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明第一祸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俗人喝茶

    对段鋹的处置,朝廷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坚决态度。上折提议释放段鋹的官员被罢官,连带家中同朝为官的族人考核降级;深怕京师有瘟疫,带着全家老少离京的寿云侯被夺了爵。此刻正跪在大明门请罪。

    高压之下,无人敢再提释放段鋹一事,权贵们也不敢撤离京师。可堵得住众人悠悠之口,堵不住人们心底的恐惧。

    一则不知真假的流,让大明的帝都关闭城门,禁止人员进出。京师的繁华一夕之间崩塌,大家小巷为之一空。京师在干旱缺水时期,也没有如此萧条。

    在瘟疫面前,京师没有特权。京师爆发过很多次瘟疫,每次都会死不少人。在瘟疫面前,不分达官贵族和庶人,大家拥有同等染病的机会。

    百姓们虽然在重压之下不敢乱说话,可一张张愁眉不展的脸,让看着的官员心里堵得慌。

    在几万双眼睛的殷切期盼下,六部资历最浅的石瑶最先动摇。

    “诸公,百姓惶恐,不如让礼部官员到城隍、娘娘庙、各家寺院、道馆烧香祈祷,以安民心”石瑶道。

    马文升没好气地说:“陛下说了,如果神佛有用,要我们做什么!要去只能以私人身份前往,不得着官袍。”

    以前觉得陛下和喇嘛走得近,大家担心陛下会和成化帝一样推崇喇嘛教。出了事才瞧出来,陛下满天神佛哪个都不信,只信有用的。

    这次喇嘛、和尚、道士都没法子克制瘟疫,陛下都不信了。

    这真……

    石瑶心底发慌:“陛下不信神佛,可百姓们信。我等只要装装样子。”

    “不能让朕的子民养成‘遇到困难求神拜佛’的观念。遇到困难龟缩不前的风气要改。如果老祖宗也这么想,我们还在过钻木取火的日子。面对困难,我们迎难而上。没有条件,那就创造条件上!”朱寿戎装在身,大步流星地走向刑场。

    石瑶楞了一下。这话乍听起来没毛病,可怎么感觉怪怪的

    朱寿亲自验明段鋹身死,招招手让王岳拖走尸体,挫骨扬灰。

    威严地扫视观刑的众人,朱寿不满地道,“你们是大明的百姓!不是元蒙时期低劣的四、五等民。大明的子民血性在哪里”

    “啊!”朱寿指着台下众人,“告诉朕,大明子民是不是都没血性了一个流把你们吓成缩头乌龟。如果大明遇到外族入侵,你们是不是都要当亡国奴”

    “打仗我们当然不怕。敌人是真实存在的,一人打不过大家一起上便可。可是疫鬼在哪我们都看不到!”人群中有人壮着胆回话。

    “就是,就是”一个人起了头,无数人附和。朱寿在台上往下看,黑压压的人头像麦浪一样起伏。

    朱寿脸色阴沉:“是个头!大明怎么了文人没骨气,武人钻钱眼,百姓丢掉血性!那就让朕唤回华夏的血性。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若朕被疫鬼所害,至少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祖宗。”

    朱寿雄赳赳气昂昂走下行刑台。骑上超影,在府军前卫的保护下疾驰而去。

    官员们和百姓被吼得一愣一愣。他们扪心自问,大家真的丧失了血性

    “陛下又出京了!”刘健猛拍大腿,“都愣的干嘛,快追啊!”

