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有术:腹黑皇后傲娇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吐露
何青衣继续低头抄书,突然,何璇珺说:“张姐姐,我的玉佩不见了,早上出门的时候还在,怕是帮端王找书的时候弄丢了,我去找找,你继续抄书啊。”
何青衣点点头,反正抄写的就是她一个人,何必拴着何璇珺呢。何璇珺跟管事的任公公说了一下,又一个人上楼去找玉佩了。
日头渐渐西移,从宫墙上一跌,天色就开始暗了下来。何青衣抄了一天的书,何璇珺也找了一天的玉佩,这时,任公公也来催了,说:“张女官,我们摛藻堂又到关门的时间了,你们收拾收拾,也该走了。”
“好的,麻烦任公公了。”何青衣开始清点今天抄写的意匠图,昨天跟许嬷嬷一起,才抄了三十七页,今天她一个人,差不多也抄了这么多。多亏了尚功局的空白意匠图啊。只是,校对的事,何璇珺做事,何青衣有点不放心,就打算明天再来校对。
这时,何璇珺也下楼了,笑盈盈地拎了块玉佩,说是找到了,就丢在书架上面。何青衣心想,摛藻堂又不大,虽说是个藏书楼,可毕竟只放些后宫各院的书目,何璇珺找了这么一整天,也不知道在找什么东西。
两人收拾了东西,就离开了摛藻堂。许嬷嬷出宫找吴思训,也不知道寻找了没有,何青衣一边想着,一边跟着何璇珺回了尚服局。
而这会儿的乾清宫,却热闹非凡。先是端王跟庆王拿了玉牒去上书房找中宗,中宗知道了,赶紧派魏明去请太后,又派了周和出宫,去请睿王。
等大家都聚齐了,中宗问:“太后,这玉牒到您手里的时候,上面是否写记了梅妃的女儿”
太后靠在榻上,脸色颇为凝重,听见中宗的问话,就点点头,说:“哀家是听了七王爷的话,才收了这玉牒,拿来的时候,上面已经有这行字了。”
中宗看向睿王,问:“七皇叔,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睿王也不装病了,说:“皇上,这字您还不认识吗”
中宗看了一眼玉牒,问:“是父皇的手迹”
睿王点点头,说:“永安二十一年,刚过完元宵节,先皇就找了本王,吩咐带玉牒进宫觐见。过了几天,彭如海把这玉牒送回宗人府的时候,这行字就已经写着了。”
睿王说的彭如海,就是肃宗一朝的掌印太监。司礼监总管太监的二十四衙门,而掌印太监,就是司礼监的首领,其次才是秉笔太监。
这玉牒是彭如海亲手交给睿王的,字迹又是肃宗的亲笔,玉牒上的内容,应该没人篡改。所以睿王才觉得古怪,交给了太后。
“梅妃不是永安二十年就没了吗,”端王问:“怎么永安二十一年还生了个公主?”
太
第18章 中宗的打算
中宗拿着玉牒,沉思半晌,说:“父皇这么写,想来也有他的根据。七皇叔,你当年追查,有什么线索吗”
睿王说:“梅妃是永安二十年三月底有孕的,这个太医院有记录,如果没有意外,产期确实是永安二十一年的正月。可是,四月中旬,梅妃就不见了。宫里见过梅妃的人,本来就没几个,她一消失,当时众说纷纭,都说梅妃死了。可我们宗人府的记录,却没有梅妃的丧葬事宜。”
“嗯,”中宗点点头,说:“看来,梅妃是躲起来了。七皇叔,这事你带着老五老七他们去找找吧。先皇的骨血,总不能流落在外面。”
因为刘进的事情,睿王赌气也赌了快半个月了。这次见了中宗,睿王觉得,自家人总是自家人,刘进的事也算了,不给德妃面子,总还得给皇长子留点面子吧。就很痛快地答应了,只是,睿王想了想,说:“后宫的事,还得麻烦太后打听。”
太后点点头,说:“哀家会留心的。”又吩咐庆王:“老七,跟七皇叔做事要听话,别偷懒。”
庆王本是个惫懒人物,可追查梅妃跟公主的事情,这么刺激,他倒是很感兴趣,赶紧点头答应了。睿王就带着端王跟庆王下去了。
他们一走,中宗就问:“太后,这事怎么不跟朕商量”
“哀家是忘了,”太后说:“皇帝刚登基的几年,实在是太多事了。”
中宗点点头,那几年,确实是多事之秋。只是,太后有没有忘记,中宗心里也很清楚。
“宗人府的事,”太后问:“皇帝真打算交给端王”
中宗点点头,说:“老七的事,朕自有安排。”
太后见状,也不再多问,带了曹嬷嬷等人,回了永寿宫。
宗人府的王爷,因为管着京中的事宜,就不用出京去藩地。庆王也十八岁了,再过两年,成了婚,就该搬去洛阳的封地了。太后不想母子分离,就想让庆王接了睿王的位置,留在京城陪自己养老。
