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祸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俗人喝茶
图鲁博罗特眼眼朦胧地看着李兆先,没听懂他的话。
李兆先摇摇头。元朝统治中原多年,却没学到一点好的。没有‘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继位规矩,凡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后裔都有资格称皇。窝里斗消耗了大量的有生力量。达延汗能当上大汗,得益于他是成吉思汗唯一的直系后裔。达延汗一死,他的七八位儿子还不让鞑靼乱套
“我们走吧,别让殿下等太久。”李兆先一马当先离开。
朱寿得知李兆先被解救,第一时间给李东阳发电报。同时提了句希望早日解决安南的愿望。开垦种地屯粮食,将会是大明未来几年的首要目标。
“殿下,已经派人把图鲁博罗特送回黄旗海。”许泰抱拳道。幸好把鞑靼大王子绑了来,否则龙卫的第一个任务就要失败。
朱寿懒洋洋地‘嗯’了一声。短时间内不用担心鞑靼。最近满都海麻烦缠身。除了勾结他们的人害怕被出卖,她主导的游商部落同样出现了危机。朱寿只需等着对方反噬即可。
许泰抬头瞧了几眼朱寿:“殿下,鞑靼没有被特效迷药迷晕。”
“”朱寿坐直身体。
“鞑靼人知道特效迷药的存在。”许泰轻声道。
‘哐啷’朱寿一脚踹飞面前的桌子。水果、点心掉了一地。
2000装备精良的龙卫对上600鞑靼稳操胜券。库冬想用黄火药威胁龙卫时,没想到龙卫竟
第338章 鼓舞人心
看着晕倒的商人,朱寿感受到了深深的恶意。他被人妖魔化了。
朱寿觉得很无辜。为了表现出他亲民的一面,他接受马市商人的拜见。原打算露个脸、说几句鼓舞人心的话,给大家撒点鸡汤、打打鸡血。
明明是商人们要见他,却视他如蛇蝎。生生把他天真无邪的笑容解读成无数种含义。
往上数千年,见过像他这样勇武、睿智、爱民如子的太子吗
朱寿摸摸下巴。人言可畏,他必须消除大家对他的偏见。
“‘食货者,生民之根本也。’父皇的书案摆放着丘公的《大学衍义补》,本宫时常见父皇翻阅。本宫是看着《大学衍义补》识字懂理。”
“正是此书,让本宫认识到商业活动对整个天下的影响。创建内行厂、西厂的动力源自于此书。短短几年,内行厂、西厂影响大明良多。事实证明,丘公的论点是正确的。没有商业活动,根本不可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朱寿唾沫四溅地演讲,听讲的商人们坐如针毡。可是,对商人不友好的太子,竟然会说出支持商人的话商人们掏掏耳朵,以为出现了幻听。
“本宫非常认可依靠辛勤劳动换取财富的商业行为。本宫要严厉打击的,只是勾结权贵、不法牟取暴利的商人。”
“商人们勾结权贵形成垄断,原本卖1文的货物买10文。百姓们无法从其他渠道购买,只能任凭商人剥削。这完全脱离了正常的商业行为。”
“这类商人,不但没有发挥他们的作用,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反而成了祸害百姓的帮凶。他们才是本宫整治的目标。本宫已经拴住了不听话的权贵,接下来就轮到不法商人了。”
商人们长大嘴巴。太子殿下,这种话说给他们听,真的好吗
“天子一旦残暴无度,让百姓活在水深火海,必定招致灭国。比如周代商,比如太祖推翻元。天子会被愤怒的百姓推翻,压榨百姓的商人怎么可能逃脱清洗难道商人比天子金贵”
商人们的心脏剧烈跳动着。他们下意识的东张西望,担心会有东厂番子跳出来抓捕他们。如果讲话的不是太子殿下,他们此刻一定夺命而逃。
天子九五之尊,怎么能把商人和天子放在一起作比较!
