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星辰玖

    这会儿他正在认真的批阅奏折,听闻张斌来了,他立马放下手中的毛笔,站起来兴奋的往门口走去。

    张斌一看他又跑门口来了,忍不住提醒道:“皇上,微臣斗胆,再提醒您一次,这上下尊卑很重要。”

    朱慈烺拉着他的胳膊微笑道:“师傅,你还说过呢,久坐对身体不好,我这是起来走动走动,锻炼一下身体。”

    说完,他还特意甩了甩胳膊,蹬了蹬腿。

    张斌无奈的摇了摇头,随着他来到书桌旁,坐下来,这才掏出地图来,递给他。

    朱慈烺展开地图一看,又忍不住兴奋道:“师傅,你这是准备对蒙元诸部动手了吗”

    张斌点了点头,郑重道:“是啊,这都两百多年快三百年了,蒙元与大明始终摩擦不断,蒙元的问题不解决,始终是个巨大的隐患。”

    朱慈烺闻言叹息道:“是啊,蒙元骑兵移动速度太快,简直防不胜防,一旦他们突入关内,对老百姓来说,那简直就是灾难,蒙元的问题,是该解决了,不然大明的北疆将永无宁日。师傅,这次你准备调集多少大军”

    没想到,张斌却是摇头道:“不用多少人马,福广军和关宁铁骑过去意思一下就行了。”

    “什吗”,朱慈烺不由目瞪口呆道:“就福广军和关宁铁骑,这,恐怕不够吧”

    张斌微笑道:“微臣又没打算去跟人家干仗,带这么多人马已经够夸张的了。”

    朱慈烺惊奇道:“不打仗,那怎么解决蒙元的问题。”

    张斌故意考校道:“方法就在这张地图上,皇上,您再仔细看看。”

    朱慈烺闻言,又拿起地图仔细看起来,看了一阵,他终于发现不对了,因为地图上有很多方形和三角形的标记,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他疑惑道:“师傅,你说的是图上这些标记吗这些标记是什么意思”

    张斌点头道:“对,微臣说的就是这些标记,方形的标记代表煤矿,三角形的标记代表铁

    矿。”

    煤矿和铁矿

    这跟解决蒙元问题有什么关系吗

    朱慈烺思索了一阵,仍然是满脸迷糊。

    张斌见状,引导道:“皇上,您认为蒙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或者说最难于对付的地方在哪方面”

    朱慈烺不假思索道:“这个历代先帝早有结论,主要就是这蒙元到处游牧




第八卷 第二四一章 从酋长到包工头
    这帮家伙,竟然如此怕死,张斌也颇为无奈,只能率关宁铁骑出大同镇,向北奔行了百余里,然后扎下大营,静候蒙元察哈尔诸部的酋长前来。

    这头天关宁军大营外还没什么动静,只有一些散骑远远眺望,貌似在查探什么,直到第二天上午巳时许,关宁军的斥候才来报,有数万蒙元骑马正往这边移动,速度并不快,看样子不像是来挑起战端的。

    张斌无奈,只能让祖大弼集合人马,列阵相侯,这帮家伙可都不是什么善茬,自己要真敢大意,他们估计还真敢偷袭!

    这边关宁铁骑严阵以待,那边蒙元察哈尔诸部自然不敢有什么异动,他们隔明军大营还有将近十里远便开始安营扎寨了,貌似想跟张斌来一场旷日持久的谈判一般!

    他们真有点怕了,建奴都被明军收拾了,东瀛也被明军打下了,现在大明北方,明军的对手好像就剩下他们了,大明对他们动手,好像就剩下时间问题了,所以,他们一个个都担惊受怕,生怕明军搞突袭。

    这张斌刚率福广军和关宁铁骑来到大同镇,他们便收到内线密报了,他们都认为,这是大明向他们动手的先兆,因为张斌每次率军出动都是排山倒海般的冲过来,将敌人打的屁滚尿流。

    所以,他们都开始拼命的收拾家什,集结队伍,准备跑路了,得了,不用你来打,我们自己跑还不行吗,你挥军出关我们就往北跑,看你能追多远!

