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祸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俗人喝茶
江管家欣喜若狂:“食肆装了‘顺风耳’吧”否则消息不可能传的这么快。
小二眼神一凝,杀气腾腾地警告他不该问的别问。江管家心情很好,没在意小二的态度。
朱寿得知后哈哈大笑:“他们被老崇王当成死士培养,卧底探消息的能力差了点。那位江管家人老成精,比他那举人小孙子更符合
第258章 效率初显
因为明朝立国前夕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白莲教的事情总是能牵扯所有人的神经。拜覆盖北方多地的通信设备所赐,白莲教攻陷崞县不到一个时辰,山西布政使司、山西都指挥使司、锦衣卫同时通过太原府的专线向京师紧急通报。
弘治帝、军机处、内阁几乎同一时间收到消息。官员们云集文华殿,正在商量如何应对。
“陛下,臣欲前往平叛!”保国公朱晖单膝下跪请求领兵前往。
朱寿步伐稳健地踏入文华殿,闻言轻笑,“锦衣卫抓捕白莲教教主一时失手。教众未保教主安危,临时起义攻陷崞县。行事仓促间必有漏洞。等保国公赶到太原代州崞县,黄花菜都凉了。朝廷商议章程,让山西都指挥使司镇压乱民,布政使司收尾,御史前往监察。”
弘治帝连连点头:“照儿所言极是,依此行事。”弘治帝对军事所知甚少,儿子主导军事行动成功收复了河套,军事上他都听儿子的。
太子殿下一句话定下基调,众人从急躁中缓过神,下意识地各司其职。涉及到战事,军机处主导发言。平叛后清理崞县附逆、追究失职官员则是内阁的事。
内阁只有谢迁一人到场,他静静地聆听军机处对叛乱的处置,心里涌起惊涛骇浪。
不知不觉中,朝廷依照太子的设想运转。如果是以往,文武官员首先会相互推卸责任。等朝廷统一意见派人发兵平叛,估计代州其他两县也落在乱民手中。
谢迁四肢冰冷!难怪善谋的李东阳得知事不可为立刻请辞。不过,江南在太子的连续打压之下缓过气来。听老家来信,几大豪商似乎各自找到抵抗太子的方法。
太子把他们当官的成功玩弄于股掌之中,会对付不了商人谢迁产生了怀疑。从中看出,太子明知商人的背后是官员。江南官员被太子压得喘不过气,商人们竟然能找到抵御太子的办法
“谢大人以为如何”兵部尚书刘大夏发问。刘大夏作为朱寿特意安排在军机处的文官,身负沟通文武官员的重任。一般有战事需要当地官衙配合,都由刘大夏出面。
谢迁收敛心神,微微一笑,“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战事上军机处说了算。在下无异议。只是白莲教教主在崞县潜伏十几年,只怕崞县县衙全都被渗透。事后的收尾,少不得都指挥使司的帮衬。”
“这是自然。”保国公抱拳,把姿态放得极低。
主位上的弘治帝欣慰地看着儿子。儿子监国几个月,激发出官员们的干劲。官员们能干,皇帝做着也没那么累。
朱寿坐在便宜老爹身后,托着腮让思绪飞舞。
