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祸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俗人喝茶
凤阁内众人感到遗憾的同时,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当当当”李东阳府上的钟楼敲响新年的钟声,同时响起的还有京师大小寺庙的迎新钟声。
弘治帝把目光移到窗外,笑着打趣道,“朕当初还以为照儿会把石大人胡同的宅子送给李爱卿。”重修的李府精巧别致,这个年怕是会被上门的宾客踩烂门槛。
石大人胡同的宅子,是京师仅次于皇宫建制的宅院。在等级森严的大明朝,藩王也不敢享有如此违制的家宅。
它的原主人是英宗时期的石亨。石亨敢抢也先送给英宗的妹妹;‘教唆’英宗杀了于谦;任用亲故结党营私,朝中将帅半数出其门下;连他的堂侄石彪在大同当游击将军时,都敢让代王跪谢。他一度权倾朝野,垄断朝政。
后来锦衣卫在石亨府上搜出龙袍和大量军器。石亨被按上谋逆罪,死在狱中。石亨死后,这座豪冠京师的宅子被视为凶宅,一直空置至今。
几个月前,朱寿从弘治帝手中要了这座宅子的房契。
“父皇,孩儿把这座宅子送给了内行厂农学院的袁院长。”朱寿嘴角含笑。
张皇后挑起秀眉:“竟然不是凌天师”凌风子弄出的诸多神迹震撼世人,已经超越龙虎山的张天师,隐隐有和著名的道学家葛洪、魏伯阳、郭璞等齐名的趋势。
弘治帝也很惊讶。他笃信道教,对凌风子推崇备至。在他看来,儿子不把宅子送李东阳,也会送给凌风子。没成想竟然送给一位默默无闻之辈。虽然弘治帝因为粮食的高产,多次赏赐内行厂农学院的技师,但从未听过袁院长的大名。
朱寿风轻云淡地笑了笑:“袁院长在琼州秘密培育出亩产十石的水稻种子。若是在琼州、占城、东北、江南推行,大明再也不会有饿死的百姓!”
“每亩十石的水稻!”弘治帝仿佛受了重击,身上的每一根神经都为之痉挛。心神俱乱之下手一松,小福泰脱手掉落。
朱寿眼明手快地接住妹妹,在福泰没被吓傻前拍着背轻声安慰。
弘治帝后怕不已,马上接过女儿许出一大堆金银珠宝赔礼道歉。张皇后呆愣原地,久久不能回神。
太皇太后摇晃脑袋问身边的崇王:“皇帝刚才是在说水稻每亩十石吗”
被吓傻的崇王木木点头。
太皇太后晕了。
皇太后捂着胸口急喘气。
家中囤了很多粮食的仁和公主双眼一翻,也晕了过去。
凤阁一时间内人仰马翻。
刚步入弘治十五年,太医院院判等御医就被召进了宫里。
御医入宫的消息传到各家府邸,刚在阖家团圆的大臣们,马上跑到通宵经营的棋盘街辣锅店碰头。
“西涯先生,要不您进宫去探探消息”位卑言轻的礼部主事硬着头皮恳求李东阳。礼部官员如惊弓之鸟,格外担心宫中的变故。
被谢迁硬拉来的李东阳摇摇头
第315章 圣旨三连发
为了收缴盐税,从元朝开始设置了专门管理盐务的都转运盐使司。主官盐运使从三品,足以说明朝廷对盐务的重视。
如果说盐税是朝廷税收的根本,那么粮食就是稳定王朝的基石。就连明朝的盐政,也和粮食的供给不足密切相关。
大明把蒙古人重新赶回草原,接壤蒙古铁骑的九边重镇军需供给严重不足。为了发展九边军屯,太祖推行‘开中法’。
商人把粮食送到九边换取盐引,用盐引从盐场取盐卖给百姓,从中赚取巨大的差价。逐渐地,为了运粮方便,商人在九边开垦荒地种植粮食,从而促使九边地区的粮食能自给自足。太祖的目的达到了。
