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祸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俗人喝茶
散会时,不少人看到太子眼中的坚持。太子有事离宫,大臣们留下商议。
“屠阁老,太子会放弃攻打草原吗”秦纮问。
屠滽苦笑:“以太子的尿性,瞧瞧武将们蠢蠢欲动的样,再想想朝廷却铜的现状,此事不会拖太久。”
“在老夫看来,太子没有坚持此事,最大的原因是草原的冬季不利于战事进行。”刘大夏冒出来
第349章 道貌岸然
太祖和永乐帝在位期间,是大明海禁最严厉的时期。此后几朝海禁外紧内松、官商勾结,造就了一批豪门。
讽刺的是,正因为海上的巨额贸易被民间瓜分,大明海岸线牢不可破。明朝后期与欧洲海上霸主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几次交手,未曾一败。万历年间的中日海战,打得日本一蹶不振。
在没有律法约束的大海,海商和海盗的身份随时切换。在西厂开展海外贸易前,大明周围海域的海盗多为日本武士乔装,他们和沿海官员、豪门里应外合,形成几家垄断的局面。
当西厂驾驶消失许多年的郑和宝船下海,如猛龙过江,搅乱了汪洋大海。西厂的后台、船只工艺、航海技术、船员武力值全为大明之最。海盗们不敢骚扰西厂海上贸易航线。到后来,朱寿和商人起了龌龊,大明水师加大海禁的力度。
海禁初始,水师军中依旧有人敢接受贿赂放海商通行。自从户部租借的50艘宝船被炸沉、东宁伯焦俊操江南京新江口水师,沿海被围成铁桶。除户部与日本定期贸易往来,只有西厂的船能驶入大海。
保大坊皇家研究院的通信院内,朱寿正在和南京水师通话。
“殿下,想在大明海域找几个海盗不容易!”焦俊语气无奈地道。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太子殿下是虾夷王,从虾夷到天津的航路怎么能出现海盗水师清剿海盗时奉行‘三光政策’,杀光、抢光、烧光。祸乱后世沿海的倭寇还没成气候,就被连根拔起。
朱寿敲敲书案摆着的海航图,恨铁不成钢地骂道,“东宁伯,你是大明的伯爷!眼界怎可如此狭隘百年前海盗陈祖义,不但在马六甲盘踞多年,还成为渤林邦国的国王。难道大明水师连个海盗都比不了!”
焦俊那头沉默片刻“马六甲在哪渤林邦国又是哪”
“哎,本宫该骂你井底之蛙好,还是鼠目寸光好呢”朱寿翻翻白眼,“令你师以海盗身份占据马六甲。过往船只征重税,只收黄金不收白银!”
朱寿默默吐槽大明上下自带‘天朝上国’的优越感,很少愿意把目光移到疆域之外。一点上进心都没有!
“是!但是……沿海被禁了几年人心浮动。一旦水师调走,只怕海禁难以为继。会有许多商队私自下海。”焦俊忧虑地说。
朱寿气得额头青筋直跳“那不正好!等你们收拾完马六甲返航时全抢了!货物交给西厂往海外卖,金银运到密云融了铸币。”
“呃,是,呃。”焦俊吓得吸进了凉气,不停地打嗝。
朱寿摸摸下巴“对了,人杀了之后运回国,让沿海官府认尸。找到商队幕后资助者,全都抄了!家产入国库!”
国库有银,就不会急着拿塑料币换领钱币。
“对了,千万不能走漏消息。”朱寿额外交代,“抢来的金银填补保大坊金库漏洞。一旦被外人得知,本宫光辉的形象荡然无存。”
“即便有人知道了也不敢乱说的。”焦俊谄笑。京官们各个是人精,稍有疏忽就会被他们发现端倪。他真没信心能逃过大家的眼。
朱寿呵呵一笑“那不一样。婊子都要立牌坊,何况本宫本宫的脸面总比婊子值钱吧!”
