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明第一祸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俗人喝茶

    “内行厂发生一点变故,无数商户要提心吊胆。内行厂必须被朝廷接管!”有群人站在保大坊外高声抗议。

    保大坊防卫严密,附近的百姓绕道走,见到有人闹事也没凑上前。在明照坊围观府军前卫抄家的人,还有不少没能下床。‘围观看戏有风险’深入人心。

    朱寿粗声粗气地问:“交给朝廷管理,商户就无须提心吊胆抱有这种心情的商户,怕是能和当官的说得上话。走后台低价拿货物,再低价卖货赶走同行霸占市场。”

    “哪来的毛头孩子。”领头的国字脸虎着脸骂,“快点回去找你娘要奶喝!”

    “看来被我说中了!”朱寿不屑地说。

    国字脸穷凶极恶地喝骂:“内行厂利用朝廷开作坊,让朝廷接管是理所应当的。”

    “先不说内行厂有没有依赖朝廷。据我所知,盐商真的是靠朝廷起家的。跟我去都察院,让朝廷把天下盐商的产业收缴了!”朱寿一把扯住国字脸的衣服往前拖。

    “臭小子讨打!”国字脸挣脱不掉,向人群中的五人使眼色。

    五人同时拔拳攻向朱寿。

    暗中冲出一人。那人大力一挥,把国字脸当棍子使。用力一扫打退几人;双手把国字脸举起向右抡,把几人打的哇哇大叫。

    几个呼吸间,战斗已经结束。那人以一敌六,身手了得。

    “身手不错。”朱寿翘起大拇指。

    对方单膝下跪:“羽林前卫指挥使许泰,见过太子殿下。谢太子缪赞!”

    “羽林卫”朱寿愣了愣。羽林卫是亲军上十二卫之一,专门护卫宫禁。

    许泰抱拳回禀:“锦衣卫缺人,殿下的安危暂时由羽林前卫负责。”

    朱寿扶额:“考核刷下多少人”

    “五分之四。”许泰低头。

    锦衣卫忙着补考




第238章 下鱼饵
    朱寿神色不虞的出了户部。前脚刚走,隔壁礼部的官员后脚走进户部串门。

    朱寿双眼笑得眯成线。

    户部尚书侣钟与河套的周经、屠滽等人关系密切,不可能会上他的当。反而会因为他大张旗鼓的行为,配合默契的把内行厂资金不明的消息透露出去。

    后世除了科技的腾飞,还有层出不穷的经商手段。比如某个让男人钱包瞬间减肥的日子。朱寿依样画葫芦,把很多人套了进去。这银子掏出去,甭管是什么原因,不再是自个儿能控制的了。

    去年大明国库收到税银280万。超市一个月‘买十两银送一银’的促销活动,让他回流了100多万两的现银。这其中离不开布商、盐商的大力支持。

    便宜老爹一开始还担心他赔银子。超市货物低价出货、在外又多付了10万两的超市抵用券,怎么算都是吃亏的。

    朱寿换个角度算了笔帐。

    首先,内行厂的作坊生产的商品附加值高。比如使用纺织机、水力织布机半人工化生产,每匹布的成本在35文左右。虽然赚不了银子,可不会亏本。

    其次,因为他身份的缘故,很多原材料只要支付人工费。比如河套的盐池、玉门猛火油、铝制品、玻璃、金银饰品、铁制品、蜂窝煤,还有低廉的羊毛、肉干、面粉等。

    所以虽然是低价卖商品,但他并没有亏本。

    低价引来百姓抢购,把内行厂各作坊的库存清空。方便作坊的资产清查。

    一下子回流的资金让他有充裕的资本打商战。他原以为江南商人经商手段很厉害。没想到布商商会脑子进水,竟然花几十万银买超市的布。

    他让人鼓动江南低级官员组成团。用官员的八折价采购布匹通过漕运运抵江南。在东厂的暗中关照下,沿途没有人敢乱收过船费。他们的布匹成本比布商低了二十文左右的。一运到到江南,人人抢购。