    高凤脑子嗡的一下。出京去哪难道是




第456章 民间巡逻队
    刘健把身上所有的保心丸递给马文升。马文升揉揉眼睛,他似乎看到有泪花挂在刘健眼角。

    “我以为陛下走的是霸道。我错了,陛下走的是王道。陛下必将成为千古一帝。真想多活几年,看看陛下如何大明建成超越汉唐的盛世。”刘健感慨了一句,用手巾擦了擦眼睛。

    马文升心中一动:“老家伙你……”

    “我已七十有二。人生七十古来稀,活够本了。”刘健笑笑,“若是能撑到陛下回京就好。我有许多忠言逆耳想对陛下说。就怕写在纸上,陛下不会多瞧一眼。”

    “老家伙你到底怎么了!”马文升着急追问。

    “没什么大事,不过是风疾越来越严重。时不时头晕目眩、晕厥,不知什么时候便醒不过来。最近几日头晕的次数越来越多。王院判束手无策。”刘健苦笑。

    总是在新皇面前假装晕倒,没成想假戏真做了。

    马文升面露哀痛。风疾无药可医,唐朝有多位皇帝死于风疾。他历经几朝,经历了无数的生离死别,自己同样年事已高,不过是早走晚走的区别。叹了口气,很快收敛了情绪。此时不是感伤的时刻。

    拍拍刘健的肩,两人一同走向文华殿。“老东西,召军机处、内阁开会吧。在你倒下之前,替陛下守住江山。陛下是重情重义之人,定不会亏待你的两位孙子。”

    “我知道。所以我把他们安排在河套。河套几乎独立于朝堂之外。是陛下的小朝廷,提拔官员只需陛下一句话。万一那俩孩子中不了进士,在河套当官也是一样的。”刘健大笑。

    马文升啐了一口:“难怪你不再提让河套纳入朝廷的话头。”

    “近日与我家孙儿通电话时,孙儿说在河套见到了马大人的么孙。”刘健摸着胡子轻笑。

    两人对视一眼,相视而笑。

    陛下力图科举公正。明言不会再给官员子弟国子监监生的恩赐。今后只会恩赐旗手卫虚衔军职。旗手卫被人戏称‘绣花卫’,入旗手卫的都是绣花枕头。有志气的年轻人,根本不想入旗手卫。到河套当官,成了不少权贵给子弟安排的后路之一。

    新皇强势,除非万不得已,无人会和新皇硬碰硬。

    众口难调、人心难测。也有人暗自打算,想趁新皇前往辽东的关口做点文章。

    军机处、内阁联合下发的命令让他们歇了心思。文武百官严正以待未来可能发生的变故。所有京官取消沐休,分成两班轮流值守,确保一切安稳。各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进入战备状态,一旦地方上有人造反,立刻扑杀。

    马文升说要殉葬的话,并不是无的放矢。他是在提点大家,陛下去辽东一旦出事,身居要职的官员都有失职之嫌。不管是太上皇还是未来的皇帝,都不会重用他们。他们唯有维持朝廷稳定,祈祷新皇安然无虞回京。

    当然,最佳的办法是阻止新皇进入辽东。只是以新皇的脾气,逆贼的猖狂,可能性微乎其微。

    弘治帝也知道儿子的脾气。带上妻子和女儿,微服出入于京师各道场、寺庙,为儿子的辽东之行祈祷。

    君王死社稷!朱家的皇帝就应该有这种自觉。就算京师爆发疫情,也不能向逆贼妥协。逆贼打的是所有朱家人的脸。宗人府把话传给了各路藩王。

    在外浪得乐不思蜀的宗室们,匆匆返回封地。和官府一起严厉监察各处。谁敢在他们的封地闹事,就是把他们推入火坑,先杀了再说。

    有不良记录的崇王、兴王、宁王、庆王一脉,受到同宗亲戚们的‘热情’拜访。尤其是兴王府,同时住了八个藩王府的郡王。

    辽王等在赤岭马市、茶马古道发了财的藩王,追加赏金寻找名医。连国外的商人都被高额的悬赏刺激了,纷纷把消息传回国。

    陶仲文听到段鋹被斩首的消息,破了仙风道骨的仪容,把炼丹室砸了稀巴烂。

    朱寿在午门的



第457章 大明威武
    在老妇人咄咄逼人的问话中,潘依道露出了破绽。一口山东话暴露无遗。《大明皇家日报》做过专题报道,逐一介绍‘平顺朝’的伪官。对出生山东绛县的伪丞相潘依道、伪太尉孙爵的介绍尤为详细。

