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明第一祸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俗人喝茶

    惠安伯一席话点醒梦中人。

    “是啊,陛下绝对会发怒。”定西侯醒悟,“陛下不是先帝。”顿觉失言,定西侯尴尬地咳了一声。

    惠安伯硬是挤出笑容:“诸位也别太过悲观。要相信陛下。陛下,是能创造奇迹的人。五年前我调往榆林,对鞑靼多次扰边的行为恨之入骨。奈何力量微薄,连庇佑一方都做不到。可五年后,鞑靼已经被陛下踩于脚下。河套、吐鲁番、漠南一半的土地也尽归大明。”

    “陛下,自然是圣主。”东厂公公趾高气扬。若不是太上皇还在,他想把所有的赞美之词套在陛下身上。

    顾佐和杨珠想到新皇的脾气,立马放弃了原本的立场。还好惠安伯提醒了他们,否则回京后必会被新皇折腾死。

    杨玉连连点头,催促东厂马上发电京师,请求派遣太医协同救治瘟疫。

    陛下刚开始查走私案的时候,手下的人根本不担心。陛下对武官好,扶持武官和文官打擂台。若是知道牵连甚广,一定不会下狠手。可没想到陛下丝毫不给武官们留脸面。陛下甚至说,他没有杀人已经是看在辽东御敌多年的辛苦,格外开的恩。

    对高级武官来说,抄家、做苦力的惩罚还不如杀了他们。被抓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族一锅端。就算家族中没有官职的平民,只要涉嫌到走私案的某一个环节,也会被关入大牢。

    手下有人想过造反吗一定是有的。尤其是曾经和他争当辽东都指挥使的韩辅。韩家在辽东上百年,亲朋故旧占辽东一大半。这次几乎被连根拔起。陛下让武定侯世子传话,说的好听,将来给他们机会立军功从头再来。让一个百年世家从头再来,简直是天方夜谭。

    可是韩家敢吗别说韩家内部大部分人不愿,底下的兵也不愿意给他们卖命。兵卒们听到调动的命令,欢欣鼓舞地离开辽东。在陛下提出军改之前,武官们侵吞军屯、吃兵饷、把军户当奴仆。兵卒们现在的好日子,都是陛下给的。这两年来没有陛下接济粮食,辽东的人全都会饿死。




第452章 暴力封锁
    辽东的消息经过东厂的整合,完整地传回了京师。

    疫情刚开始只在押解进京的犯官中爆发,很快便被定西侯等人控制住。众人正在辽东都司商讨应对,突然辽东上空出现天狗食日。

    辽东大地昏暗了整整一刻。一道耀眼的流星划过天际,留下了长长的尾巴。同一时刻,辽东各地的河一同翻滚,所有的河流如同黄河一样变得浑浊。明明是11月底的冬日,却如同南方一样,酷暑难当。一刻过后,大地重现阳光。随同阳光一起而出现的是雾气。在迷雾的遮挡下,可视距离不足一米。

    “一炷香之后,雾气散去,辽东疫情大规模爆发。一盏茶的功夫,各地卫所电话上报数十起疫情,2000余卫所兵卒染病身亡。染病的兵卒与此前的犯官病状一模一样。医官们束手无策。”传话的刘孝一头冷汗,“辽东地广,卫所有电话能及时回馈疫情,乡镇村庄染病人数未知……”

    朱寿猛然暴喝:“令各处动用一切手段,把平顺大帝段鋹在辽东四处放毒的消息传出去。谷大用联系罗清,让罗教辽东信徒搜集疫情消息,集合染病信众,朕会派出御医医治。没被感染的信徒临时编入军统,防止各地发生爆动。”

    明朝的医疗和卫生状况堪忧,经常会有疫情发生,影响范围有大有小。刚开始得知辽东有疫情,虽然发生在冬季有点奇怪,但朱寿还没太在意。四年前朱寿第一次出宫,在京师的小巷间看到了多处排泄物,对明朝的卫生状况心中有数。可当疫情和天灾同时出现时,引起了他的警惕。

