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祸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俗人喝茶
北方四地干旱缺粮,朱寿派专人考察当地的土地。得知河北盐碱地时,便想到把江南的棉花种在这里。等攻下吐鲁番,这里会种水稻改良土壤。
朱寿意气风发,大明正朝着他的设想发展。
“小爷,皇爷病了。”陈宽眼角抹泪,哭着到内行厂找他。
朱寿吓得扔下手头的事,火急火燎地赶回宫里。
“前几天父皇还好好的,怎么突然病了”朱寿厉声问。
陈宽轻啜,把弘治帝忧虑的事情说了一遍。“皇爷说一闭上眼睛,就能看到几十万百姓的冤魂找他。皇爷失眠了好几天。老奴把法师、高僧、天师找了遍。念经、开坛做法、镇魔法器统统不管用。大师们说这是心病。”
朱寿嘴角抽搐,这些大师赚银子真轻松。治好了是他们的功劳,治不好是心病。比他还能忽悠人。
当太医院院判把弘治帝的病情告诉朱寿时,朱寿无语地看向正在龙床上假寐的便宜老爹。
这不是心病,
第266章 天降‘喜事’
太子出阁前,朝臣们对皇后娘娘的专宠颇有微词。古往今来,皇帝身边只留皇后一位女人的情况从未有过。这绝对是开天辟地头一次。更不提张皇后无一国之母的气度,偏袒娘家。张家两兄弟飞扬跋扈,就差把皇宫当自家侯府。
万幸张家兄弟栽在太子手中,这两年没怎么见过他们惹祸。没等朝臣们缓过气,督促弘治帝争一争华夏明君的头衔,更糟糕的事等待着他们。
刘健接起朱寿的电话,被劈头盖脸骂了顿。他挂断电话,淡定地服下保心丸,对两位同僚说,“我们爱民如子的殿下,不满惠民药局的现状。”心里则在骂娘,这又打算祸害谁呢
谢迁用心想了想,确定没有插手过惠民药局任何事,继续埋头老老实实处理朝政。希望太子看在他还有利用价值的份上手下留情。
无数江南官员和他一样,伸长脖子等太子落下的刀。而太子高高兴兴地收缴战利品,把他们忘在脑后。
如果真忘了也好。可军机处把苏州卫高千户一撸到底贬为民。听说这还是太子看在高公公的面子上手下留情。南京礼部尚书王宗彝死不见尸。他们派人找过,海上只有宝船的残骸、不少日本浪人的尸体,找不到失踪的十几位官员尸体。显然他们和前任通政使沈禄一样,落在太子手里身不如死。可见太子不是心慈手软的人。
死后埋骨之地被内行厂出高价买下后,李东阳变得十分低调。太子的任何举动,都会被他反复研究。
“惠民药局”李东阳让书吏翻找与惠民药局相关的折子,直至追查到成化朝。李东阳发现成化朝的惠民药局的奏折,发生在李原起义期间。
李东阳心里一咯噔,把翻找出的奏折递给刘健。“刘公,殿下似乎有些其他打算。”
刘健粗粗瞄了一眼,敲敲书案上摆放的《大明皇家日报》。“太子殿下把白莲教军师的质问发表在报纸上,直指先帝处置失当。陛下仁孝,会顾及先帝,太子……”
刘健摇摇头,他对太子做出任何事都不感到意外。
“我们的陛下,对唯一的女人宠溺无边,对唯一的儿子更是好的没话说。”刘健深深一叹。这是好事还是坏事,还是留给后人评说。
李东阳脸色凝重,忧心忡忡想着心事。
朱寿对张皇后仔细瞧了几眼,他发现人到中年的张皇后容光焕发,娇俏的容貌不输李晴。朱寿自打耳光,咋就对只见过一面的女子念念不忘呢一见钟情这种不合理的事情怎么可能发生在他身上。一定是便宜老爹唠叨了太多次,让他起了条件反射。
“照儿为何自己打自己”正在逗女儿的弘治帝好奇地问。
朱寿笑:“孩儿见母后状若二八少女,以为眼花。打醒自己后再看,母后又年轻了几岁。”
“照儿的嘴巴真甜。”张皇后乐不可支。任何年龄阶段的女人对年龄总是很在意。
福泰公主拍着肉嘟嘟地小手笑得眼眉弯弯。她娇憨地自夸道:“福泰经常把糖塞给皇兄吃,皇兄的嘴能不甜嘛!”
