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星辰玖
还好,不到一刻钟时间,外面就传来一阵行礼的声音,紧接着,一个面冠如玉,看不出具体年龄的大明官员便大笑着走进来,朝他拱手道:“抱歉,抱歉,军务繁忙,让贵使久等了。”
他身边的陈浩正要翻译,那使者却是立刻捧着国书,鞠躬行礼道:“日出国治部省大辅石川一郎参见大明帝国首辅大人。”
哎呀,这汉语说的蛮标准的吗!
这东瀛人会说汉语倒也不奇怪,因为东瀛也有很多儒学爱好者,甚至很多东瀛的高层官员都以会写汉字为荣。
张斌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快步走到帅位盘坐下来,他身后孙传庭、孔贞运、曹文诏等文臣武将也纷纷在两侧的条桌后面,算是作陪,只留下左首的位置没人去坐。
石川一郎见大明官员都坐定了,这才捧着国书郑重的行礼道:“这是我们天皇陛下和征夷大将军拟定的国书,请大人过目。”
张斌朝侍立一旁的陈浩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将国书取过来,随即便打开国书认真看起来。
这国书上也是工工整整的汉字,倒省了他让人翻译的尴尬。
他认真将国书看完,这才郑重的道:“贵国的要求请恕我们大明不能答应,我们大明是礼仪之邦,是想与贵国和睦相处,但是,你们东瀛却不想,万历朝你们接连两次进攻我大明属国,当时我们大明也请你们撤军,你们主动撤军了吗你们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想以朝鲜为跳板,入侵我们大明,我大明的天威是这么好触犯的吗我郑重的告诉你,这次,我们大明也不会主动撤军。”
石川一郎闻言,并没有大惊失色,一份国书就让大明撤军,这个他没想过,德川家光也没想过,这国书只是引子,和谈的引子。
他再次站起身来,鞠躬赔礼道:“抱歉,文禄庆长之役的确是我们日出国先出兵的,但是,那是前任摄政关白丰臣氏的决断,与我们天皇陛下和征夷大将军并没有关系,我们天皇陛下和征夷大将军都想和大明和睦相处。这点,这几十年来我们没有再出兵朝鲜就是明证,还请首辅大人看在我们这么有诚意的份上,罢兵息战。”
张斌挥挥手示意他坐下来,随即假装为难道:“你们进攻我们大明属国的时候没有主动撤军,现在,你让我们大明主动撤军,这不可能吧,你们的诚意不能就是一份国书,几句话吧”
这就是要好处咯,只要有得谈就好,就怕没得谈,石川一郎咬牙道:“我们可以适当做出赔偿。”
张斌闻言,貌似露出了一点笑容,他郑重的问道:“贵国可以做出什么赔偿”
这个,由于时间仓促,他来的时候幕府大将军根本就没跟他讨论过赔偿的问题啊,德川家光只是让他赶紧过来让大明停战,至于赔偿,可以停战后再谈。
他干脆直接道:“这个还要看贵国想要什么样的赔偿,我们天皇陛下和大将军的意思,只要贵国愿意退兵,一切好商量。”
好商量啊,那我就按惯例给你来个狮子大开口吧。
张斌假装犹豫了一下,随即坦言道:“我们大明皇帝陛下的意思,如果贵国能向我们大明称臣纳贡,我们可以考虑撤军。”
石川一郎虽然早有心里准备,还是免不了大吃一惊,称臣纳贡,这价码也开得太高了吧,让人怎么还价!
他相当清楚,这称臣纳贡可不是低个头,喊大明皇帝万岁万万岁,然后上点礼就完事了,如果称臣纳贡,天皇和大将军都得听大明的,甚至继位什么的都要经过大明的允许,天皇陛下都要经过大明的册封!
他想了半天也不知道怎么还价,因为大明不要他们赔钱,也不要他们赔地,而是把整个东瀛赔出去!