    系统为了获取恶念值恢复自身,能制造酷炫的天灾,也能传播让人感染的病毒。系统被他处理前,偷偷在另一个人的身上留了备用系统。原以为是刘瑾,如今可以确定在‘死去’的陶仲文身上。他浏览过系统商店出售的所有商品,假死药这类保命的东西有很多。

    只是可怜了刘瑾。历史上受千刀活剐而死,这一世被他挫骨扬灰。

    如果陶仲文真的拥有一部分系统,定然需要大量的恶念值购买所求。恶念值这玩意儿,没有强大的实力和后台,获取越多存活的可能性越底。也就是他的后台够硬。换一个人很快就能被祸害的人联手弄死。陶仲文也没这个胆子直接出面。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想要通过造反上位,必定要收买人心。朱寿做了很多与百姓有益的事,其他人想要收买人心并不容易。‘死去’的陶仲文只能推出段鋹,用从系统购买的‘邪术’迷惑百姓入教,一下子壮大实力夺权。

    可这样做的弊端,便不能获取恶念值。官员和百姓恨的是造反的段鋹,而不是他陶仲文。陶仲文被逼到了山穷水尽的一步,只有暴露在世人面前,获取大量的恶念值从系统购买所需。

    朱寿是不会让他得偿所愿。

    谷大用领命而去。

    在场的几人相互使眼色。他们此前只知道罗教是新皇隐藏在民间的力量,现在才知道罗教也有武装力量。帮助武靖伯平定东北女真叛乱的,必是罗教的人。

    朱寿猜到了他们的想法,冷哼道,“太祖依靠明教起家,朕在民间发展罗教有错你们不是常说朕类太祖多矣吗”

    “陛下是万民之主,如今再让罗教发展下去多有不妥。”谢迁斟酌着说。

    朱寿懒得和他们纠结此事,给皇家研究院的汪鋐去电话。“辽东大疫,让医学院组建医疗队赶赴辽东,尽快研究出医治方案。”

    朱寿对研究院的投入巨大。为了研究院,特意扶持汪鋐成为第七位内阁阁老。大量的人力物力砸下去,总得听到点水花声。自高产良种培育技术之后,研究院很长时间没有出成果。

    如果这次不能尽快想出法子控制疫情,他要换人了。他身边不留无用之人。

    刘健意味深长地瞧了朱寿好几眼:“辽东出现奇异天象,朝廷必须尽快给出合理的解释。防止百姓受人蛊惑。”

    陛下把疫情推到叛贼身上,骗不过天下人。按历来的惯例,出现异象和重大伤亡,一定是人事有亏伤了天和,上天发怒降祸于人间。每每此时,皇帝或朝中重臣需要担责。陛下心高气傲,肯定不会下罪己诏。内阁、军机处的架子刚摆



第453章 民心?
    陶仲文站在山顶远眺山海关:“朱厚照当了皇帝原形毕露,已经不在乎爱民如子的名声了。”100点恶念值买的一刻时辰的探查术,比望远镜效果好很多倍。

    单薄的布衣在寒风中摇曳,身边的人冻得嘴唇发紫、血色全无,陶仲文依旧是红光满面,丝毫没有受冻。越发显得仙风道骨。

    “国师,现在我们怎么办本想利用天象逼妖龙放了大帝。没想到异象一出,妖龙害怕了。四处封锁消息,唯恐被天下人知道。”被‘平顺大帝’封为‘丞相’的潘依道忧心重重,“我担心妖龙会借此机会杀了大帝。”

    伪太尉孙爵热切地看向陶仲文:“有国师在,丞相担心什么大帝有帝王之相,可惜无福消受。只要让国师再找一位推到幕前便是了。”

    潘依道、孙爵两人屡试不中,因家有薄产,纳粮捐了个县衙的书吏。谁承想新皇大力清除不合格的官员、吏目,他们两人同时被驱离。家产捐了,书吏也做不成,两人陷入了绝境。就在他们俩人无米下锅之时,国师带着平顺大帝段鋹到村中除妖。见识了国师的通天本领,两人破罐子破摔,决定跟随段鋹起事。

    起义闹得沸沸扬扬,平顺军几乎占领了山东。结果段鋹那个没用的东西,一定要娶霸州‘贵不可言’的王满堂。由于王满堂坚持要用黄金打造头面首饰,段鋹带着大部队攻击焦远金矿,被驻守的腾骧四卫打的落花流水。

    孙爵想不通,国师为什么要扶持没有能耐的段鋹,他比段鋹更适合当大帝。

    潘依道嘴角微微一抽,讥讽的笑容一闪而过。当人间帝王有什么意思!应该紧抱活国师的大腿,等国师得道成仙,带着他们一起到天庭当神仙才是最重要的。没瞧见国师不惧寒冷、目视千里,离成仙不远了。难怪孙爵连秀才都考不上!

