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祸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俗人喝茶
牟斌王岳两人领命离去。
“王厂督,可否听说陛下在军队建立军统的事。”牟斌叫住了王岳。
王岳笑道:“牟指挥使是太上皇重用的人,爷同样看重您的能力,您还需担心军统统领会抢了您的地位”
他们的运气相当好。太上皇和陛下父子关系融洽,他们不用担心效忠对象更替带来的职位变动。陛下看重才干和德行,只要有能力,陛下格外给太上皇得用的人几分脸面。
“军统是取代原先的监军。军机处通过了成立军统的提案。陛下几次三番声明各司其职。锦衣卫自然不会给军统制造麻烦。只是有人找到北镇抚司,自称是军统的人。说武定侯世子上交的名册,原本是军统人员辛辛苦苦收集而来。在一次行动中丢失,不知怎么地到了武定侯世子手中。”牟斌放低身段请教道,“陛下今日心情不佳。我也不敢多加打扰,厂督可否知道此事”
牟斌当然知道武定侯世子手中的名册是陛下给的。若那人说的都是真的,岂不是说明陛下抢了手下军统的功劳这其中一定另有隐情。牟斌可不敢撞到枪口上挨骂。
今日已经有了一位倒霉鬼。阳武侯薛伦提着东宁伯焦俊送的猕猴桃,前往国子监求人写告示书。阳武侯注定会失望。除了陛下,谁有胆子敢下勋贵集团的脸面。牟斌担心他会接到类似苦差事。
王岳“咦”来一声:“来人可是张洪,张斌的弟弟”
“不是,对方说他是辽东的普通军户陈三狗。”牟斌说。
王岳呵呵一笑:“张洪的警惕性倒是很高。不知从哪找了个人来试探陛下的态度。陛下的册子是牺牲了很多名龙卫才得到的。陛下正在找张洪,陛下也想知道张洪的名册怎么会被龙卫得到。陈什么狗的你看着办,陛下只要张洪。”
“谢厂督提点。厂督有空了到我那去喝一杯。”牟斌热情地邀请。
成化朝时,锦衣卫被东厂、西厂压制得抬不起头。三家的关系并不好。如今的西厂完全变了味,东厂和锦衣卫的职责范围被朱寿划分得清清楚楚。锦衣卫主管社会安定,东厂主管信息搜集。就当东厂获得皇帝的手令,才可以越过锦衣卫行使执法权。没有了冲突,两家都愿意给对方行方便。
王岳的小眼睛笑成一条缝:“等辽东事了,杂家一定到北镇抚司大醉一场。”宫里进了酒,可让他们这些嗜酒如命的人苦不堪言。
两人有说有笑地离去,让一瘸一拐走向文华殿的郭勋频频行注目礼。皇帝最忌讳手下人结党营私,东厂和锦衣卫的头子关系好,不会引起新皇的忌惮吗
“劳烦大人传报一声,郭勋前来面圣。”郭勋对文华殿外的府军前卫卫士毕恭毕敬。
刚在北镇抚司大牢呆了两天,便发生了午门集体挨军棍的事。新皇轻罚了勋贵,自然也轻饶了牵线搭桥的武定侯。郭勋在北镇抚司挨了20军棍,就被放了出来。新
第448章 冰桶挑战
这天又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好日子。朱寿爬上了文华殿屋顶。宫里找不出一坛酒,他只得自食其力。从云南送来甄选‘草原丝绸之路拳头产品’的各类货物中,取了烟丝,再从书房拿了宣德纸,自制了卷烟。
用火折子点燃卷烟,吞云吐雾抽了起来。到了大明折腾许久,终于抽上烟了。
他大力推销云南普洱茶、云烟、翠生玉,有了这三种影响后世的商品,就不用过多担心云南的发展。仓廪实而知礼节,经济发展了、百姓生活好了,那群土司就蹦达不起来。如果李东阳再搞定了安南,西南不但不会拖累大明朝,反而将成为新的商贸中心。
可是辽东和东北,他至今没有下定决心该不该大力发展。东北黑土地的粮食养活大明1/3人口,这让女真人心思活络了起来。他到底应该如何对待几十万女真人
后世女真人入主了紫禁城,他能改变这个宿命吗
原本大明对女真人也是非常提防,把山海关建得像铁桶一样。要不是吴三桂打开山海关,女真人只能绕行九边,从大同宣府等地寻找薄弱口入关。
假如没有李自成的农民起义,明军也不会让女真人打的还不了手。
说到底还是大明内部的原因,造成了外族入关统治中原的局面。但女真人也不能不防。看看和大明斗了200多年的蒙古人,最终还是选择和明朝握手和谈。
他杀光了女真人,或许还有其它外族入主中原。最重要的,还是要提升军队战斗力。最重要的,是提升武官的地位。
朝廷重文轻武,弄的天下文人只会八股,忘了六艺中还有的射、御。可那群武夫就是扶不起的刘阿斗!
