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明第一祸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俗人喝茶

    “知道打不过我们,准备鱼死网破吗”主船上的大内广智举着望远镜疑惑地问。

    他晃了晃脑袋,再次看了眼望远镜。突然,他看到船的外壳有点不对劲。大内广智的酒一下子醒了。他想到家族族老的疑问。大明官员会因为一群海盗出动五十艘宝船大明水师无敌,为何要找上他们

    廖洪的瞳孔放大:“对方的船有问题!不可能有帆船达到这样的速度。”

    俞阳也涌起了不详的感觉:“不会是内行厂弄出来的先进武器吧”

    王宗彝咬紧牙关,握紧双拳,定定地看向战场。

    在主力船队观望时,两艘铁甲舰马上就要撞上驶来的宝船。

    船舱内的士兵透过巴掌大的窗户,能清楚地看到宝船上的炮管有炮弹向他们发射。

    “啊!”两艘铁甲舰的船舱内传出惨叫声。

    焦俊按下呼叫机狂喊:“快向敌人开炮!”真不知道太子殿下哪找来的兵!如果是远征军,早就会道在高速冲击前开炮打烂一切拦在前面的人。

    炮兵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对方的炮已经打在船身。

    铁甲船轻微摇了摇,毫无阻碍地向宝船撞去。

    焦俊一巴掌扇在身边腿脚吓软的士兵脸上:“早告诉你们对方




第250章 摊上大事了
    海战和陆地战争不一样。陆地上可以利用地势堵死退路,把敌人清剿干净。而在海上围困敌人,需要几倍于对方的船只。

    当两艘铁甲船用舰炮轻松轰掉几艘宝船后,大内广智让手下人分散逃回日本。无论王宗彝等人怎么劝,大内广智压根不听。

    鲲鹏舰队刚找到打海战的感觉,敌人竟然掉头逃跑了焦俊双眼喷火。是男人都懂正爽着突然被人打断的滋味。他让通讯员打旗语、放信号弹,通知舰队的其他船加快速度赶来。铁甲军速度太快,把其他的船只甩在了后面。

    船只在海上掉头不易,焦俊放弃逐一追杀宝船,和另一条铁甲船快速冲到船队前方。让宝船逃回日本,会妨碍太子计划的实施。

    铁甲船追上宝船船队后,进行无差别舰炮攻击。宝船不得暂停下回日本的打算。

    大内广智和手下人商量,准备登入东番岛。对方只有两艘小船,一定没有多少人。上了岸后,他们人多势众,只要跪下求情,对方一定会原谅他们。

    “怕什么怕,我们的船多。顶着炮火接触他们,只要你能跳上船抢到船,最终的胜利属于我们。”廖洪急得脖子上青筋暴起。

    为了增加信服力,他说出埋藏在心底多年的秘密,“我是巢湖水师将领,大明开国功臣庆国公的子孙。论水上作战,除了俞家无人是对手。”

    家族的荣光和凄惨的结局深入廖家每一代人的骨髓。廖洪年方三十五,因为赈灾处置得当,得到原户部尚书周经赏识,被授予浙江清吏司主事。区别于河套只要是个人就能授官的可笑官职,这是朝廷授予的正六品官员。

    廖洪通过纳粮得到监生的资格,并非科举出生,年纪轻轻升为正六品官,前途无量。反观其他勋贵,绣花枕头一包草!

    不说土木堡之战中国武将的糟糕表现。看看现在这群勋贵!面对鞑靼不敢进的平江伯陈锐;哈伦告鲁举数十家勋贵抵不过火筛军让朝廷插一脚;还被太子逼得不得不在鄂尔多斯血战,让勋贵们整体实力大损;军机处以能力提拔官员,不少武官入不了太子的眼,反而让刘大夏、王守仁等文官入了武官行列。

    如果开国的勋贵没被朱元璋清洗,朱棣没有牵连无辜,大明怎么会让文官指手画脚朱家是自毁城墙!