然而盐引中的巨大利益吸引了权贵。权贵们轻飘飘一句话,空手就可获取盐引。而种粮食的商人获利越来越少。商人们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盐官们勾结在一起。
直到弘治朝叶淇变革盐法,开中法土崩瓦解。开中法解体,可盐业上的官商一体被保留了下来。
从盐业上的官商,慢慢发展成为官员经商普及化。当官商成了时代的潮流,大家都在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努力。经济作物取代了粮食,反而造成粮食的不足。因为缺粮,最终造成大明王朝的覆灭。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如果太祖泉下有知,一定会后悔不已。
“本宫以为:解铃还须系铃人。元朝已经亡了,它所设立的盐官制度也该取缔。大明的盐法始于粮食供应不足,那就该终止于充足的粮食。”朱寿手持话筒,站在弘治帝身旁回应朝廷、勋贵、皇亲们的声声诘问。
文武百官们急得汗珠子如雨点一般直往下掉,大家的嗓门好似被塞住了一样,一时间找不到反驳的语言。
尤其是一众都转运盐使司的官员,太子把盐官和元朝挂上钩,他们不得不哑口。曾为了维护盐政敢于在文华殿围攻太子的盐官马祥、宗钺等人瘫坐在地。盐官是一份油水极大的肥差。成为了盐官,不管官员家世如何,一夜暴富是逃不了的。今后都将成为往事。
而每一位盐官背后,一定会牵连到权贵。
勋贵武官们还好,他们做好了心理准备。太子厚待武官,他们这帮人没少从河套、哈伦告鲁、哈密等地获取利益。损失盐引的利益虽然会让他们肉疼,但也到不了伤筋动骨的地步。况且太子好战,对他们来说,用军功换爵位才是正途。
皇亲国戚可就傻眼了,情况远比他们预想的更糟。
以齐泰为首的驸马们各个脸色灰败。没有盐引的利润,府上的豪奢生活都会受到影响。在场的藩王,除了有大同经济支撑的代王、独家经营沼气业务的辽王,其余人脸色难看。他们的财富来自土地,太子抢夺他们的土地,如果没有盐引,让他们一大家子喝西北风吗
正在这时,陈宽打开了第二份圣旨。
在场所有人的心提到了嗓子口。难不成还有更加打击他们的事情
陈宽怕大家等急了,语速飞快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加庆云侯周寿为太傅;瑞安侯王源、寿宁侯张鹤龄、长宁伯周彧俱为太保;进封建昌伯张延龄为建昌侯。钦此”
太皇太后的娘家周家、皇太后娘家王家、皇后娘家张家全都得到了进封。这是安抚国戚呢。
这下连代王和辽王的脸色都变了。皇帝父子欺负藩王和驸马们手上没有实权是哇!
周寿、王源、张鹤龄等国戚下跪谢恩。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着内承运库组建朱氏皇家商行。内宫八局、皇家钱庄、内行厂诸多作坊、棋盘街,以及西厂都将划归朱氏皇家商行名下。
朱氏皇家商行将把资产划分为一万份。各家王府得一百份,其下的郡王府等由各家王府自行分配。商行每年二月初二分配红利。皇家商行招人,特许皇家玉牒上的宗室成员各自上
第316章 盐法,那重要吗?
