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星辰玖
    这种荒唐事怎么能行呢,他刚想开口拒绝,张嫣却突然跑进来关切道:“张大人,你这是怎么了,眼睛都红了”

    张斌看到他绝世的容貌,心中不免一荡,一股颇为邪恶的念头突然从他脑海里窜出来,“搬进慈庆宫岂不是可以和张嫣朝夕相处,甚至,还能偷偷的......。”

    想到这里,他赶紧甩了甩脑袋,将这个邪恶的想法甩出脑海,随即尴尬的道:“这个,大家都舍不得香儿,一听说她要进宫了,大家都哭开了,我也忍不住跟着掉泪,让娘娘见笑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张嫣连忙安慰道:“这皇宫离你张府也不远,你们要想香儿了,可以随时进宫来看她啊。”

    朱慈烺连忙跟着点头道:“对啊,皇姑母,我刚还跟师傅说,实在不行就让他们举家都搬到慈庆宫来住,这样就不会有分离之苦了。”

    张嫣闻言一愣,随即脸便慢慢红起来,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她竟然羞涩的点头道:“嗯,烺儿这主意不错,他这一搬去乾清宫和坤宁宫,整个慈庆宫就剩下我一个人了,如果蓉儿和芳华她们能搬过来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好吧,这个话题真不能说下去了,张斌害怕自己一个忍不住,便做出糊涂事,他连忙撇开话题道:“这婚事我也不好出面操持,烺儿又小,也没这经历,要不全交给礼部来办吧,你们看怎么样”

    朱慈烺能有什么意见了,说白了,他还是个小孩,张嫣也没什么意见,因为她也没操持过什么婚事,皇室的婚礼一般都是礼部来操持的,那复杂的过程,不是专业人士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着手。

    这婚事就这么定下来了,礼部尚书,内阁大学士蔡善继亲自主持,英国公张之极充当媒人,太子朱慈烺迎娶内阁首辅张斌的长女张香,择吉日大婚。

    这消息一传出去,整个京城再次轰动了,张斌的事迹在整个京城几乎家喻户晓,他将长女嫁给太子朱慈烺,这里面包含的信息不知道有多么的巨大,一时之间,这门婚事便成了京城八卦众头号话题,那家伙,甚至京城老百姓之间见面的问候语都变成了:“你知道吗,内阁首辅张大人的女儿要嫁给太子了,我跟你说......。”

    说什么的都有,张斌却没空去听,因为他忙着呢,他虽然不用操持婚事,但是却要把亲朋好友都通知到啊,自己嫁女儿而且还是嫁给当朝太子,这么大的事都不通知亲友,那可就大大的失礼了。

    &nb




第八卷 第二二一章 新皇继位
    爆竹声中一岁除,欢声笑语合家聚。

    崇祯十六年的年节可以说是崇祯继位以来老百姓过的最欢畅的一个年节了,因为内阁首辅张斌亲率大军把肆虐大明将近二十年的反贼全部剿灭了。

    天下太平,正是盛世的先兆,大明老百姓都有了盼头,这心里能不高兴吗,要说最高兴的,当属京城的老百姓,因为太子大婚京城突然涌入无数豪门新贵,那家伙,简直让京城一下就步入了盛世。

    这些豪门新贵可不得了,一个个都有钱的吓人,出手也相当的阔绰,不说那酒楼茶肆的生意有多火爆,就连那大街上吹糖人的捏面人的都发大财了,因为人家小孩一抬手,那就是买买买,只要你能做出来就没有卖不出去的。

    正是过年那天,锦衣卫还在京城各处贴出一个有史以来最为荒诞、怪异,或者说是喜庆的告示:太子大婚,普天同庆,正月初一,京城凡是开门的店铺,赏红包一个,纹银十两,大街上凡是摆摊的,不管你卖东西还是卖艺,赏红包一个,纹银五两。

    这是开玩笑的吗,如果真的这么赏,估计最少得上百万两银子!

    这当然不是开玩笑的,因为告示上面有内阁、六部和都察院的大印,那红红的印章都快把告示给印满了,这些衙门,随便哪个都不会和大家开玩笑啊!

