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剑断灯灭之时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楚梦梦寻

    但是没想到北水却不为之所动,反而在想什么,于是忘尘主动开口问道:“小哥,你给我们介绍一下百中教的详细情况,我们好好谋划谋划,百中教可不是一般的地方。”

    “嗯”北水好奇的看着他,“没想到你一个汉人居然对百中教的名头这么上心倒也难得。”

    不等三人回答,北水就拿着树枝在地上划拉起来,简单的给三人介绍起情况:“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百中教的总坛在云贵高原上,那里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原本当年第一代创教始祖不在这里,后来搬迁至此,就是多年前‘鄯阐城’遗址。”

    “鄯阐城”忘尘想了想,“想起来了,是当年宋代大理国君主的皇家园林吧。”

    “不错。”北水点点头,“百中教的形势十分复杂,我们的计划要从头说起,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嗯”楚寻语愣了一下,即怀疑的问道:“你到底想干什么我怎么听着是要打仗”

    “你以为在百中教救个大活人出来那么简单”北水反而冷笑起来,停下树枝,喝了一口茶水继续叹息一声,“这个计划我已经想了十年了,朝思暮想,就是想把欧婵救出来。”

    “十年”忘尘吃了一惊。

    “是的,我和黑僧翁也商量了很久,他也给了我很多意见,完善了这个计划。”

    这句话说的楚寻语倒是很中意,北水毕竟是凡人之躯,根本不了解修真者的手段,他的计划难免有疏漏,但是有黑僧翁这位曾经教内




第八百一十七章 计划(中)
    “水”所有人对于北水的计划都显得出乎意料。小说.

    “不错。”北水继续在地图上画了起来,“诸位请看,万物之母莫过于水,不管是盅师还是凡人,定居点都必然有水,整个鄯阐城由盘龙江的活水贯穿,盘龙江水由北向南穿过整个百中教,当年黑桑翁就是带着我从水路逃出来的。”

    楚寻语低头凝视,按图所示,盘龙江贯穿整个百中教,从北面外围的一个寨子一直到南边的一个寨子,不禁疑惑的问道:“看地理位置最少有一南一北两寨在附近,岂能不设防”

    “当然有防。”北水得意的介绍起来,“北方的是碧鱼寨,南边的是炎鹰寨,我们就要从碧鱼寨下手。”

    “哦”慕缘故作聪明的插话道,“是不是碧鱼寨最弱所以我们从那里切入”

    “当然不是。”北水诧异了一下,即继续说,“整个百中教实力最强的就是碧鱼和炎鹰二寨,要不然也不会派他们镇守水、旱两路,百中教在小苗教主离任之时百中教曾经发生内乱,发生了极为凶残的火拼,当时的前一任檀虫、乌蛇和赤蛛寨主就是死在那会儿,只有碧鱼寨寨主‘刀玉鑫’和炎鹰寨寨主‘沙马俄里’二人生还下来。”

    “我自幼就是跟出生在檀虫寨的,黑桑翁原来是檀虫寨的二寨佬,待我一个孤儿很好,如父如母,按照教规等我十岁之后也应该入教学习,不想当时正爆发了内乱,各寨相互火拼,黑桑翁带着我连夜离开,结果被炎鹰寨寨主发现,黑桑翁的伤也就是被他打的,黑桑翁生前和两个人私交甚好,一个是大右祭,另一个则是碧鱼寨寨主刀玉鑫,那晚黑桑翁趁乱要带我和欧婵走,结果和不慎被沙马俄里所伤,欧婵被捉了回去,无奈之下由大右祭想办法缠住了他,只好带着我顺水路逃往碧鱼寨的地盘,最后是寨主刀玉鑫找了两根滚粗的木头掏空以后把我们藏在里面,顺水流出来的,而后我们收到消息,欧婵就被关押在炎鹰寨,但是具体位置就不清楚了。 ”