朱寿清清喉咙,突然爆呵一声,“勾结勋贵,利用特权赚银子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今后商人将以‘行商天下、造福四方’为己任!”
‘哐哐哐’好几人被朱寿的大嗓门吓得从座椅上跌落在地。
“殿下想我们怎么做,我们一定照办!”茶商商会会长跪在地上指天发誓。求太子您别说了,您再说下去,老夫会被吓死的。
朱寿忧伤地摇头,为何没人相信他的肺腑之言呢
“天地可鉴啊!”朱寿拍着大腿急道,“既然诸位不相信本宫的诚意,那本宫就带诸位去兰州。看看本宫专门为赤岭马市打造的商路!想致富,先修路。”
为了给自己洗白形象,朱寿决定暂时抛下炮弹灌沙的事,带着李兆先和商人去兰州。让他们见识一下横渡黄河的镇远铁桥。
此刻商人们的内心是绝望的。他们根本不知道说什么话才能让太子殿下满意。
等他们到了黄河岸边,看到滔滔不绝的黄河上架起的铁桥,李兆先和商人们惊讶的久久合不拢嘴。
见过巍巍长城,见过庞大的紫禁城,见过如同仙宫的清宁宫,所有他们见过的一切人工建筑,远不如镇远铁桥来的震撼人心。
“今后你们的商队可以从铁桥上渡黄河,无须绕远路。西厂修通了赤岭到西宁、西宁到兰州、兰州到西安三段路。”朱寿踏上镇远铁桥,站在汹涌的黄河中央。
“希望这座桥能让大明的西北疆域牢不可破。这一切还需要仰仗诸位。诸位把物资送到赤岭,和藏人、吐鲁番、哈密、叶尔羌、赤力把里贸易,不仅仅是赚银子,更是为大明的安定添砖加瓦!”
来往西北的商人,从来没有如此近距离的注视黄河。他们竟然踩在钢铁建造的桥上,他们竟然稳稳地站在黄河上。
超出他们认知的现实、太子激励的话语、翻滚的黄河水。这一刻,商人们的内心像黄河一样澎湃。原来在太子心中,商人的作用如此之大。
第339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王帐中的满都海紧紧搂着大儿子,如同当年抱着年幼的达延汗一样。她双目失焦,陷入回忆中不可自拔。
“王妃,我们的营救计划失败。”侍卫跪地不起,艰难地说出密云传来的消息。
满都海愣愣地转过头看向侍卫,侍卫心头一惊,轻轻唤了声,“王妃”
“额吉,额吉你怎么了”图鲁博罗特吓得大哭。
大儿子的哭声让满都海清醒。
‘啪’满都海狠狠打了儿子一巴掌。
锐利的双眼像刀子一样射向图鲁博罗特:“哭什么哭,今后你就是鞑靼的大汗。你要像你的父汗那样,让各部敬畏,延续黄金家族的无上荣誉!”
图鲁博罗特在满都海严厉的目光中收了哭声。突然陌生额吉,让他手足无措。不知道为什么,他想起了李兆先说过的话。他有很多位弟弟,他真的能像父汗一样稳坐大汗之位吗
满都海暗自叹息,朱厚照像大儿子这般大的时候,敢在草原上挑衅他们。大儿子不是朱厚照的对手。
“杀掉所有和我们接头的人,把尸体送给朱厚照!”满都海藏下眼中的杀机。
为了鞑靼和儿子们,她不能解救大汗。可朱厚照也休想平安无事。只要知情者死了,以那人的本事一定能脱罪。她会好好活着,看着朱厚照如此被身边的毒蛇咬死!