    布商的布更加卖不出去了。这下银子没了,布匹越来越多。布匹毕竟不是流通货币。没人愿意掏银子买,除非低价割肉,否则只能砸在手里。

    盐商们比布商聪明,他们的银子大部分花在酒醋面局。花大笔银子团购辣椒酱、番茄酱、红糖、白糖、冰糖、酱油等可长期储存的调味料并不亏。在远离京师的地方很受欢迎。

    当然,盐商们没起买空盐的心思,是因为他们知道河套盐池。布商们不知道内行厂布匹的低价底气,自然只能跳坑。

    至于多发出去的10万超市抵用券,相当于从民间无息贷款。

    “几十万两银子堆江南布商来说是毛毛雨。还要看李举人是否把座缫车的秘密泄露出去。”朱寿摸着下巴自言自语。

    许泰受到牟斌点拨,和朱寿保持三米的距离,并且得了一种叫做间歇性耳聋的病。

    皇宫外的御道和大明门组成凸字形。五府六部分布在凸字头部的左右两处。朱寿想要到刑部,必须沿着宫墙走向大明门,再穿过广场。

    广场正在热火朝天的建造棋盘街。工部找到他的工程兵团,出高价把棋盘街的交给工程兵团全权建造。工程兵团把设计图纸递给工部,工部尚书曾鉴转交给他。

    朱寿瞧着图纸制图方的印章,白了曾鉴几眼。曾鉴这是得到了高人指点。朱寿很无语,这招后世的贪官运用的炉火纯青。他对工部的图纸不满,只是想要激发工部官员的上进心。他们应该多接触新东西与时俱进。

    曾鉴愁眉苦脸地在棋盘路工地转圈。沼气灯、落低玻璃窗、暖气、人工花园,看看工程兵团用的料!工部给的预算兜不住啊!

    这一排



第239章 碰瓷
    民以食为天。大明朝廷有专门管吃的机构光禄寺。上至皇帝的御膳、宫里的宴席、使臣的三餐、官员的膳食,下至会试考生、军民作匠、贫苦百姓,他们的伙食都是光禄寺提供的。除此之外,光禄寺会从礼部支银子购买吃食物料。

    别看光禄寺上下六千多号人,每日忙忙碌碌不得闲。不过这六千多人大部分都是厨役。厨役是徭役的一种,百姓需要无偿替朝廷干活。厨役的待遇还算不错,能领到日支、月粮等实物。俸禄是别指望了,不然能称作徭役吗

    自从太子殿下给官员发福利、吏目有了月俸,厨役也想被照顾到。只是他们身份低微,无法上达天听。

    “老张,你有亲戚是锦衣卫的小旗,让他想办法把我们的诉求告诉上头。”正在院子里捡菜的老王头说。

    老张一脸晦气:“别提了,那不争气的东西把他爹传给他的小旗的身份丢了。”

    “是不是考试没通过就是太子殿下在广播中说的那种考试。”老王头心里偷笑。老张常把出了五服的本家放在嘴里夸,也不想想对方是不是认他。

    老张把手里的豆角往地上狠狠一扔:“老王头,你啥意思!想打架!”

    “小心着些,这可太子殿下的皇庄送来的菜。特供使臣的,外面可买不到。”老王头赶紧把摘好的豆角捡入菜篮中。他和老张是一组的,干不好活大家会‘连坐’。

    光禄寺的活计不少人惦记着。自从太子殿下出手稳定粮价、整治朝纲,每月到手的六斗月粮再也没有短缺过。

    老张闷闷不乐的埋头洗菜。他的本家不止丢了小旗的铁饭碗,还涉嫌放跑白莲教的头目,那可是刺杀过太子殿下的人!这可把他们这些本家愁坏了。京师百姓跟着太子殿下过上好日子,吃得饱穿的暖,运气好能从游乐场中大奖翻身。一旦消息透露出去,街坊领居还不得戳他们的脊梁骨。

    “咦,李监事怎么又收到家里的包裹了”唠叨的老王头拍拍老张,“听说李监事和被杀的李举人是堂兄弟。李举人都被人灭族了,怎么李监事还有家人往来”