    没想到,明军并没有出关突袭的意思,张斌反而派人给他们送来书信,请他们去共商发财大计!

    什么发财大计他们不清楚,不过他们都听说过鸿门宴,他们都认为这十有九是场鸿门宴,去,他们肯定是不会去的,但是,他们也不想得罪张斌这个煞星,因为这种事有时候也能用来做动手的借口。

    很简单,我请你来商议,你不来,这是不给我面子,所以我要揍你!

    有时候拳头大就可以这么不讲道理,这些察哈尔部的酋长也知道张斌现在拳头大的吓人,所以,他们自己不敢来,还不敢拒绝,只能委婉的请张斌出塞与他们会面。

    没想到张斌竟然真的出塞了,而且就带了五万骑兵,后面并没有步卒的踪迹,这一下察哈尔诸部的酋长们有点懵逼了,难道,这张斌真有事跟他们商议,又或者这还是个圈套。蚀骨之爱:男神得了厌食症

    他们聚到一起商议了一阵之后,还是决定去见见张斌,因为他们实在不想往北迁移,这会儿草原上旱情也严重的很,而且越往北越严重,他们如果向北迁移,不知道多少族人会因此饿死甚至是冻死。

    张斌可不知道他们经过这么复杂的思想斗争才决定来与自己见面,总之,能来就好,能来他就有把握说服这帮家伙。

    察哈尔诸部一众酋长各自扎下大营之后,又抽调精锐,集结大军,摆出阵势,在大营前排出一个个方阵,待阵仗与明军差不多了,他们这才联袂来到两军大阵中间,请张斌前来相会。

    张斌在望远镜中早把他们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这帮家伙,看样子真是来谈判的,不过,他们摆出的阵仗就有点搞笑了,他们真以为那点人马就能挡住关宁铁骑吗

    张斌摇头笑了笑,随即带着一小队亲卫,打马往两军阵中奔去,还未到这些人跟前

    ,大老远他便拱手大笑道:“诸位王爷,好久不见啊!”

    他这倒不是埋汰人家,大明的确给这些人封王了,不过这些王爷对大明来说屁都不是,只是一个称号而已,一众酋长自然也知道他们这王爷是什么个意思,他们不但没摆什么王爷的架子,反而满脸赔笑,连连拱手还礼道:“国公爷说笑了,国公爷,好久不见啊。”

    张斌假假意思拱手还了一



第八卷 第二四二章 这年头生活不容易
    呼兰是察哈尔多特罗部一个普通牧民家的孩子,因为他身体壮硕,骑马也有点天赋,所以,从十八岁开始,他们的头人就经常征召他随部落首领四处征战。

    一开始他还懵懵懂懂,不知道为什么而战,但是,参战的次数多了,他渐渐就明白了,打仗说白了就是为了钱,或者说为了让自己过的更好,从部落首领到他这个普通的士卒,大家目的其实都差不多。

    历经多次大战后,他从身经百战的老人身上学会了很多东西,他学会了怎么躲避危险,他学会儿了怎么在战场上保命,更重要的他学会了怎么在打草谷的时候捞钱,所以,他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了,他父母因此有了更多的牛羊,他也因此有了婆娘,有了一对可爱的儿女。

    但是,这几年他家却一天不如一天了,因为部落的头人再没征召他去打仗,而且,草原上的旱灾也越来越严重,能放牧的地方也越来越少了,牧草也渐渐枯黄了。

    看着日渐减少的牛羊和嗷嗷待哺的儿女,他的心情越来越沉重,这样下去怎么得了,牛羊只会越来越少,如果牛羊都没了,一家人靠什么生活如果能打场仗就好了!