弘治帝含笑地看着儿子。儿子中过女儿衣服上的毒,接触中却没有避过女儿。女儿塞他什么都吃。是个好哥哥!偏心的弘治帝压根忘了儿子说过不怕毒的事。
“福泰为何要给皇兄塞糖吃”弘治帝笑问。
福泰公主大声告状:“小舅说皇兄的嘴巴狠毒。福泰经常给皇兄吃糖,皇兄的嘴才不毒呢!”
弘治帝阴着脸,建昌侯竟然敢骂他儿子。发生了很多事后,弘治帝对两位小舅子不复以往的宠信。
张皇后见状拍了下女儿。弘治帝立刻把女儿抱远,心疼地摸摸头,埋怨地瞟了眼张皇后。气的张皇后跺脚。
朱寿眼珠子转了转,露出无害的笑容提议,“孩儿记得两位舅舅空有爵位没有授实官。崞县民变时军机处发现京里找不到崞县的地图。朝廷有意收集全国
第267章 上门拜访
吏部尚书马文升府上人头攒动,待客大厅人声嘈杂。门房外更是站着数十位焦急等待接见的客人。马府所在的胡同被拜访者的马车堵塞。同一条街上的邻里大门敞开,下人们往马府探头探脑。
马文升扫了眼家中的客人。客人有官场同僚,也有家资颇丰的商人。不论官商,都是绫罗绸缎,腰间配着美玉;不同人的脸上布满相同的着急之色。众人时不时凑在一起激动交谈,压根分不清谁是官、谁是商。
人挤人让大厅更加闷热,不少人掏出丝帕擦汗。而眼前格外‘和谐’的一面,让马文升打了个寒颤。他想起太子殿下对官商一体的批判。
马文升曾巡抚陕西,见识了大明商人的巨大能量。他把人请进府邸,已经给足了这些人面子。太子不许商人子弟当官,即便吏部给他们授了官,太子也会把人搞下去。商人们来找他又有什么用!
“诸位,此事非老夫一人所能决定。”马文升端起茶杯送客。
等了半天,却被马尚书三言两语打发走。大部分人虽然不满,也只能垂头丧气地离开。
等人走了差不多,吴宽目光炯炯地看向马文升,“马大人是项忠大人提拔起来的吧”
马文升眼皮一跳,目光变得格外冷冽。
吴宽不等马文升答复,又说,“马大人曾经的功劳被汪直和威宁伯占据。如今威宁伯爵位得以世袭,而马大人的公子却连个九品官都没捞到。”
这是**裸的挑拨。吴宽神态怡然地品茶,毫不在意来自于吏部尚书的怒火。他以状元身份入翰林院、詹事府詹事,再进吏部。若没有刘健阻拦,他还能入内阁。因江南的事受牵连,他才丢了官。只要弘治帝想起他,早晚会被复起。
马文升冷冷一笑,眼中流露几分同情,“看到你的这幅嘴脸,老夫举双手赞成殿下的提案。商人逐利,一旦与权利结合,必会诞下引人堕落的妖魔。”
吴宽气的双手发抖、脸色铁青,“马大人怕是忘了,当年把粮食送到前线的就是逐利的商人!”