    段鋹呵呵一笑。潘依道和孙爵的心思他都懂。但他们都错了,他只要恶念值。恶念值足够多到召回‘蒂花之秀’,他便成功了。他曾坐热气球飞到空中,没见到南天门,也没有看到神仙。神仙都是后人强加的。只要无所不能的蒂花之秀助他一臂之力,他便是神仙。他将和老子、释迦摩尼并列。后世的人都要向他朝拜。

    当然他也不傻。恶念值越高想要他死的人就越多。他不是朱厚照,没底气与天下人为敌。他问蒂花之秀要了一个能力。能从别人身上提取恶念值。他推出了段鋹,在段鋹被抓前收回恶念值。段鋹成为了他的弃子。

    本想把辽东瘟疫推到孙爵身上,却被朱厚照提前一步动了手脚。现在天下人都以为辽东的疫情是段鋹命人散播的。段鋹身上有几百上千万的恶念值。

    他必须把段鋹救出来收取恶念值。

    “段鋹是老道收下的唯一弟子。就算他不能成为真龙天子,老道也要救他。”陶仲文一锤子定音。

    孙爵感到遗憾。潘依道更信服陶仲文。如果连徒弟都不搭救,将来国师飞升带上他们的可能性极小。

    陶仲文从商店购买了一个微型扩音器。当着两人的面,一甩衣袖,手心突兀地出现大拇指大小的扩音器。

    “丞相拿着它进京。躲到安全的地方对皇宫喊话,用段鋹换治疗瘟疫的方子。”陶仲文选了潘依道去送死。孙爵有野心,容易被掌控。

    潘依道对陶仲文无比信服,屁颠屁颠拿着自以为的‘仙器’离去。

    陶仲文告诫孙爵:“妖龙不死,找到的真龙天子容易夭折。起义的事徐徐图之。你出关从草原绕道辽东,散步用段鋹换药方的消息。你将会有大富贵,在妖龙没死前万事需小心。”说完,用恶念值买了瞬移的能力快速离开。

    “恭送国师。”孙爵深深一鞠躬。见过国师无数次使用仙术,每次还会让他震撼。想当神仙的人很多,千年来寥寥无几。他不贪心,只想成为人间帝王。古往今来的帝王还是很多的。

     



第454章 朕不接受威胁
    在锦衣卫、东厂的合力封锁下,辽东天象异常的事情只在小范围内传播。锦衣卫、东厂在这件事情上,再次彰显了成化朝时期鹰犬的作风。

    内阁除了汪鋐,六人连袖寻到内宫柔怡殿。

    新皇最近待在内宫的时间越来越久。刘健问过太上皇,柔怡殿保持原样,根本没有年轻女子得宠。

    “刘公是否问过柔怡殿有没有年长的女子”谢迁轻声问。

    杨廷和咳嗽了一声:“谢公多虑,陛下的柔怡殿几乎没有女子。”

    谢迁张口欲,杨廷和再说,“陛下也不喜欢年轻的男子。陛下为了国朝殚精竭虑,每晚都在处理政务。”顿了顿补充了句:“我们不知道的政务。”

    “陛下最近窝在柔怡殿做什么呢”刘健摸着胡子问。

    新皇对段鋹的态度很奇怪,说在意抓到人了也不审问。说不在意,东厂的人在到处找平顺大帝的余孽。新皇很自负,从不担心鬼魅魍魉。白莲教的人都没这待遇。

    王岳从柔怡殿内走出,见到六位阁老楞了一下。拱手行了行礼,急速走远。

    屠滽沉声道:“最近陛下经常召见王厂督。”