    大内广智眼中一片迷茫:“巢湖水师是打败陈友谅的水师吧。陈友谅我知道。庆国公是谁大明开国功臣无数,我没听过这名号。”

    大内广智是大内家出色的子弟。日本上层贵族对大明仰慕,家族子弟从小学习大明文化。他对大明历史也算精通。

    廖洪把双拳捏得格格作响。想想对方是番人,和他计较有**份。“我的战术绝对没问题。只要你听我的,我们一定能赢。”

    “那又怎么样得罪大明太子,我大内氏覆灭就在眼前。”大内广智抖动脸上的横肉,凶狠的目光在船上的大明官员身上流转,考虑交出他们投靠大明太子的可行性。

    他们是人多、船多,可又能怎么样一场胜利又能带给他们什么

    王宗彝的话他听得清清楚楚,这些人准备伏击大明太子的势力。他们大内家绝对不会陪着一起发疯。

    大内广智嘿嘿直笑:“你们真把我们当傻子一两场胜利有什么用。在天下归心的形势下,反抗只能招致毁灭。那什么庆国公,肯定也是恃才傲物之人。识时务者为俊杰,头顶上有惊才绝艳的大明太祖,不听话只能招致消灭。而你们以为自己是什么东西!”

    “没有大明官员的这身官袍,老子怎么可能拿你们当上宾。”大内广智一脚踹向王宗彝膝盖,“把你们送给大明太子,希望太子能多给我们大内家几张勘合。即便不给勘合,接受我们成为内行厂代销商,也会让我们大内氏财源滚滚。”

    廖洪和俞



第251章 暴怒的朱寿
    西厂在后世基隆港修建了一个超大的港口。基隆港与福建隔海相望,朱寿打算让其成为海内外物资中转站。海关关税将会是大明未来的国库支柱之一,朱寿不会把关税拱手让给别人。

    基隆港的前期建设完毕,可直接当成军港和贸易港使用。但连续十几枚鱼雷一同爆炸,把港口炸得面目全非。前期所有的建设工作作废。

    邱聚拍着大腿痛哭:“太子殿下把台湾托付给我。我才上任几天啊!东宁伯,这些俘虏全归我了,我要让他们重建港口!”

    “俘虏人数太多,我会从国内申请调兵。”焦俊苦闷得仰天长叹,“天师,鱼雷使用的不是普通的火药吧几十艘宝船只是被炸弹波及,却全毁了。铁甲船上的舰炮也没这威力!”

    凌风子干咳几声:“鱼雷是用天师研究院最先提炼的硝化甘油制造。因其药性不稳定,没敢在船上使用。”

    “炸毁港口、炸毁五十艘宝船的责任,天师研究院必须和我一起承担。”焦俊抓到了最后一根稻草,拽着凌风子不撒手。一艘宝船的造价在五千两左右,把东宁伯府拆了卖也造不了几艘。

    焦俊控诉的眼神让凌风子老脸一红。“伯爷,宝船是户部和礼部弄丢的。您干嘛把责任往自个儿身上揽。”

    焦俊拍了拍脑袋,脸上瞬间雨过天晴,“对对对,就是这个理。我们就上报宝船、船上的人、以及宝船载的货物都没了。”

    “你们这是强盗行为!”俞阳的脸色像月光一样惨白。

    宝船上集结了江南大小家族提供的货物,几乎是这些家族一半的资产。两年的严厉海禁、太子有意的打压,布商、盐商接连受挫,让江南的财富急剧缩水。和日本的几次勘合虽然赚了些银子,可京师上下一打点所剩无几。

    邱聚阴恻恻地笑:“你们出海的目的就是打我们这群‘海盗’。”

    南京礼部尚书王宗彝惨惨一笑:“俞兄弟别说了。从我们出海开始,太子殿下就没准备让我们回去。怕只怕,江南已经落在太子手里。”

    大内广智从王宗彝背后踹踢了他一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江南本就属于大明英明睿智的太子殿下。诸位大人,我等出海前根本不知道他们要对付是太子殿下。请放了我们,我们可以从日本送更过的奴隶过来干苦力。”