&n
第八卷 第二二九章 东瀛最后的希望
东瀛幕府大将军德川家光虽然做好了狗急跳墙的准备,但明军的推进速度还是让他有点措手不及。
他才刚率本部人马从江户城出发,前线又传来噩耗,本州岛的长门国和四国岛的伊予国已经被明军占领了!
明军这是什么速度,不到两天就占领两个藩国,照这速度整个东瀛岂不是不到两个月就要被明军占领了!
德川家光真被张斌这招麻痹战术给整惨了,他如果一开始就率军往九州岛方向赶,这会儿估计都把明军阻挡在九州岛与本州岛之间了,但是,张斌却表现出犹犹豫豫,要打不打的样子,甚至还答应跟他和谈,一个劲的麻痹他,搞的他就像得了小儿麻痹症一样,嘴都气歪了!
他刚率军从江户出发明军就已经在本州岛登陆了,而且占领了长门国,他已经失了先手,战局对他已经有点不利了,江户离长门国足有上千里,他要率军赶过去,最少也得十多天,以明军的推进速度,十多天之后会是什么情况,他真有点不敢去想。
他不去想有用吗
当然没用,不管他想与不想,明军的推进速度都不会变。
他率军出发的第二天,明军又拿下了本州岛的周防国和四国岛的土佐国;
他率军出发的第三天,明军又拿下了本州岛的石见国和四国岛的阿波国;
他率军出发的第四天,明军又拿下了本州岛的出云国和四国岛的赞岐国;
由于各藩国的主力大军都被他召集到了京都附近,地方上根本就没留下多少人马,明军势如破竹倒也不是很奇怪,但是,照这速度下去,他恐怕还没赶到京都,明军就要冲到京都了,如果各藩国大军因为群龙无首而溃败,那东瀛就完了。
他不敢再以每天七八十里的速度正常行军,而是命令手下人马加速,急行军,不顾一切,冲向京都,前去与东瀛主力大军汇合!
还好他加快了速度,不然,他怕是真赶不上决战了,因为此时孙传庭已经率后军登陆本州和四国,卢象升也已经率前锋大军与张斌的中军在本州汇合,明军的推进速度猛然加快,在随后的几天里安艺、备后、备中、备前、美作、播磨、丹波、丹后、因幡、但马、伯耆等藩国相继失守,江户通往京都的大路上甚至已经出现了成群的难民,德川家光简直心急如焚。
第八天,他终于率军抵达京都,而此时明军的前锋已经抵达伊贺国境内,距离京都仅仅几十里之遥!
德川家光抵达京都后,顿时松了口气,还好,还好,京都还没丢,各藩国集结主力大军还在,东瀛还有希望。
京都是丰臣氏掌权的地方,也是他德川氏崛起的地方,这里爆发过有名关原合战和大阪之战,这两战正是德川氏的崛起之战,这两战东瀛几乎所有藩国也都参与过,他们对这里的地形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这里就是最佳的战场,这里就是东瀛最后的希望所在!
德川家光毫不犹豫的下令,命各藩**队和本部大
军立刻在京都大阪一线布好大阵,占据各处山头和要道,准备跟明军决一死战!
而此时,神户港附近,数万明军正在开山采石,砍树伐木,有条不紊的忙碌着,海岸线上,一个巨大的港口正在慢慢成型,而海面上,上千艘明军战舰正密密麻麻的排布在新港口四周,像是在守护港口,又像是在等候港口建城,然后将战舰上
第八卷 第二三〇章 被大明占领只是时间问题
大明与东瀛的决战即将展开,东瀛幕府大将军集结了将近四十万大军在京都大阪一线布下天罗地网般的大阵坐等明军来攻,明军会不会发动进攻呢
打肯定是要打的,张斌调集了大明几乎所有精锐前来攻打东瀛,不可能遇到东瀛主力大军就撤退,要是这样,那他来干嘛!
