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祸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俗人喝茶
就知道陛下不是消停的主。果然又搞事了。还好,这事和军机处无关
第470章 各有各的算盘
大明第一祸害正文卷第470章各有各的算盘自太祖建立大明朝起,努力把权利集中在皇帝手中。最终,太祖成功了一半。明朝大部分的权利的确聚集在紫禁城。只是,掌管天下是紫禁城内的朝廷,而不是皇帝一个人。
从紫禁城朝堂上传出的任何一则命令,都能深远影响着地方。因此,紫禁城当值的京官到地方,总比地方官员金贵几分。
不论是皇权、臣权的更迭,还是国策、政见的相左,暗涌的风波源头始终是紫禁城。诸如海禁、草原、边关马市、盐政、铁政等等,都是先在紫禁城内相争出结果的。
也有那么一天,轮到紫禁城内的官老爷们做不得主。
此刻,屠滽等阁老们对电台是又爱又恨!
因为电台做到了千里传音。《大明皇家日报》各地分社能同一天发行内容相同的报纸。政令传递精确而迅速,进一步加强了集权统治。
也因为电台,地方能和紫禁城一样,同时收到皇帝的旨意。地方封疆大吏们能及时发表意见,与六部堂官、内阁阁老同时发声。让习惯在紫禁城下令的朝臣们,感受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江西布政使司来电:支持扩招医官。江西父老乡亲殷切期盼医院的落成。加上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九个布政使司的电报,十五省有已经有三分之二表态支持。”屠滽烦躁地把电报摔在案几上,“大家说说,现在我们该如何应对”
说完,屠滽狠狠瞪了眼杨廷和。
杨廷和嘴角微微一抽。新皇真的不是他教出来的。
梁储苦着脸,念出广东布政使转给他的家信,“叔厚吾侄,离乡多载,可还记得罗浮山的风光”
聊聊数字,偏偏千斤重。家乡的罗浮山是天然的药材宝库,罗浮山药材市场是广东发展的支柱。广东管辖下的琼州如今成了大明粮仓,朝廷有意把琼州从广东分出去。隔壁的云贵依靠茶马古道快速发展。广东想借着新皇发展医学的东风,发展药材市场。
这可是涉及到无数家乡父老的切身利益。梁储首先败退。
“哎”周经敞开天窗说亮话,“如果不是坐在阁臣的位置,我也会支持。大夫的多寡攸关天下人。陛下选了个好借口!用扩招医官的幌子,掩盖打破科举取仕的真正用意。”
不管朝臣们如何强调‘这不是医官’的问题。他们的言论没有报纸的宣传传播力度大。就算地方官员看破新皇的打算,为了当地百姓,地方官也要争取能给百姓看病的医院、医官。
“胡献呢”白发如雪的刘健点燃烟丝问。
云南烟丝继普洱茶、翠生玉之后,成为云南又一个取之不竭的‘大金矿’。云南人的日子好过了,抵抗声越来越弱,土改归流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新皇血腥镇压反叛土司的行为,被当地人遗忘了。明明是不久之前发生的。可一旦事关大部分人的切身利益,便没有了仇恨种子发芽的土壤。
瞧瞧这手段,新皇压根不需要他操心!他怎么就拎不清呢!
杨廷和倾着身子恭敬地道:“胡大人被东厂的人气倒了。在太医院喊着不当报社总编。”
“那也是个傻的。报社的印刷设备、电台,包括运送报纸的西厂,都是陛下的人。他不过是陛下推到台面上的样子货,还真以为能做报社的主陛下要他发什么,他有反抗的本钱”刘健破口大骂,言语中夹杂了几分惺惺相惜。他和胡献的处境是一样的。
杨廷和低声辩了几句:“陛下极少干涉报纸的舆论。”
“难得一次,就能把朝廷官员放在火上烤!”刘健狠狠吸了口烟平复情绪。
屠滽除了叹气还是叹气:“其实我们从同意给研究所技师授工部官职开始,便输了。”或许从那时起,新皇就起了心思。
刘健抽烟的手顿了顿:“那个,那个干电池还是很神奇的。听说密云作坊已经试着用干电池驱动纺纱机。”
他能说空闲时,骑着电动车带上老妻,在京师街坊乱窜吗研制出干电池的技师,配得上朝廷授予的官职。
“世事弄人!看来又将迎来百家争鸣的时代。或许是大势所趋”刘健怅然若失。可惜他看不到了。
屠滽呢喃:“百家争鸣陛下好似推崇技巧无双的墨家。”
“墨子提倡兼爱、非攻。咱们的
第471章 宗室的手笔
封建王朝本质是人治。提倡法治也是为了更好的人治。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明白。所以不管朱寿出于什么目的,严厉处理辽东走私案的态度,让辽东、乃至九边等地的武官心存不忿。
辽东是为大明做过大贡献的地区。
但在历史的滚滚巨轮下,大明已经开始倒退,辽东又算得了什么
1500年,也就是弘治十三年,欧洲人视为历史的转折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航海大发现等等因素,让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开始崛起。而大明上下,还在心惊胆战地堤防鞑靼人。逐渐错失了领先世界的优势。
后世之人无不扼腕叹息。如果强大的明朝也能参与争夺海上霸主,那么近代史会如何书写
朱寿也想知道。他在后世的时候,一心只想着赚钱发财。来到明朝,是屁股下的位置,让他的思想产生了巨大改变。在其位谋其职!