    楚寻语想了想,奇怪的问:“百中教的整体实力如何有哪些是大神通者你刚才说的这两个人名字似乎有些……”

    “不错,楚家小哥你知道的很清楚。”北水点点头,赞许的看了楚寻语一眼,“听名字就知道他们来历了,五大寨虽然是多种族混居,但是寨主代表的则是五个不同的民族,这是当年创教始祖的安排,目的就是各族平等,共同御汉,我不知道你们修真者是怎么评价实力的,但是就以黑桑翁做标准你们就知道了,除了左右祭和教行的人马之外,五大寨中各大寨主是公认最强存在,刀玉鑫听名字就知道是傣族,而且是——花腰傣。”

    “什么”楚寻语闻言一惊,“就是那个相传中花腰傣是傣族人最为精通盅术和最传统嫡系”

    “不错。”北水点点头,“花腰傣是很传统的傣族,所以你们不要以为她救了我就对你们汉人青眼有加,那就错了,她们一支多是女子,没有受到历史上的汉文化影响,就算当年的庄蹻建立滇国都没有收服过她们,所以她们继承了傣家最纯正的盅术,顺便说一句,你们曾经遭受的尸蜗葬在刀玉鑫眼里都是不屑一用的小伎俩,所以你们千万小心。刀玉鑫其人听名字你们就知道了,她本名‘玉鑫’,按照我们傣家人的习惯前面一旦加上一个‘刀’字,那就意味是你是统领一方的霸主,代表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她当年被老一代苗教主扶持上位,受到了忽必烈和教内的同时敕封,所以名字前面加上了‘刀’字,成为了五大寨中唯一一位女性寨主,而且听说她不仅精通盅术,更兼横练了降术,是百中教内第二个能做到集‘盅、降’两术为一身的人,所以一般人从来不敢胡乱招惹她。”

    “那第一个是谁”慕缘好奇的问。

    “教主。”北水回答的斩钉截铁,“左右祭分别执掌最高规格的盅、降之术,每一任教主上台之后都由他们辅佐,并且负责教授教主学习这两方面的术,而刀玉鑫以一



第八百八十八章 计划(下)
    当慕缘提起找大右祭的时候,北水否定的很坚决,慕缘连忙解释起来:“不是,我是说他当年肯帮你们……”

    “不行就是不行。<->.”北水很坚决,看见楚寻语三人很诧异的看着自己这才解释起来,“这也是黑桑翁的意思,因为大右祭很排汉,我们不好接触,反而惹祸上身。”

    不过楚寻语已经记住了大右祭这个人,因为他感觉此人似乎和北水或者黑桑翁有一段曾经的往事,要不然不会放着这么一位厉害的救民恩人弃之不用的,不过眼下不说这个,反而问关键的问题:“小哥你方才说我们要穿过教内总坛那不是很危险”

    “这个无妨。”北水轻松多了,“整个计划里面就这里反而是最容易的,因为你们有所不知,碧鱼寨有一种用盅术喂养的大鱼,皮厚肉糙,在水里力大如牛,最喜欢用头撞着水里的漂木和杂物嬉戏,我们当年逃出来就是用的这个法子,届时我们需要藏在其中,碧鱼寨的那个朋友会驱使这些鱼推着我们涉水而过,只要我们不上岸,远离总坛的另一端就行了,这很好辨认,昔日大理国尊崇佛教,铸造了一个高约二十丈的大铜佛像放在正中间,后来百中教接手以后也没毁掉,作为教内信仰佛教的多族弟子供奉的殿堂,毕竟南疆一直尊崇佛教,不能意诋毁,那尊大佛隔着百里都能看清楚,到时候我们只要远离大佛也就意味着我们远离总坛了,在这个计划里面,万不得已的时候或许只有一个人能帮我们,那就是檀虫寨寨主吴岩卡,当然,我说的也仅仅是‘或许’,能不能靠得住还很难说。”