陕西报社分馆通过电台,连夜赶出新闻稿发往京师。西厂日夜不休的运输,河套、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南京六地分馆和京师的《大明皇家日报》几乎同时刊发。
很多人从报纸上嗅到了风雨欲来的气息。
‘太子殿下协同赤岭市官李兆先、商人参观镇远铁桥’、‘震惊!鞑靼往大同送了几十具尸体’、‘今天你买盐了吗’、‘密云搜捕行动’、‘原礼部尚书张华贬官奴儿干司’……
在众多惊爆眼球的新闻引导下,江西粮食诈骗事件越来越少被人提及。江西商人望眼欲穿。可是,除了淮王在廷议上提过半句此事,江西籍官员同时失声。
盐商以及背后的人占有大明一半以上的财富。盐税占了朝廷的税收的大头。即便这样,太子殿下还是对盐政动手了。
如今,占尽优势的盐商在太子的打压下显出了颓势。区区粮商,能对捏着大明三分之一粮食产量的太子说什么江淮盐商捧起来的江西、浙江籍官员,连阻碍盐政变革都做不到,谁敢调查粮食的事。
对上太子,商人和官员们除了绝望,还是绝望。
千年凝结出的处世经验告诉世家大族们:掌握物资和人力多的一方,永远占据优势和主动权。无论是皇权更替,还是改朝换代。
可太子摧毁了这条认知,把他们的自信碾得粉碎。
盐商、盐官、勋贵暗中达成一线,占有长芦盐场等几大产盐地,收拢绝大部分的盐户。在土地上,仅仅一个江南,弘治帝花了两年都没能彻底的清丈田亩。土地的兼并、流民的数量已成规模。
看看‘一穷二白’的太子,除了过家家一样的内行厂,类似驿递的西厂,只有弘治帝挤出的两万两银子。
几年后呢说多了都是泪。
先说太子掌握的盐场。河套草原的盐池、榆林的井盐,前不久琼州发现的海盐场。听说太子又瞄上了鞑靼的居延海!太子握有了负担的起天下人吃盐的物资。
论人力,太子把流民变废为宝,又弄出了许多机器设备。瞧瞧布商的惨相,就知道机器和人力的差距。
土地和粮食呢不提也罢。
大部分人束手就擒,只等着看太子的安排。他们想得很开。太子殿下是储君,大明疆域越来越大,总归是要人帮忙的。
在权利的诱惑下,总会有一部分人敢冒风险。这部分顽固分子也十分清楚,被太子发现只有死路一条。
“老小儿真是被金子蒙蔽了双眼,才会答应掩护这几个鞑靼人入关。”商队的老管事跪在在地上‘啪啪’自打巴掌。
一脸慈眉善目的东厂厂公王岳笑问:“区区百金,买的了
第340章 谁不知道
六月,户部整理出弘治十四年各布政司的税收情况。
在这以前,浙江布政司是大明当之无愧的富庶之地,国库每年至少有五成的税银来自于此。
太子故意打压江南豪商,扶持小商家发展,浙江的税收虽不如前几年,可也没少太多。但上交税款最多的,已经不是浙江,而是山西。
曾经的山西布政司,虽然靠近京师,整个省的税收加起来,也抵不过浙江苏州府。又因为太原、大同在军事上的重要性,朝廷没少给贴补。
“启奏陛下,山西缴纳税银984577两,其中大同一地纳税65万多两。太子在大同实施的商税改革初见成效。”秦纮温温吞吞地汇报。
左都御史戴珊沉声问:“本宫记得大同的商税高达十取一。在高税收下,当地的商户没有逃离吗”
“看戴大人这话说的。税收的制定不是为了抢银子,而是为了规范商业行为,保证商业良性循环。大同收的到65万税银,九成是商税。大同商税高,自然就有对商人的扶持政策。”秦纮不紧不慢地说,“如购买原材料可相应抵消税款,取消商人其余杂税。”
