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星辰玖
这国公爷是疯了还是怎么了,这天下都太平了,建奴都臣服了,还备战,备什么战
张斌并没有说要打谁,因为他想打敌人个措手不及。
松江府,东边海岛上的军港,张斌负手而立,站在新扩建的码头上遥望着东北方向,久久不语。
他前方的海面上无数军舰正在来回穿梭,不断的将明军将士和粮草辎重运送到这里,他身后则是密密麻麻的明军将领。
这次,他的目标是东瀛。
东瀛这个邻居可不是个好邻居,当你比他强的时候,他就装出温良恭顺的样子,跟你做朋友,当他比你强的时候,他就会冲上来,抢夺一切!
为了收拾这个恶邻,他已经筹谋很久了,现在,是时候动手了。
他遥望了一阵这才收回目光,转头对这张差道“准备好了吗”
张差连忙拱手道“全准备好了,国公爷。”
张斌闻言,直接转身挥手道“走,我们去好好商议一下。”
一众将领轰然应命,跟着他向港口旁的营房走去。
这里并不是一个大型军事基地,而是一个大型中转站,所以,军营的规模并不是很大,倒是仓库大的吓人,整个港口四周全都是将近两丈高的仓库,一排又一排的也不知道能存储多少粮草和辎重。
军营是按东番标准军营的模式修建的,里面有食堂有宿舍也有大型会议室,这会儿会议室里面的椅子已经被清空了,就剩下中间一个大会议桌,而会议桌上则摆着一个东瀛的沙盘模型。
这个沙盘模型是张斌手下的亲卫统领陈浩花了十多年时间不断刺探,一点一点做出来了,上面除了各种城池和港口的模型还有密密麻麻的标注。
张斌带着众将围着会议桌站定,随即便指着上面的沙盘道“这就是我们这次的目标,东瀛。”
众将虽然早就看出了一点端倪,但张斌这话一说出口,他们仍然免不了露出些许惊容,东瀛可不是什么善茬,前朝蒙元最强盛的时候都未将其征服,这会儿的大明,能行吗
张斌紧接着又沉重的道“大家都知道,东瀛狼子野心,意图染指大明,万历二十年,万历二十五年,东瀛关白丰臣秀吉两次入侵大明属国朝鲜,前后调动大军三十余万,意图以朝鲜为跳板,进攻大明,幸好当时大明国势正盛,兵强马壮,才没让其得逞,但是经此一役大明也元气大伤,再加上后面大明内斗不止,天灾**不断,国势日衰,所以,这个仇,我们一直没去报。”
&n
第八卷 第二二五章 东瀛被打到集体自闭
明朝末年,或者说大明万历朝到崇祯朝期间的东瀛已经有点强大的趋势了,他们自己则认为自己强大到不行了,所以,东瀛关白丰臣秀吉才会掀起文禄庆长之役,妄图以朝鲜为跳板,拿下大明,再拿下莫卧儿帝国,建立一个远东超级帝国。
这个时候的东瀛刚结束长达一个多甲子的战国时代完成统一,幕府将军的权威达到了巅峰,所有藩国,所以地方大名都不敢违抗幕府大将军的命令,所以,丰臣秀吉能先后组织三十多万大军,对大明属国朝鲜发动狂风暴雨般的入侵。
那么,这一时期的东瀛到底有多强大呢,或者说,他们到底能集结多少军队呢
很简单,他们能发动三十多万大军去入侵朝鲜,而不是被入侵,那就证明他们还没有到竭尽全力跟人拼命的程度,如果他们被入侵,被人逼的要竭尽全力跟人拼命,那么,他们最少能爆出四十万甚至是五十万大军!
也就是说,单比军队数量,他们跟大明差不多!