    ‘砰’,焦俊一枪结果了他。

    “大明的官员还轮不到番邦的人欺负。”焦俊冷着脸道。

    大内广智的死亡使原本老实的武士们骚动,他们试图反抗。焦俊一声令下,看管的士兵当场击毙反抗者。

    半个时辰后枪声停止。至少一半的人被打死,受伤的人捂着伤口大声哀嚎。鲜血染红废墟,引来了动物围着不走,它们绿油油的眼睛盯着死去的尸体不放。

    被抓的大明官员瑟瑟发抖,王宗彝颤声指控,“我大明是天朝上国,你们野蛮行为有辱斯文!在你们心里还有没有王法了!”

    “殿下曾言‘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焦俊冷笑连连,“王大人一家曾被流放戍边,难道没看到鞑靼铁蹄下的百姓也曾有这样的遭遇吗因为有太子殿下,北方百姓不再害怕鞑靼人,而你们这群人又做过些什么!呸,斯文败类!”

    在焦俊动手的同时,从千里之遥赶回来的赵虎带人摸到博多港。用强大的火器消灭港口的大内氏势力。货物被搬走,搬走的还有用来交易的金银。留在港口的大明官员被抓,与存活下来的大内氏族人一同送到台湾做苦力。

    赵虎离开之前,把内行厂代销店的委托书交给同为关西势力的田山尚顺。

    &



第252章 快刀斩乱麻
    来到大明,利用身世和系统,朱寿一路乘风破浪,干成不少大事。他想要改变便宜老爹和自己的命运。努力创造最好的舞台,改变大明的历史。他甚至幻想过让华夏民族统治世界。

    而贵州米鲁的叛乱,让他重新审视做过的一切。

    米鲁的叛乱,在朝臣看来是一件极小的事情。在此起彼伏的明朝叛乱中毫不起眼。史书留了段大致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还是因为明朝造纸、印刷术兴起,便于史家著书流传。

    这场叛乱真的不起眼。

    让朱寿接受不了的,是新成立的军机处搞不定小小的米鲁叛乱。他提升大明军队武力值的努力,失败了。

    被掳劫的都指挥使吴远并非无能之辈,没有冒进,也没有指挥失误。

    平叛的失败,最大的因素是明军陷入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洋’之中。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国内战争只是政治的延续。当地官员、镇守太监、卫所将领等多方的不当行为,让苗族十分敌视朝廷。军队一调动,叛军就收到了消息。在地形复杂的地方打战,可靠的向导很重要。即便不服从米鲁土司的当地百姓,也不可能帮朝廷军队。皇权不下乡,当地有千余所寨子,山路纵横。军队没有当地百姓的帮助,平叛难之又难。

    想要改变大明,单纯提高军队战斗力是无用的。一切改革需要依靠强权政治。

    “本宫还是太善良了。”朱寿摸摸下巴自言自语,“身上缺了点王霸之气。谷大用,去内行厂。本宫先要把江南这个刺头解决掉。”

    谷大用诧异:“可是戴公公等候在外,东厂找到杀李举人三族的杀手,顺藤摸瓜找到白莲教老巢,正准备向小爷回禀。”

    朱寿大步流星走出文华殿。他毫不在意地道:“白莲教不过是一群脑子有坑,打算效仿太祖建立新朝罢了。麻烦戴公公禀报父皇,该怎么从处理就怎么处理。反正死了一批几年后还会出现一批。”

    邪教的洗脑与他曾干过的‘金融’行业差不多。他暗中扶持罗教,给银子、给全套的洗脑教程、到处打招呼关照。等罗教发展起来,白莲教自会改变推翻朝廷的宗旨,忙着抢信徒了。

    喜欢交智商税的人很多,一个白莲教倒下了,还有明教接盘呢。

    戴义嘴角抽搐,原地呆立了段时间。朱寿走远后,他才步伐沉重地赶回乾清宫。连造反都无法引起太子爷的重视,太子爷又准备想干些什么呢!

