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明第一祸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俗人喝茶

    “我是土生土长的京师人,能没这点眼力您衣着朴素,一定是个好官。”老张哈哈一笑,“光禄寺的人身份乱着呢,连白莲教的人都有。听我一句劝,别趟浑水。让太子殿下收拾他们去。”

    “你怎么知道光禄寺里有白莲教的人!”李东阳脸色一白,从座椅上探出半个身子靠近老张。

    老张把三轮车停下,满不在乎地说,“住在我们坊里的厨役试图说服我们加入白莲教,被我们报给锦衣卫得了十两赏银。每家每户分了几匹布几斤肉。那些人天天神神秘秘的,也不想想京师各坊有多少铺头,京师住了多少百姓。能避得了人吗”

    李东阳打了个寒颤,他想到家中四周的街上摆满小摊贩。客人进进出出都被小摊贩们看在眼里。

    他面临的不是站队的问题!而是太子殿下想不想动他。

    什么东厂忙着找白莲教,锦衣卫人手不足,统统都是障眼法!官员们做过些什么、接触什么人,统统都在百姓的视线之下。

    “府军前卫打人了!”有厨役大喊大叫。

    一时间,光禄寺门口激起灰尘无数。膀大腰粗的厨役在赤手空拳的卫士面前毫无战斗力。大部分府军前卫的卫士身上都有军功,那是在草原上和鞑靼人厮杀得到的。对卫士来说,会点皮毛公平的人连草原上的牦牛都不如。想当初他们每次打赢仗,牦牛就是他们的胜利品。徒手制服牦牛是发家致富的技巧。

    一盏茶的功夫,许多人在地上打滚,嘶声裂肺地求饶。上前讨公道的礼部官员一样挨打。五城兵马司的人不敢进去,顺天府的衙役躲得远远地。紧急调来的五




第246章 万寿节前夕
    朱寿长叹一声。

    内行厂是吸金窝很能赚银子。可大明像一艘四处漏水的船,到处都要用银子。感觉银子再多也赶不上漏水的速度。在还不算太糟糕的大明中叶,他缺银缺的想办法抢劫。崇祯这重孙子的日子该有多难过。

    为了子孙后代,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次一定要把‘薅羊毛’的行动进行到底。

    “小伟子,这银子本宫刚取走没多久,放贷的人也没怎么快收款。”朱寿苦恼地皱起脸。

    黄伟面无表情,不冷不热地说,“距离皇爷万寿节还有十天。殿下给内承运库定下的规矩是银货两讫。户部拨给光禄寺的金银所剩无几。光禄寺卿上报:因府军前卫守门不让进。提早储备的瓜果物料没能及时处置,已或或成色不佳。需重新购置。”

    朱寿摸摸下巴:“光禄寺卿头脑蛮灵活的。把各地上贡的美酒、特色水果、香米等装上宝船。拿府军前卫当借口,账上全注明报废。这人不辞官回家做生意对不起他灵活的头脑。”

    “小爷,这都是后话。尚膳监必须为万寿节宴席提前准备。西厂接来二十多国使臣,大明的面子不可丢!”黄伟言辞凿凿。脸上一副随你怎么说,我只要银子的无赖样。

    朱寿牙疼,黄伟是他一手栽培的,这算是自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他弄出去的银子一半伪装从吕宋银矿的出产,一半用于开发台湾岛。

    现今的台湾岛被称为东番,岛上偶尔有渔民落脚暂住,一片荒凉。东番还没入大明版图。他怎么样也要在那扎个点,提前把附近可钓鱼的岛一起圈起来。至少要留下证据,证明那块海域从古至今属于华夏。 一流小站首发

    至于吕宋岛,岛上有元末的华夏移民,大明曾委任总督管理。禁海令让吕宋脱离大明管理五十多年。需要用怀柔的手段重新让岛民归顺大明。

    万寿节二十万专款被他打造成银砖,从钱庄偷运到天津港,绕了一个圈又回到钱庄。钱庄内故意放了几个他们的人进来,这几人每天轮流盯着银砖。等他们组织的五十艘宝船出太仓港,才能拿回银砖。