“商人行商天下创造财富,带动无数人过上好日子。可一旦成为官商,想的便是如何用权利捞钱。当年单纯为了赚银子把粮食送往边疆换盐引的商人,如今满脑子想的是如何与官员勾结,从朝廷骗盐引发横财。”朱寿从后厅走出,笑眯眯地瞧着吴宽。
马文升向朱寿拱拱手,从主位移步到下手位做下。
朱寿坐上主位,谷大用从背包取出便携小风扇,摆在茶几上打开开关。又打开保温盒取出冰块放置在风扇前。【… &免费阅读】
“终于凉快了。大明疆域辽阔,各地气候迥异。京师炎热干旱,山东、河南、江西又发了水灾。户部在核实情况,说不得侣大人又要找本宫要粮了。”朱寿凑近风扇,眯上眼享受凉风。
他换上天蓝色的确良缝制的休闲服。中长款的衬衫配上宽松的长裤,松开第一粒纽扣裸露肩胛骨。脚上穿着一双塑胶鞋底的塑料凉鞋。他嫌弃头上戴冠麻烦,只用玉箍把头发扎起。朱寿觉得很有后世范儿。
为了这个范儿,他差点出不了皇宫大门。他本打算穿短袖、短裤,尚衣监的人死活不答应。服饰的改革势在必行啊。
吴宽一看到太子的穿着,连反驳都忘了,马上跳起来指责。“殿下穿的不伦不类成何体统。”
朱寿斜了他一眼:“吴老已被罢官。想要指责本宫,烦请写稿子投报社。不然本宫治你以下犯上之罪。”
“恶念值+1。”
吴宽气得倒仰。
“吴老宽心,本宫保证父皇不会想起您。您老还是在家安心颐养天年吧。”朱寿气死人不偿命地说。
吴宽头也不回地离开。马文升赶紧送他出门。
过了半柱香的功夫,马文升回来了。
“殿下穿成这样拜访老夫,老夫以为
第268章 上李府抓人
“瞎了你们的狗眼。知道本公子的爹是谁吗”朱寿撑开扇子,一脚踹倒李府门房。淋漓尽致地表现出纨绔子弟的嚣张跋扈。
谷大用向身后跟着的护卫打眼色,立刻有人飞檐走壁跳入李府传信。
李府门房一骨碌爬起来,弯腰赔笑,好像刚才什么事都没发生。“老爷身体不好,真的不见外客。要不公子报上名号,小的报给老爷知晓”
朱寿扇着扇子眯起眼。宰相门前七品官,半年前李府的门房还趾高气扬地赶走上门求见的客人。
“竟然连本少爷都认不出,刚来的吧”朱寿睨视门房。
门房讪笑:“小的记性不好。”门房表面恭维,心里把朱寿骂得半死。要是放从前,早让五城兵马司把眼前流里流气的痞子抓走。老爷交代他们低调,他们不敢抗命。
突然,李府中门大开。李东阳、李夫人、李晴站在门口迎接朱寿。
“殿下大驾光临,臣……”李东阳盯着朱寿的穿着顿时忘了说话。
门房吓出一身冷汗,匍匐身子跪倒在地。
朱寿帅气地收起扇子,笑眯眯地打招呼,“李公别客气。本宫还未用膳,正好路过李公府上,顺便来讨口吃食。”
“殿下请。”李东阳很快收敛情绪,恭请朱寿进府。
李晴抬起眼偷偷瞄向朱寿,见他的穿着打扮瞬间苍白了脸。“殿下这是来做客的样”
李晴收到未婚夫继承爵位娶妻的消息,听闻太子来访,以为是商谈婚事。可太子的模样,分明是来找茬的。
“难道要带上三千府军前卫”朱寿挑挑眉,放肆地打量眼前的小美女。模样越长越水灵,身材发育的很好嘛。
李东阳挡在女儿面前,铁青着脸道,“殿下里面请。”
朱寿呵呵直笑,大步流星进府。打量李府,只一眼就发现不对劲。李府地处京师内城,地段好,相应的府邸面积小。李府透着一股残败感,破损的瓦片没有修缮,走廊上的木桩漆水掉落。奇珍异草枯死在花坛中,各地送来的寿山石杂乱地堆积在一起。
李东阳心里有鬼。
丫鬟们手忙脚乱地收拾饭桌上的菜肴。三个素菜一盘红烧肉,只比百姓家的伙食略好。