而且,他们的武器装备也不是很差,大明有火枪,他们同样有,大明有火炮,他们同样有,只是他们的火炮铸造技术还比较落后,只能造出相当于虎蹲炮的轻型火炮,类似于红夷大炮和佛郎机炮的重型火炮他们还造不出来。
这么一点微弱的劣势,他们并不认为是劣势,虽然东瀛强藩萨摩藩被张斌海扁了一顿,虽然现任幕府大将军德川家光曾被张斌麾下的超级战列舰轰得接受和谈,开放了两个港口城市作为通商口岸,但是,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比大明差多少。
对于萨摩藩被揍一事,他们认为,你们大明这么一个强大的帝国欺负我东瀛一个藩国,这是以大欺小,萨摩藩干不过很正常。
对于开放通商口岸一事,他们认为,你们大明炮舰上的火炮的确多,我们在海上的确干不过你们,但是,到了陆地上,鹿死谁手还未可知,所以,被迫开放两个通商口岸并不算什么,你又没攻占我两座城市,我犯不着跟你拼命。
甚至文禄庆长之役他们都不认为自己败了,他们认为是因为摄政关白丰臣秀吉突然去世,东瀛大军群龙无首,这才不得不撤退的,并不是大明和朝鲜吹嘘的,败逃!
好吧,有时候东瀛人的脑回路的确很清奇,你不把他揍趴下,他就不知道马王爷长了几只眼!
这次,张斌可不是要把他们揍趴下这么简单,而是要将东瀛纳入大明的版图,让这个邻居变成自己的佣人!
他悄摸摸的准备好一切,前锋大军都登船准备出发了,这才把准备好的檄文发出去。
大明可是礼仪之邦,开战之前自然要打声招呼,这檄文是必须的,如果没有檄文,直接开干,那就是没礼貌了,就算是蛮夷都不会这么干,就连当初的女真酋长努尔哈赤要跟大明开战的时候都发了檄文,张斌自然不可能不宣而战,让人说自己不讲文明,不讲礼貌。
檄文很长,啰里吧嗦说了一大堆,不过意思很简单,翻译成白话就是:东瀛小儿,你万历朝曾经欺负过我小弟朝鲜,而且还妄图来打我这个老大,我很生气,所以,我要揍你。
这个理由其实已经很好很强大了,完全可以作为开战的理由,当初东瀛入侵朝鲜的理由那才叫荒唐呢。
丰臣秀吉当初也给朝鲜发了类似檄文的东西,也啰里吧嗦说了一大堆,意思也很简单,翻译成白话就是:朝鲜小弟,我要去揍你老大,你让不让我从你家过,不让,我就先把你揍趴下,再去揍你老大。
朝鲜当然不干啦,你开什么玩笑,你去揍我老大让我给你让路,你不是我老大好不,你是别人家的老大,我为什么要听你的
再说了,我让开了,万一你没把我老大揍趴下,我不得被我老大k死啊!
你不干是吧,你欠揍是吧,那好,我揍你!
结果,丰臣秀吉就以这个借口,开干了!
其实,这些都是费话,国与国之间向来都只讲拳头,不讲道理,谁的拳头大,谁就是道理。
张斌也是这个意思,我拳头不够大的时候,你想欺负我,现在,我的拳头很大,比沙钵还大,所以,我要揍你。
为了打东瀛一个措手不及,他还玩了招阴的,他明明可以派快船直接把檄文送到江户,送到现任幕府大将军德川家光手里,但是,他却命人把檄文送到了长崎,送给了肥前国代大名松仓氏!
松仓氏直接懵逼了,八嘎啊,我特么只是个小弟好不,你大明要揍我们东瀛,你去跟我老大幕府大将军说啊,你跟我说顶个屁用啊!
这种事,他根本就无权做主,也不知道怎么回复大明使者,他只能命人将大明发来的檄文赶紧快马加快船,送往江户,请幕府大将军德川家光来跟大明交涉。
交涉,那是不可能交涉的啦,至少张斌没有跟东瀛交涉的意思。
&nb
第八卷 第二二六章 大明我们和睦相处吧
张斌负手站在一艘镇远巡洋舰的仓顶平台上,看着前面密密麻麻的战舰,心中不由自豪无比,大航海时代,坚船利炮就是终极武器,而自己手中有如此多的终极武器,又有东番造船厂恐怖的生产能力,谁人能够匹敌,这个时代,必将属于大明!