一个时辰后,军机处商议出平叛策略,在大多数朝臣的赞同下,平叛策略传给山西都指挥使司。牟斌接到弘治帝亲自打去的电话,锦衣卫协同当地卫所剿灭叛乱。布政使司的事情比较复杂,朝廷只给了笼统的几大意见。具体事情还要平叛结束后随机应变。
从收到消息到朝廷做出了反馈只用了一下午,朝廷效率前所未有的高效。
“啪啪啪!”朱寿鼓掌,“诸位大人进步很大,本宫大半年的心血没白费。”
“恶念值+1……”
太子殿下一开口,一如既往地招人恨。
朱寿嘿嘿一笑:“不过,诸位紧急下达了崞县的平叛计划,是否了解过崞县白莲教的来由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白莲教能在崞县隐藏十几年这次白莲教叛乱和之前的民变有何区别民众为何会相信邪教而不是官府白莲教又什么要推翻本朝”
“恶念值+1……”
在场的很多人起了
第259章 气死人不偿命
朱寿在弘治帝面前大谈特谈服饰改革的必要性,把它上升到‘胡服骑射’的高度。同时倡导‘整风运动’,要对官僚作风、官商勾结进行严厉的抨击。
弘治帝扶额。儿子一张嘴,抵上大明全体言官。唾沫飞溅说半个时辰不带一句重复。
“怎么没见许泰跟着你”弘治帝英明地打断儿子说话。
弘治帝对衣服改成省料子的款式没意见。至于整风运动,暂时还是算了吧。宝船的事,使每日出席文华殿晨会的官员少了许多。照儿子的要求‘整风’,估计朝廷留不下几位官员。
朱寿嘿嘿一笑:“许大人身手不错,孩儿让他去江南办点事。”
弘治帝示意陈宽领其他内侍退下。
“江南文风鼎盛,大明建国百年,北方士子依旧没有南方取仕的多。”弘治帝把儿子招到身边,“照儿应该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如果你一意想要整治江南,不得不笼络好孔家。孔家在士林还是有些地位的。”
“父皇打算把衍圣公爵位交由谁继承南宗还是北宗”朱寿好奇地问。
弘治帝摸摸儿子的头:“朕准备让李三小姐原来的未婚夫孔闻韶承爵。他……最听话、最好控制。”
朱寿撇撇嘴:“希望孔夫子的棺材板够结实。”
“臭小子!”弘治帝敲敲儿子的脑袋,“今日你提到郧阳民变,又暗指保国公侵吞战功。就不怕你皇爷爷找你算账!”
“不怕,茂陵结实着呢!皇爷爷出不来。”朱寿揉揉脑袋没心没肺地道。
弘治帝气得吹胡子瞪眼。
朱寿眼珠子转了转,笑道,“父皇,锦衣卫和东厂实力下降的厉害,皇爷爷若是知道肯定会气得爬起来。朝廷首屈一指的暴力机关,如同没牙的老虎,快成家猫了。”
成化朝的东厂、西厂、锦衣卫凶名在外。一入弘治朝,百官硬是利用便宜老爹好名声的弱点,把猛兽养成宠物。在封建社会,暴力机关文明执法,那还能叫暴力机关吗
“锦衣卫被你削去五分之四的人手,东厂有多少人被你弄到内行厂和西厂!你还敢说这话!”弘治帝拧着儿子的耳朵大骂。坚决不承认他为了笼络人心约束锦衣卫、东厂。毕竟当年先帝中意的皇位人选不是他。
“臭小子,看看你干的事。不但弄没光了锦衣卫,还把刘爱卿和李爱卿气病。他们两位和谢爱卿都是良臣能吏,父皇不打算换内阁。你把两位爱卿请回来!”弘治帝大声吼道。
朱寿揉着耳朵,便宜老爹最后一句话吼的很大声,足以绕梁三日。他回到保大坊立刻吩咐谷大用打听,是谁在在便宜老爹前面给他上眼药。
