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明第一祸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俗人喝茶

    “那是铁甲船!”朱新塘兴奋地大喊大叫。

    铁甲船外形其貌不扬,大小只是宝船的十分之一。为了遮掩钢铁铸造的优势,外层用木板覆盖。不知真相的人在海上遇到,也只以为是稍大点的渔船。水师喜欢开着铁甲船到日本沿海晃悠,遇到海盗反手把对方抢了。弄得日本海附近的海盗连普通的渔船都不敢抢,深怕抢错了对象。

    “为了加强东北与京师的联系,陛下调拨十艘铁甲船,每日有三个班次往返旅顺与天津。只需两天时间,就能从旅顺到天津。”刘孝再次给朱新塘释疑。

    朱新塘指着前方的碧眼金发的外国人问:“他也是从京师来的吗”

    刘孝不认识外国人,但他认识陪同的汪洋。“这个嘛,呵呵。知道建设旅顺口陛下花了多少金币吗怎么可能只有一两个作用。”

    朱新塘猜测陛下并不只派了一只船队出海寻找新大陆。这让他有了紧迫感。曾爷爷他们的打算真的能成功吗陛下许下的承诺是因为宗室的金银,还是为了另一支不为人知的船队

    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正在用流利的南京官话和汪洋对话。一边说,一边举着手上的书和十字架。

    金毛会说官话朱新塘又被惊了一下。

    伊王沾沾自喜新收的小妾独一无二,大明和新大陆交流都要依靠他的小妾。殊不知陛下早就和金毛人打交道了。也是,西厂很久就在海外经商,一定认识不少外国人。陛下知道攻打伊王的是西班牙人,或许根本不是通过伊王小妾的沟通得知的。

    朱新塘认同秦王的看法,宗室全加起来都不会是陛下的对手。宗室若想和陛下耍心眼,一定出于下风。只有掏出满腔诚意,重情重义的陛下才会给宗室留点好处。

    “刘公公,小官无法给您承诺。但小官一定会把陛下想要建药厂的事转告晋王、秦王、辽王、蜀王等王爷们。王爷们肯定会感兴趣的。”朱新塘一本正经地给刘孝躬身行礼。

    刘孝避开一步,脸上的皱纹笑成了菊花,“咱家先谢过朱长吏了。”

    &




第474章 陛下缺钱了
    ‘皇帝一言九鼎’,在刚到明朝的朱寿眼里,就是一则虚假广告。换到如今,这句话的含金量至少达到14k。

    “陛下提倡依《大明律》治国。可您取消入考的限制,这有些自相矛盾。”屠滽好言好语地规劝,语气温和、态度诚恳。

    朱寿呵呵一笑:“《大明律》有这一条屠公您确定”

    话音刚落,便听到电话另一端的翻书声。

    “陛下何时把‘娼优隶卒及其子孙不得入考’的律法删去”刘健诧异。

    “新版《大明律》经过内阁复核的,刘公当时没发现”朱寿笑答。内阁没认真复核,他能怎么办

    一旁出席电话廷议的顾佐用眼神询问王鉴之、杨珠。这两位共同参与重修大明律。

    杨珠一脸茫然,王鉴之苦笑。能说当时修订了不下十次,核查最后一版时,司礼监的公公一直在催促,大家全都头晕脑胀了吗

    陛下……算计了他们。

    刘健哼哼几声,算是认栽。“陛下,您就闹腾吧!”

    “刘公呐,您说朕闹腾,朕闹腾谁呢唐朝闹腾科举,为的是打击门阀势力。科举一举打破隋以前的九品中正制,唐朝人才辈出,而五姓七望、世家门阀走向末路。”朱寿长吁一口气,“龙生九子各不相同,状元的儿子也未必是读书的料。您翻遍大明,有哪家能保证代代取仕当官的”

    刘健已经尽最大的努力保持心平气和。但每次只要和新皇多说几句,他就忍不住想发火。

    刘健把电话扔给屠滽,不想再听到新皇厚颜无耻的声音。

    “陛下……”屠滽想说些什么。

    朱寿抢话:“识时务者为俊杰。朕想打压商人,可大明百姓生活所需的粮食、布匹、油盐酱醋茶都需要商人。朕在大势之下妥协。连朕都妥协了,诸公还在坚持什么”

    “……”

    新皇对商人妥协

    连他们也无法终止的食盐零售、粮食最低收购价算什么!

    粮商不敢在国内倒腾粮价;盐商被开遍大明各地的酒醋面局逼得远走关外;布商乖乖地在皇家研究院门口排队,拿着金银币等待购买纺织机。

    新皇高举依法治国的旗帜,商人们最为拥护。在《大明律商律》的保护下,他们才能免遭新皇的进一步‘迫害’。

    “陛下……”屠滽不想继续这个话题。

    书香门第、官宦子弟想要过关斩将出现在会试,都不容易。其他人更难。除了让更多的百姓送孩子读书,没什么坏处。娼优隶卒的子孙能中进士的可能性极低。

    陛下为了这等小事和朝臣们耍心机,也是难为陛下了。

    朱寿自顾自地道:“曾经商人子弟不得科举。可时代进步了,士农工商早之间的壁垒被打破。天下有多少官员是通过纳粮、纳银当上官的排在最末位的商人只要手头有银有粮,就能一下子拥有官身。而你们呢不但不反对纳粮捐监这种毁国本的政策,反而还大力支持!商人能翻身,娼优隶卒的子孙就不能翻身”

    “诸公讲点道理好吧!别因为对方没好处送你们就双标!”