刚开始,朱寿为了对付鞑靼,对军队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组建远征军,也是这种情况下的无奈之举。大明军队需要一支标杆。
远征军的普通兵卒,来自和鞑靼有血海深仇的大同、宣府;将校等武官,除了九边抽调的骨干,还有他不择手段拉进来的勋贵子弟;取消了让武将觉得羞辱的太监、文官监军,用宪兵队代替。花费巨大的财物,给远征军装备先进火器和军备。远征军几场胜仗,逐渐打出了大明军队的士气。
他对文官下了手,深怕武官兔死狐悲。所以,这期间的不痛不痒的九边军改,只是为了蒙蔽众武将而已。
就算是他认为‘不痛不痒’的军改措施,竟然激起九边部分武官的刺杀行为。
那一次,他是真的怒了!从那一天开始,他便下定决心整改大明军队!
辽东只是一个突破口,军校招生则是暗藏的杀招。
为什么辽东走私案会成如此巨大的规模为什么少数武官能组织2000人的队伍刺杀他为什么文官对武官防范严谨就是因为武官世袭、家族垄断军队的弊端!
估计文官那群老狐狸看出他的打算,在军校招生上一点儿绊子都没使。
勋贵们也不是傻的。可他在辽东的一顿杀威棒,打的他们同样戚戚然。
给了辽东大棒,当然也要给点枣子安抚人心。不然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
只是朱寿面临一个大难题,他没钱了。
不少赚钱的作坊分给了皇家商行;填了朝廷不少的窟窿;便宜老爹意外的退位,让他拿出巨资建造圆明园哄爹。
官职、爵位又是绝对不能轻易许诺的。
他把主意打到大明最有钱的一帮人身上。
大明的宗室贫富差距巨大。穷的比普通老百姓还不如。有钱的,是真的富得流油。因为宗室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让他有九成的把握能掌控好这股势力。
朱家人的血液里隐藏着疯狂的基因,又有永乐帝这个成功的例子在,对权利渴求的藩王不会在少数。身为多年的‘金融’工作者,朱寿深知一条真理:有**的人容易被掌控。
只是,这次宗室的手笔,连他都惊到了。
粮食10万石。这个数字不多。宗室们的土地、收成全在朱寿的把控之下,他们手里头的粮食不会有很多。
一万二千户流民到辽东落户,人数在五万上下。大明的流民基数非常大。光逃到郧阳一地的流民就有百万人口之巨。宗室各藩王、郡王府每家交出一百多户隐匿的流民,也不是很难。
金子一千斤,银子五千斤!
“确定是斤,而不是两誊写清单的长吏没写错”朱寿万分诧异。
哈伦告鲁的金矿挖了两年,加起来也没500斤吧
负责接待晋王府长吏的刘孝指天发誓:“绝对是‘斤’。我特意问询西厂,西厂四川分部正在把蜀王府的库银往辽东运送。”
明朝藩王唯蜀府最富。后世张献忠江口沉银的财富,一大半来自蜀王府。不可能都是蜀王一人所出,但蜀王这次的确下了大血本。
朱寿摸摸下巴,宗室这次大方的出乎他的意料。专门给宗室下套的他,也没想到会刮出宗室这么多油水。
&nbs
第472章 大方的朱寿
“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晋王府长吏大礼参拜朱寿。长吏圆润的脸上挂着青涩的笑容,青春期变音的嗓音凸显他的年龄不大。
朱寿诧异非常:“你今年多大了”晋王竟然将巨额的财富让一小屁孩给他送来有点意思。
“微臣朱新塘,比陛下小两岁,是弘治十五年的秀才。因祖上犯了大过,被宗人府玉牒除名贬为庶人。太上皇怜悯,特赐微臣晋王府长吏一职。”朱新塘局促不安地回道。
朱寿明白了,这位是晋王的后代。晋王大义灭亲处置亲儿子。事后常把儿子最有出息的孙子挂在嘴边,连他都有所耳闻。明朝有18岁的进士,12岁的秀才不稀奇。但在宗室中,却也能称一声少年英才。
这位小屁孩按辈分还是他的侄子,晋王这是打感情牌呢。
“坐,别拘束。”朱寿笑得一脸慈祥,“晋王让你带了些什么话”
朱新塘哪敢坐下。他结结巴巴的开口:“王爷想请陛下,不,不是,是宗人府想恳求陛下……”
看到正堂陆陆续续来了很多人旁听,朱新塘闭口不言了。曾爷爷晋王交代过,这事不能让文官知道。