焦俊刚打了一半的嗝又被吓走了“主辱臣死!微臣一定不会让消息走漏。”
“呵呵。”朱寿挂断了电话。
受惊吓的焦俊向身边人吐槽“太子殿下越来越凶残了。”
在宝船炸毁中活下来的俞阳嘴角抽了抽。
东宁伯又不是没见过在东番修路做苦力的王宗羲大人。并且在日本,只要提太子名讳,绝对能让小儿止哭。虾夷人一改懦弱的形象,跑到本州岛耀武扬威。日本的大名不敢轻易得罪虾夷人,就怕太子找借口吞掉本州岛。
焦俊让文书找来海图寻找马六甲,召集手下商议此事。
七嘴八舌讨论下,头疼的焦俊决定直接用武力占领马六甲海峡。以大明水师的强悍,足可以无视一切
第350章 鸿沟
不管是君子还是伪君子,总是爱惜脸面的。场面上的事总会做的花团锦簇。
老言官话音刚落,文华殿想起此起彼伏的赞同声。甚至有官员毛遂自荐。
官员们会如此积极,因为他们觉得皇家要脸面。如果能被朝廷公派到草原教书,官位和待遇都能维持不变。比在太子手下做事省心。刘阁老、李阁老、谢阁老虽是‘发配戍边’,陛下仍旧保留他们太傅、太师、太保的三公虚衔。
太子监国大半年,不少人已经掏空了身体。心累啊
“别人的娃不用我们操心。等什么时候草原成为大明疆土,本宫定知会各位前往教化。”朱寿声音低沉,眼中闪动别样的光芒。
他单手支撑在扶手上,在桌案下翘起二郎腿。桌案铺就黄色的京布,隐藏了他不雅的坐姿。官员们知道太子的坐姿不雅。既然不雅坐姿被桌布遮掩,他们就当不知道。
遮羞布,是双方达成的相互妥协。太子愿意妥协,足以令大家拍手称快。没人会不长眼地揪着坐姿不放。
朱寿的话,让官员们内心一颤。
抬眼望去,此时的太子殿下像极了文华殿柱子上雕刻着的,慵懒盘龙。龙即使盘着,还是龙。
军中流传着太子想要收复元朝疆域的谣言。空穴来风未必无因,瞧太子对草原势在必得的姿态,这话未必是谣言。
一时间,殿内众人心思各异。
“咳咳。”坐在前排的屠滽咳嗽几声。
秦纮醒神,接过话筒汇报户部列出的新钱币兑换条例。“请殿下与诸位大人提点一二。”
为了太子殿下同意过年期间朝廷不封印,户部爆发惊人的高效。全体加班到半夜,整个方案完全依照太子的要求。
秦纮起了头,文华殿难得出现了文武官员共同商议的情形。从政务和武力上保证皇家钱庄、密云铸币厂顺利兑换。
见场面热了起来,屠滽适时表达出对民间钱币兑换的忧虑。“殿下,不如今年过年期间不封印,各部官员轮值。以防出现意料不到的麻烦。”
朱寿惊讶地睁大眼睛。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主动要求加班的都是好员工!
“可。本宫同样会要求皇家商行过年加班。唔,这样吧,从今往后皇家钱庄全年无休!过年期间每兑换满十两银子,送一坛酒。也让百姓们高兴高兴。”朱寿忍不住笑出声,“轮值的官员们辛苦一下,看着点。”
大明没有《劳动法》,没有做五休二,没有对加班限制。简直是资本家的乐园。多美好的时代啊
‘银一两,米二石’的规定违反市场经济基本原理。由于京师附近几地勋贵们种植高产水稻,高产粮种传播范围广,农业院绿肥的大规模使用,使得今年秋收的粮食装满各种仓库。
为了保住银价,朱寿只能想尽法子加工粮食。酿酒是最消耗粮食、也是获利最多的商品。酿酒坊米酒、玉米酒、高粱酒,还有葡萄酒等果酒。酒醋面局干脆分离出酿酒作坊,使之成为继炼钢厂、铸币厂、印币厂、印刷厂之后第五个大型工厂。为了运输方便,酿酒厂设立在天津。经由京杭大运河、海上贸易贩卖到海内外。
深受后世影响的朱寿,与官员们之间的鸿沟,足有一个太平洋。
太子的反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官员们的表情五彩缤纷,他们有被骗入坑的感觉。
太子殿下一直在收拢皇权,怎么就轻易同意不封印了呢陛下多来几次绕过军机处、内阁下令,天下将再无制约皇权的力量。
不解的还有弘治帝。
廷议结束后,久不过问国事的弘治帝召来儿子询问此事。
&
第351章 抄家
内行厂名下的作坊并入皇家商行,技师以上品级者入皇家研究院。胡献专职管理《大明皇家日报》,王岳任东厂厂督,刘瑾死了。朱寿亲自掌管西厂,余下张永、刘孝、马永成三人负责协助。在北镇抚司关了许久,三人行事极为低调。
太子起家的根基内行厂,就这样昙花一现。内行厂的消散令人唏嘘不已。曾经,京师90万人中一半以上是内行厂的人。
任谁都不会想到,太子对自己势力内斗的处罚会如此之重。
也有人说,是‘宁夏炮弹灌沙’事件促使太子下定决心解散内行厂。知情人士反驳:查出的铁证统统指向钱能的养子钱宁。钱能被抄家后度日艰难,钱宁想方设法拉陶仲文下水,在张升的牵线下,把火药装弹技术卖给宁夏庆藩的安化郡王。奇怪的是,即便刘瑾在云南不知此事,太子执意处死了他。
