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明圣之君
&
正文 第一百零一章 平分
老汉还是看着雪地里的脚印,寻找猎物。
人虽然老了,有些时候连一些粗糙的针线活都干不出来。
可上山打猎这种事情,老汉的眼睛还是毒辣的,比年轻小伙子还要精准。
元正静静的跟着,也不着急。
老汉走路走的很稳,身子骨很硬朗,暮年的硬朗,才是真正的硬朗。
找了好半天,才发现了一头鹿的踪迹,顺着脚印往前,老汉有些无奈的说道:“幸亏我们猎到了一头黑娃子,不算空坡。”
“要是我家的猎犬还在也用不着这么麻烦。”
猎犬会将猎物逼到固定的线路上,猎人只需要守株待兔,暗中埋伏就好。
指望两个人去找的话,就算看见了猎物,在山地里,人又怎能跑得过猎物。
元正安慰道:“无妨,也许会有一头鹿机缘巧合的碰见我们了。”
老汉苦笑道:“想的倒是挺好,敢主动靠近我们的东西,就像是那头黑娃子,也是有点本事的。”
“吃肉的才敢靠近人,人也是肉做的,吃素的,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元正略有所思,这世道上,人也是畜生,吃肉的人不多,吃素始终都是占大多数,被别人当做肉给吃了。
忽然间,一头羚羊慌不择路的朝着老汉和元正这里飞奔而来,健壮的双腿,在雪地里微微纵跃,便是三四米的距离。
老汉动作麻溜的张弓搭箭,对准了那头羚羊的三寸之地,一箭射出,带起了些许细微的弧度,嗖的一声,让正在飞奔中的羚羊摔了好几个跟头,倒在了雪地里。
“看我说的怎么样,不开眼的东西还是挺多的。”元正笑道。
老汉也是一脸迷糊道:“还真被公子的金口给说中了,不过羚羊一般是不会这么乱蹦跶的。”
一阵狂烈的狗吠声传来,一只黑色的猎犬顺着那头羚羊之前的方向跟着飞奔而来,看到元正和老汉后,爪子在雪地里摩擦出了一条长线,及时停住了前进的步伐。
神色不善的看着元正和老汉,眼露凶光。
一边直勾勾的盯在倒在血泊中的羚羊。
紧接着,马蹄声传来,一位骑着枣红色马儿的女子背负箭矢,火速而来。
能够在山地里驾马而行,其马术必然过硬,其马,多数都为战马。
寻常人家的马儿,顶多就是背负重物,多用于农业生产,不太可能在山地里奔腾。
那匹枣红马体积壮硕,接近甲等战马。
以元正的眼光看过去,这就是一匹甲等战马的种,只不过身子骨尚未张开,约莫年关过了之后,就是一匹真正的甲等战马了。
那女子一袭黑色的轻甲,秦人尚黑。
无论是寻常百姓,还是门阀世家,都喜欢穿着黑色的素衣,或是锦衣。
便是大秦皇帝的龙袍,都以黑色为主,将士们的甲胄长靴,也都以黑色为主。
那女子英姿飒爽,面色有些冷淡,只是评价其长相的话,算得上是姿色过人,身材修长,可眉眼之间,英气十足,自带着一股不屈意志。
她看着倒在血泊里的羚羊,又看了看老汉和元正。
眸光在那匹黑色的马儿身上多停留了一阵,还有黑色马儿上的黑娃子。
老汉和元正的身上都很干净,可将一头黑娃子架在马背上,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这位女子断定,腰间佩剑的元正,是个高手。
她开口说道:“这本来是我们的猎物,却死在了你们的手上,我并无恶意,只能说今日的点子有些背,先是追丢了一头雄鹿,紧接着就是这羚羊,我也没想到竟然给你们做了好事。”
老汉一看这位女子是穿着轻甲而来,料想定然是官府中人,家中长辈,在军伍之中,有着过硬的背景。
心里虽也不虚,可面子上过不去。
说道:“我也是一个讲规矩的猎户,既然是姑娘你先看上这羚羊的,那我拔出我的箭矢,这猎物姑娘拿去就好。”
想来,这位女子有着不少军士追随,就在这不远处徘徊。