“最近把注意力放在江南,没怎么顾着宫里的事。难怪官员最怕外派,在外累死累活,被人在皇帝身边吹吹风,一切白干!”朱寿无精打采地躺在摇椅上说。
时刻关注江掌柜动态的杨慎挂下电话,无情地拆穿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部尚书傅瀚跪在乾清宫外哭诉,抵不过太子在陛下面前抱怨。
朱寿回瞪他一眼:“江南如何了”
“江老太爷出面请附近几个县的乡绅吃饭,他们都同意平价卖粮。内行厂的高价粮卖不出去了。”杨慎回道。
朱寿十指交叉,摇着椅子笃悠悠地说,“粮食不过是掏空他们存银的工具。现在可以让西厂入驻了。”
朱寿找来负责生产的刘孝:“父皇已经同意服饰改革。成衣厂加班缝制衣物。江南地区将实行特别的销售方式。每户限定免费送一套衣服,第二套半价。虽然送衣服,但需要他们出20文的运费。西厂会派专人送衣上门。”
“可是小爷,西厂在江南没有物流点。”刘孝没想明白。
“笨!虽然很多人失地的百姓愿意到琼州岛移民。总有人想要留在繁华的江南。在移民琼州岛的百姓里挑选人入西厂。有当地人帮忙,西厂
第260章 苏州失联
经过晨会的讨论和内阁的票拟,拖了许久的衍圣公承爵一事终于尘埃落定。
依照嫡长子继承的旧例,由上上任衍圣公的儿子孔闻韶袭爵。皇恩浩荡,额外恩准前任衍圣公的儿子入职旗手卫千户。山东孔家堂兄弟之间的爵位竞争告一段落。
凡事都有两面性。
报纸传播消息的速度快、范围广,除了开民智、让百姓增长眼界之外,更加激发大家骨子里的八卦因子。上上任衍圣公令人不齿的行为,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书坊里有各种以他为主角的小黄书。
当然,朱寿绝对不会承认背后是他指使的。这是推广简化字的宣传手法,效果斐然。既然目的是高尚的,就不用追究行为是否无耻。
把权威拉下神坛是好还是坏,朱寿摊摊手,他也不知道。
如今读书人听到衍圣公的名头,表情颇有不屑。《官场现形记》的私下传播,让民众瞧官员们的目光都变了味。
结果似乎正在朝不太好的方向发展。朱寿摸摸下巴,决定把儒释道统统拉下马。在官员风气没改好之前,大家的名声一起发臭。
朱寿点开商店,从系统口中抢下100点恶念值购买《西游记》和《封神演义》。
“宿主,你答应给本系统的天外飞石呢”系统大为不满。要不是最近恶念值多的来不及消化,他非得给宿主好看。
朱寿耸耸肩:“我派人在草原找了好久,没找到。估计得换个方向。”他感觉系统越来越拟人化,一定得防一手。
系统想追究,突然感应到什么再次潜伏起来。
“小爷,陛下近日除了请陶仲文天师斋醮,就是和大隆善护国寺的高僧谈论佛法。并未接见外人。”打探一天消息的谷大用回禀。
朱寿眉头皱了皱:“除了这个,还有其它什么古怪的事”他感应到系统有一瞬间虚弱,又很快恢复。
谷大用低头沉思:“古怪的事情没有,奴才倒是看到佛骨舍利。大隆善护国寺的西天佛子著癿领占带着佛舍利进宫,请皇爷修建寺院以便供奉之。”
“京师有大能仁寺、大隆善护国寺等名寺,为何而还需修建寺院”朱寿揉揉眉心。
一天操不完的心思,他很怕自己未老先衰。刚打定主意准备打压佛道,便宜老爹突然想修寺庙。给他搞事啊!
