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有术:腹黑皇后傲娇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吐露
“嗯,”邓云鸿说:“扎了几针,又跟我要了梳子,之后就走了。”
“好好的,他怎么想起梳子的事了”王应元问,“是何青衣让他来的吗”
邓云鸿不仅结婚,还一口气娶了两个夫人,何青衣要是听说了,自然会不舒服,让人取走梳子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nb
第40章 练娟和练娇
中宗派人去问高如语,才发现她一问三不知。这方王,进京完婚,老老实实呆了一年,竟然只是缓兵之计。
因为方王的事,王选侍也被关了禁闭,禁足在丽景轩中,不能自由。
练娇担心姐姐的事,所以也不敢偷跑,只得跟了高如语在方王府里住着,只盼着寻个机会,进宫救了姐姐。可练娟进宫也快一年了,身体越发多病,出宫的希望更是渺茫。
她们姐妹到了长沙,见了方王那般人物,自然喜欢。谁想,这方王除了利用人,并没什么真心。所以,时至今日,她们除了自怨自艾,也怪不得他人。
练娇正在高如语的屋外闲坐,这六月的京城,天这般高,云这般淡,她却哪里也去不了。
只是,一眨眼,她的面前就站了个四十来岁的男子,穿了身天青色的长袍,长须凤眼,甚是儒雅。
“父亲,”练娇轻呼一声,又看了一眼周围。
“哼,”那人轻哼一声,问:“你和你姐,可曾找的什么”
“女儿无能,暂时没有收获,”练娇说:“可姐姐还困在宫中,身体越来越……”
“这次跟她无关,”这人明显不关心练娟的处境,只说:“为父这次进京,想让你去接近一个人。”
练娇的脸色黯淡了下来,来者就是她们的父亲练国栋。
练国栋的祖父是个寄生草的人,娶了个外姓的妻子。练氏的人一旦娶了外姓女子,他们的子女自动就成了下房的人。
而下房的练姓女子,却能嫁了上房的练姓男子,重新把子女升回上房。可下房的练姓男子,却没有上房的女子愿意嫁给他们。要么在下房里找个同姓的女子,要么在外姓里面婚配。
所以,练国栋的父亲又娶了个外姓的女子,到了练国栋这一辈,就只剩了四分之一的练氏血脉。练国栋虽然是下房的人,却颇有些上进心。
只是,婚嫁的时候犯了次错误,跟外姓的女子有了孩子。所以,不得不娶了个外姓妻子,前后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就是王选侍练娟,一个就是方王府的练娇。
原以为,练国栋的一生就这样了,庸庸碌碌,毫无作为。可方王却带了严妃到长沙居住,之后严世玉出事,方王也有了谋反的心思。
寄生草的房长跟方王一拍即合,他们想进宫找书,方王也想派人进宫充当耳目。练氏的人进不了宫,可像练娟练娇这样,只剩了八分之一血统的,却不怎么困难。
练国栋的两个女儿,就此跟了方王,开始谋划进宫的事。可方王年轻俊美,身份尊贵,练娟和练娇一见了他,就愿意为他做一切的事了。
可她们因为血脉的关系,很多练氏的法术都学不会,只能用些现成的迷香和药物,比如九回肠,黑水,还有寄生草等。正因为如此,她们接近别人,除了女色,剩下的就是迷香了。
练国栋不顾宫中练娟的生死,现在又开口让练娇去接近一个人。练娇的心里,自然是五味杂陈了。
“让我去接近谁”练娇有些无奈。
“大宣总督周和,”练国栋说,“他这几天进京了。”
“他一个武将,房长是看上什么了”练娇有些奇怪,“莫非,又是为了方王!”