    朱寿原地团团转,没银子怎么办宴席呢内承运库好不容易上了正规,规矩定下了不能朝令夕改。能不能借鉴后世的经验

    朱寿拍了下脑门。怎么把西餐忘了。他名下的田庄、河套能提供很多原料。便宜老爹一定没吃过生日蛋糕。肃宁田庄的土豆丰收,可以多炸点薯条、薯饼之类的小吃。把河套的牛奶做成芝士奶酪,必胜客披萨可以有。再让西厂从山东打捞海鲜……

    “本宫想法子弄出新颖的吃食。万寿节宴会采用自助餐形式,决定能让宾主尽欢。”为了省银子,朱寿一头钻入东宫御膳房研究吃食。

    朱寿抛下政务给陛下表孝心,官员们只能恨恨地看他光明正大的偷懒。没有李东阳主持晨会,没有朱寿的旁听,内阁和军机处针锋相对吵个不停。

    “殿下,今日大人们为了万寿节的阅兵仪式差点打起来。刘首辅和谢阁老认为让旗手卫出来亮个相就行。英国公等军机处大臣认为至少要把京营拉出来遛一遛,在外国使臣面前振国威。”中立派的谢铎找到御膳房探他的口风。

    朱寿呵呵一笑:“老师尝尝薯条的味道如何。薯条很脆,您老咬得动。若是把炸薯条的方法宣扬出去,又能让不少百姓有糊口的营生。”

    谢铎的注意力被吸引,从土豆产量谈到大豆炼油,讨论的都是对百姓有



第247章 朱家仇人如过江之
    太祖开创了华夏皇朝从长江以南发起进攻、打败北方立国的先河。在这期间,大明水师的前身,元末太祖的主力部队之一巢湖水师战功赫赫。尤其是鄱阳湖水战,一举击败陈友谅。

    除了水师,下海远洋的郑和船队,绝对是当时世界的海上霸主。但自从海禁开始,‘片帆不得下海’使得宝船船厂废止。可用出海的船只寥寥无几。大明水师部队实力大损。

    后世到了嘉靖年间沿海倭寇泛滥,才开始大规模造船。然而那时,两京官员找不到郑和宝船的全套资料。船队使用的战舰是福船,郑和宝船成为华夏史书上的绝响。

    朱寿通过刘大夏的手得到了郑和宝船的资料,重新在南京城西北角的龙江船厂旧址建船厂。集结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让郑和宝船重新现世。

    最大的一艘宝船长148米、宽60,共有四层,重几千吨,使用风帆、动用两三百人才能启航。虽然麻烦,但每次航行可携带大量的物品。

    西厂常用的是两千石的宝船。五十艘宝船每月可从占城国运大几万的粮食。西厂在这五十艘船上装备火炮、燧发枪等火器。在远洋贸易遭遇海盗时从没有吃过亏。

    这次一些人处心积虑利用万寿节大做文章。西厂的五十艘宝船被征用。礼部裹挟军机处,替换了一批旧火器,安上在云中城打下威名的大将军炮。

    把新仇旧恨积累在一起,用太子的东西对付太子的人,是他们的大反击。

    宝船停靠在日本博多港,这里是日本对明朝贸易的一个重要港口。远征军宪兵将军赵虎,曾在这里为内行厂赚取过上百万的银子。朝廷夺回和日本的贸易权后,户部又从这里换取了三十多万两的金银。

    户部尚书侣钟多次对两国贸易的规模产生怀疑,换了好几批负责官员,依旧没能找出贸易金额下降的原因。

    侣钟没好意思问太子,如果他来问,朱寿一定会科普成化年间日本发生的‘应仁之乱’。应仁之乱开启了日本的战国时代。幕府失去了对日本的控制。

    和后世的报关单类似,明朝与外国的贸易需要证明文书,这种文书就是勘合。原本明朝和日本的勘合十年发放一次。内行厂从日本岛弄到大量的银子后,双方各取所需,从弘治十二年起,把十年一次的勘合改成一年一次。

    明朝的勘合掌握在户部手里。日本的勘合掌握在各守护大名之间。去年户部和日本进行了三次勘合,一次持的是景泰年间的勘合,一次持的是成化年间的勘合,还有一次才是弘治十三年的勘合。