他身后一众文臣武将可不知道国公爷在这前去进攻东瀛的路上想的竟然不是东瀛,而是其他国家,几乎所有将领都充满敬意的看着他的背影,不敢打搅他思考“东瀛攻略”,唯有他身边的孔贞运这个非亲信忍不住拱手问道:“国公爷,我们为什么要去打下东瀛呢倭寇和蛮夷都比大明差远了,打下来,我们还得肩负照看他们的责任,这是得不偿失啊。”
他这是当下大部分人的看法,大明是天朝上国,蛮夷归附过来也是来蹭大明东西的,为彰显天威,可以接受他们的归附,给他们点恩惠,但是,主动去占领蛮夷的国度就没必要了,接受归附,你要可以任其过蛮夷的生活,不用去管他们,如果把蛮夷的国度占领了,还得管他们的生计,那就是自找麻烦了。
张斌这次过来,不但带了众多武将,还带了一些文臣,因为东瀛打下来之后总要有人治理,不能放任不管,而孔贞运就是他预定的总督人选。
他之所以不让自己的亲信来担当这个总督,自然有他的考量,至于他考量的是什么他暂时还不想跟他人提及,不过这外放总督思想如此落后可不行,他毫不犹豫的批评道:“开仲,你书读多了。”
孔贞运闻言,不由一脸懵逼,这书,还有读多了之说吗,不是学到用时方很少吗
张斌紧接着又解释道:“我们以前是天朝上国,没错,但是,国家都有兴衰更替,你不能想着我们永远都是天朝上国,而蛮夷永远都不如大明,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蒙元灭掉大宋就是深刻的教训,但是,绝大部分读书人却不去思考这是为什么,一天到晚就知道考虑些之乎者也,这是书呆子的表现,你知道吗”
孔贞运不解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人研究学问有什么不对吗”
张斌反问道:“读书人读书是为了什么为了读书而读书吗要学以致用,知道吗”
孔贞运有时候也是相当倔的,他要认为有理的,可不管你是谁,他都要讲讲道理,他感觉张斌对读书人的看法不对,所以,他硬杠道:“国公爷,此言差矣,我们不都在积极任仕,为国为民出力吗,这还不叫学以致用吗”
张斌毫不犹豫的反驳道:“我们读书就只为做官吗读书人就只能做官吗”
这个就更片面了,孔贞运如数家珍道:“还可以著书立说啊,还可以吟诗作对啊,还可以钻研书法和画技啊,读书人可以做的事情多了,不过,想要出人头地,当官的确是首选。”
他以为自己看的广,其实还是局限在陈旧的思维中了,张斌同样举例道:“你说的这些,于国于民其实没有什么用,我说的学以致用是怎么利国利民,比如,初阳研究火炮,你们可能觉得他不务正业,但是,如果他去帮建奴研制火炮又或者他是东瀛人呢,后果有多严重,你想过吗还有孟侯研制火枪,良甫研制火车都是一个道理。这些东西才是于国于民有大用的,你想想,如果今时今日不是我张斌率如此庞大的舰队去进攻东瀛,而是丰臣秀吉或者说德川家光率如此庞大的舰队来进攻大明,我们大明是什么结局”
孔贞运闻言,看了看四周密密麻麻的战舰,脸色变得凝重无比,这个问题的确相当重要,他不由陷入了沉思。
如果幕府大将军德川家光在这,绝对会气得喷血,你们这也太不把东瀛放眼里了吧,这进攻东瀛的路上竟然在讨论读书人的问题!
张斌的确没怎么把东瀛放在眼里,因为他的眼里是整个世界!
&nb
第八卷 第二二七章 投降也不会停止进攻
张斌率军攻取整个九州岛之后并没有立刻挥军向四国岛又或者本州岛进发,倒不是他不想继续突袭下去,主要这九州岛上人口太多了,他怕自己后方不稳。
这个时候东瀛的人口很多,据陈浩和郑芝鹗大概估算,东瀛大小六十多个藩国,总共有两千多万人口,而九州岛上就有将近五百万人!
