狂扩军的,有了这些银子和粮食他手下人马增长速度已经不是滚雪球式的了,而是爆炸式的。
他挥军占领夔州府和保宁府以后,手下人马的增长速度更是惊人的恐怖,因为巴蜀的流民和饥民都知道,朝廷大军要来围剿,不是走夔州府就是走保宁府,只要堵住这两个地方,朝廷大军就进不来了,他们就安全了,造反,有饭吃,还不用担心朝廷围剿,
第八卷 第九十七章 胡乱攀咬
张献忠原本就计划将官兵拒于巴蜀之外,所以,他拿下成都城之后,连成都府的州县都没管便集中全力攻取了川北的夔州府和保宁府,结果,史翲被他堵了个正着,三万关宁铁骑被堵在保宁府以北的巴州城外,根本就进不了巴蜀。
这史翲倒也读过点兵书,还知道不能越过巴州城孤军深入,不然粮道被断,这三万关宁铁骑就完了,他自己也难以幸免,他可不想出师未捷身先死,所以,他选择了挥军攻城。
不过,这骑兵攻城着实牛头不对马嘴,关宁铁骑勇则勇亦,可惜他们浑身本事几乎都在马上,攻城实在不是其特长。
而巴州城守军这边,张献忠已经下了死命令,严禁他们后退一步,不然,把他们全杀了,所以,他们表现的相当疯狂,不管关宁军怎么猛攻,他们就是不后退,也不溃逃。
猛攻几天之后,关宁铁骑已然伤亡数千,巴州城却岿然不动,史翲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率军退守巴州以北,深在大巴山中的南江县城,随后上奏朝廷,请求支援。
这事怎么跟崇祯说呢,他当初可是在崇祯面前夸下海口,只要给他三万关宁铁骑,反贼那是手到擒来,结果,反贼没擒来,关宁铁骑却损失了数千,要照实说,依崇祯那性子,非把他召回去剁了不可!
他当然不会照实说,实话实说,那是蠢货,他们阉党什么时候跟皇上说过实话,皇上才是他们眼中的蠢货,不管天启还是崇祯,都只是任他们耍弄的蠢货!
这事要糊弄崇祯,对他这种老牌阉党来说简直太简单了,他奏折中压根就没提关宁铁骑的损失,反而一个劲的弹劾邵捷春玩忽职守,以致反贼一发不可收拾,同时还暗指张斌谎报军情,欺君罔上,反贼张献忠部根本就没被其剿灭,还有好几万人呢,他最后才稍微提了一句,自己按皇上的旨意走米仓道直奔巴蜀,结果在巴州就被数万反贼给挡住了,骑兵不擅于攻城,还请皇上派点步卒前来支援。
这奏折一传到内阁,徐光启的眉头又皱起来了,崇祯是看不出其中的弯弯道道,他能看出来啊,他虽然不知道史翲在巴州吃了个鳖,损失了好几千关宁铁骑,但他知道,史翲在推卸责任,这家伙权也要了,兵也要了,结果办不成事,在胡乱攀咬呢!
史翲如果不告张斌的黑状他还不会管,因为张斌都说了,随他们去整,但是,这会儿他竟然暗指张斌欺君罔上,那这事就不能不管了,他思虑再三,还是拿着奏折跑去找张斌了。
这时候张斌早收到了密报,史翲在巴蜀干的好事他早已一清二楚,可惜了数千关宁铁骑啊,虽说关宁铁骑因为没配备热武器已经不是大明战力最强的精锐,但是,他们还是大明有数的精锐啊,骑兵里面绝对排第一,大明也就这么点骑兵能拿出手了,结果,这一下就损失了数千,史翲这头猪,试探一下不行就退兵啊,还挥军猛攻,有没有脑子!
正当他考虑这事情怎么处理时,徐光启又亲自找过来了。
他还是亲自把徐光启扶进房中,让到主坐,又关上房门,这才坐到客位,关切的道:“子先兄,有什么事你着人知会我一声就行了,不要每次都这么劳累啊。”
徐光启摇了摇头,取出怀中的奏折,递给张斌,随即叹息道:“唉,这帮阉党余孽,做事太不靠谱了,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还要胡乱攀咬别人,推卸责任。双全,当初你就不该让这个败类当上巡抚,现在好了,他都咬到你身上来了。”
张斌接过奏折一看,不由冷笑道:“这家伙,还真够无耻啊,自
第八卷 第九十八章 稀里糊涂
薛国观这会儿也不知道史翲已经损失了数千关宁铁骑,因为这会儿并非阉党只手遮天之时,史翲可不敢明目张胆的写信,通过驿站八百里加急送给薛国观说他损失了数千关宁铁骑,他只能写密信,派亲信直接送到薛国观府上。
这会儿史翲的亲信还在路上呢,所以薛国观压根就不知道他在巴州胡搞瞎搞,损失了数千关宁铁骑,当然,就算知道了也没关系,薛国观在乎的不是这个,而是怎么斗倒张斌,他这攀咬张斌的奏折就很和薛国观的胃口。
薛国观拿到奏折以后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已经开始琢磨,怎么在崇祯面前好好黑张斌一把,徐光启一走,他便迫不及待的向御书房走去。
崇祯是生性多疑,但是,当他宠信一个人的时候,那是好的出奇,听闻是薛国观求见,他毫不犹豫的放下手头所有事情,将薛国观招了进来,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他便亲切的道:“家相,什么事啊,还要你拿着奏折亲自跑过来”
薛国观装出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沉重的道:“唉,皇上,有人欺君罔上,以致西北局势糜烂不堪,我们都被蒙在鼓里呢。”
崇祯闻言,立马脸一板,严肃的问道:“谁有什么事瞒着朕”
他还以为自己英明神武,天下事都瞒不过他呢,其实,他知道的都是人家想让他知道的,人家不想让他知道他就会被蒙在鼓里而不自知,所以,他经常被人耍成狗!
薛国观就有很多事情瞒着他,但是,这家伙却恬不知耻的告状道:“唉,张斌张大人当初不是说西北的反贼已经差不多剿灭了吗,但是,史翲跑到巴蜀一看,压根不是这么回事,反贼张献忠部起码还有数万人。”
“这个。”,崇祯一听说是这事,脸色顿时尴尬无比,张斌当初可没瞒他,张斌攻克谷城,将反贼张献忠打的窜入大巴山中的时候还向他请示过要不要率军追击呢,是他自己让张斌撇下张献忠去关中收拾李自成的,张献忠复起这事,还真不能怪张斌,因为当初张斌就没把张献忠完全剿灭,这事他原本就知道。
他想了想,干脆抬手道:“是史翲的奏折吗,他怎么说”
崇祯竟然没发怒,这什么情况
薛国观明显愣了一下,不过他还是很快反应过来,恭敬的将奏折递给崇祯,不再啰嗦。
崇祯接过奏折细细看了一遍,忍不住皱眉道:“反贼竟然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了,这邵捷春怎么回事”
他这会儿完全被薛国观和史翲带入了节奏,史翲夸下海口,只要给他三万关宁铁骑便能将反贼手到擒来的事好像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张献忠复起到底是邵捷春的责任还是张斌的责任!
崇祯这会儿明显认为是邵捷春的责任,薛国观也知道崇祯是头倔驴,不能拧着来,他只能撇下张斌,顺势攀咬道:“这个邵捷春大意失了成都城已经罪不可恕了,竟然还坐视反贼到处攻城掠地,简直罪大恶极,皇上,微臣建议严惩邵捷春,以儆效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