    明朝和幕府的官方贸易确实是三十多万两银子,其他两次是江南豪族、户部官员和细川氏和大内氏的私下贸易。

    江南豪族培养后代科举,不少户部官员是自家族人。这不是官商合作,只是官员给族人行方便而已。当然,这些官员会收到族中的馈赠。

    族人给的钱财能算贪污吗

    侣钟当然查不出来。

    这一次不是普通的贸易,带队的是南京礼部尚书王宗彝。王宗彝曾在户部任职多年,长时间处理辽东兵饷,对兵事多有了解。

    “王大人,大内氏的一万武士以全部上船,可以起锚了。还请王大人下船。”不起眼的户部太仓银库大使俞阳道。

    王宗彝摇摇头:“我和你们一起去。太子足智多谋,吕宋是他最大的白银来源,一定会在四周布置杀招。就像对付达延汗一样,本官怕你们无从招架。”

    “王大人忘了我和俞兄的先祖是谁了吗”户部浙江清吏司主事廖洪自傲地说。

    王宗彝眉心隆起,忧虑重重,“我知道你们两位祖上是开国功臣俞通海和廖永忠。两位先祖建立巢湖水师,为大明建国立下汗马功劳。可是,太子邪乎的很。你们的敌人不是船队,而是内行厂。李举人被抓前透露内行厂秘密造船。毕竟打败达延汗的是远征军的火器和陶瓷护甲。我怕内行厂有什么秘密武器。”



第248章 没信心
    东宁伯焦俊烦躁地在‘凌风子号’的甲板上来回走动。‘鲲鹏’舰队的炮手正在检查船上的武器,舵手在测算水流速度和海风,负责铁甲船蒸汽发动的把总官让士兵把煤铲入锅炉。

    “伯爷,别转悠了。看着头晕。”凌风子脸色苍白,扶住栏杆勉强直起身子。

    焦俊挠挠头:“天师,要不您别出海了。”弄出蒸汽动力的凌风子晕船。船还没开他已经吐了几回。要是在海上出点事,太子殿下会扒了他的皮。

    焦俊运气很背。绝大部分的勋贵子弟在远征军里有一席之位。太子想要组建海军,把每个人拉上船。除了他,所有人都晕船。要北方旱鸭子上船,确实是难为人的事。可他以前也没坐过船,怎么就不晕呢!

    统领太子亲军府军前卫是多好的差事,现在沦落到舰队的都指挥使。便宜江彬那小子,不但娶了郡主,还成为亲军统领。回去后一定要让那小子请一顿好吃的!

    百年前太祖在鄱阳湖打了37天,谁知道海战要打多久。他没有海战的经验。当然,把大明的将军拎出来也没人有经验。

    自从三宝公公最后一次下西洋回来,朝廷再也没有大规模的出海。西厂的人倒是在海上来来回回。但大部分的海盗看到偌大的船队调头就跑,寥寥数次的战役瞬间结束。

    成立不到半年的鲲鹏舰队没打过一次架,他被任命都指挥使不到十天,舰队的士兵连人都没认全。

    太子殿下真他大爷的任性,打仗可不是过家家!焦俊烦躁得快要炸了。

    “本天师还想去太子说的海外仙岛,如果连晕船都克服不了,还怎么去仙岛。”凌风子厉声道。

    焦俊瞅了眼他发抖的双腿,摇摇头,不想继续讨论太子用海外仙岛诓骗的话题。

    负责通信的把司总来报:“都指挥使,宝船船队已经从钓鱼岛驶过。预计两个时辰后抵达。”

    “太慢了,这点距离怎么需要那么久。”焦俊不满地嘟囔。

    凌风子一甩浮尘,高傲地抬起下巴,“宝船使用人力和风力操控,逆风行驶时船速在4节左右。本天师设计的四台蒸汽动力机,能让铁甲船达到10节的速度。能一样嘛!”

