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星辰玖

    “你!”,潞王朱常淓看着那一叠密信,好悬没气的一口血喷出来,看那信封就知道,这些就是他发出去联络各地亲王的,没想到,全被张斌给截获了!

    潞王也被打入诏狱了,张斌是彻底跟皇室宗亲翻脸了。

    不过,老朱家的人可不是被吓大的,他们血液里面都流淌着疯狂的基因,张斌这杀鸡儆猴之举不但没吓住他们,反而激起了他们的斗志。

    他们原本是不想和张斌彻底翻脸的,但是,张斌已经动手了,他们再不动,那就只能任由张斌欺负了。

    还是那句话,是可忍孰不可忍,各地皇室宗亲纷纷开始暗地里招兵买马,准备组织大军,讨伐张斌这个逆贼了。

    张斌当然没闲着,他一面命手下亲卫和锦衣卫密探暗地里监视皇室那些有名望的亲王,一面向东瀛发出调令,将山西军调回宣府镇和大同镇驻守,这样一来,京城附近兵力已经达到了三十余万,各地亲王就算组织百万大军都休想打进来!

    紧接着,开封的周王、南阳的唐王、青州的齐王、兖州的鲁王等皇室宗亲里面比较有名望的亲王均被张斌以密谋造反的罪名打入诏狱,他们招募的所谓军队在张斌派出的精锐面前简直不堪一击,张斌手下精锐甚至没有动用枪炮,光是用拳头就把他们全部给揍趴下了。

    这下,各地的皇室宗亲终于有点怕了,他们是很疯狂,但并不是疯子,摆明了干不过啊,硬要去寻死吗

    这些有名望的亲王被抓,也让他们失去了领头人,各地皇室宗亲纷纷偃旗息鼓,观望起来,一场即将爆发的内战就这样被张斌压下去了,但是,土地兼并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因为这些皇室宗亲还是不愿意置换土地啊!

    怎么办呢

    这天一大早,辰时刚过,早朝刚刚结束,张斌便带着一众亲卫来到了锦衣卫北镇抚司诏狱。

    这好像还是他第一次大白天来到诏狱,诏狱四周密密麻麻的锦衣卫岗哨在他眼里当然没什么可怕的,他看着诏狱的大门也没有什么阴森恐怖的感觉,他就这么带着一众亲卫,在骆养性和戚盘宗的陪同下,进入诏狱,来到了里面最大的刑讯室。

    张斌坐在公案后面,看了看四周崭新的木架和刑具,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朗声道:“带人犯!”

    他说的人犯可不是普通的人犯,这些人犯一个个都是皇室亲王,而且还是最有名望的皇室亲王!

    很快,十余个皇室亲王便被狱卒押了进来,他们并没有受过刑,但脚镣手铐

    ,囚服什么的却一样不少,这会儿他们也没露出什么恐惧又或是绝望的表情,他们一个个都冷冷的看着张斌,一言不发,那意思仿佛是在说,看你能把我们怎么滴!

    张斌淡淡的在他们脸上扫视了一圈,随即严肃的道:“按封地面积置换土地,有同意的没,同意的,站出来,签个字就可以回去办理交接。”

    ......

    没一个人尿他,一众皇室亲王仍然冷冷的看着他,一言不发。

    张斌依旧一脸淡定,严肃




第八卷 第二三七章 来一场大迁移
    张斌摆出不顾一切也要杀鸡儆猴的架势,皇室最有名望的十余个亲王终于屈服了,他们可不想成为张斌立威的工具,更不敢去受那千刀万剐的折磨。

    这十余个皇室最有名望的亲王一屈服,张斌便让他们每人签下了一份通告,号召所有皇室宗亲相应朝廷号召,置换土地,前往东瀛。

    这领头的都屈服了,其他人自然不敢再跳出来反抗了,毕竟张斌并不是要他们的命,只是要他们的土地,而且,张斌也不是没收他们所有的土地,只是将他们通过各种手段的土地没收而已,他们有历代先皇赏赐的土地又有朝廷发放的俸禄,同样能过的相当富裕,只是没以前那么有钱了而已。