    “我感觉这一切都想的理想了。”忘尘担忧的摇摇头,“百中教人多实力强,这个计划虽然理论上行得通,但是一旦出了岔子就没什么补救办法了,毕竟那么多人明摆着的,只要有一人发现我们叫一嗓子,我们都是案板上的猪肉——等着被剁吧。 ”说完忘尘还古怪的想自己什么时候变得和慕缘一样油嘴滑舌了。

    “放心。”北水似乎根本没有在意这个问题,“我估摸着过不了多久,百中教就要大乱了,到时候他们必将打的昏天黑地,没人会管我们。”

    “怎么讲”三人都很费解。

    北水摇了摇手指,有些沉重的说:“这就是我说的‘天时’,不久前我接到消息,刀玉鑫露面了,她自从两任教主离任之后一直深居简出,听说前不久因为碧鱼寨的三寨佬离奇死亡,她亲自出面,要拿赤蛛寨寨主‘翁可必巴’的人头算账,我们等着好了,不久之后这帮人就要自相残杀了。”

    “这种话你也信”楚寻语有些好笑,“我们汉人大门派也时常有矛盾,都是说说气话罢了,‘取个权重位高的谁谁谁长老人头算账’经常挂在嘴边,最后没几个成真的。”

    “那是你们汉人。”北水苦笑一声,“我们南疆人从来都是说一不二,尤其是她刀玉鑫,她有个惯例,每次露面不取几个人头是不会罢休的,上一任死亡的三位寨主有两个都是折在她手上,她可是敢说敢做的。”

    “你的意思是说……”忘尘明白北水的意思了,“原本就有两个寨子和碧鱼寨有深仇大恨,她又是执迷不悟的人,这次一旦下了杀手,那么几个寨子就会新仇旧恨一起算,到时候就天下大乱”

    “一万个肯定。”北水咬咬牙,但是神情很快恢复了平静,幽幽的回答,“百中教就是毁在他们自己手里的。”

    定了定神,又指着地上的地图说道:“其实我们要注意的就是我们行进的路线。”

    “路线”三人有些不解。

    “是的。



第八百一十九章 创教
    路上北水给楚寻语三人慢慢道出了百中教的往事,这不仅给楚寻语三人上了一课,而且还对那座失落的黄金城有了另一面的认识。{}{} ][}

    因为百中教历来很少与中原往来,所以人们对于他们的了解是少之又少,楚寻语家中和忘尘的天机阁里藏书典籍也记载的不多,甚至关于它的来历中原坊间连胡编乱猜的段子都很罕见,也许是因为了解的相关消息实在是太少了,就算是胡诌也得有些根据,而连根据都没有的话那连诌都诌不出来,所以对于百中教的来历,楚寻语知道的最确切的内容就是孙濛罄带回来的消息了,只知道是由一支古滇国的皇室禁卫军的后裔建立的,其它的也不得而知了,但是北水自幼出身在百中教,对于他们的历史却知道不少,于是告诉了三人。

    前面提到过,百中教的历史并不算长,只有五百余年,这种年龄在江湖名门大派中几乎算不上名号,但是百中教不仅能茁壮成长,还能和中原大派并驾齐驱至今,成为了目前江湖上唯一一个集门内修行和治理民生为一体的类似于“草头朝廷”的奇特门派,不得不说有他们自己的一套。

    北水揭露了这一现状的背后秘密,其实百中教当初的建立也和中原的统治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一点确实是楚寻语三人始料未及的,为曾想其中还有这么一段故事:昔日百中教创立是在唐朝晚年唐懿宗的时候,唐懿宗楚寻语他们都知道,他是神州历史上著名的无能昏君之一,也是历史上少数几个无能昏君还能平安度日到殡天的“神奇皇帝”,他具备了历史上所有昏君几乎都有的坏毛病,什么骄奢淫逸、不思进取、重用奸臣、宠信宦官等等等等,罄竹难书,凡是这样的昏君在任必然引发农民起义,国破家亡,但是这位唐懿宗的神奇之处就在于他如此的无能、如此的昏庸居然百姓没有反抗他,他平安度日直至寿终正寝,只能说是祖上保佑,天道降恩,给这种痴帝也有痴福,其中唐懿宗唯一与其他昏君有略微不同的是他大力推崇佛教,而且是举国之力、穷奢极欲的推崇,南疆的百中教先人就是借着这个无能的汉人皇帝的庇荫才打下了后来一统南疆的基础。