“方王的事,我可没有逼你们。”练国栋有些恼羞成怒。
“让我查什么”练娇问。
&n
第41章 枕席遗金钗
何青衣听了端王,就觉得不对劲。
毕竟,端王这种人,逼死王妃都是一眨眼的事。自己跟周和的婚事,要是落到这人手里,只怕有些波折。
所以,魏明一提端王,何青衣心里就很不舒服。
可这事,也由不得她。毕竟,管着宗人府的是端王,日后她定亲和大婚的事,也避不开端王。
“嗯,明儿庆王去吗”何青衣问。
“庆王也去,”魏明笑,“公主的事,庆王自然陪着去。”
何青衣点点头,有庆王一起,她就放心许多了。只希望,日后周和少跟这个端王来往,最好连边也别沾上。
周和进京,本来是住官驿。可端王觉得,他迟早是扶月公主的驸马,住外面太过生份,就让人收拾了客房,接了周和住他的王府。
现在,中宗有多倚重周和,端王对他,自然就有几分亲切。周和在端王府住下,倒也没什么不便。毕竟,他自小在军营中长大,生活极为简单,有床就睡,并没什么讲究。
反而是他屋里的侍女,熏香叠被,搅的周和甚是烦恼。一晚上,就进来三四次,不是给他盖被子,就是给他倒茶挑灯。这六月的京城,能冷到哪里去,需要拿了手,不停地给他掖被子吗。
端王好客,周和却有些烦恼,只得锁了门窗,迷迷糊糊睡了一会儿。到了次日天亮,宫中就有嬷嬷们过来通知,说是扶月公主要来拜见端王。这拜见端王是假,来见周和是真。端王收了消息,就来跟周和说了,“扶月过会儿就来,后院摆了酒菜,到时候,你们自去说话。”
到了午时,何青衣带了宫女内侍出宫,又来了端王府。
这端王府,她一共来过三次,第一次,端王娶周小姐做王妃,第二次,端王和张玄妙定亲,这一次,是她来见周和。
何青衣出宫见周和,庆王自然也一起来了。因为要等他进宫,再一起出宫,所以何青衣的早上,十分难熬。一边周和已在宫外,一边这庆王还没进宫,她只得把眉毛描了又描,干坐着浪费时间。
好容易出宫了,庆王一路上沾花惹蝶,一会看见这个有趣,一会儿看见那个有趣,几里地,却走了大半天。
到了端王府的时候,何青衣已经被折腾的没了火气,是怎样就怎样吧。进了后院,端王在池边的楼上摆了桌酒菜,周和一早就在楼上等着了。
当着这么些人,何青衣跟周和也不好太过熟稔,只得见过礼,各自就坐。就隔了那么一丈的距离,却连手都握不得,何青衣觉得,这公主的身份,真是累人。
坐了一会儿,就有嬷嬷出来,凑了何青衣耳边说:“田公公让公主过去一下,他有几句话要说。”
何青衣也不知道,这田庆荣,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就起身进了里间。
一进去,就看见田庆荣手里拿了支珠钗,斜靠在墙上,说:“你看看,这是什么东西。”
何青衣看了一眼,是支寻常的珠翠鎏金簪子,“哪里得的”
“周和床上,”田庆荣很是促狭,说:“只怕是哪个侍女的吧。”
“放回去吧,”何青衣说,“说不定人家还要来找呢。”
“这样都行”田庆荣一下子提高嗓门了,“这样你都无所谓”
何青衣只得苦笑着摇头,“雪见,那一定是人家放的,我干嘛在乎这事呢。”
练雪见轻笑了一声,拖了她的手,躲到窗户后面,指了周和身后的一个丫鬟,说:“看见了吗,她头上少
第42章 人心各不同
何青衣的人出去唤了周和进屋,众人都以为他们有些话说,并没放在心上。
只是,就一眨眼的功夫,练雪见扮做周和,又回了酒席,端王和庆王见了,倒是有些奇怪了。这两人不应该情话绵绵,说个没完没了的吗,怎么一会儿就出来了呢。
嬷嬷和侍女们都以为何青衣一人在屋里,就守了门口,并不进去打扰。
其实,周和换了练雪见的内侍服侍,正坐在屋里。
“青衣,这是怎么回事”周和有些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何青衣摸了支珠钗出来,说:“这是你床上找到的。”
她还没说完,周和就揽了她的腰,笑着问,“你吃醋了”
“哎,”何青衣叹了一口气,“那是方王府的人,不知道怎么就盯上你了,你还说笑。”
“难怪昨晚老来给我掖被子,”周和说,“竟然把珠钗塞我床上了。方王的人干嘛盯上我呢还在端王府里出现。”
“方王和端王应该有些关系,”何青衣说:“这端王不简单的很,心狠手辣,上次端王妃自杀,就是他布的局。”
“是嘛,”周和的脸色有些严肃了,“皇上知道了吗”
“应该不知道,”何青衣说:“他们两人有勾结,又派人盯着你了,我担心有事,就让雪见去打探一下,你就先在这里躲一下。”
“这样最好,”周和抱了何青衣:“除了你,我谁也不想见。”
何青衣把背靠在他的胸口,也不知道怎么了,突然想到邓云鸿的事了。她这样断了周和跟邓家的关系,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中宗绝对不是一个效忠的好对象,所有帮他的人,不是被抄家,就是被砍头。扶他上位的严世玉如此,帮他得天下的邓如光如此,周和若是帮了中宗,日后难免遇上这样的事。