几份圣旨宣读完毕,庄重肃穆的天坛彻底失去了秩序。皇亲、勋贵、官员蜂拥向弘治帝父子冲去。
“陛下请三思啊!”人群中传出一阵阵悲切的呼声。弘治帝放眼看去,发生呼声的老臣被身体健壮的勋贵挤到后头,淹没在人群中。
弘治帝眼神闪过内疚之情。继位大统之除大明起义不断、民不聊生。徐溥、叶淇等人力排众议变革盐政,在盐政的作用下,他坐稳了皇位。叶淇死了不到三个月,他们呕心沥血、协调各方妥协的盐法被弃之不顾。
朱寿瞟到便宜老爹表情黯淡,马上扯住他的龙袍恳切地说,“父皇先走,孩儿能应付大家。阳光总在风雨后,大明会越来越好的。”
弘治帝笑了笑,拍拍儿子的头。商人在官员勋贵的庇护下,做事毫无底线。官商一体的现状到了必须遏制的时候。否则唯一的儿子,将品尝到他继位初期的苦头。他于心何忍
牟斌和戴义护着弘治帝安全离去。
站在天坛中央的朱寿傲视众人,嘴角勾起坏坏的笑容。他拱手笑道:“本宫在此给诸位拜早年。祝大家身体安康,阖家平安。大前年过年期间北方有战士,去年不少老臣在奉天门挨过了新年。今年,朝廷将在二月初二才开印上朝。有足足一个月的时间休息,诸位可以好好过个年。”
众人心头好似有万马奔腾。盐法都变了,让他们怎么能安心过好年。还有十石一亩的水稻。如果消息属实,家中良田千顷的资产瞬间缩水。此刻他们方才感到太子维护‘银一两,折米二石’的重要性。
不对,如果天下的水稻田一亩都能收获十石,银子岂不是不值钱了太子还会力保银粮的价格吗
“殿下”这下所有人都急了。
朱寿很有先见之明,提早安排江彬率领府军前卫在附近接应。他打了个手势,装备全身护甲的府军前卫鱼贯而出。
“泰岳大人,小婿先行一步前往府上拜早年。”朱寿丝毫不给李东阳反应的时间,说完这句话在府军前卫的护送下离开。
李东阳颤抖地服下保心丸。太子和女儿还未大婚,却总是在人前人后用泰岳称呼他。每次听到‘泰岳’,总觉得背后带着浓浓的嘲讽。况且此刻陛下和太子同时离去,太子放下话会到李府拜访,岂不是把事情都退给他了
之前太子在文华殿遭受围攻,事后没少折腾参与的官员。这次官员们长了记性不敢太过放肆。可是对于李东阳,他们就没那么客气。
“李大人,太子到底是何意”
“西涯先生,高产水稻真的存在吗”
“宾之,盐法事关重大,怎可轻易更改。”
朱寿离开后,李东阳被淹没在人海之中。
提前离开的弘治帝刚回宫就被张皇后截住。
“皇上,您忘了我们的福泰了吗因为福泰是公主,就没有资格拥有皇家商行的份额吗”张皇后半蹲行礼,泪眼朦胧地抬起头,用无助的眼神看向弘治帝。
弘治帝心口一疼,立刻上前扶住她,“朕怎么会忘了小福泰。福泰享受和亲王府一样的待遇,出嫁前将会把皇家商行的100份份额当作嫁妆给她。”
张皇后破涕为笑。
不到半个时辰,仁和长公主等多位公主找上坤宁宫。她们围着弘治帝叽叽喳喳地索要份额。弘治帝一个头两个大,事先考虑了很多种可能,独独忘了这群妹妹们。
没多久,太皇太后、皇太后摆驾坤宁宫,试探着询问国戚是否也能拥有份额。太皇太后、皇太后、张皇后殷切地凝视弘治帝。
弘治帝扶额,这个年怕是不好过了。
勋贵和官员们还没离开天坛,闻到商机的报童推着一车车《大明皇家日报》,到附近的正阳门外叫卖。
第317章 不甘心
朱寿爬上李府的钟楼,双手撑在木栏杆,探出半个身子观看京师的大街小巷。
钟楼的高度仅次于奉天殿和清宁宫,又能近距离俯瞰热闹的京师,是很多官员拜访李府的首选之地。至于建造在水中的水晶宫,则成了京中闺秀的聚集之地。
正月初一的大街行人并不多。大家都挤到茶馆、酒楼、戏楼之类群聚的地方。盐法的变革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百姓们无人不关心。