    唐朝历史是一段几波几折的历史,也是神州历史上少数几个长命朝代,主要离不开其中几任优秀皇帝的励精图治,唐朝的前半段开创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等重要时期,而唐懿宗这个不思进取的昏君无疑是坐在祖宗的江山上吃老本,昔日在唐朝最鼎盛的时代之后爆发了安史之乱等数种危机,弄的唐朝的江山岌岌可危,灭亡就在眼前,好在唐皇李家命不该绝,后半段后来又出现了唐宪宗至唐宣宗等等几代后唐皇帝励精图治,让大唐王朝在后半段竟然又恢复了盛世元气,这就是史上著名“元和中兴”,可是“打拼老爹败家儿”,唐宪宗玩命似的的奋发图强试图力挽狂澜却也禁不住唐懿宗这个败家儿子继位以后玩命似的败家,他不仅把几代前人皇帝兢兢业业的成果啃食一空,还把唐王朝最后的复兴希望给毁灭了,彻底蛀空了国家,让政局风雨飘摇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果不其然,这昏君死后没几年就爆发了著名的黄巢起义,从此一发不可收,导致盛极一时的唐王朝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百中教第一任教主的名字不光楚寻语三人不知道,就连北水都不知道,只清楚后代教主称他为“至贤仁惠明典奉佛南国师”教主,俗称“明典教主”,怎么样听听名字就知道不是南疆人的称呼,这还要多亏唐懿宗这个不学无术的昏君,居然是他册封的,册封的缘由简直荒诞可笑,仅仅是因为这位教主主动献上了一部南传佛教珍品佛典,就给他封号了,不得不说是唐朝的不幸、南疆人的万幸。

    据说这位明典教主是一个很聪慧的人,他的前半生一直致力于统一南疆,但是那时候恰逢是“元和中兴”,从唐宪宗到唐宣宗都一直是政治清明,王权归于一统,要知道自汉武帝时代起古滇国覆灭之后南疆就不允许民生独立了,而单纯的建立门派中原汉人的各大派更是不许,所以明典教主闷闷不乐于没有机会,一直没有什么太大作为,除了修行之外也实现不了自己的抱负,但是出了这个唐懿宗真是神来之笔,他爱慕虚荣,喜欢肆意追加封号,皇帝加封号可不是便便的,这是为了给有卓越贡献的人,不管是先人还是现人,表彰他们伟大功德的时候才能给的,同时还要颁布诏书,大赦天下等等,十分繁琐,所以一般帝王不会轻易这么做,唐懿宗就是个例外,他不仅给自己追加的封号内容足以比肩太宗、玄宗,还意给别人加封,只要那人迎合自己就行,别说,这还真是昏君的通病,也不找面镜子照照自己,就看自己那点败家的德性能和英明神武的太宗、玄宗前人比吗,主要就是好大喜功。

    而佛教的传承在唐代更是几起几落,唐皇帝中有些迎佛,有些辟佛,自武宗灭佛之后,佛教在中原一度遭到动摇性的打击,但是唐宣宗时期有了些恢复,不过唐宣宗本人也是有所芥蒂的,并没有大力推崇,可是到了唐懿宗这败家儿子手里,好嘛,整个颠覆了一切,用举国之力来振兴佛教,还美名曰“为百姓祈福”,于是造就了一场历史上空前绝后的“迎佛骨”活动,就是要把佛骨从寺庙迎入京城,仪仗队伍连绵不下数十里,所到之处莫不是以水银为池,以金玉为树,劳民伤财,耗尽国力,当时有个别忠