到时候,何青衣就算能帮周和防范的了一时,又如何面对一生一世的猜忌和陷阱呢。就算周和安全度过所有难关,他守一辈子边疆,就为了这么个皇帝,值得吗
何青衣靠着周和的胸口,悠悠地叹了一口气。
周和握了她的手,也叹了一口气,“大哥结婚,谁都去了,就我没去。”
何青衣回了头,拿手摸了他的脸,心里不知道如何是好。邓家虽然对何青衣不好,可他们对周和,还算不错。若是周和跟着邓家,至少不用一辈子担心受怕,也不用辛苦一世,不知道为了什么忙活。
事情的方向,已经按着何青衣想好的那样进行了,可她却有些犹豫。为了自己,周和跟邓家这么多年的关系,说断也断了。何青衣有些难过,可又没有办法。她背了后商公主的名份,周和跟她,就只能为中宗效力。
周和见她眼里也有些忧愁,只得说些开心的事,逗她开心,“皇上说了,这次退了方王,就给你我定亲,你也别太担心。”
何青衣勉强笑了一下,中宗这诱饵使的真有水平。退了方王,说不定还有别的事情。只可怜周和爱她,中宗说什么,他都会听。
“周和,”何青衣说:“皇上的事,你不用太放心上。他若不许,我找了机会,也会逃出宫去找你。”
“不,”周和拿手捂了她的嘴巴,“我不想委屈了你。皇上也不过是吩咐我去打仗,守城不出才难受呢,打仗我正求之不得。”
何青衣只得点点头,这事,只能暂且如此。眼下中宗还用得到周和,不会对他出手。
&nbs
第43章 方王的底牌
方王要是想壮大实力,冀鲁总督夏子腾的人马,就是他们最好的吞并目标。
朱时雨一早就跟方王分析过了,他们手里有二十万人马,可真正的将士,只有五六万人。剩余的十几万众,不过是临时集结的灾民。从二月份到六月份起事,总共也就训练了三四个月的时间。
虽然这样一路北上,有些实战经验,可毕竟不是正规军。如果真到了北方,绝对不是北疆军的对手。
所以,方王从长沙起兵,一路就奔着冀鲁平原而去。冀鲁平原一向物产丰富,如果能攻下济南,占领河间一带,不仅士兵翻了一倍,连粮草都要翻上一倍。
等吃了冀鲁,再跟京师连城一线,邓家即使南下,只怕也要些力气。等方王坐稳了王位,手下又有几十万大军,就不会跟中宗一样,在众多武将中间挣扎着生存了。
说到底,实力才是一切。而中宗登基,就是走了捷径。现在,这捷径也让他吃够了苦头。
中宗登基的时候,没有自己的军队,只是借用了邓敬贤的北疆军。可他这样上位,日后必定被邓家控制,所以,邓如晦机缘巧合,就死在肃宗驾崩前后。
这样一来,中宗登基之后,也不至于被邓家当做傀儡。而邓家剩下的力量,也能保他一阵子平安。
邓云鸿一直怀疑,邓如晦的死,是中宗跟肃宗两父子所为。所以,邓如光想要扶植皇子,他是一万个不愿意。即使皇子流着他们邓家的血,日后争权夺利的时候,哪个皇帝容得下颐指气使的外戚
可邓如光仍旧不听,坚持扶植皇子,最后却落了个入狱中毒的下场。邓云鸿吸取他的教训,坚决拥兵自立。可眼下,方王比他略胜一筹,他是外戚,而方王却是皇子。
如果中宗没了天命,方王又有理由逼宫,皇族的人如果想通了,逼着中宗退位也是可能的。毕竟,仁宗一朝就发生过类似的事。仁宗因为练后犯了众怒,最后被逼着禅位给了自己的弟弟。
方王也想造势,可他的理由却不怎么充分。起先,他拿了金钗做幌子,指责中宗没有一玉玺一金钗,帝位来路不正。可这个指责,很快就被宝庆公主给打消了。她在宫里见过真的主钗,就在邓皇后头上。
皇族里有些人见过主钗,听宝庆公主那么一说,自然也去看过,确实没错。这样一来,方王再拿金钗说事,就没人搭理他了。
如果主钗真的流落在外,为什么就是没人拿出来呢。而且,皇后头上的金钗,就是他们见过的主钗。方王挣扎了一会儿,反而显得他像个撒谎精了。
邓云鸿原来也想借此攻击中宗,可谣言传了几天,他就发现,这事对方王更为有利。如果中宗的皇位来路不正,那么方王不就能取而代之了吗。所以,他手里扣着主钗,也不好拿出去伤害中宗了。这事,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所以,方王手里最大的底牌,就是中宗勾结达延,差点亡国的把柄了。这事要是公诸于世,不仅皇族的人会震怒,天下的百姓也会生气。
为了杀害有功之臣,中宗一个皇帝都开始卖国,这事绝对算是古今奇谈了。犯众怒自然顺理成章。可这勾结卖国的事,只有高阶和郭守义知道。眼下,郭守义没有反心,高阶也还做着内阁首辅,就算方王
第44章 高阶起异心
方王造反的罪名一成立,中宗就召了各地将领进京商讨对策。
周和一走,三边的郭守义也来了,他这一来,却带来一个大消息。
达延被张允打败,带了四五万残部,还没到大同呢,就被索铎给拦了。
索铎以逸待劳,而达延是败军之将,又疲于奔命。眼看着快进自己的地盘了,却遇上了索铎的精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