    “对您是一样的,您不管在哪艘船上都会晕船。”焦俊无情地打击道。

    凌风子神情一凛:“下次出海本天师会提前炼制晕船丹。没有什么是一颗丹药解决不了的。”

    焦俊翻翻白眼,把负责弹药的把总官喊来。“把鱼雷绑在小艇上。万一对方不投降,就把五十艘宝船炸了。”

    把总官吓得捂住嘴:“都指挥使您忘了吗如今的西厂厂公是刘瑾刘公公。您把西厂的五十艘宝船炸了,他能让我们十年领不到俸禄。”

    “没有俸禄怕什么!我们可以去抢。《大明律》在海外无效。鲲鹏舰队首战不能败!”焦俊脸色扭曲,他紧张的手心都是汗。

    凌风子点头同意:“海外有仙岛,我们可以去仙岛找神丹妙药。”

    把总官哭丧着脸下去准备。

    焦俊下船,爬上港口的灯塔。从望远镜中能看到远处芝麻大小的船桅。船桅密密麻麻,看的他头皮发麻。宝船有四层,根据情报,每条船上装有二十门火炮。大内家的武士经常伪装成海盗袭扰沿海,战争经验丰富。

    转头看自家舰队。总共才两艘铁甲舰,还有二十艘鹰船、网梭船、子母船等小船,连战船都没有一艘。船上的士兵从南京新江口水师抽调,才1000人,还没有打过水仗的经验。

    别的不说,宝船只要使用人海战术,就足以把他们灭



第249章 状况频出
    负责弹药的把司官火急火燎地找到焦俊。“不好了,船速太快,弹药库的弹头全部滚下来!砸伤不少人。”

    焦俊差点吐出一口老血。弹药库若炸了,他会沦为勋贵们的笑话。

    “炸了一颗我们都会下海喂鱼!”焦俊一把提溜起把司官,眼睛瞪得有铜铃大。还没开战就出现伤员,一定是大凶之兆。

    凌风子气若悬丝地说:“炮弹弹药没那么容易炸。呕”他又趴在栏杆上呕吐。强劲的海风把拂尘吹下海,吓得焦俊扔下把司官,用绳子把凌风子牢牢绑在栏杆上。

    “快通知机房减速,不减速我们会撞上对方。”舵手在船头尖叫。

    远方的船队有五艘船脱离,加快速度向他们驶来。舵手计算了双方的航速,急得差点喊破喉咙。

    甲板上的士兵向无头苍蝇一样乱转。

    焦俊抓住从他身边经过的兵:“去机房传话,乱转什么!”

    士兵吓得哭出来:“我……我不知道。在新江口水师操练,只要放下风帆,停止摇船橹。可,可船上没有风帆!”

    “铁甲船烧煤。你让机房把火力降下来!”焦俊气得大吼。

    这都是什么事!还没接触敌方,己方先乱了阵脚。

    看到一旁傻呆呆的把司官,焦俊的火气往头顶蹿。“还傻愣了干嘛!马上带人去弹药库把炮弹固定住。”

    把司官拔腿就跑,打开船舱时,和负责蒸汽锅炉的把司官迎面相撞。两人坐在地上,相互看了一眼,爬起来跑开。

    “都指挥使,机房在四个锅炉里铲了很多煤,无法灭火减速。”他汇报的时候感觉嘴巴咸咸的。抹了把脸,手上一手的鼻血。

    焦俊说不出话来。他在的船乱成一锅粥,另一艘会不会好一点转身一看,另一艘没命名的船速度不减,一头撞向对方。

    焦俊全身血液倒流,他一世英名要交代在海上了。

    “他娘的!狭路相逢勇者胜,命令所有人进船舱。舵手,朝他们撞去!”焦俊破釜沉舟了。

    他一时没能解开绑凌风子的绳子,抽出刀砍断绳子,扯住凌风子的衣领,提溜着进船舱。

    五艘脱离船队的宝船很闹腾,大内氏的武士们拔出武士刀,打算把对面的两艘船扒光。他们甚至在讨论了抢了东西后如何分配。突然,有人发现对面的船不对劲。对面比他们小了一圈的船,用从没见过的速度向他们冲来。

    船上的武士很快反应过来,装弹发射,企图把对方打散架。
1...6465666768...1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