    老张正烦着,老王头还在耳边嘀咕不停,他本来想发火,听到‘李举人’三个字突然灵光一闪。

    老张一边洗菜,一边关注李监事的举动。等李监事取好包裹从后角门离开。老张借口肚子疼,偷偷跟上送李监事包裹的人。

    对方故意在附近兜了几个大圈,老张不紧不慢地跟在后头。他是土生土长的京师人,做了十几年轿夫,对京师的地形了如指掌。对方拐入一条小巷,老张直接走到另一头等着。这条小巷只有一个出口,对方肯定会从这里出。等了半刻钟,一位穿着绿色官袍小官从巷子里走出来。

    老张愣了愣,不可能啊,除了递给李监事包裹的人,没有其他人进入小巷。老张故意慌慌张张地跑上前冲撞那人。

    “官爷,老汉我不是故意撞你的!”老张一屁股坐在地上,黑黝黝的脸上惊恐万状。京师遍地是贵人,卖惨躲避责罚是老张的保命手段。

    绿袍小官眉头一皱,轻巧地放过老张。老张凑近一瞧,的确是刚才那人。他眼咕噜一转,抱着对方的腿不放。

    “腿断了!家中老伴还等着老汉买米下锅。腿断了两三个月不能出来找活干,我们老两口可怎么活啊!”老汉扯开嗓子大嚎。

    动静闹得大引来了附近五城兵马司的士兵。在兵马司的调节中,老张得知对方是鸿胪寺赵署丞。



第240章 看戏
    朱寿跑到内承运库找黄伟。

    “小爷,这是给皇爷办万寿节的专款。”黄伟黑着脸。

    朱寿自觉理亏,摸摸鼻子不好意思地说,“本宫一定会在父皇的万寿节前把银子换回来。那群傻帽已经上钩,很快就有银子入账。”

    黄伟面无表情,掏出随身的小金算盘,“超市卖货实得98万两;小爷偷出景德镇上贡的青花瓷、江南织锦、广东的珍珠、宫里用过的宣德炉、景泰蓝等暗中卖到大宁城,换得24万两;挪用靖江王委托内行厂给郡主打造的嫁妆3万两;和辽王联手在各地卖沼气分得5000两……”

    “停停停!”朱寿牙疼得皱脸,“什么叫做偷,什么叫做挪用。本宫是借用,借用!”

    黄伟俯身下跪进言:“小爷,内行厂和內库的银子已经被您掏空。您的举动如临深渊,一旦有差池,必会造成资金断链,到时真的只能卖作坊了。”

    “自古商场如战场。当时本宫想要收复河套,多少人认为本宫痴人说梦。如果这一仗成功,江南之地必将服服帖帖。河套是大明的屏障,江南是大明的钱袋子,把这两者牢牢握在手中,再也没人敢惦记皇位!本宫也不想兵行险招。哎,实在是想杀本宫的人太多了。”朱寿面露凄凉,忧伤地看向黄伟。

    一番掏心掏肺的话让黄伟差点掉下眼泪。小爷为大明尽心尽力,为何总要有人和小爷作对呢

    顺利从黄伟手上接过20万银票,朱寿让谷大用去皇家钱庄搬银子。银子将会被融成银砖混入货物中运出天津港。

    胡子拉渣的牟斌收到谷大用从钱庄取走大笔银子的情报。“还不快去帮殿下遮掩一二。殿下以为锦衣卫废了,我们更要把事情做好给殿下瞧瞧。”

    牟斌被朱寿骗了。什么考试很简单、大部分人肯定能过。一场考试直接让锦衣卫少了五分之四的人。这些日子牟斌等人忙得每天只能睡一两个时辰。

    为了不给锦衣卫的牌子蒙羞,牟斌连招暗卫的手段都使了出来。这还是从太子收买百姓人心得到的启发。为了凑出暗卫的俸禄,在职锦衣卫每月足额花光超市抵用券,把超市的商品卖到山西、河南等地赚差价。