    张斌并没有把他们逼上绝路,所以,这些人也没有破釜沉舟,拼个鱼死网破的勇气,最后,他们都无奈了接受了张斌的“好意”同意将自己的封地置换到了东瀛。

    明朝共计实封亲王数量为六十三位,实封亲王中,十六位亲王因事被废、除封地,又有十四位亲王因绝嗣而除封地,到崇祯朝,共计还有有亲王三十三位,至于他们下面的郡王和将军那就数不清了。

    张斌根据各亲王世系的大小,分别将东瀛六十六个藩国中面积与他们封地比较相近的三十三个藩国换成了他们的封地,至于剩下三十三个藩国,则由朝廷直接管辖。

    这十多万皇室宗亲和他们的家人、亲属、随从、护卫等一搬到东瀛,这东瀛同样出现了土地不够的问题,因为这会儿粮食产量并不高,东瀛的土地原本养活两千多万人就不容易,这再塞进去十多万作威作福的蛀虫,东瀛平民哪还有饭吃,至少大半人会没饭吃!

    怎么办呢

    难道就任由他们饿死吗

    当然不行,人饿到了一定的程度可会不顾一切的,像西北五省的饥民起义,就是饿到了一定程度造成的,张斌可不想再去镇压一次东瀛反贼,他准备来个大迁移。

    这个大迁移是多方面的,皇室宗亲是往东瀛迁移,东瀛平民却是往外迁移,还有西北五省的部分平民也是往外迁移,张斌准备将他们分别迁移到了辽东、福广等受灾不严重或者没有受灾的地区。

    比如广东最南端的琼州府,那里基本没有受灾,土地也相当的多,一年种上三季都没有问题,但是,那里却因为天气偏热,而且交通不方便,所以一直没怎么开发,差不多九成的地都是从未开垦过的荒地,塞过去四五百万人都不成问题。

    还有东番,这会儿人口其实也不是很多,总共还不到两百万,再塞过去两三百万也不是问题。

    辽东就更不必说了,原本三百多万人口,经历二十余年的大战之后,剩下的还不到百万,塞两三百万过去都只能达到战前的水平,而辽东那么广袤的疆域,要真正实现全面开发,起码得塞进去四五百万人口。

    这么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自然不能胡搞,尤其还涉及到刚被镇压下去的反贼和刚被征服的东瀛,如果胡乱迁移,那必定会埋下隐患,甚至造成混乱,为此,专门抽调各方面的精干,组成了一个临时的迁移指挥衙门,由他亲自出任衙门主官。

    这个衙门的名字就比较长了,全名是福广、西北五省、辽东既东瀛总督衙门!

    好家伙,这可能是大明有史以来管辖区

    域最多的一个总督,这些地方全加起来都超过半个大明的疆域面积了!

    这天,总督衙门成立,所有下属官员都被召集到了文华殿前殿的一个大殿堂,这些官员也相当的庞杂了:

    有永乐勋贵的老大,英国公张之极和几个五军都督府的实职左右都督;

    有洪武勋贵的老大,魏国公徐文爵和几个南都五军都督府的实职左右都督;

    &



第八卷 第二三八章 史上最牛总督
    总督福广、西北五省、辽东既东瀛军事和民政,负责数千万人口的大迁移,这应该是有史以来权力最大,最牛的总督了,没有之一。

    当然,这么大个总督也不是谁都能当了,唯有张斌这样权力、威望和能力都能服众的牛人才镇得住这么大个场子。

    张斌做了一番开场白之后,便转过身来,拉开讲台上那如同戏班子的幕布,一副足有丈许高的超大地图顿时呈现在众人面前,这是一幅大明最新的疆域图,建州三卫和东瀛都已经囊括在内。

    他拿起墙边的一个长木杆,转过身来,朗声道:“如此大规模的迁移,最重要的就是维持秩序,不能乱,一乱就麻烦了,所以,第一步,要在东瀛和琼州府成立东瀛都司和广东行都司,并恢复和健全辽东行都司职能,将各地的屯卫体系先建立起来。”

    说完,他在文臣武将中扫视了一圈,随即朗声道:“镇江侯,你辛苦一下,担当第一任东瀛都司都指挥使。”

    毛文龙闻言,连忙起身拱手道:“末将遵命。”