    他的愿望竟然神奇的实现了,这天他们聚集在一起的几户人家收到部落头人的通知,让他们赶紧收拾家什,准备转移了。

    很多人都忧心忡忡,呼兰却是乐开了花,因为他知道,这是要打仗的先兆。

    果然,第二天,部落头人便通知他,带上家伙,准备干仗了。

    他激动的穿上皮甲,背上长弓,拎着马刀就出发了,然后,他便看到无数族人正飞快的向部落首领大帐方向狂奔,那场面,几乎跟几年前大战的时候如出一辙。

    很快,他便随着部落大军与察哈尔各部的骑兵汇集到一起,如同一股洪流般冲向南边,冲向大明的边境。

    他以为这次又要发大财了,可惜,还没接近大明帝国的长城,部落首领便下令,原地扎营,紧接着,又是营前布阵,这个时候,他终于看到前面黑压压的一片明军骑兵,那数量,好像一点都不比他们少。

    他的心开始下沉,他甚至都开始考虑怎么逃命了,因为他知道,明军的骑兵并不多,集结到一起的都是精锐中的精锐,数量差不多的情况下,他们根本就不是对手!

    还好,这一仗并没有打起来,双方的首领在阵前商议了一阵便各自退兵了。

    他怀着失落的心情回到了部落聚集地,回到了自己的营帐,看到自己年迈的父母,看到自己年幼的儿女,他的心情瞬间沉重无比。

    怎么办

    明军越来越强大了,反应速度也越来越快了,他们想打草谷都没机会了,这草原上的牧草也越来越少了,他手中的牛羊也会因此越来越少,以后该怎么办这生活维持不下去了啊!

    失去了希望的呼兰绝望的坐在营帐中沉思了一天都没想出什么办法来,这个时候,部落头人又派人来问话了,有赚钱的活计,不需要刀弓,不需要拼命,只要有把子力气就行,一天最少一分银子,去不去

    还有这种好事!

    一天一分银子,十天就是一两银子,一个月就是三两,有这么些银子买粮食,再加上牛羊奶什么的,一家人足可以舒舒服服的过下去了,去,怎么不去,不去就是傻子!

    于是,他报名参加了什么挖矿的队伍,与上万部落的小伙子一起跟着部落的首领来到了草原南边几十里的大山之中。

    刚到所谓的矿场时,他着实吓了一大跳,因为矿场周围竟然全是明军!

    不过,还好,部落首领紧接着就告诉大家,这会儿部落跟大明不是敌人,而是朋友。

    这到底跟大明做



第八卷 第二四三章 向北延伸的铁路
    时隔月余,张斌再次来到大同镇,这次,他甚至连福广军都没带,就带了五万关宁铁骑,不过,这次随同他一起前来的朝廷大员倒是不少。

    比如,内阁大学士毕懋康。

    又比如,新晋的工部尚书王徵。

    他这次倒不是来和察哈尔诸部的首领谈判的,他主要是来看看大察铁路的修筑情况,同时,他还有一个更大的计划要实施。

    大察铁路就是大同镇通往察哈尔草原的铁路,这个张斌上次就和察哈尔各部的首领提出来了,因为矿石挖出来可不是一点点,那都是以千斤甚至万斤计数的,如果用人力或者畜力运送到大同附近的车站,那费时费力不说,成本还会倍增。

    这成本一增加,利润就减少了,他支付给这些首领的银子相应也就少了,为了自己的利益,这些部落首领自然是极力支持修铁路。

    他们也不知道铁路和火车具体是个什么原理,他们只知道,这东西好像一挖就断,不用费什么劲,如果到时候跟大明再次翻脸了,直接把铁路给人挖断就行了,对他们一点影响都没有。

    大察铁路就这样开始筹备开了,张斌过来的时候铁路都修出去百余里了,他抵达大同镇的第二天便带着五万关宁铁骑沿着铁路一路向北狂奔而去,大约一个多时辰后,他们便来到了铁路的尽头。