他的强捧武官计划刚刚实施,武官们的尾巴都要翘上天。那一副副贪财贪欲的嘴脸,让他想揍人。至少也要围一块遮羞布吧他在文华殿翘二郎腿开朝会,还得用桌布挡一挡。他们到好,恨不得把家里的家具都镀上一层金。
朱寿正思考着朝廷大事,突然从天而降倒下一股水,把他浇成了落汤鸡。
11月的京城,虽说比东北暖和,可一桶水放到室外,也是能很快结冰的。
冻死他了!
“哪个王八羔子不想活了!这是弑君!弑君!”朱寿急忙爬下屋顶。
由于身上衣服湿透,沉甸甸的,身体又冷得打哆嗦,脚一滑,往地上摔。
“陛下,你……你胖了。”赶上前当人肉垫的江彬爬在朱寿身下哼哼唧唧。
朱寿气得嘴唇抖动,不用猜,这水一定是江彬让人浇的。敢在文华殿洒水的,只有负责他安全的府军前卫指挥使。这混蛋,他要,他要。北风呼啸而来,朱寿抖成了筛子。脑子也抽了筋,一时间没能想出报复的手段。
被江彬推开的谷大用,赶紧把朱寿扛进屋。生火炉的、拿换洗衣服的、请太医的,文华殿里的内侍和卫士进进出出,忙得不亦乐乎。
“这大冬天的,可别给落下病根。各位大人,麻烦让让。”闻讯赶来的高凤被探病的官员们堵在门口进不得。
高凤急得跳脚,恨不得把围观的官员赶出去。可这里是文华殿,算是外朝,他的手没那么长。
内阁和军机处在文华殿左右偏殿办公。刚听到人喊文华殿失火,马上看到陛下浑身湿透地从屋顶掉下来。一群人一头雾水地看了场热闹。
杨廷和和高凤打招呼:“王院判正在医治陛下。陛下被抬进去的时候,还有力气骂人。麻烦高公公待会进去问问,陛下近日闹得这出,又想搞什么事”
不是他们不担心新皇的健康。而是他们想担心,也担心不起来。
新皇被谷大用抱进屋,在太医赶来的这段时间,他们在门口远远听到陛下中气十足的骂人声。骂江彬不稳重,骂谷大用抱他进屋的姿势不对,骂皇家研究院为什么要发明救火车,骂内侍端来的姜水太苦……实在不像身体出现大问题。
“喝什么药,朕不喝!谷大用,你去乾清
第449章 朕相信自己
大冬天的让府军前卫的卫士在室外淋水军机处一众领兵几十年的将领表示:这不是特训,这是虐待。
“阿嚏,这是考验大家的意志力。将士要有铁一般的意志力。”朱寿拍拍胸脯,“朕淋了一车的水,不还活蹦乱跳的。阿嚏~”
马文升上下打量了一下朱寿,对被太上皇派来伺候的陈宽说,“麻烦陈公公去请太医,陛下好像烧的不轻。”
朱寿嘴角一抽。将近80岁的老臣一点都不可爱。打不得骂不得。朝廷为什么没有建立退休机制呢,马文升这老家伙什么时候打算退休
“陛下,虽说府军前卫是您的亲兵,臣等人不该多管闲事。陛下深知人性,应明白上行下效的威力。卫士们大多是大同宣府等北方的精兵,于河套杀敌而不败,全是身经百战的悍兵卒,自是不怕淋水的。可若是其他将领们效仿,普通士兵们又有多少能挨得住冻万一造成伤亡,陛下‘不杀伯仁,伯仁也会因你而死’。何况……何况陛下锦衣玉食,身体自是极佳。您用自身类比他人,也是一种‘肉食者糜’。”许进不急不躁得一一道来,把道理分析透彻,很有说服力。
在京的最后一位军机处大臣彭清连连点头:“许大人说的是。倘若让榆林卫大冬天淋水,只怕也会倒下大半人。”
朱寿背着手,绕着三人打转,摇头晃脑地道,“今日听三位爱卿的谏言,朕倍感欣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朕身上小毛病不断,需要各位爱卿时常规劝。常有人说朕冥顽不灵、顽固不化,朕实在是冤枉。今日朕就听从了三位的建议,取消府军前卫的冰桶挑战训练。马大人,朕也是能听得进劝的人,您出去帮朕多宣传宣传。”