    虽然朱寿的怒火让朝臣们紧急处置贵州米鲁叛乱,可大家背地里推测太子对江南的下一步举动。太子殿下是不吃亏的主!西厂五十艘宝船消失无踪迹,海上出现大量的船只残骸。太子一定不会轻松放过罪魁祸首。现在所有的线索都指向江南。

    谢迁、吴宽等江南官员忧心忡忡,中立的谢铎等人担心太子采用的报复手段影响江南百姓,弘治帝担心江南出现动乱,派英国公赶赴南京坐镇。

    在家休养的李东阳被小舅子成国公请出山。成国公把江南的田地、商铺、作坊放在李东阳的案头。

    “只要姑父指出有可能招致太子发怒的产业,我爹眉头不会皱一下,马上脱手,卖不掉也会免费送!”成国公府的大公子朱麟如是说。

    “都卖了。”身形消瘦的李东阳看也不看书桌上的东西。

    朱麟把双眼瞪得贼大,脸部表情几次变幻。“姑父,虽然殿下很毒舌,但性子和陛下一样宽宥。不至于会全部清算吧”

    李东阳精神萎靡,没有和朱麟多谈的**。他端起茶杯示意朱麟可以离开。

    朱麟厚着脸皮跑到军机处,用专线联系守备南京的父亲。

    为了防止有人利用专线传递消息,军机处规定每次接听至少有两人在旁。江南富庶,成国公府在江南的产业占了总产业的三分之二。



第253章 打开窗户说亮话
    “我们的祖先曾穿兽皮,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直到黄帝时始制衣冠,建立礼乐制度。原先大家只能着葛衣,后来找到种桑养蚕的方法有了丝绸。太祖努力推广棉花种植,又有了棉布。在一代代的努力发展下,才有了如今各式各样的华衣、便服。这世间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尘不变的。”

    朱寿喝了口茶润嗓子:“去年,内行厂找到另一种能够制衣的原料。这种原料并不需要占用耕地。大家也知道近些来大明天灾不断,去年经历大旱灾,今年南方又有水灾。有足够多的活命粮食养活百姓,不管是白莲教还是某某集团,都不可能让大明倒下。”

    “恶念值+1……”

    殿中参加晨会的高官们相互望望,‘某某集团’是指江南吗

    朱寿扫视全场。俊秀的脸上稚气未脱,然而嘴角噙着一抹邪性的笑容,让他整个人散发一股威震天下的王者之气。不少老臣暗中拿太子和前几任皇帝对比,不得不承认太子更具上位者的霸气。

    “朝廷存在的价值是什么”朱寿起身手持话筒高声喊。比去年白了不少的脸伤一片通红。两眼闪动着耀眼的光芒。

    “朝廷就是要让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大明将在父皇的英明领导下,在诸位官员的辛苦努力下,再次开创盛世繁华。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历朝论强盛非我大明莫属!”

    朱寿一番荡气回肠的演讲没有获得在场人的回应。朱寿摸摸下巴,难道是他业务生疏了

    “殿下利刃所向,即是大明边疆!”守卫在文华殿门口的江彬见殿内无人应和,率领府军前卫大声喊出远征军的口号。

    朱寿满意地望向殿外,还是自己培养的人可靠。

    府军前卫海浪般的呼声带动锦衣卫、羽林卫、旗手卫等亲卫们的应和。宫里不少内侍同样举着手高喊。喊声惊动了弘治帝,派陈宽前来查看。

    军机处、五军都督府等高等武官拉下脸,和殿外卫士一起喊。喊着喊着脸皮也厚了,声音越来越大,震得文官们耳膜发疼。

    文官之首、内阁首辅刘健‘腾’得站起。武官们立刻停止喊声,江彬也让卫士们安静。

    殿下利剑出鞘,文官们会如何接招保江南,还是求和妥协有无数的人怀着紧张的心情,等待这场晨会的结果。卫士们的呼声,代表了太子在军队的威望,已让不少人面如死灰。

    刘健脸上病容未退,皱纹条条绷紧,神情异常严肃。“殿下到底想如何”

1...6566676869...1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