谷大用挠挠后脑勺:“佛子说京师上空笼罩灰雾,十分不详。需要佛骨舍利镇压。”
系统在识海中动了动。朱寿眼珠子一转,打算去瞧瞧佛骨舍利。这等珍贵的东西,上辈子身份不够,无缘得见。
“殿下,似乎出事了。”杨慎绷着一张小脸来找他,“半天没收到江南的消息。那里是不是出事了”
朱寿不在意地朝外头走:“没电话、电报的时候,江南官员的折子时常半个月来一次。这才半天,你让他们汇报什么”
杨慎拦住朱寿,神色严峻有几分杨廷和的影子。“殿下把许大人派往江南,许大人努力表现自己,事无巨细的回禀。今日西厂开始派送免费成衣、江家店铺隆重推出玉琼酿。这两件都是大事,许大人不可能不报。”
说的有道理。朱寿猛然转过头,快步走向通信院询问。通信院电台向江南发报询问,江南没有丝毫回音。
“去军机处!”朱寿大步流星走出内行厂,抢过守在外围的府军前卫卫士马匹,跳上马挥舞马鞭冲向皇宫。
谷大用紧随其后,杨慎抱住一位卫士的腰上马。一行人急速前进,马蹄踩在水泥大道上发出‘哒哒哒’的奔跑声。
踏起的灰尘飘起,朱寿眯着眼阻挡尘土,脑子里盘算组建卫生部的利得。感谢心脑速算能力,让他很快推算出江南出事的几种可能性。
 
第261章 对太子盲目的信任
苏州曾被张士诚统治了十一年,开国大将徐达和常遇春攻占苏州的过程血腥。 .太祖曾让苏州负担大明十分之一的赋税,弄得苏州饥荒遍野。
苏侬软语的苏州人,骨子里非常刚强。在大明最高层的有意打压之下,苏州还是发展起来了。整个大明苏州府考取的进士有872人,为各地之最。明朝中后期以后,经过一代代文人在官场上的拼搏,百姓的勤劳耕作,苏州成为大明唯一的经济中心。
苏州被白莲教攻陷了!
消息一传出震动朝野,群臣的重视程度比崞县沦陷时高百倍有余。朝会还未召开,在谢阁老的倡议下、军机处征得弘治帝同意,调集最近的太仓卫、吴淞江千户所兵马前往。军机处紧急召来五军都督府和参谋部的老将,围在一起商议解救苏州的方案。
内阁处处以军机处为主,没人想过要争取叛乱的功劳。一对比就看出来,崞县被攻陷时他们的紧张都是装出来的。
夺职后逗留京师关注时政的吴宽上折请求入宫见朱寿。
“殿下,请一定要救救苏州的几十万百姓啊!”吴宽跪在朱寿面前老泪纵横。他唯恐朱寿利用这次机会武力镇压苏州城内的豪族,让苏州再次面临兵灾。
朱寿企图扶起吴宽,吴宽抱着朱寿的大腿死活不撒手。“殿下只要救苏州,您让老臣做什么都行!”
这话说的!朱寿的嘴角抽了抽,深情款款地表态,“本宫是大明皇太子,救治下百姓是本宫与生俱来的责任。本宫定当全力而为。可是”
吴宽把手抱着更紧,抬起头紧张地注视朱寿。
被一个老头死盯着看的朱寿脸色很不自然。他清咳几声:“苏州百姓为大明付出良多。本宫从来没想过用武力解决江南的事。本宫并未在江南布置武力。”
在场的人用怀疑的眼光看朱寿。掩耳盗铃!西厂已经入驻苏州派发免费衣物。西厂是些什么人,连小孩都知道。
“真的!”朱寿无比真诚地说。老朱家在江南民心尽失,他可不敢往江南运热兵器。西厂入江南的人随身携带冷兵器。在朱寿的观念中,没有携带火器的军队就没有战斗力。
吴宽小心翼翼地试探:“殿下可否让水师平叛。”
苏州城外有铁甲船运送百姓前往琼州府。他的人混入移民中,见识了铁甲船的威力,也在海面上看到宝船的残骸。太子殿下拥有大明最厉害的水师军队,这支水师出动,白莲教的叛逆又算得了什么。
“吴老先生,自家人闹矛盾,能不使用武力就不用。牙齿和舌头咬在一起,难道您会想到拔牙或者割舌头”朱寿义正言辞地拒绝吴宽的提议。他给谷大用使眼色,硬是把吴宽从地上拉起来。
“恶念值+1。”
吴宽冷下脸,强忍着没有反驳朱寿的话。
“殿下有解决的办法”谢迁躬身相问。
内阁和军机处大臣同时赶到文华殿主殿。两个月来太子的势力在江南搞得满城风雨,没人相信算无遗漏的太子在江南没有准备后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