女子笑道:“不必了,我承认是我的点子太背,运气也是一种实力,若是在战场上,我已经输了,既然输了,那就要认,不管是怎么输的,输了就是输了,没那么多借口。”
元正心里颇受触动,这就是秦人女子
性子刚烈,坦坦荡荡。
魏人均认为秦人的女子泼辣蛮横,毫不讲理,现在看来,并非是那么回事。
元正说了一句公道话:“以我之见,这也谈不上输赢,既然这羚羊是你们追赶,我们猎杀的,不如平分了如何。”
女子微微一怔,看着元正,以她的眼光看来,元正和那位老汉长得不像,定然不是父子,无形中透漏出的贵气,也自然让这女子心生疑惑。
可她不喜欢刨根问底。
大秦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讲究秩序与规矩。
职位高低决定着待遇,可人格尊严,并非职位高低能够决定的。
她请教道:“怎么个分法,还请这位公子明示。”
元正拔出腰间斗鬼,那头盯着猎物的猎犬,连连后退。
女子的眉头微皱,她不喜欢剑道,觉得剑道过于复杂,规矩太多,所以她喜欢弯刀,弯刀杀人,最是爽利。
可这柄剑给女子的感觉非常危险,她武道修为感境巅峰,根基实实在在,也做过谍子,在厮杀中历练出来的硬把式。
寻常兵器,她并不在意。
一柄没有剑鞘的剑,若是寒酸子弟拿着,可能是买不起剑鞘。
&
正文 第一百零二章 心意
今年过年,武王府应该不会太热闹,三个儿子都在外面,回不了家。
最疼爱的那个小儿子,又无缘无故的失踪了,这一次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从江湖上冒出头。
难受的便是秋华王妃了,两个宝贝儿子都已经出师了,可过年这么要紧的事情,都没有回来。
元铁山主动来了秋华王妃的天香阁。
秋华王妃身边那个贴身侍女不见了踪影,秀丽精致的屋子里,只有他们夫妻两人。
王妃娘娘娴熟的给自己的丈夫奉茶,然后坐在元铁山的对面,脸色不是很好看。
平日里仪态端庄的秋华王妃,脸色从来都谈不上难过,便是难看,也很少。
元铁山抿了一口菊花茶,有点甜,也有点苦。
说道:“过几日那六个老爷们就来我们家过年了,往年的时候的确热闹,可今年有些事情得有一个了断了。”
麾下六骁将,各个都是万人敌,昔年追随元铁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尤其是齐冠洲,本来有机会离开元铁山这一座铁打的靠山,在庙堂上另立门户,可他没有这样做。
这世间铁打的靠山,实在是太少。
秋华王妃应道:“我不在意齐冠洲的事情,如今你肩膀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了,平日里多小心一些自己的身子骨,哪怕你有一身不俗的武道修为,可毕竟也上了年纪。”
“虽不见白头,可挥拳头抡膀子的事情,都是年轻人该做的事情,你也消停一点。”
元铁山对自己的王妃一直都是一言难尽,作为王妃,她的心里总是向着自己的娘家人。
可作为自己的妻子,这一位妻子,也从未让武王府出过啥乱子。
前几年,元正刚开始风流的时候,许多羞于开口的事情,都是这位王妃娘娘暗地里花钱摆平的。
对于元正,秋华王妃谈不上爱,也谈不上恨,虽然相处少,话说回来都是一家人,哪怕一家人的感情基础并不牢靠。
可也只能同室操戈,不存在被外人所伤的事情。
元铁山微笑道:“我要是上战场的话,还是能够叱咤风云的,可我两个儿子,已经出师了,这些苦活累活,也该让他们接触一下了。”
“我知道你心疼青儿和麟儿,其实我更是心疼啊。”
“这无缘无故的,大魏境内的妖兽族群,开始联盟,背后也许有人族介入其中,也许是咱们的大魏可能风水出了问题。”
“辛苦的日子,不会太长,北斗山脉里的情况,逐渐的有了安分的迹象。”
“可那些不弱于人族至强者的妖兽,也懂得风水兵法,怀疑这一次是示敌以弱。”