马文升脸皮抽动,抬头盯着大殿的房梁猛看。
“马大人,满朝就属您宣扬云烟最为积极。朕让您宣传一下朕的好话,您怎么这副表情。”朱寿斜着眼看马文升。
别以为他不知道这帮大臣们的打算。眼看烟税将成为朝廷的一大支柱,云烟的售卖成了一块唐僧肉。他取消了盐引,茶引也在他的示意下名存实亡。怎么用怎么可能搞出烟引,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
坐在朱寿这个皇帝的位置上看,明朝的心学能取消朱理程学大行其道,本质的原因是发达的商贸。心学就是道貌岸然、追名逐利的官员身上的遮羞布!
“老臣历经四朝,刚正不阿的招牌不能砸在陛下手里。老臣每天都要抽一口烟,身体力行的向人推荐。老臣对外宣扬陛下善于纳谏,陛下以为多少人会信”马文升直言不讳。
新皇喊出了依法治国的口号,在约束官员的同时,也约束了他自己。许进提到‘上行下效’,也正是这个道理。这是刘健拼去首辅位置,也没达到的目的。
就为了这一点,哪怕新皇打着‘依法治国‘的旗号把官员大换血,也是值得的。
新皇在算计他们的同时,他们借力打力,也在算计着新皇。能让满朝文武齐心协力、拼着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惨状,也要一同算计的皇帝,除了太祖和永乐帝,就只有这位了。他们老了,这位还年轻。能在他们闭眼前,让这位自己把自己约束住,他们此生无憾!
朱寿只翻白眼。
他大爷的!皇帝真不是个好职位。什么九五之尊,明明就是受气的小媳妇。做了皇帝才几个月,他就憋屈了好几次。江彬把他浇湿了,因为职责所在,朱寿不能罚他。一旦罚了,宫中卫士谁还敢毫无顾忌尽心尽力守卫今日三位军机处大臣压根不是为了府军前卫求情。而是要让他意识到:当了皇帝不能任戴皇冠,必受其重。他朱寿能承得住让一万万子民过上好日子的重担,可不会让自己憋屈得英年早逝。太祖和永乐帝杀伐果断,肯
第450章 艰难的选择
辽东军反了吗说实话,朱寿真的不相信。
辽东的冬天比京师寒冷,别说打仗连出行都难,不占天时;堵了山海关,关内想出关需要绕道。可别忘了,大明还有水师。水师火炮齐射辽东军怎么挡得住一旦水师登陆成功,辽东军必败无疑。何况辽东旁边还有个东北。东北已经在武靖伯的掌控之中。不占地利;现任辽东都司指挥使杨玉是蒙古达官,并非辽东当地人。军机处的定西侯、惠安伯,还有三司的官员。一大堆人盯着,不占人和。
他在辽东军安插了军统人员。若真的有人调兵造反,军统会紧急联系他授权处置叛逆。无法联系他,也会酌情处理。关键时刻宁愿错杀一百,也不会放过一人。可是军统的报告模棱两可,估计连军统都没弄清楚真相。
朱寿打着喷嚏,胸有成竹坐镇文华殿。廷臣受他影响,也都处之泰然。在廷臣们的影响下,京官们也是各司其职。京师一切井然有序,没受山海关异动的影响。
所谓上行下效,便是如此。朱寿再次感慨,皇帝真不好当。
“爷,您该吃药了。”陈宽端着熬好的中药,目不转睛盯着朱寿。
便宜老爹专门把陈宽派来盯着他喝药。倘若他不听话,便宜老爹会亲自来监督。
朱寿闭上眼,视死如归灌下一大碗中药。“天师研究院什么时候把药剂药丸研究出来朕下次生病,不想再喝苦药。”朱寿非常怀念西药。中药真苦。