可中宗对这事,有不同的看法。宗人府的位置,虽然就在皇宫,可一辈子管着玉牒,记录皇家事宜,对管事的人,并不是什么好事。中宗就庆王这么一个同胞弟弟,打算让他去洛阳当几年王爷,熟悉当地情况之后,接了三边总督的位置。
别人中宗信不过,对庆王,他还是很信任的。三边总督,北疆镇国公,冀鲁总督,这三地的兵力,就像三支箭,瞄准的是中宗的心口。如果能让庆王接了三边总督的位置,中宗就能去掉一个心病。
所以,中宗就打算让端王留京城管宗人府,让庆王出去打拼。只是,应该给庆王定个谁家的女儿这次选女官,中宗也留了点心,想找一个武将家庭出身的小姐,父辈又有一定的实力。结果,看来看去,中宗却发现有一个人很合适,就是北疆张允的女儿张留仙。
如果张留仙不是个寡妇,庆王娶了她,北疆的人一定会支持庆王上位。再加上张留梦的父亲张充也在三边,很容易培植一帮自己的人马。
到时候,只要北疆的邓如光一死,自己派了周和去接替北疆的人马,三边又是庆王的军队,就天下太平了。冀鲁本来就是最小的一支,到时候也搅不起什么水花。只是,给庆王找个寡妇做王妃,会不会委屈了他。
&n
第19章 望断黄昏月
怡红端了茶水出来,何青衣就把手上的糖果交给她了。
何青衣刚坐下,张留梦就说:“姐姐,早上吓着你了吧,杨柳一时紧张,就去找你了。”
何青衣摆摆手,问:“早上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徐若兰看了一眼何青衣,高嫔的妹妹打了她,按理说,张家姐妹都很讨厌高嫔。可怎么看,张留梦只是有点愤慨,张留仙更是分文不动,好无情绪波动。
&n
第20章 出诊如烟阁
汤锦好容易见了个从北疆回来的活人,激动的不行,赶紧拿了书里的情节,跟周和讨论起来。周和也才十九岁,虽然少年老成,也难免露出年轻人的气性,有时也反驳汤锦几句。
中宗见他们聊的有趣,一边听着,一边也跟德妃聊起了家常。田嫔带了两个公主,先行下楼去了。
德妃就把高嫔让徐若兰写字,陈芙蓉张留梦研墨的事情说了,还强调,陈芙蓉昨儿研墨回去,就一病不起了。
“御医去看过了嘛”中宗随口问。
这时,田嫔安置好公主,重新上了望月楼,听见中宗问话,就接了话茬,说:“还没呢,听说只是风寒。”
“陈美人身子弱,还是派个御医去看一下比较好。”德妃甚是贤惠,很体贴地建议了。
“嗯,”中宗点点头,吩咐魏明,去太医院找个御医,让现在就去如烟阁看看。魏明接了命令,下楼找御医去了。
这个时候,太医院的人,一早就回家去了。
黑灯瞎火的太医院里,就剩了个金院判,还在整理上个月的方子,一边整理,一边记录。
金院判原打算让王应元独当一面,可这王应元江湖气太重,人家跟他玩勾心斗角,他直接就准备上拳头,这样怎么行呢。金院判只得收了王应元当副手,虽然他的医术可靠,但是性格不可靠啊,只能带着先磨练磨练。
王应元进宫,也不想治病救人,主要目的是找《花间繁露》。现在跟着金院判,一下子就左右逢源,哪里都能去,他也觉得便利。跟着金院判就跟着呗,副手怎么了。
可是,金院判也有个毛病,就是喜欢大家都走了,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太医院里点个小油灯,然后开始抄抄写写地加班。
王应元也问过金院判,有那么多灯不点,为什么偏偏要点个小油灯。金院判先是拿节省经费搪塞他,后来被王应元戳穿了,就讷讷地说:“小油灯点着,大堂里又漆黑一片,特别有安全感,很安静的感觉。”
得,王应元觉得自己似乎知道了什么不该知道的东西,只当没有问过。金院判爱点小油灯,就随他去点了。王应元手脚不停,进宫才几天,已经看了不少太医院的书。金院判以为他好学,更加鼓励他了。
一个动作慢,又享受没有人的太医院,以及小油灯。一个想找书,拖拖拉拉也在太医院不回家,所以,晚上值班,经常就是他们两人。
魏明一进去,太医院里漆黑一片,吓得他赶紧退出到外面的甬道上。出去一看,里面似乎一明一灭,知道里面有人,魏明就朝着大堂喊了一声。
金院判听见了,赶紧吩咐王应元点灯,灯一亮,魏明就敢进去了。把陈芙蓉的事情一说,金院判就带着王应元,跟着魏明去如烟阁了。
三人一到如烟阁,却发现里面好多人,徐才人跟张美人都在,还有张美人的姐姐张女官。
陈芙蓉没有料到,魏公公亲自请了御医过来,偏巧又没梳妆,正穿了平常的衣服,靠在榻上。
金院判带着王应元,见过诸位才人美人,就开始给陈芙蓉把脉。何青衣站了张留梦的背后,两人都没说话。