除了优哉游哉的行人,朱寿瞧着装饰豪奢的几辆马车往返于官员府邸。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朱寿嘴角挂着讥讽。
盐商和官员勋贵各取所需,挖着大明的墙角壮大自家。一旦打破平衡,他们的合作便成了泡影。没有权贵的支持,商人们如同洪武朝的沈万三,就是待宰的羔羊。
楼梯处传来稳健的脚步声。
“太子殿下很得意”李东阳言语沉稳,迥异与附和同僚的急躁。
作为弘治朝有名的能臣,又曾深入分析过太子的性格秉性。聆听圣旨的时候,他就已摸清太子背后的打算。
朱寿捂着胸口作哀痛状:“泰岳大人说反了。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为了根治大明的病患,小婿把内行厂一半的利益主动分享出去。送给别人的时候,小婿还要装得非常大方。小婿心里苦啊”
“……”李东阳猛吸一口气,心累的没力气骂人。他唯一估算不到的,是太子的无耻程度。
“殿下口口声声称呼微臣为‘泰岳’。微臣倚老卖老,多一句嘴。殿下把西厂和内行厂的作坊划拨皇家商行前,可曾给几位公公递过话”
朱寿挑挑眉:“太监是皇家的家奴,哪里需要经过他们的同意。”
内行厂和西厂有今日的成就,离不开系统的帮助。刘瑾和张永不过是能力出众的管理者。没有他们内行厂和西厂也会发展起来。
“张永从殿下出生起便跟着,忠心无二。有点情绪很快能想开。可刘瑾非常人。”
李东阳正色道:“微臣询问过教授内书房的老翰林。十来岁的刘瑾在内书房读书时,已展露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性子。内宫争权失败几死,他跪在李广脚下尽一切谄媚之手段,只为获取东山再起的机会。殿下把他从内行厂调往西厂,要不是微臣暗中做手脚,他差点把张永拉下马继续掌控内行厂。殿下对此人不可不防。”
“本宫受教了。”朱寿撇撇嘴不置可否,“新年伊始,我们不谈政事。本宫想让大舅子留在土默特部看着些,估计近些年无法在泰岳膝下尽孝。嫂子过世多年,无一子半女留下,甚是遗憾。大舅子也该续弦了,能早日让泰岳含饴弄孙。”
“殿下可有好人选”李东阳神色古怪。太子殿下真把自己当李家的女婿了
朱寿摇摇头:“小婿哪能插手大舅子的婚事。不过是大舅子在河套看上一户人家的女儿,就差私定终身。老师来电,这户人家和白莲教有点牵扯。本宫不知如何处理为好。”
李东阳倒吸一口凉气,真想打死坑爹的儿子。
面对太子咄咄逼人的目光,李东阳服软。“微臣愿为殿下镇守安南。”
“泰岳大人安心,即便大舅子看上的人是白莲教的教主,本宫也能把她扔上大舅子的床。”朱寿拍着胸脯保证。
李东阳牙疼、肝疼,全身无一处不疼。
云南与安南接壤的边界剑拔弩张,丝毫没有过年的气氛。
弘治十五年二月初二,京师将举行隆重的大典,正式把占城国纳入大明版图。弘治帝在扩建的京师外城八坊选取一坊,划拨给占城国。占城王父子、国中贵族留在京师过年。
占城国的安危交付大明将士。焦俊率领新江口水师停靠在占城口岸。一旦安南异动,船上的将士即刻登陆上岸作战。后续援兵早已安置在靠近占城的琼州府海港。蒸汽船往返只需三日。
&nb
第318章 消失的远征军
西厂以最快的速度,把刊登几份圣旨内容的日报送达大明各布政司、河套、东北、大宁城等多地。锦衣卫守着各衙门,尤其是通政司,确保官员们安心过年,让所他们年后才可接触公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