第八百二十章 群雄逐鹿(一)
    北水讲完创教经过的故事已经到了傍晚时候,楚寻语三人又走了一段路,这回是到了一个白族的寨子,白族历来都是很包容的,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来他们在历史上受汉文化的影响很深,二来则是他们信奉佛教,佛家历来大开方便之门。 小说.所以当北水带着楚寻语三人来此找了个当年开赌坊认识的熟人之后,寨子里特地网开一面,破例允许楚寻语三个汉人留宿,安置在寨子角落的一处小楼里,待遇倒也蛮好,至少有床铺可以休息,不用天天露宿山野睡土地了,楚寻语三人久违的洗了一个热水澡,当时还想着白族人真不错,后来才知道原来他们是知道了慕缘身份,慕缘是汉人禅宗的弟子,白族寨主托人捎话来,想请慕缘第二天去寨中的寺庙开坛并且和本地南传佛教的众僧互相切磋佛艺,以便寨中子民可以聆听来自中原佛家高僧的教诲,但楚寻语三人商量了一下还是委婉的拒绝了,毕竟有要事在身,给了一笔丰厚的锦缎作为酬劳,并且答应等事情办完了有机会一定回这里求本地高僧指点一番。

    但是对于这事慕缘却出奇的上心,他居然已经准备好讲经的内容了,准备以南传佛教经典文献《论事》为引,重点和本地高僧探讨一下南传和汉家禅宗之间的佛学矛盾点,关于这件事楚寻语本以为是慕缘想出风头,可是看他一脸凝重的样子便有些疑惑,似乎慕缘有了什么心事,不过他不说自己也不便问,等他想开口的时候自然会开口。

    晚上洗完澡三人没事做,就在星空下对饮几杯,别说,白族的酒很有特点,他们酿出的本地酒虽然和中原人风格迥异,别有一番宁静风味,三人起初有些喝不惯,多喝几口却也觉得爽口,好久都没有这么惬意了,生死之后三人感情更进一步,于是你一杯我一杯不亦乐乎,忘尘和楚寻语诗词唱和,倒也不亦快哉。

    出乎意料的是北水洗完澡也出来了,叫了几个小菜,主动加入进来,楚寻语有意考考他,故意问他会不会喝酒,北水爽朗的一笑,拿起杯子一饮而尽,叫道:“人生苦短几如意持盏抿馐浅小酌。若问今生偷几欢,不罢酒杯不许问。”

    “呦”三人不曾想北水此人还有几分汉家文采,忘尘立刻敲杯唱和:“朝阳起落几人顾光阴如梭一杯酒,问君如有豪情意,换觚再饮至情迷。”

    “好、好一个‘换觚再饮至情迷’。”楚寻语哈哈大笑,也是感情涌来,连忙在给北水满上一杯,叫道:“来、来、来,再饮一杯。”

    北水也不推辞,一口喝完拍案吟道:“自古豪情皆纵笑,不知背影把泪吞。伤心自有伤心处,独饮却无罢酒时。”

    慕缘赞道:“小哥文采不错啊。”

    北水脸红了红,呵呵笑道:“这不是我作的,是第二代小苗教主写的,她当年不是和汉人关系很好嘛,所以写了不是汉人诗词,粗浅的很,诸位见笑了。”

    “我想你们的那位小苗教主一定是性情中人。”忘尘想了想说。

    “哦”北水好奇的问道,“人家都说她是汉人走狗、见利忘义之辈,老兄你如何这么说”

    忘尘笑着道:“一句‘自古豪情皆纵笑,不知背影把泪吞’就道出了她心中酸苦,可见她也是有苦难言,这不是性情中人吗”

    “说的好。”北水举杯叹道,“在饮一杯。”
1...161162163164165...2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