王应元跟邓云鸿说过话,知道何青衣顶了张留仙的名字进宫,实际上是何家的小姐,邓云鸿的夫人。就背了药箱,站在何青衣的身后,心想,这是去年花的味道,绝对错不了,只是,也不知道,她是熏香了,还是服药这香气,稍微离得远点,根本就闻不到。
何青衣正看着金院判给陈芙蓉把脉呢,背后却有人拍了下她的肩膀,回头一看,却是王应元。
&n
第21章 陈芙蓉有喜
王应元坐了金院判的位置,按了陈芙蓉的手腕,过了一会儿,开口问道:“陈美人,近日是否有痰,是否积食”
陈芙蓉摇摇头,说:“都没有呢。”
王应元抬起头,对着金院判说:“是滑脉,没错的话,陈美人应该是有喜了。”
金院判捏着胡子,笑眯眯地说:“老夫也是这么看的。”
徐若兰第一个反应过来,说:“恭喜陈姐姐了。”边上众人听了,也都一起跟陈芙蓉道喜了。
何青衣自然也喜出望外,这下子,出宫有望了。
眼瞅着怡红和倚翠光顾着傻笑,也不做事了。何青衣赶紧扯过身边的倚翠,吩咐她去拿些东西打赏御医。
魏明赶紧告辞,说要回去禀报皇上。金院判给陈芙蓉写了个安胎调养的方子,也带着王应元走了。
魏明赶回钟粹宫,把陈芙蓉怀孕的时候,跟中宗一说,德妃跟田嫔的脸色,就突然黯淡了一下。一眨眼的功夫,俩人又重新喜气洋洋起来,纷纷给中宗道喜,说着要给陈芙蓉送点什么。
中宗虽然已经有五个皇子,七个公主了,可孩子,总是越多越好,就吩咐魏明,按照以往妃嫔有喜的规矩,给陈芙蓉准备打赏的东西。
陈芙蓉进宫才三个月,受宠也才两个月,这么快就有了身孕,中宗也喜不自禁,果然是新人好啊。
六宫的妃嫔,已经挺久没有生育了,最近的,似乎还是高嫔的小公主。那都是两年前的事了,这后宫,是有段日子,没有新生儿了。
这时,夜色也已经深了,再过半个时辰,宫里的通道,就要上锁了。皇长子还在问周和打仗的事情,中宗见了,就说:“让周侍卫陪着锦儿回去吧。”
周和就跟德妃宫里的几个小太监,送了皇长子回东五所,一路上,还讲着自己有次带兵奇袭的事情。
送好皇长子,跟着周和的几个小太监,就回了钟粹宫。中宗晚上住了钟粹宫,执勤的也不是周和,只是拉了他来,给皇子们说说故事。周和没事,告退之后,就一个人从钟粹宫往东走,打算从青琐门出宫。
这时,从东一路上转出来一个女子,穿了身青色的衣裙,正是何青衣。
周和见了,笑着说:“我去青琐门,一起走吧。”
何青衣也笑,说:“好久没见着你了,最近可好”
周和无奈地说:“大公子不许我去邓家,除了进宫
第22章 谁人赠罗帕
梳子一拿出来,就有股梅花的香味。
何青衣接过来一看,正是沈大嫂给的那把。因为用的频繁,看起来也光亮了许多。
金翘也半眯着眼睛,从睡房里出来,问:“小姐,你大半夜的,找梳子干嘛啊”
何青衣拿着梳子,问:“翘儿,你嫂子是哪里人啊”
“我嫂子?”金翘想了想,说:“好像是洛南人吧,跟大夫人是一个地方的。”
金翘说的大夫人,指的是何立源大哥的夫人,也就是何青衣的伯母沈氏。沈氏跟何家,都是关外人。
后商的关外,指的是雁门关以北的大漠。何家,沈家,以及后商的皇室,原先都在关外居住。
后商开国的初期,征战连年,武将军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边疆的将士为了军功,不停地往北开拓疆土,使得原来的边关雁门关,渐渐失去作用。
而后,三边总督又带人在北边修筑长城,设立了新的边关。南面的雁门关就成了内关,除了少数驻军,几乎算是废置了。可是,关外这个用语,却留了下来。
沈氏的一个分支从关外搬到了陕西的洛阳一带,何青衣的伯母,娘家就是洛阳。
而金翘这一脉的沈氏,一早就跟了何家进京,在何府做事,也快一百多年了。
“这么说,”何青衣问:“你嫂子也姓沈了”
金翘想了想,说:“不是,我嫂子姓王。她不怎么说洛南的事,我也不清楚。”
何青衣把梳子交给左月,吩咐好生收着,就回床上去躺着了。
王应元也是洛南人,沈大嫂姓王,也是洛南人,这中间到底有什么名堂啊。王应元又说,何青衣在用解药之前,中过痴梦,看来,应该就是在孟夫人院子里住着的时候。是孟夫人下的毒吗
何青衣觉得孟夫人恨她,是有道理的,下手也是可能的,只是,她一个深闺妇人,哪来的痴梦按王应元的说法,这梳子上有去年花,只是,沈大嫂出现的时候,何青衣已经病了快一年了。就算是梳子能解毒,何青衣中了痴梦,又怎么拖了一年没死总之,何青衣还有很多想不通的地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