    在文华殿参加廷议的官员:“……”

    “陛下……”屠滽发急。

    朱寿再次抢话:“别说娼优隶卒是下九流。太祖也是下九流出身,照样开创朱明王朝,受天下人跪拜!”

    “……”

    “喂喂喂!为何不回话了坐在龙椅上的人制定规则。有能力把朕拉下来,规则你们来定。如果拉不下朕,那就乖乖听话。朕总比元朝皇帝英明吧文人士子在元朝做官的不少,明初江南名士对元朝还念念不忘!朕就不信比不过元皇。”

    “……”

    在朱寿身边旁听的顾佐等人神色阴沉,都指挥使杨玉等武官们一脸同情。和新皇相处久了,辽东武官们越来越感受到新皇对他们的偏爱。

    文华殿内,谢迁吐了口气问周围人,“是当众挨廷杖难受,还是被陛下冷嘲热讽更难受”

    &nb



第475章 神父,请喝茶
    皇帝陛下要留在辽东都司过年,地方不敢怠慢。山东布政使司早早送来了年货,还有山东官员、大儒、士绅的书画。

    都指挥使杨玉急得团团转,接连踏碎了几块青石板。“侯爷,伯爷,您二位可要为辽东的将士们想想办法。”

    ‘啪’,定西侯重重盖上茶盖子。拉下脸毫无留情面斥责:“杨大人,陛下何曾亏待过为朝廷效力的将士我不希望类似的话,再从你口中说出来。”

    “下官并无对陛下不敬之心。”杨玉书读的岁多,还是不太会说场面话。他急得脸红脖子粗,不知道如何表达他的忧心。

    有些话真的不好在场面上说出来。

    辽东都司建立伊始,从行政级别上就属于山东布政使司管辖。新皇在辽东,由山东布政使司全权负责也是应有之理。

    宗室们送巨额年礼,说是为了安抚遭灾的辽东。辽东属于山东布政使司管辖,山东想要拿宗室送的年礼,道理、法理都说得通。但宗室送的年礼可不是米面布匹,而是论斤称的金银。

    辽东人怎么舍得把锅里的肉分给别人。别看辽东行政上属于山东,陆地上被山海关分割成关内、关外,海上被渤海阻断,两地百姓关系并不亲近。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新皇酷爱字画,山东布政使司便送上风雅之物。可辽东武将呢此前对新皇的某些命令忿忿不平。

    若是让杨玉选,他也会偏向山东布政使司。

    “山东布政使司来使前来,提出想分宗室的年礼”惠安伯诧异地问。

    布政使雍泰老谋深算,就算盯上匹敌几年国库的‘年礼’,也不会选在这个时候。辽东瘟疫死难者的‘七七’没过,尸骨未寒着呢。

    杨玉用力一跺脚,又震裂一块地面铺就的石板。他瓮声瓮气地说:“来使问陛下,对辽东是否另有打算。”

    辽东对大明的重要性急剧下跌。曾经因为鞑靼、女真的威胁、辽东都司在九边的地位都是举足轻重。自打大宁城建立,鞑靼、朵颜三卫极少到辽东地界找麻烦。大力开发东北后,女真人也老实了很多。

    辽东会出现‘杀良冒功’,也是和兵将们没了立功机会有关。国朝边界安稳对百姓是好事,对想要封妻荫子的武官来说并不是好事。

    鞑靼第二大势力、好儿趁部首领阿儿脱歹对新皇效忠,朵颜三卫更是新皇的忠犬。东北有奴儿干都司负责,辽东都司似乎没了存在的必要。

    河套特区的成立,让战斗力强大的榆林卫缩减人员。榆林卫平时负责保卫榆林井盐厂的安全,哪里出了事便调动他们镇压。杨玉不想辽东军步榆林卫的后尘。

    定西侯有些发愣,他还没想到这一层。

    山东要的不是年礼,要的是陛下对辽东的重新定义。若辽东不属于军事重镇,山东布政使司便要像其他地方一样,管辖境内的辽东百姓。

    “大明的边境线往北推数百公里。九边重镇全都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惠安伯点着头道。

    定西侯失笑:“军校面对全天下招生,失去原本意义不止是九边重镇。”

    “侯爷的意思是”惠安伯直言探寻。

    定西侯喝了口太上皇命人送来的祁门红茶:“我没什么意思。只想把这个年过好。连续几年没过好年,怕今后也没什么安生年过。今年大家不谈国事,好好过年吧。”

    “可是……”杨玉急得又想要跺脚。

    定西侯心平气和地说:“



第476章 取消海禁的条件
    “愿来年国泰民安,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朱寿的新年贺词简单、直白。