    张斌挥了挥手,示意他坐下来,随即转身指着地图上的东瀛,大致介绍道:“根据初步规划,东瀛六十六个藩国,有三十三个将置换为皇室宗亲的封地,其他三十三个藩国都必须建立卫所,卫所指挥使,千户百户等各级官员都在现役和退役的明军将士中挑选,这个,辽阳侯,你负责配合镇江侯尽快筛选出来。”

    卢象升闻言,连忙站起来拱手道:“下官遵命。”

    张斌紧接着又指着汉中湖广道:“屯卫军户,全部从刘国能和李万庆两位将军手下抽调,刘国能、李万庆你们两位回五军都督府任职,暂定为右都督。”

    这是要他们将手下遣散去东瀛屯田啊,刘国能和李万庆根本就不敢说什么,因为他们算是三十六营反贼里面最走运的了,其他反贼头目不是被朝廷给宰了就是销声匿迹,唯有他们两个人最后成为朝廷“高官”,他们还能说什么,只能拱手遵命。

    张斌挥了挥手,示意他坐下来,紧接着又指着地图上的辽东道:“第二个,辽东行都司,宁远伯,你辛苦一下,担任都指挥使。”

    祖大寿闻言,连忙站起来拱手道:“末将遵命。”

    张斌挥了挥手,示意他坐下来,又指着地图大致介绍道:“辽东地域辽阔,最少要建四十个卫所,除了原有的卫所,新设卫所指挥使,千户百户等各级官员都在现役和退役的辽东军和关宁军将士中挑选,不足的屯卫由京城五军都督府负责在军户中抽调,这个,英国公,你负责配合宁远伯尽快扩编屯卫,将辽东卫所屯卫补齐。”

    这家伙,大明这将近三百年来屯卫一直在萎缩,到了张斌这里,反而开始增长了,而且一增长就是几十甚至上百个卫所!

    张斌的意思,英国公张之极明白,就是将屯卫军户里面兄弟或者子嗣众多的分离出来,扩编城新的屯卫军户,他也站起来拱手道:“下官明白。”

    张斌点了点头,示意他坐下来,张斌紧接着有指着地图上的琼州府道:“琼州府的广东行都司,暂定卫所十八个,都指挥使、指挥使、千户百户等各级官员都在现役和退役的福广军将士中挑选,不足的屯卫由南都五军都督府负责在军户中抽调,这个,魏国公,你配合一下尽快扩编屯卫,将广东行都司卫所屯卫补齐。”

    福广军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怎么计算军功,擢升各级将士,无需他人插手,只是这屯卫却是抽调不出来,广东行都司十八个卫所虽然不是东番九卫那样的超大型卫所,但是,屯卫数量也有将近十万户,他没空去管这事了,只能交给嫌的蛋疼的魏国公徐文爵来办了。

    徐文爵隐隐听说过朝廷曾动议削了他的爵位,正是这位卫国公说好话,他才得以幸免,对张斌他自然感



第八卷 第二三九章 推广经济作物
    经过几个月的忙碌,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迁移终于慢慢接近尾声,崇祯十七年的年节也悄然来临。

    新皇登基,普天同庆,这个年节,老百姓过的的确过的很开心,因为他们看到了希望,大明步入盛世的希望。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历经苦难的崇祯朝终于过去,大明迎来了一个新的开始,永兴朝。

    永兴元年二月,京城的年味儿还未散尽张斌便悄然踏上了南下的火车,他想去中原看看,灾民的生活到底过的怎么样了。

    火车晃晃悠悠的出了京城,出了顺天府,慢慢往南开去,张斌的目光一直注视着窗外,北直隶这会儿受灾还不是很严重,粮食是产量是有所下降,但还没到那种颗粒无收的境地,这会儿农户已经开始在地里忙碌了,京畿地区不再是一片荒芜,所有的耕地差不多都有翻动的迹象,田野中到处都是农户劳作的身影,不知道旱情严重的中原现在怎么样了呢。