    这一下,正月初一的京城便出现了一幅奇景,天一亮,原本应该冷冷清清的街道竟然到处都是摆摊的,京城老百姓只要是有空的,缺钱的,几乎都跑街上摆摊来了,没东西卖没关系啊,可以卖艺啊。

    这京城可没什么农户,除了有钱的士绅和富人,基本上都是匠户、军户、乐户、商户等底层老百姓,商户就是做买卖的自不必说,乐户那也是吹拉弹唱无所不能,军户的话舞刀弄枪打拳那也算卖艺啊,匠户更绝,他们干脆把自己的活计摆大街上干,也算是展示一技之长了。

    朝廷更绝,辰时整,京城各处锦衣卫卫所和千户所便涌出一个个喜庆的队伍,舞狮的、舞龙的、敲锣打鼓的,热闹非凡,最重要的,这些队伍里都有拉银子的平板车,那红布包裹的银子堆的老高,一路从街上过,看见摆摊的就发,看见开门的店铺就送,一点都不含糊!

    这家伙,张斌莫不是疯了吧,这事肯定是他整出来的,他为什么行如此“奇葩”之举呢

    他当然没疯,他之所以这么做一是为造势,为朱慈烺继位登基造势,二是为形成氛围,潜移默化,让大明形成一种商业氛围。

    这造势自不必说,如此奇葩之举,千古未有,不但会在京城造成轰动,还会在整个大明广为流传,这太子殿下或者说即将将来的皇帝陛下,好人啊,对老百姓那是真的好,自己结个婚竟然拿出上百万两跟京城老百姓同庆,这样的太子如果继位登基,大家更有盼头了。

    至于这商业氛围,当然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形成的,不过这摆地摊的确是制造商业氛围的最佳方式,前世他就听说一个传闻,某棒国人步入社会的第一步就是去摆地摊,不管什么身份,结果某棒国神奇的崛起了!

    接下来半个月时间里,张斌暗自鼓励自己的亲友上街游玩,以消费刺激民众,让他们有利可图,这下京城摆地摊真形成了一种常态,不但是正月初一到十五,十五过后,京城地摊依旧多如牛毛,原因很简单,因为能赚到钱啊,半个月就能赚来以前半年甚至一年都赚不来的钱,谁不去摆,那就是傻子啊!

    京城正月摆地摊后面甚至形成了一股风潮,一到过年,京城附近,甚至是大明各地很多商贩,很多有钱人都拼命往京城挤,卖东西的,买东西的越来越多,京城附近的各类作坊也越来越多,整个顺天府一片繁华,富庶程度甚至超过了江南和



第八卷 第二二二章 建奴臣服
    朱慈烺终于如愿继位登基为帝,张香也成为皇后母仪天下,反贼李自成、张献忠等皆被剿灭,建奴也被打的缩回了老巢,整个朝堂也已经被自己掌控,张斌的权臣之路仿佛已经走到了巅峰,这一切是不是就此结束了呢,他是不是可以从此高枕无忧呢

    不,这一切还远未结束,建奴还没消灭,蒙元还没臣服,东瀛还在悄然发展,列强还在海上纵横,大明内部还有土地兼并的问题,还有皇室宗亲的问题,还有土豪乡绅的问题等等,他还有得忙呢。

    他可不是魏忠贤和温体仁那样的奸佞,他之所以费尽心机掌控朝堂大权可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他掌权是为了中兴大明,让大明走向兴盛才是他的目标。

    大明要走向兴盛,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土地兼并的问题,九成以上的土地集中在不到一成的皇室宗亲和土豪乡绅手里,占总人口九成以上的老百姓手里的土地却不到一成,这样肯定不行,如果任由这情况发展下去,大明不但不会走向兴盛,反而会走向灭亡。

    那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直接向既得利益者,皇室宗亲和土豪乡绅宣战,没收他们的土地,分给老百姓吗

    张斌如果真的这样做,那他就是一头猪!

    这样做绝对会掀起内战,既得利益者联合起来,那声势绝对不是农民起义军可以比拟的,这场内战一起,大明会打成什么样子简直不敢想象。

    那么,到底怎么办呢

    这仿佛是个死胡同,地只有这么多,而且既得利益者手中的地必将越来越多,老百姓手里的地必将越来越少,这是历朝历代都无法改变的事实,这也是朝代不断更替的主要原因之一,张斌能打破这个魔咒吗

    他当然能,他早就想出办法了!