不过,他并不想立刻与东瀛展开决战,因为这会儿他手下兵力还是有点不够,他这会儿能调动的仅前锋大军和中军,总计二十二万人马,二十二万对四十万,自己还是进攻方,这点兵力貌似有点少了。
当然,如果光比战力的话,自己手下这二十二万大军足能顶东瀛五十万大军还不止,这一仗,如果不出现重大失误,赢肯定能打赢,但就此开战,明军精锐必定伤亡惨重。
打东瀛只是开始,他可不想一开始就把大半精锐折在小小一个东瀛,所以,他决定,再调些人马过来,尽量弥补人数上的差距。
不过,大明境内几乎已经无兵可掉了,因为辽东军要驻守辽东,防止蒙元诸部乘机捣乱,戚家军要驻守山海关、蓟州镇一线,防止蒙元诸部偷袭京城,陕西军要驻守西北,防止西北反贼复起,湖广要镇守湖广和中原,同样是为了防止反贼复起,还有南北两京的屯卫和京营,都肩负着保卫京城的重则,根本不能调动,怎么办呢
张斌盯着沙盘模型看了半天,这才抬起头来,朗声下令道:“南阳侯,传我命令,令属国朝鲜尽起精锐三万,在本州北部的丹后国登陆,进攻丹后、丹波两国。你率手下战舰将他们运送到丹后国,帮他们登陆。”
这次他可是打着为朝鲜报仇的旗号,这个小弟怎么也得出点力吧。
郑芝龙闻言,毫不犹豫的拱手道:“末将遵命。”
张斌紧接着又下令道:“晋江侯,派快船通知东番九卫,集结六万新招战兵,你明天率战舰出发,将他们接到九州和四国,与山西军和秦军交接防务。”
这会儿东番九卫差不多每个卫都有上万战兵,不过都是新招的,还没完成操练,装备也没有配备齐全,直接投入战斗肯定不行,但让他们守守后方还是没有问题的。
俞成龙闻言,毫不犹豫的拱手道:“末将遵命。”
张斌紧接着又下令道:“海州侯,山西军和秦军交接防务后,将山西军置于本州以西,控制各占领的藩国,秦军则在神户港集结,准备进攻大阪。”
孙传庭闻言,毫不犹豫的拱手道:“下官明白。”
张斌紧接着又下令道:“辽阳侯,前锋大军抓紧时间休整,准备随中军一起进攻京都!”
卢象升闻言,毫不犹豫的拱手道:“下官明白。”
张斌这一通命令下来,明军等于进入了休整期,表面上来看,根本一点进攻京都大阪防线的意思都没有,德川家光不由暗自得意,他认为,明军是怕了,自己可是集结了四十万大军,而明军三十万都不到,他们不怕才怪。
这个时候,他甚至在想,要不要重启和谈,
劝明军退兵。
他并没有得意多久,不到十天,北边的丹后国便传来急报,朝鲜数万大军在明军战舰的配合下登陆丹后,正慢慢向南推进呢。
八嘎,你这小婢,竟然敢在这个时候来捣乱,欠揍是吧!
德川家光闻讯,火冒三丈,这个节骨眼上,朝鲜竟然
第八卷 第二三一章 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京都大阪一战,东瀛大败,四十万大军被打的只剩十五万左右,军心士气尽丧,大明占领整个东瀛貌似只剩下时间问题。
张斌并未因此大意,反而变得谨慎无比,他不但率中军步步为营,缓缓推进,还利用水师的绝对优势,将卢象升的前锋大军直接送到江户登陆,南北夹击,打的幕府大军首尾不能兼顾。
面对如此稳健的明军,东瀛幕府大将军德川家光根本无计可施,绝望中的他,最后也做出了疯狂之举。
不过,他不是对别人疯狂,而是对自己疯狂。
他自杀了,剖腹自杀!