李夫人把女儿扯进厨房帮忙。李晴走的时候鼓着腮帮不满地瞪着朱寿。冰雪聪明的她从父亲反常的举动、太子突然的造访察觉不安的气息。
朱寿从李晴漂亮的脸上移开眼睛,装作惊讶地问,“李公,本宫记得西厂每月都会把客卿的俸禄交到府上。房山的地内行厂也高价赔偿。加起来足以让您购置三进大宅。难不成这些银子都被您雇了杀手”
李东阳眼孔一缩,强装镇定回道,“殿下玩笑开大了,臣为何要雇杀手臣在茶陵老家买了宅子和土地,打算辞官养老。”
“是吗本宫从张忠口中听到的可不是这样的。张忠您也认识,就是陪我们去大宁城的小张。对了,本宫没让外人知道,张忠就是白莲教军师。”朱寿笑眯眯地说。
李东阳眼前一阵发黑,身体摇摇欲坠。换做别人或许会因为祖辈的遭遇不会把他的身份透露出去。张忠在太子手下做事,满眼都是对太子的崇拜。太子能把他的临终之言刊登在报纸上,定然和他达成协议。
太子善于蛊惑人心,种种利民举动让对朝廷失去信心对百姓重新归心。连白莲教的人也被蛊惑了。
谷大用把李东阳扶到椅子上坐下。
李东阳神情涣散,眼神黯淡,“殿下为何不抓我。”
“本宫想知道为什么。本宫答应过李公,只要简化字推广出去,本宫会让李三小姐成为太子妃。”朱寿定定地瞧着李东阳,期待他给出答案。
李东阳失笑:“陛下给过我承诺。刘公也说过类似的话。可是……”
“可是殿下太像太祖,太像了。太祖
第269章 逼婚?
太子对惠民药局的现状不满,把内阁、都察院、六科言道、太医院骂了个遍。几方正忙着收集各地惠民药局的资料,在新规定的五天一次沐休日加班。
五日一沐休原本是庶吉士才有的待遇。只有通过考试的进士才能成为庶吉士,一旦庶吉士通过散馆便成为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庶吉士的待遇自然是百官中最好的。其他官员想请假休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太子殿下把早朝改到辰时、增加了沐休日,足以让低级官员感激淋涕。结果太子殿下一句‘适当的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工作效率’击碎众人的感激之情。
虽然太子为了得到确切的官员和吏目名录,派发超市抵用券。但在无形中给官员们增加了一倍的俸禄。
虽然太子想要推广机铸银币,太子逼迫户部用银币发俸禄。官员们终于不用忍受用茶叶、盐等物品抵资的日子。
虽然太子控制大量土地抢夺百官职田,职田增收的粮食让官员们时不时领奖金改善生活。
虽然太子很能折腾人,官员们私底下常说他是‘祸害’。可大家心里明白,太子对大家很优待。太子顶多毒舌了点,却不是飞扬跋扈的人。对官员来说,绝对是好事。
百官似乎忘了,不停刷新众人印象是朱寿的恶趣味。
“不好了,太子殿下把李阁老抓到北镇抚司。”刑部最先获知消息。
消息瞬间传遍大明门四周的五府六部官衙。虽然太子弄出了军机处,无法撼动内阁在官员心目中的分量。
如果连阁老都能随意抓捕,百官谁能安心办公
激动的首辅刘健把口水溅在牟斌脸上:“宾之犯了什么错”
“下官不知。”刚和东厂厂督戴义从崞县回京的牟斌一脸懵圈。他在北镇抚司门前被拦下,得了一脸口水。
“北镇抚司为何要无辜扣押宾之”刘健厉声质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