这么多人,如果被幕府又或者藩国势力组织起来反抗,那可就麻烦大了,所以,张斌决定先将这里稳固一下,再继续进军。
他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把所有的藩国全撤了,改成大明的州,把所有的郡全撤了,改成大明的县,整个九州岛就是一个府,九州府!
这州府甚至是行省的规划早就有了,所有官员也已经配备齐全,九州岛刚拿下,吏部配备的官员就乘船过来了,张斌即刻下令,命孙传庭将手下山西军拆分城千人小队,每个知县、知州、知府都派一个千人小队保护,前往各自的辖区,勘察地形,准备召集平民,开山采石、伐树取木,修筑城池。
按他的意思,每个县州府治所所在地,不管原来有没有城池,全部要新建,原来没有的,那好说,新建便是,原来有城池的,全推了,所有县城、州城、府城都按大明的规制,建县衙、州衙、府衙,修城墙!
他之所以这么做,自然有他的盘算。
这天,平户新城开工,张斌特意带着一众将领和官员前来视察,午时将至,他站在平户新城外的一座小山上,默默的用望远镜扫视着下面忙碌的东瀛平民,半晌之后,他才问平户知州道:“你大概征召了多少青壮”
平户知州连忙拱手道:“回国公爷,下官总共征召了将近两万青壮。”
张斌微微点了点头,又问道:“所有州城辖区内所有青壮都征召过来了吗”
平户知州老老实实的回道:“除了少数有病在身的,都征召过来了。”
张斌想了想,又问道:“你有没有亲自带人前去征召过”
平户知州连连点头道:“去了,我带着一个百人队征召了几十个村子的青壮。”
几十个村子,他只用了三天时间,看样子这个知州还是很勤勉的,张斌满意的点头道:“嗯,不错,你带队去征召的时候,这些平民有什么反应”
平户知州回忆道:“他们一开始都很畏惧,有点不情愿,但是一听说管饭,还管饱,他们就变得极其配合了。”
张斌闻言,不由微笑着点了点头,随即又举起望远镜看向正在拆老城墙的平民。
这是他的一个妙招,因为他知道东瀛底层平民过的很艰辛,基本上吃不饱,这么小的地方,耕地又少,人口密度还是大明的五倍左右,他们能吃饱才怪,不但是平民,甚至有些底层武士都吃不饱,能吃饱,对他们来说就是很大的诱惑了。
这时已经差不多是午时了,随着一阵铜锣声响起,正在拆城墙的平民突然四散开来,跑向各自居住的临时窝棚,在那里,明军将士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饭菜。
饭就是最差的南方双季稻米,有些粗糙,有些硬,现在大明赈灾用的差不多都是这种米,因为它产量高,一年可以种两季,自然比一季稻米便宜的多。
菜就是海里捞上来的鱼,没什么调料,就是放点盐清蒸的,但是,这些东瀛百姓却吃的津津有味,甚至大部分人脸上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东瀛不是四周都是海吗,老百姓吃个鱼还觉得幸福,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呢
其实,这还跟他们的打捞技术有关,因为他们根本就做不出大型打捞船只,甚至连百斤以上的捞网在东瀛都很罕见,而且东瀛平民有渔船的也不多,基本都是那种不到一丈的小船,根本就不能到远海去打鱼,只能在海岸附近捞点小鱼小虾,所以,就算四周环海,很多平民也吃不到鱼。
这个情况,东盛堂早就知道了,所以,他们特意改造了一些福船,
第八卷 第二二八章 狗急了也会跳墙的
东瀛使者捧着国书,在两队明军士卒的包夹下,满脸凝重的来到了明军的帅帐。
这时候张斌还没到,帅帐中就几个侍卫木桩子一样站在四周,也不跟他说话,他只能站在帅帐中间干等着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