幕府大将军一死,东瀛更是人心涣散,接下来不到一个月时间,本州大部即被明军占领,紧接着,北海道的虾夷奉行蛎崎氏直接被卢象升所率的前锋大军吓的投了降,整个东瀛之战至此结束。
张斌并没有在东瀛滞留多久,大战结束之后,他匆匆将扫尾之事交给了卢象升,又将孔贞运正式任命为东瀛总督,主官民事,随后便带着孙传庭,带着福广军,带着一众俘虏的藩国大名,回朝了。
太师卫国公,内阁首辅张斌,亲率大军荡平东瀛,东瀛已经成为大明的一个行省!
通政司的邸报一发出去,整个大明再次轰动了,这简直是千古未有之壮举啊,因为东瀛从来就没有被征服过,不管是盛世大唐,还是横扫一切的蒙元,都没有征服过东瀛,现在,东瀛竟然被大明给征服了,而且还是完全占领!
老百姓的想法可跟读书人不一样,他们认为,东瀛倭寇就是欠揍,就得收拾,现在,国公爷真把东瀛倭寇给收拾了,他们自然是欢天喜地,敲锣打鼓。
永兴帝朱慈烺和读书人的想法也不一样,因为张斌在出征之前跟他详细分析了东瀛这个恶邻的危险性,他也认为,还是把这个恶邻变成自己的家仆好,所以,张斌回朝的时候,他亲率满朝文武出京城十里相迎,以示对张斌此举的支持。
这一天,京城的老百姓差不多倾巢而出;
这一天,京城东面人山人海,欢迎国公爷凯旋而归的老百姓足足排了几十里!
这一天,京城的锣鼓声一直到夜幕降临还未散去。
按理来说,喧嚣过后应该有一断平静期,但是,第二天,整个京城再次轰动了,这一切皆因张斌的一封奏折。
第二天早朝,鸿卢寺的礼官刚宣布奏对开始,张斌便咳嗽一声,快步而出,跪在地上朗声念了份奏折。
这封奏折辞藻华丽,纷繁复杂,张斌足足念了两盏茶时间才念完,但是,奏折的意思却很简单。
翻译成白话就是,因中原和西北大旱不止,众多皇室宗亲和公侯勋贵的封地大多颗粒无收,为了保证皇室宗亲和公侯勋贵的利益不受损害,他建议将所有皇室宗亲和公侯勋贵的封地全部置换到东瀛去,因为东瀛四面环海,水气充足,几乎没有受旱灾的影响!
这家伙,他说的是相当的好听,是想保证皇室宗亲和公侯勋贵的利益不受损害,但是,满朝文武都清楚,他这是在断人家的财路呢!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张斌的奏折刚念完,便有上百朝臣跳出来,强烈反对。
这些朝臣,大多是公侯勋贵,剩下的都是些文臣,不是公侯勋贵的武将反而没有一个跳出来的,当然,孙传庭等永兴勋贵也没有一个跳出来的。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张斌要断的是皇室宗亲和公侯勋贵的财路,一帮
文官跳出来反对是几个意思
这个问题,就连张斌都不是很清楚!
或许,这些人都是皇室宗亲的代言人;
又或许,这些人跟皇室宗亲是姻亲;
还有可能,这些人就是靠转手给皇室宗亲投献土地捞钱的蛀虫。
总之,张斌此举肯定动了他们的蛋糕,所以,他们才会不顾一切跳出来反对。
第八卷 第二三二章 这个恶人我来做
话说张斌不是提出置换土地吗,这些皇室宗亲的代言人和公侯勋贵们意见为什么这么大呢
因为东瀛耕地还不到一亿亩,也就是说,东瀛的耕地面积还不到大明的一成,而皇室宗亲和公侯勋贵却兼并了大明将近八成的土地,如果全部置换的话,东瀛的耕地根本不够!
原本,张斌还想多占些地方,多开拓一些疆域,然后再展开置换,但是,东瀛一战却让他改变了想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