    “潘依道这人是潘依道!”人群中有人从怀里掏出旧报纸。

    老妇人一把扯掉潘依道的假胡子。

    因为身份证,人物素描的画法在大明推广开。有能力进入报社的文人,都有着一技之长。报馆的插画师能根据旁人口述,画出的人物像和本人相差无几。

    去掉了胡子的潘依道,和画像有八分相似。

    老妇人一巴掌打趴了潘依道。“自己没用考不上进士,拦你扶不上墙。就算你是变卖了祖产、贿赂了县令当上吏目,只要事情办得好,谁会赶你走!你倒好,恨上了陛下,跟着逆贼造反。我让你造反,我让你造反……”

    老妇人起了头,周围的人一哄而上。潘依道很快被打趴在地。

    潘依道没想到,他躲过了锦衣卫、东厂的追逃,没躲过如同蝼蚁一般存在的小老百姓。

    被百姓们发现了又如何潘依道恶声恶气地威胁:“我身上带着疫鬼!你们不放我走,我就这把疫鬼放出来。”

    老妇人和周围的百姓停了拳脚退后,潘依道身边留出一米左右空地。

    周围有人怕事,偷偷地往后退。有一便有二,很快围住潘依道的人墙消失了。除了老妇人等几位带着红袖章的,潘依道四周变得稀稀拉拉。

    鼻青脸肿的潘依道艰难地从地上爬起。这群刁民,下手够狠的。

    看到刁民们吓得后退,潘依道猖狂地大笑,“怕了吧我们国师神通广大。本来能得道飞升。可是为了造福苍生,铲除妖龙,寻找真龙天子屠杀妖龙。妖龙在位一天,大明的气数就少一分。平顺朝迟早杀了妖龙,灭了朱明皇朝!”

    “呸!”老妇人一口痰吐在潘依道脸上,“放疫鬼害人的也能得道飞升升到哪十八层地狱朗朗乾坤,疫鬼还能作妖就算老天爷一时没看到,大明门前可有真龙遗骸呢!”

    “活够了的跟着我,一起压住他。看他怎么把疫鬼放出来。”老妇人招呼四周仅存的几人。

    老妇人不管不顾地抱住潘依道,其余年纪大的红袖章们不怕死的叠了上来。一层叠着一层,潘依道被压得动弹不得。年纪偏轻的红袖章一半维持秩序,一半到皇庄找人少帮忙。

    一位约莫二十多岁的红袖章青年,朝周围人冷笑,“陛下真没说错,大明的确缺了血性。没血性怎么可能过上好日子!将来我们过得红红火火,你们可别眼馋。”

    皇帝不差饿兵,红袖章看似义务劳动,实际有很多隐形福利。比如介绍到皇家商行下属的作坊做工;已经在作坊的,很可能有机会当个小管事;也可以选择让孩子到技校学习。技校是皇家商行几大作坊联合办学,学好本领毕业,一入作坊便是技工。此类种种,是想上进的好机会。

    周围的人当下没有特别的感想。等朝廷下旨后,他们会的肠子都青了。朝廷给壮烈牺牲的老妇等人竖起牌坊,给他们的子孙优待;侥幸活下来的,赐下丰厚的奖赏。

    “陛下,京师的险情已被排除。”王岳把京师的电报递给朱寿。

    朱寿快速浏览,轻笑,“东厂不必扩张,以免引起朝臣的忧心。但可以加大力度支援民间护国组织。用的好,天下处处都是眼线。”