其中内情无人知晓。
可太子对结党营私的极度反感,深深烙印在众人心中。
李东阳从云南写信给谢铎,拖其解散茶陵诗派。自此拉开了朝廷各种党派解体的序幕。江西帮、江南帮、河南帮,各种以地域划分的派系关闭了会馆。无人再敢以同年、同乡的名义设宴。
连带着弘治十五年的会试,都改了潜规则。身为主考官的翰林院侍读学士焦芳、刘机家中大门紧闭,不敢以座师身份接受进士们的谢师。
收到太子发出前往虾夷的邀请函,初入官场的新科进士们犯难了。年初裁撤许多官员,空出了不少职位。他们受了职在各部历练。来往虾夷至少需要一个半月,邀请函盖上的只是太子私章。
他们不敢联系同年,不敢询问同乡的官场前辈,又猜不出太子的目的。除了官宦家的子弟,其余人像无头苍蝇一样。吏部同意了状元康海的请假,家中有长辈当官的也请了假,于是三百位新科进士全都加入虾夷一行。
“着南京水师一路护航。”军机处下达了朱寿期望的命令。
连陛下都不管太子了,官员们死了把太子关在京师的心思。
钱币兑换条例通过皇榜、《大明皇家日报》公告天下。各地大商人纷纷赶赴密云。地方上的皇家钱庄虽也能兑换,但每次兑换会详细记录兑换人的身份。铸币厂只检查需兑换钱币的真伪,不记录兑换人身份。财不露白的道理人人都懂,商人们宁愿跑一趟京师。
到了密云,不但可以游览司马台长城、密云水库、纺织作坊的水力风车,还能在密云市集购买关外货物。人参、草药、皮毛、瓜果等土特产价廉物美,正好买下做过年的年礼。
随着密云商人的云集,太子准备前往虾夷岛过年、南京水师护航的消息传开。
朱寿满意了。鱼饵已经下足料,端看上钩鱼儿的数量。但愿能填满金库的窟窿。
“小爷,张将军到了。”谷大用在门外禀报。
朱寿收起凭记忆画的世界地图,打开门迎接几年未见的张仑。虽然项忠八十有二,但大明的官员长寿者居多。前不久江南传回的情报还说项忠每天一壶参茶,身体倍棒,吃嘛嘛香。骤然离世必定有外因。
在外历练多年的张仑褪去青涩。窜高的个头、眉眼间的杀气、深沉的眼神、下巴特意留起的胡子、让他看上去成熟许多。守卫河套、收复吐鲁番、清剿郧阳白莲教,一桩桩军功在身,奠定张仑下一代勋贵领头人的地位。
朱寿嘴角含笑:“尧臣,本宫都快认不出你了。”
“殿下您可别笑了,微臣怕。外头传言殿下笑的欢就有人要倒霉。”张仑笑着说。
朱寿哈哈大笑:“下半句是:如果本宫哭了,敌人再也没有机会倒霉。”人死了,自然不会再倒霉。
两人闲聊几句落座,朱寿打发走身边伺候的宫人,命谷大用在外头守着。
&n
第352章 抄了吧
“你们说太子和英国公世子关起门商议什么”周经从集义殿二楼办公房的窗户向外张望。
梁储带着浓重的南方口音接话:“在下眼下只关心太子到虾夷去干什么。”
屠滽从奏折堆里抬头,抿一口茶润喉,皱着眉头烦躁地道,“东北女真人开垦的荒地丰收。我们要重新估量东北的价值。”
‘哒哒哒’屠滽端着茶杯的手在抖。
周经和梁储把注意力转到他身上。“朝宗兄,怎么了”
“全面开发的东北黑土地能养活大半个大明。太子手中握有的土地,可以养活整个大明!”屠滽语气极为忧虑,“古往今来,从没有哪个王朝能保证让天下百姓吃得饱,不饿死一人。可是土地握在太子手中,老夫为何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集义殿内安静了片刻。
“我们老了,跟不上太子的步伐。”周经轻声道。
敲门声响起。
礼部尚书石瑶抱着一叠公文愁眉苦脸地找来:“诸公,殿下给在下送来了元朝公文。想让礼部收回济州岛。”
“济州岛”屠滽从墙壁上悬挂着的元朝堪舆图上寻找。
石瑶指着浙江和朝鲜之间,靠近朝鲜的无名岛屿。“此处原本属于元朝耽罗军民总管府,几十年前才被朝鲜接收。朝鲜称其为济州。”
“能种粮食”周经下意识地问。
石瑶摇摇头:“听说风景不错。”
几人围着堪舆图瞧了半天没看出端倪。又向对面的本仁殿求教。
保国公不太敢肯定地推测:“若派兵驻守济州岛,可肘制朝鲜和日本”
为了看清济州岛的位置,鲁王的脸差点贴上堪舆图。“元朝没有攻下日本,而朝鲜则直接向元朝称臣。这两国不在元朝版图范围内吧”
宗室们对开疆扩土非常上心。
“管他为什么,总不会嫌土地多。说不定上面有矿。抢过来就是了。”伊王一开口便暴露在地方横行霸道的本性。
宗令晋王瞪了他一眼。伊王缩着脖子不敢多言。
周经翻出之前礼部递上的奏折:“秋收时朝鲜用人参换取粮食。辽东粮食欠收,朝鲜估计也好不到哪去。用粮食把岛屿买回来。反正东北丰收,粮仓装不下。”
周经想起三年前为河套疯狂地找粮食,感慨颇多。
在内阁、军机处的认同下,石瑶到会同馆找上朝鲜使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