    差价足够养活上千名暗探。难怪很多人坚定不移地支持太子,跟着太子有糖吃。

    从民间召集的暗卫终于撕开了对方的伪装。对方避着东厂和锦衣卫,却不会在意路上的乞丐、卖吃食的小铺子、白发苍苍的老人们。

    “指挥使,光禄寺的李监事趁着送膳食的机会和吕宋使臣交好。李监事询问吕宋的风俗时,被告知吕宋有银矿。可是一年前有一群穷凶极恶的海盗攻上岛霸占银矿。使臣这次来朝贺,是想求朝廷出兵帮他们把海盗赶走。”毛总旗禀报道。

    牟斌揉揉太阳穴,吕宋、银矿、太子多次从天津港运出银砖……

    牟斌叹了口气:“你偷偷地绑了李监事。”

    “这样做容易打草惊蛇。”毛总旗为难地说。

    牟斌摇头叹息:“坏了殿下的事,很可能让锦衣卫再来一次考试淘汰人员。盯紧赵署丞,看他和礼部的哪位官员接头。光禄寺、鸿胪寺都属于礼部管理,礼部又要洗一次牌了。”

    牟斌不禁联想到弘治十二年的科举贿赂。程敏政被迫致仕,唐寅去了河套,不少官员被牵连调任。礼部官员被换了一茬子。

    “出大事了!”有人不管不顾地冲入牟斌的办公房,“太子殿下请我等看戏。”

    牟斌掏掏耳朵:“把话再说一遍。”

    “刑部郎中手持太子殿下的手令,带着京中有名的戏班进了大堂。太子殿下让所有考试不及格的人看戏。看完后加试一场。算作是



第241章 内外交困
    邱聚在江彬的护送下回到朝阳皇庄。邱聚激动地里里外外来回走了三遍。他有两年的时间没有回来了,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显得格外亲切。

    足球场正在上演两军对垒,买彩票的人疯狂地呐喊。邱聚从中转了一圈,很满意的点头离开。足球场的盈利让游乐园顺利营业;足彩是游乐园中唯一能支撑太子殿下散财的游乐项目。

    学习园里,上百人在认真学黑板上的简化字。每个人都想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会。不但可以得到十文塑料币奖励,运气好还能被暗中观察的牙人推荐到内行厂作坊工作。

    “游乐园怎么多戏台了”邱聚很奇怪,走进去听了一小段。

    台上穿着鞑靼人服侍的男旦和女旦正在上演催人泪下的别离。

    “我不走!你是我的天,你是我的地。离开你,我马上就会死!”女旦抱着男旦死也不撒手。

    男旦痛苦万分:“《大明律》有言:令蒙古色目人氏,既居中国,许与中国人家结婚姻,不许与本类自相嫁娶,违者男女两家抄没,入官为奴婢。我若同你结婚,必会牵连两家族人。”

    女旦急急地道:“我们可以去河套。河套没有此条规定。我们还可以去大宁城。大宁城不适用大明的法律。”

    “去河套,去河套!”底下的观众起哄道。

    邱聚眼角抽抽,问皇庄的管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太子殿下正在宣传《大明律》。”管事凑到邱聚耳边小声说,“鞑靼人对付不了游商部落的扩散,他们就拿《大明律》歧视色目人的条款说事。试图瓦解游商部落成员加入大明的意愿。”

    邱聚联想到他们莫名其妙被女真人追杀,气得脸上的横肉一阵抖动。“女真、鞑靼、国内同时针对小爷的势力动手。哪有那么巧合的事!我说我们没露马脚,怎么会被女真人发现。一定出现内鬼!”

    “嘘,公公您小声点。皇爷万寿节将至,京里可有女真派遣的使臣在。”管事四处张望,深怕被外人偷听了去。

    邱聚眼珠子骨碌直转,想法子把丢掉的场子找回来。他大爷的!女真人抢了宝船,船上有价值一万多辆银子的货。他们被追的四处躲藏,最后逃到朝鲜才得以活命。这笔账一定要找女真人好好算!
1...6263646566...1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