    其实,这里已经接近察哈尔草原的边缘,再过去十余里,就能看到一坦平原了。

    这时候,数万山西屯卫正在辛勤的忙碌着,经过这一个多月的实际操作,他们修筑铁路的活计明显已经干的相当熟络了,开山采石的,运输木料的,修筑路基的,铺设轨道的,各行其事,分工协作,有条不紊,大察铁路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向北不断延伸。

    张斌看了一阵,随即又挥手率关宁铁骑一路向北奔去,知道踏上略微有些枯黄的草地,他才下令全军停下来就地扎营,而他自己则带着一众随行的官员和数百亲卫直奔附近最高的土坡。

    他带着一众随行官员上了土坡,又掏出望远镜往北眺望了一阵,这才回头问道:“良甫,你估计在这草原上修筑一条千余里长的铁路需要多长时间”

    王徵闻言,不由目瞪口呆道:“在草原上修,人家察哈尔部的人能同意吗说实话,现在这段铁路我都看着悬,人家察哈尔部一翻脸,这铁路就白修了。”

    张斌自信的道:“你放心,察哈尔部不会翻脸的,你只管修便是了,你说说一直修到察哈尔草原与科尔沁草原的交界处需要多长时间”

    王徵无奈的看了看枯黄的草原,随即估摸道:“以现在这人力,在这平地上,一个月修他百来里应该不成问题,如果按一千里算,不说今年绝对能完工,明年二月初完工绝对没问题。”

    张斌闻言,思索了一阵,随即摇头道:“不行,太慢了,今年十月之前必须完工,人力不够的话继续征召屯卫,哪怕把北直隶和河南的屯卫征召过来都行。”

    &

    nbsp;王徵闻言,不由摇头叹息道:“双全,招人不是问题,主要你这太浪费了知道吗,现在都招了差不多五万屯卫了,这又是口粮,又是饷银,一个月就是十余万两啊,再扩招一倍,那就是二十多万两啊!如果是在关内修铁路倒也罢了,你这在关外投入这么多人力物力财力,到时候察哈尔部一翻脸,那损失可是数百万两!”

    &



第八卷 第二四四章 把城池修到你家门口
    察哈尔部的首领们这次的确失算了,他们一开始是在提防张斌用共商赚钱大计为幌子骗他们去送死,但是,跟张斌会面之后,他们又被巨大的利益给蒙蔽,发动手下几乎所有青壮挖矿去了,这无异于自断手脚啊!

    这个时候,张斌要是动手,他们真会吃不了兜着走,因为他们手下根本就没什么青壮可以召集了。

    人生的大起大落来得太快,真让人有点受不了啊,他们才刚收到第一个月的抽成,还没来得及狂欢呢,张斌便率五万关宁铁骑来到了察哈尔草原的边沿!

    这个时候,察哈尔诸部的首领们真的是肠子都悔青了,说好了要命不要钱的,被张斌一诱惑竟然还是变成了要钱不要命,自己真是猪脑子啊!

    张斌到底会不会趁机动手呢

    这个问题,不但近在眼前的毕懋康和王徵等人想知道,远在草原各处后悔不跌的包工头们也想知道。

    张斌当然不会趁机动手,他坚定的摇头道:“不,就算现在动手突袭也灭不了他们,他们肯定跑的比兔子还快,就算我们把所有挖矿的青壮全杀了,也只能增加仇恨而已,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毕懋康闻言想了想,很快便明白了,张斌的确说的对,蒙元诸部在兵力强盛的时候打不过都会跑路,更何况这会儿一点兵力都调集不起来,只要关宁铁骑一发动进攻,他们铁定逃跑,到时候茫茫瀚海,上哪儿找他们去!

    想到这里,他不由好奇道:“双全,那你准备怎么解决蒙元的问题,修条铁路过去就行了吗”

    张斌故作神秘道:“山人自有妙计,你就等着看好戏吧。”

    毕懋康闻言,直翻白眼,这家伙,又打哑谜!
1...243244245246247...2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