    他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扩张,疯狂扩张,用新开拓的疆土慢慢置换皇室宗亲和土豪乡绅手里的土地,到时候,他们如果不答应,一个个慢慢收拾,那时候他们绝对不可能是铁板一块,因为他并不是要没收这些人的地而是置换他们手里的地,而且还有很多的优惠,如果这样他们还把脑袋别裤腰带上跟自己拼命,那就拼吧,干挺你们这帮狗ri的,置之死地而后生!

    他这次之所以邀请各国使节前来也是这个目的,我们大明新皇登基,诚挚邀请你前来同庆,你不来,那就是看不起我大明,那么,不好意思了,我要揍你,揍死你ya的!

    所以,登基大典结束之后,张斌便拿着各国使节团统计的资料看起来,看看到底那些国家没派使节团前来。

    东瀛没派、安南没派、东胡没派,莫卧儿没派,还有欧陆列强,除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其他的都没派。

    很好,很好,干挺这些国家,足以解决大明土地兼并的问题,还能有很大的富余。

    不过,建奴竟然也派来了使节团,这着实有点出乎张斌的意料!

    你们以为派使节来庆贺一下就没事了吗

    张斌把手里的资料一扔,对着外面朗声道:“去,通知建奴使者代善和多尔衮,让他们来一趟。”

    这帮家伙貌似还蛮有诚意的,一来就是两个贝勒,而且还是掌权的大贝勒,为了麻痹自己,这本钱下的够大啊,可惜,自己不接受麻痹!

    张斌就这么静静的坐在值房里面,不断的盘算着,直到半个多时辰以后,外面的太监通报,代善和多尔衮已经带到,他才搓了把脸,抬头挺胸,满脸严肃的坐直了身体。

    很快,代善和多尔衮便满脸小心的走了进来,他们也没下跪,就是拱起手来,朗声问候道:“后金使者代善、多尔衮参见大明首辅大人。”

    哎呦,还把后金跟大明相提并论啊,张斌满脸严肃的盯着他们看了半晌这才冷冷的道:“你们以为这样就没事了吗”

    代善和多尔衮尴尬的互望了一眼,最后还是代善拱起手来小心的道:“张大人,我们和睦相处不好吗,何必打打杀杀的呢。”

    这话说的,好像是大明挑起的战端一样,张斌依旧冷冷的道:“我们大明是礼仪之邦,不想和别人打打杀杀,但是,并不代表我们大明能任由别人欺负,特别是你们,你们原本是大明建州卫的屯卫,建国跟大明对抗,你们这叫反叛知道吗”

    代善闻言,愣了一下,随即放低姿态道:“张大人,过往种种我们就不说了,总之,我们并不是有意反叛,而且,现在,我们也没有攻占大明的野心了,现在,我们只希望能跟大明和睦相处。”

    张斌冷哼道:“你们以为辽东就白给你们



第八卷 第二二三章 永乐勋贵
    按明朝的惯例,皇后的父亲,也就是国丈,都会进封国公,这点天启是这么做的,崇祯也是这么做的,朱慈烺自然也不会例外。

    他继位登基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将张香册封为皇后,紧接着,他就将张斌招到御书房,商议进封国公的事情了。

    张斌并没有恃宠而骄,他奉招而来,进门就是一套君臣之礼,行的一丝不苟,行的异常认真,把朱慈烺弄的都有点不适应了。

    他想了想,干脆让王承恩搬来一张椅子,摆在龙案旁边,然后亲自起身,拉着张斌,亲切的道:“师傅,你别这样啊,你这样我感觉浑身不对劲。”

    张斌并没有拒绝他的赐坐,因为皇上给臣子赐坐是常有的事,但是,有些事情,张斌就不是很赞同了。

    他顺着朱慈烺的牵引坐到椅子上,严肃的道:“皇上,请恕微臣斗胆,这上下尊卑是维系一个帝国统治的关键,如果没了上下尊卑,什么人都敢以下犯上,那朝廷就要分崩离析了。”

    朱慈烺讪笑一声,尴尬的回到自己的座位,随即如述家常般的亲切道:“师傅,这个我知道,其他人面前我也会注意,但是,师傅给我行大礼我总感觉怪怪的。”

    张斌摇头叹息道:“皇上,请恕微臣多嘴了,您要习惯一视同仁,不能因人而异,免得人说闲话,对了,还有,您应该自称朕,不能再用我了。”