    “陛下圣明。”王岳心领神会。

    东厂厂督王岳跟随朱寿出京,锦衣卫指挥使牟斌负责京师安全。牟斌发来解除危险的电报,他也很快能给京师报平安。

    他们还没去辽东。东厂发现伪太尉孙爵出现在山海卫,威逼利诱之下,套出陶仲文的行踪。孙爵会因为利益跟着造反,也会因为利益背叛陶仲文。

    其实,陶仲文的没有安排错。

    潘依道十分虔诚,临死前还不忘多感染些人,试图完成陶仲文的重托。换成孙爵,或许根本不敢入京自投罗网。



第458章 辽东之殇
    上辈子朱寿经常听到一句话“没有梦想的人像咸鱼”。这句话有段时间成为他的口头禅,激励他在‘金融’领域没脸没皮地混下去。

    当看到一个个深坑中,得瘟疫过世的人像一条条咸鱼堆起,摞起来像小山堆一样。脸上痛苦的表情定格在死去的瞬间。一张张扭曲的脸相叠,冲击着朱寿的神经。

    理智告诉朱寿,此刻应该学刘备嚎啕大哭,收获辽东军民人心。可他哭不出来。

    在人前永远都是挺直的脊梁,此刻弯曲了。

    朱寿蹲下来,双手遮住眼睛和脸,不让别人看到他的眼泪。悔恨的泪水。

    汪鋐带上口罩,领着研究院的人往一个个大坑倒猛火油。死者以及他们生前接触过的物品都被仍在坑中。扔下火折子,一条条火龙吞噬着死者,以及死者留在世上的痕迹。

    根据孙爵交代,被陶仲文蛊惑服下疫鬼药丸的,是走私案的主谋者韩辅。韩家是太祖从凤阳带出的兵。大明开国后在辽东都司为官。一百多年来韩家为大明守护边疆。一个走私案,韩家所有子孙被牵连。

    对于韩辅不忿,朱寿可以理解。韩辅冲动下的举动,朱寿同样理解。

    和韩辅接触、关押的,都是原辽东都司的高级武官。定西侯也曾单独见过他。这些人中,年老、遍体旧伤者离世。身体强壮如定西侯者,奄奄一息。

    韩辅是得瘟疫而死。和他一起火化的,有普通士兵、农民、商人、士子、官员。死前的高官厚禄、名誉声望转头空。

    朱寿准备瞒下韩辅是瘟疫源头的消息。

    “朕,失职了。”朱寿捂着脸嗡嗡地道。

    此刻,他深刻感受到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他的每一个决定,都会改变很多人的命运。有血有肉、有妻儿老小的鲜活生命。不是上辈子游戏的冰冷数据;也不是史书上聊聊几字。

    正在他陷入无比的自责中时,一双手用力拽起他。

    王守仁用尽力气大声说“‘惟天下之大诚,能立天下之大本’。陛下彻查走私案,出于为国为民之心,陛下并无过错!辽东走到今日的地步,罪魁祸首是天下间的不正之风。陛下应该一鼓作气,还天下人一个朗朗乾坤!”

    朱寿拉起王守仁的衣袖,擦拭眼泪和鼻涕。不枉他费尽心思栽培王守仁。吹响思想解放、催生民主萌芽的明阳心学,竟然给他再次挺直脊梁骨的底气。

    “蚌因身体被嵌入砂子,使它不断地自我疗伤。忍受伤痛等到伤口复合,便有了珍珠。”朱寿目光坚毅,“愿大明也能在忍受伤痛后,养出宝贵的珍珠。”

    “医学院、惠民药局、各地名医全力救治病人。没有感染的兵将、官员、吏目,每十人携带电台往各地收集瘟疫情况。出现一例感染,所有接触的人不得外出。朝廷负责派专人提供每日食物等生活必需品。”

    “野外发现尸骨,统统火化埋葬。家中亲人染病过世,朝廷给丧葬费火化。”

    “失去生活依靠的百姓由养济院负责。皇家商行会拨专款支援辽东养济院。所有孤寡,老有所依、幼有所依。几大技校增加辽东籍学生数量,辅助辽东建设发展。”

    “瘟疫一日不除,朕一日不离开辽东。”

    “瘟疫过后,走私案依规处理。”朱寿有条不紊地发布命令。

    新皇的身影出现在疫区,是给辽东最大的安抚。新皇做出最高指示,走私案板上钉钉,没有妥协的余地。辽东恢复正常的秩序。

    辽东死了4万多人还没有乱。一是因为军机处、三法司官员的指挥有度。二是辽东卫所武官手头无兵。无法命令从其他卫所抽调
1...120121122123124...1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