工部尚书曾鉴冷笑:“秦大人,太子弄出来的《大明皇家日报》很多消息都会刊登。您无须避重就轻。在大同落户的商家享受西厂八折物流费,免去一路上的车马税。”
“可不是嘛!西厂在山西修建了数不清的道路,通往草原、河套、大宁城、陕西、河南、京师等地的水泥路,都修成了八车道!大同商人利用运输便利,从密云进购京布卖往草原,明摆着比其他地区的商人多省下一笔运费。”阳武侯薛伦吐槽。
薛家的商队管事没少找他哭诉。
新宁伯谭祐大笑:“薛侯爷没看昨天的报纸吧有人建议放开兰州、大同关隘,允许外族短暂逗留。如果朝廷允许,大同商人只要把密云买的京布放店里,连草原都不要去。”
无数双羡慕妒忌恨的目光射向秦纮。
秦纮一一瞪过去:“有本事找太子殿下说去。前几日太子打电话,和老夫谈了一宿。此次宁夏战役榆林镇损失惨重。可榆林镇除了矿藏无法发展其他行业。”
“太子决定让榆林和大同产业对接,榆林镇用官府、卫所两个身份入股大同炼钢厂,榆林提供炼钢需要的煤矿。大同进一步扩大钢铁加工作坊,分三成的利给榆林。榆林镇用赚得的银子抚育死难官兵的家人。”
“榆林什么时候有煤矿了”薛伦瞪大眼睛,“有煤矿了对外卖,还需要和大同合作吗”
“煤矿是内行厂采矿冶金院发现的。卖煤赚的,哪有卖钢材、铁器赚的多!榆林军击败鞑靼有生力量,为大明立下不世之功,太子怎么会亏待榆林!”秦纮淡淡地道。
盐和铁都是朝廷专营。神奇的大明朝廷握有专营的名义,在实际生活中,私盐比官盐多,民间的炼铁厂比官府多。
铁的利润比贩盐高很多,但炼铁需要技术。炼钢厂不是买通几个权贵能够建立的。在钢铁业,都不用朱寿费心思整顿,凡事都由掌握炼铁、炼钢知识最多的内行厂说了算。
刑部尚书闵珪红了眼:“太子也太偏心北方了。”
官员们避开商税,谈到了其它。看来朝臣们并没有对提高商税一事达成统一。弘治帝皱了皱眉头,朝周经使了个眼色,商税的事慢慢来。
身为山西人的周经立马转移话题:“太子殿下挂在口中的‘想致富,先修路’这句话,才是山西崛起的真正原因,四通八达的道路,给勤劳勇敢的山西百姓无数的机会。”
“周大人一语惊醒梦中人。”闵珪好似刚刚醒悟一般。
不过事实也是如此。西厂像只不断吐丝的蜘蛛,从没有停止修路工程。畅通无阻的道路让贫困的北方焕发了生机。缺粮了,通过道路运进粮食。瓜果成熟了,通过道路卖出去。路通了,商人也多了。商人多了,地方也繁华了。
&nb
第341章 厨子比较适合你
"爱书网"访问地址更换为 font>
大明第一祸害正文卷第341章厨子比较适合你步入七月,南方酷暑难耐,却是西北气候最宜人的时节。
鞑靼战败,大明北方的威胁解除;连通中亚几国贸易的赤岭马市;方便了黄河两岸商队往来的镇远铁桥;加上陕西、山西、辽东三省共同取消城镇、江河、道路、桥梁等各种过路费;致使来往兰州的商队络绎不绝。
又因为赤岭属于关外,名义上不在大明军队的保护范围内,商队不放心大宗货物堆放在赤岭。而西宁卫所需要防守疆域,不接受商队长时间停靠。商人们提出,希望在兰州建立中转仓,获得了朱寿和肃王的首肯。
于是乎,黄河北的白塔山下,拱卫镇远铁桥的金城关,成了兰州最喧哗的地方。
金城关是兰州所有关隘之中最大的一座,从关隘到镇远铁桥几里内的空地内,凭空出现了一座座用临时板房搭建的仓库。仓库的租子军队、官府、肃王府各占三份,余下的一份给了负责秩序的金城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