    还好,一路向南到了开封府,田间劳作的农户并未减少,地也基本翻动过了,这就证明,至少各地方官员都遵照朝廷意思把地划给老百姓了,而且还在积极的组织他们耕地生产。

    话说这连年大旱,种下去的粮食几乎颗粒无收,张斌为什么还要让人种呢,这不浪费种子吗

    他让人种的并不是粮食作物,而是经济作物,比较耐旱的经济作物,比如马铃薯,比如油菜,比如棉花。

    这些作物只是在幼苗期需要充分的水分,到了成熟期对水分就没多少要求了,干旱少雨的地方也是可以栽种的,只是栽种起来比较麻烦,比较费劲。

    火车晃晃悠悠晃了一天多时间,终于抵达洛阳城北岸的车站,户部侍郎李岩已经带着一众河南承宣布政使司的官员和几个工部主事在站台上等候多时了,张斌下车与大家寒暄了几句,便带着一大帮子人往黄河岸边赶去。

    这会儿还没办法在黄河上面修铁路桥,他要抵达黄河南岸的洛阳城也必须坐渡船,不过,他并没有急着赶往渡船的码头,而是赶到了码头附近的一处引水渠源头,因为他想看看工部牵头设计的大型水车。

    “咔呲咔呲咔呲”,还未接近黄河岸边他便听到一阵巨大的响声,他遁声一望,好家伙,前面果然是个大水车,这个水车着实大的吓人,光是岸上面这一截就有丈许高,下面还不知道有多长呢。

    这个时候黄河水量其实还算充沛,历史上就有李自成水淹开封的惨事,上百万人口的开封城都能淹没,足以证明黄河的水量有多充沛,至于黄河水量为什么这么多,张斌也没具体去调查过,大概有可能是因为黄河南边的部分支流处降雨比较充沛吧。

    不过这黄河里面水再多,也只能保证沿岸十里左右的耕地能获得充分的灌溉,因为这会儿并没有抽水机,大多数地方还是靠人去挑水灌溉的,所以,张斌才会想到让工部设计出这么个大家伙。

    这水车的结构其实并不复杂,它的主要传动部分就跟后世的自行车链条差不多,岸上一个主动轮,用蒸汽活塞带动,水里还有个被动轮,跟着转就行了,只是链条带动的不是车轮子,而是一串巨大的水桶。

    看着那足有半人高的水桶不断的往引水渠中倾倒河水,张斌不由兴奋的道:“好,做的很好,维民,这一个水车能灌溉多少农田”

    李岩有些遗憾道:“这引水渠最多能挖二十多里,再挖长点这水也过不去了,所以,一

    个水车最多能灌溉五六千亩地。”

    张斌微笑道:“五六千亩已经不少了,整个西北最多也就五亿亩地吧,做几万个这样的水车就差不多了。”

    李岩闻言,不由目瞪口呆,这么大的家伙,做几万个,这国公爷真敢想啊!

    张斌的确敢想,因为这东西大部分部件都是机床做出来的,量产起来其实并不是很麻烦,他满怀信心的问工部官员道



第八卷 第二四〇章 解决蒙元问题
    西北五省这么大的疆域全力种植油菜、棉花、马铃薯等经济作物,这产出足以用恐怖来形容,张斌准备怎么消化呢

    他还在等,等一个消息,一旦这个消息回来了,他就可以开始着手消化这些经济作物了。

    他回京之后不久,赵如和几个工部官员还有数队特战营精锐便风尘朴朴的从塞外赶回来,他们带回来的正是张斌想要的消息,或者说一张地图,一张塞外的煤矿和铁矿分布图。

    张斌拿到这张地图之后,只是稍微看了看,便往御书房赶去。

    朱慈烺也是一个相当勤勉的皇帝,他的勤勉绝对不在崇祯之下,不过,他却没有崇祯那么多疑,也没崇祯那么刚愎自用,对能臣干吏他是相当信任的谁有能力谁就上,谁能做出成绩来谁就升的快,不用担心什么奸佞小人踩你,更不用担心皇上会突然发神经收拾你。对张斌他更是信任到了差不多言听计从的地步,当然,张斌也从来没有让他失望过。

    所以,大明这会儿发展的非常好,两京十四省都在蓬勃发展,相信用不了几年,大明必将迎来又一个中兴盛世。
1...242243244245246...2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