汪鋐被王守仁从辽东惠民药局拖来。汪鋐再怎么说也是阁老,有权询问与朝政相关的问题。可他们没想到,晋王府长吏竟是位少年。换作别人,以他和王守仁的口才,绝对能把对方说的窘迫不安。看到少年踹踹不安的样子,他俩都不好意思欺负小孩子。
朱寿大笑:“晋王可有书信”
“有的。”朱新塘马上从怀里掏出信件。想递给朱寿,一想又有不妥,转而把信件递给了随侍的谷大用。
朱寿笑了笑,直接从他手中接过信,一目十行看了起来。
宗室想要水师的精良装备,试图再次探索新大陆
朱寿快速推演利弊,手指有一下没一下敲击黄花梨茶几。
“笃笃笃”的敲击声,让朱新塘紧张得手不知道该放哪里。
汪鋐和王守仁也不由得紧张起来。能让陛下深入思考的事情,一定很严重。
“西班牙国王给寻找新大陆的哥伦布许诺,把新大陆1/10的收入归于哥伦布名下。朕也不能小气了。”
朱寿笑得纯良,露出一口大白牙。
“回去告诉晋王,若是他们能占下新大陆,1/10的土地划归他们的封国。除不得私自铸币、封国律法不能与《大明律》相抵触、封国世子必须经朝廷册封这三点外,其余参照汉朝的封国制实施。”
“封国制!”朱新塘的公鸭嗓徒然拔高。
朱寿大方地点点头:“你没有听错,就是封国制。宗室可以拥有军队、外交权、税收权等无上的权利。”
他不大方也不行啊。
大明到美洲大陆需要四个月,欧洲前往美洲只需一个多月。相差三倍的海上距离,对开拓者极为不利。西班牙如今已是地中海强国。他们国内的土地贫瘠,迫使极为好战的西班牙贵族把目光放到海外。同时,葡萄牙在非洲挖到了金矿。西班牙看在眼里馋在心里,更不会舍得放弃美洲利益。
宗室想要参与海外利益争夺,势必会和西班牙发生战争。打起仗来,大明本土鞭长莫及。宗室在海外代表大明的面子,必须要有强大的军队在手。如果宗室败了,欧洲一定会如同豺狼一样,想从大明身上撕一块肉。
他能做的,就是仿照后世经济控制的方式。用铸币权操控经济,控制海外的宗室。这样才最符合大明的利益。
高产的农作物已能满足大明增长的人口需求。大明跳出土地的限制,未来百年的重心将放在海外贸易。
被宗室的大手笔惊动的定西侯赶到,正好听到了新皇的惊人之语。
“陛下不可。”
“请陛下三思。”
“不可。”
代表内阁的汪鋐反对,代表军机处的定西侯反对,甚至连王府长吏朱新塘也持反对意见。
朱新塘下跪,匍匐在地惶恐不安,“微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汉朝推行封国制,同时也用推恩令削藩。元朝有四大汗国、疆域辽阔,可最终还是分崩离析。陛下给宗室封国权,将来必成祸患。”
朱新塘从小读史,见识却不俗。永乐帝为何要发动靖难之役还不是因为太祖给了塞王太多的权力,让建文帝
第473章 偶遇
朱新塘超额完成晋王交代的任务。朱新塘整个人浑浑噩噩的,直到朱寿开口邀请他留在辽东过年的时候,他才醒过神。摇头拒绝朱寿的邀请,撒腿逃出辽东都司。
“朱长吏,您等等。”刘孝追了出来,“辽东都司回京的路上积雪厚重,陛下特许您从旅顺口坐船回京。”
朱新塘眨着迷茫的双眼问:“旅顺口可是我朝建国初期收复辽东的登陆地”
“正是!朱长吏学富五车,难怪晋王常常把您挂在口上。”刘孝热情地带领晋王府信使往旅顺口走,“咱家给诸位带路。”
一路上刘孝不停地给晋王带高帽,大夸晋王等藩王的高义。不经意间提到陛下准备组建药厂的事,奈何内承运库暂时拿不出钱币投资。
一行人沿着驿路畅通无阻到达旅顺口。
十二月的山东很冷,可靠近旅顺口时,天气逐渐回暖。朱新塘脱去最外层的皮裘,惊喜地看到旅顺口人来人往的繁忙景象。
港口上有数艘巨大的宝船停靠。穿着厚厚棉衣的兵卒们热火朝天地匆匆船上卸货。有江南的丝绸,也有琼州的鲜果,还有海货。
朱新塘贪婪地打量四周。他被曾爷爷晋王带在身边,知道不少朝廷大事。可他从没听说旅顺口的事。京师的官员估计也没多少人知道这个地方。
刘孝呵呵一笑:“原本东北依靠梁房口海港输送货物。但梁房口港口到了冬天不得不停航。其他货物可以停运,东北的粮食运输线不能停。于是,陛下把旅顺口修成商用港。”后世不冻良港的旅顺港,就这样提前400年出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