    “君臣猜忌并不是好事。”梁储压低声音说。

    周经叹了口气:“陛下心里肯定非常在意辽东的异象。三都地动、妖眚、辽东异象让不少编排陛下,要不是有传国玉玺和龙骨遗骸,陛下面临的舆论压力会更大。”

    “陛下怼胡献老儿的时候,可不像压力巨大的样子。”刘健呵呵一笑。

    杨廷和停下脚步,深深向刘健躬身一鞠,“刘公,论年龄我等都能算陛下的爷爷辈。现在陛下需要我等帮助,我等要拿出风度。”

    六人在柔怡殿外的一一行被江彬如实上报。

    朱寿摸摸下巴:“都是一群老狐狸。朕故意躲到柔怡殿处理,还是被他们看出破绽。这是演戏给朕看呢。”

    他们有话不能再集义殿讨论,非要在柔怡殿前当着众多禁军、内侍说内阁肯定是不满锦衣卫、东厂的嚣张,不想厂卫恢复成化朝的势力。

    “拿洋葱来。”朱寿吩咐江彬。

    江彬一脸懵:“洋葱不能生吃。听说和辣椒一样是佐料。”

    洋葱是焦俊从海外带回来的新物种。土豆等高产的新作物救了大明不少百姓的性命。现在西厂和水师只要出国,定会先把当地物产搬上船。寻找到利国利民的作物,比缴获战利品的功劳大几十倍。

    朱寿瞪他一眼:“我拿来哭。”

    “啊”

    等六位内阁做足戏求见朱寿,朱寿凉了他们半个多时辰。等到刘健眼睛都要瞪出来后,朱寿才迟迟召见他们。

    “早朝刚散,诸位大人还有何事”朱寿声音沙哑。

    再一瞧,两眼红肿,显然是哭过。

    众人瞬间变脸。性子强势的新皇从不轻易掉眼泪。上次在众人面前哭,还是内行厂的炮弹失灵,给榆林军造成巨大的人员损失。

    刘健顾不得演戏,一撩官袍下跪。“陛下若是遇到难事,老臣拼了这身老骨头不要也会替陛下处理好。”

    谢迁嘴角抽搐。这是患难见真情,还是刘健拍马屁的功底厉害到头来,最傻的人是他。

    当年他和刘健、李东阳商量怎么让太子‘敬重’文官,交锋数次不曾歇了此心。数年后,李东阳成了未来的国丈,刘健彻底倒向了成为新皇的太子。而他,顾虑江南的利益不可能和新皇死磕。

    新皇好手段啊!

    六位阁老相继表态。虽然大家一头雾水,但都愿意替新皇担事。成化朝换内阁很勤快,一有事都是臣子替皇帝顶着。弘治帝继位艰难,重臣是他坐稳皇位的关键,极少让大臣替罪辞官。新皇嘛,真不好说。

    朱寿嘴唇抖动,眼眶蓄泪。一副感动不已的模样。

    “诸位爱卿,朕……”朱寿捂着脸哽咽。心里把江彬骂得半死。拿一筐洋葱剥皮,害得他眼泪止也止不住。形象啊,他威严的形象都没了。

    刘健急得不行:“陛下,到底发生了何事。”

    “刘公可还记得,曾经协助兴王给父皇下毒药的陶仲文”朱寿沮丧地说。

    六人面面相窥。

    刘



正文卷 第455章 陛下又出京了
    “逆贼段鋹,慢侮天地,悖道逆理。毒杀亲王,欲篡夺位。矫托天命,伪作符书,欺惑众庶,震怒上帝。不顾大忌,引疫鬼祸害辽东之民。然天运循环,皇朝气盛……”高凤中气十足宣读圣旨。

    午门刑场,被毒哑的段鋹只能呜呜直叫。

    “午时已到,行刑!”

    刽子手手起刀落人头落地。段鋹、伪皇后王满堂等一众逆贼当场送命。

    刑场外围满京师百姓。他们没有为倾国倾城的王满堂感到可惜,也没有为段鋹的死叫好。

    人人脸色忧虑重重。段鋹被朝廷处死,逆贼同党打算何时在京师释放疫鬼
1...119120121122123...1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