    朱慈烺尴尬的点头道:“这个,好吧,我,哦不,朕知道了。”

    张斌这才满意的点头道:“皇上,不知道招微臣前来所谓何事啊”

    朱慈烺闻言,兴奋的道:“就为了给师傅进封国公之事啊,按惯例国丈是应该进封国公的,这个没人会说闲话吧,还有,论及师傅的功绩,早就应该晋升正一品了,所以,朕想连同太师和国公一起进封,师傅,没人会因此说朕任人唯亲吧”

    张斌淡然道:“这个倒不会,但是,不能只进封微臣一个人,因为建奴和反贼并不是微臣一个人击败的,微臣斗胆提议,连同孙传庭、卢象升等人的功绩并论,将所有在剿灭反贼和击败建奴等战事中屡立功勋的文臣和武将全部加官进爵。”

    朱慈烺闻言,顿时面露难色,他倒不是不想进封这些功臣,问题他只考虑过张斌一个人进封国公之后的封号啊,其他人他压根就没有想过啊,这个封号可不能随便乱封,必须得郑重。

    他想了想,干脆老老实实道:“这个问题是朕疏忽了,是应该将所有功臣一起进封,不过朕只想好了师傅你一个人的封号啊,其他人的封号怎么办”

    张斌颇有些好奇道:“噢,我的封号是什么”

    他倒没责怪朱慈烺不找他商量就定下封号之举的意思,自己给自己定封号,这种事的确荒唐,朱慈烺去找别人商议无可厚非。

    朱慈烺闻言,忍不住卖弄道:“国公里面一向以魏国公为遵,但是,现任魏国公一系不但在剿贼和抵御外辱的时候没有任何作为,还将南都的屯卫体系搞得一团糟,所以,朕准备剥了徐家魏国公的头衔,将师傅进封为魏国公。”

    尼玛啊,这是让我把整个洪武勋贵都得罪光啊,谁出的馊主意,没想到,千防万防这朱慈烺身边还是出现了馋臣!

    张斌不动声色的道:“嗯,这个主意好像不错,微臣斗胆问一句,是谁跟皇上说的啊,此人是个人才啊。”

    他嘴里说人家是人才,心里其实已经骂翻天了,小子,你有种,敢阴我,不要让我知道你是谁,如果让我知道了,我不把你翔给整出来,算你后门关的紧!

    朱慈烺可不知道张斌已经怒了,他尴尬的道:“这个,这个,是父皇说的,朕也不好去问别人,再加上很久没见父皇了,所以,就去请教了一下父皇。”

    是崇祯!

    这家伙,还不甘心啊!

    张斌想了想,随即郑重的道:“皇上,您去见太上皇微臣不敢反对,毕竟父子没有隔夜的仇,不过,你要时刻注意皇权争夺的残酷性。”

    朱慈烺再次尴尬的点头道:“这个朕知道,去见父皇的时候我都让曹公公和王公公安



第八卷 第二二四章 疯狂的国公
    永兴帝朱慈烺大封群臣,朝野轰动,倒没有人提出什么反对意见,因为剿灭反贼、击败建奴、收复辽东,包括前面的驱除红毛番,击败东瀛等战事加起来无论是规模还是参战人数都超过了永乐朝的靖难之役,永乐皇帝能大封群臣,永兴皇帝自然也能大封群臣。

    不过,酸言酸语是免不了的,张大人,你能啊,你把先帝都给整下台了,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当朝皇上,你又是太师又是国公,你一个人独霸朝堂、只手遮天,你能的不行了你,看你掌权之后能干出什么好事来。

    张斌是掌权了,但并不代表没人敢反对他,他只手遮天也没用,如果他真如同魏忠贤那般一掌权就胡作非为,把自己的亲族全部封侯进爵,把国库当成自己的内库胡搞瞎搞,把别人的功劳全部据为己有,总会有那不怕死的跳出来跟他刚!

    张斌倒没有像魏忠贤那样一旦手掌大权就拼命为自己谋取私利,不过,他也干了件相当疯狂的事情,朱慈烺的册封诏书刚发下来还没几天,朝野上下还在热议这将近两百年来未有之壮举呢,内阁和兵部突然向京城个衙门和南直隶、山东、福建等地方官员发出通告全力备战。
1...238239240241242...2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