“呸呸呸,童言无忌。”高凤哭笑不得,“爷少说些不吉利的话。”
朱寿无语:“生病是正常现象。没什么不吉利的。”必须要开启民智,摒弃落后愚昧的思想。在民间很多人认为,人生病是因为撞了邪。宁愿请巫师,也不愿意看大夫。
刘健收到消息便从太医院疾步走回了文华殿。瞧他步伐矫健的样子,哪有病人的模样。
“陛下可接到军统、东厂最新的情报”刘健急忙问。
朱寿不急不躁地回:“暂时没收到。没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若辽东真有反叛,他们早该回了朕。要不然,就是反叛已经被定西侯平息了。”
刘健深深吐了口气:“陛下,若山海关外的军队是定西侯调集的,还有一种可能。”
朱寿眼孔一缩,惊得站起。
此时的辽东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辽东都司堂内聚集了辽东都司的实权人物、从京师来查案的官员。屋外虽冷,屋内有沼气供暖,四周摆放着煮茶的火炉。身着羊绒衫、棉衣的众人四肢暖和,心里却是哇凉哇凉一片。定西侯、惠安伯、辽东都指挥使杨玉等武将一脸凝重。都察院的右都御史顾佐、刑部右侍郎王鉴之、大理寺杨珠等眉头紧皱。
王守仁步伐沉重步入堂内:“启禀诸位大人,药方无效,又死了上千人。”
王鉴之急拍大腿:“诸位,我们不能再拖了,必须上报朝廷。我曾任郧阳抚治,对成化年间陨阳发生的事调查的清清楚楚。前兵部尚书项忠,就是刚开始的时候对瘟疫处理不及时,酿成了30万民众暴亡的惨事。先帝压下了此事又如何青史白纸黑字,记录了清清楚楚。项大人再如何了得,这身污名也是洗不脱的。难道你我也想如此留名青史吗”
“王大人调查了当年的事,也应该清楚瘟疫爆发的缘由。先帝一纸强令陨阳流民迁徙。先帝压下此事,能压得住天下悠悠众口吗您难道忘
第451章 告急
人人都羡慕位高权重者。但大家只会看到他们一呼百应、呼风唤雨的一面。很少能看到他们肩负的责任。
此时的辽东都指挥使司,气氛格外的凝重。在座的几位,要决定上百人的性命。这些人不是普通的百姓,随便拉一个,最低也是个四品官。
况且武官抱团的现象比文官更严重。
走私案是由张天祥案引发。杨茂检举张天祥杀良冒功,张天祥父子打压与杨茂相关的一干人等。这些人找到了时任皇太子告状。朝廷处死张天祥、关押张斌,张家父子的亲信很快被清出前屯卫。此案越闹越大,最终牵连了整个辽东官场。前屯卫的杨家被排挤,得知杨家小子杨钦加入了太子扶持的军统,不少人选择投靠杨家。一家一姓的恩怨,闹到最后在形成两股势力的敌对。
他们今日下令处死了染病的犯官,谁又知道将来会不会被报复。
“我决定上报朝廷。我若选择处死染病官员,辽东都司将无我容身之所。”都指挥使杨玉首先表态。
都察院顾佐、大理寺杨珠、定西侯选择处死染病者。而刑部王鉴之坚持上报朝廷。
东厂公公不做声,王守仁人微言轻,唯独余下惠安伯没有表态。他的态度至关重要。
大家一致看向惠安伯张伟。
张伟全程没有发言。见所有人看他,反问大家,“我们完全没有表决的必要。按照《大明律》,必须在限期之内上报疫情。表决本身是违规的,结果是无效的。陛下继任后重修律法,提倡依法治国、五府六部按章程办事。我等若是处死染病者,陛下也绝对不会说我们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