    朱寿不喜欢呆在京师过年。

    为了彰显皇帝权利的至高无上,过年前后祭天、祭祖礼仪繁琐。还要和一堆人扯犊子联络感情,没有一点过年的意思。

    其次,便宜老爹刚刚退位,过了年,便要把弘治年号改成正德,属于弘治帝的时代退出历史舞台。朱寿怕便宜老爹心情失落,把八方朝拜的倍有面子的事,让给便宜老爹。

    这代皇帝父子两之间的深厚感情,也让官员们少了很多麻烦事。

    原本礼部尚书石瑶,为了过年的宫宴的礼节,为难的整夜整夜失眠。新皇的登基大典办的极为简陋,过年前太上皇暗示礼部要大肆操办年三十的宫宴。

    大明国力昌盛,近年来屡次与沿海各国进行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新皇登基的时候有些国家没有派使者,这次来京拜年的使臣人数高达3000多人。

    除了使臣,还有国内的皇亲国戚和封疆大吏。道路的修整,使各地通往京师的道路四通八达。宗室藩王、各地布政使司、都指挥使、提刑按察使等封疆大吏,能来的都来了。

    大家应该先叩拜太上皇,还是先叩拜皇帝

    前朝有太上皇的朝代不多,没什么有用的参考史料。新皇明确表示留在辽东与受难百姓一同过年,石瑶的难题迎刃而解。

    陛下不在,京师自然一切以太上皇为尊。

    “陛下真孝顺。”石尚书在礼部唠叨无数次。

    左侍郎打断他的唠叨:“尚书大人,安南又派使者送国书,乞求恢复属国身份。您看这事怎么办”

    “陛下令人封锁安南,使者是怎么来京的”石瑶眉头紧皱。

    左侍郎吐槽:“安南使者根本就没有离开京师。他们一直滞留在仁和大长公主府。有仁和大长公主庇佑,东厂和锦衣卫也不好进府抓人。”

    “国书哪来的”石瑶不相信黔国公会放安南的人入境。

    左侍郎抱怨:“听东厂的人说,安南趁水师调离,出海把国书送到商人手中。太上皇偏爱仁和大长公主,有不少商队投靠大长公主。国书在安南使者手上有一段时间。陛下在京时,他们不敢蹦跶。得知陛下不回京过年,安南当然要见缝插针。”

    仁和大长公主曾被褫夺了公主封号。虽然事隔不久找机会恢复了封号,可陛下痛恨皇亲因为利枉顾国朝利益,并没有恢复驸马和两位公主之子的官职。陛下登基后几次回绝大长公主们的觐见。

    石瑶绷紧了脸:“大长公主可真会找机会。知道陛下孝顺太上皇,不会为了些许小事影响父子关系。只要说通太上皇,安南恢复属国身份便是板上钉钉。”

    “那我们要不要让安南使者参加宫宴”左侍郎再次询问。

    石瑶一口否决:“陛下未曾解除对安南封锁。仁和大长公主如果有本事把人带进宫中,那是她的本事。”

    陛下眼里容不得沙子。如今宫里的公公们,可不会为了钱财犯忌讳。安南使者进宫的可能性很低。

    安南的事并没有影响到京师过年的气氛。大街上吹拉弹奏、杂耍、歌舞、美食,以及彻夜闪亮的路灯,让京师在过年期间成为不夜城。

    在年三十赶回京师的伊王喜不胜喜,带上来自新大陆的小妾进宫给太皇太后、太上皇、太后拜年。同行的还有被俘虏的弗兰克科尔多瓦。

    自以为高人一等的西班牙俘虏们,在踏上天津港的时候就低下高傲的头颅。看到紫禁城巍峨的城墙,吃惊的嘴里能塞下一个大馒头。

    被特许带入皇宫的弗兰克,在心里对比了西班牙国王的宫殿,一路上不敢吭声。想回国找叔爷爷攻打大明的心思,彻底的灰飞烟灭了。

    而辽东的年夜饭,显得有些凝重。

    为了安抚各方,这场宴席请来了暂未押解进京的犯官、遭遇亲人离世的百姓、在救灾中表现突出的惠民药局、罗教信徒。

     



第477章 所谓征服感
    别怪杨玉误会达伽马是美女,辽东都司送给新皇的美貌女子都被退了回来。

    山东布政使司送字画。辽东都司都是一群粗汉子,又经历走私案,有私藏的好东西也不敢送给新皇。杨玉等人一商量,送了五位女子给新皇暖床。辽东周围有朝鲜、女真和蒙古人,难免百姓中有人通婚。挑选出的五位女子有别于关内的南北佳丽,各个身形高挑、大眼高鼻。

    那五位女子杨玉见了,当场有几分心动。可她们竟然被退货了。这些天杨玉一直在想,长成什么模样的天仙,才能入得了新皇的眼。

    惠安伯嘴角抽了抽:“达伽马带领船队发现古里,根据西厂上报的最新情报,古里国王被达伽马的人打败了。古里国求援,陛下令西厂送了十门大将军炮支援。”
1...125126127128129...1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