秋华王妃静静的听着,没有插话。
很多年了,这夫妻两人之间的交流,都是元铁山说着战场上的事情,秋华王妃就像是听书一样听着。
刚成亲的那段日子里,秋华王妃一直都嫌弃元铁山。
毕竟秋华王妃曾经也是秋华公主,从小锦衣玉食,生活在那金碧辉煌的皇宫里面。
也不能说不懂人间疾苦,可在高处不胜寒的地方居住的久了,自然而然对一些柴米油盐的琐事,不太上心。
她起初嫌弃元铁山,自然是因为元铁山斗大的字不认识几个,是个泥腿子,满口的粗言秽语。
可相处的时间长了之后,秋华王妃也就习惯了,逐渐的发现了元铁山的另一面。
虽说不懂风情,甚至有些时候像是一股清新的泥石流。
可只要他在,这瀚州不会乱,这大魏也不会乱。
有了孩子之后,当父亲的人,有些狠心的将自己的儿子送到了别处去学习修行。
为这事秋华王妃还跟元铁山闹过不少矛盾,可现在年纪大了,秋华王妃驻颜有术,可她也清楚,自己也不再是那个艳冠皇城的秋华公主了。
也了解到了柴米油盐,也知晓了人间疾苦。
一想起自己的两个儿子,也还算是有本事的儿子,心里也骄傲的紧。
开始觉得,元铁山当初的所作所为,其实是正确的。
可这过年了,自己的两个儿子还在战场上,秋华王妃的心里就不是那么的舒服了。
说道:“年过了之后,麟儿就要回来举行及冠之礼了,本想着今年过年,一家人坐在一起,好好游玩一下,去皇城里给他们的舅舅拜年,年过了之后,就是麟儿的及冠之礼。”
“然后再顺理成章的进入战场,历练那两个小家伙。”
“没想到战事如此吃紧。”
元铁山当然也想这样,但他也有私心。
他完全没必要将自己的儿子派往北斗山脉,他自己就可以派出一支大军去支援柳苍岳。
可转念一想啊,既然出师了,就借着这个风口,历练一下两个小家伙,等两个小家伙支撑不住的时候,自己这个当爹的,再率领一支大军,威风八面的抵达战场,也能让当儿子的人觉得,有这样的一个父亲,很体面,很光彩。
“不说这些了,先看看吧。”元铁山沉思道。
……
大梁城的民生因为柳苍岳这尊王爷的缘故,也还算是锦衣玉食,安居乐业。
哪怕距离北斗山脉很近,可柳苍岳在这里,北斗山脉里的妖兽就不会杀到大梁城里来。
大梁城的南门口,有一家客栈,眼下年关将近,客栈也打算关门,回家过年了。
故此,生意不是很好。
客栈里有两个年轻人,锦衣玉带,气度不凡。
第一百零三章 风水宝地大乌龟
火坑里的火还没熄灭。
屋子里暖烘烘,老汉回来赶紧添了点干柴。
屋外,元正并指为剑,一道道剑气来回切割狗熊,准确无误的摘下了那张熊皮。
至于半只羚羊,就看老汉到时候如何处理了。
走进屋子里,元正也跟着开始烤火,其实元正不冷,但他看到老汉在烤火,他也想烤一下。
老汉说道:“公子真是年轻有为,我要是有公子这一身武道修为,这个天下,哪里去不得,就算当一个土匪,也能混成锦衣玉带的土匪。”
元正笑了笑,没有说话。
练武这种事情,首先得看机缘造化,命里有,就是有,没有就看后天的努力了。
所谓的后天努力,大概也是看银子多少,有些师傅故意不教会徒弟硬把式,说白了就是等着徒弟上交银子。
老汉又说道:“也不知道我那三个儿子在军伍之中,有没有学会一些硬把式,要是学会的话,日后上了战场,还能活的时间长一些。”
“也不要太厉害了。”
“自古以来,万人敌都短命鬼。”
元正想了想,应道:“吉人自有天相,老人家也不要太担心了,眼下尚无战事,况且你的三个儿子,也许在军伍里面能找到一个好差事呢”
老汉苦笑道:“若真的能找到,早就回来看我来了,都要过年了,还没有回来。”
元正不知道如何安慰这个孤寡老人了。
入了军伍,便是半只脚踏进了阎王殿。
一将功成万骨枯,这话不是说说而已的。
昔年元铁山麾下,伤亡人数没有二十余万,也差不多了,还不算敌军的伤亡人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