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座小饭店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德哈
有座小饭店
作者:德哈
强行安插的时代,重获有限的生命,人应该做些什么?
已知结局的故事多半索然无味,明晓死期的人生可否花样百出?
谨小慎微,蹉跎一生;或是张牙舞爪,践踏历史?
不如,做做美食,过过日常,如何不是一辈子呢!
无人上高楼,有座小饭店。竭诚欢迎您的到来!
第一章 刘家有子
隆庆元年三月初三,近谷雨,海边的文登县仍觉料峭。
新皇初改年号、大赦天下,顺应民心的事儿层出不穷,淳朴之地,处处喜气,多少能和恼人的海风对抗一阵。
文登之小,纵不过百里。稍微有点喜事便能传的全县皆知,何况今天还是知县千金及笄的大日子。一早儿,知县府第便被观礼、蹭礼者围得严实,百姓们都是好热闹的主儿,喜庆的场面下透着混乱。
代父迎宾的知县长子在正门前应酬着正邀的宾客,笑意盈盈,却时不时对拥堵的百姓瞟出几道奇怪的目光。
刑书最早察觉大公子的眼神,他立即招呼着衙役们上前驱赶围观百姓。喜庆事的热闹越大越好,本不该在这时候摆出恶吏的形象,刑书自然是知道的,可他明白此刻摆出姿态为的是什么。
果然,衙役甫一接触百姓,迎宾的大公子立即对宾客道了抱歉,侧身对一脸混吝的刑书高声道:“陈刑书,今天是喜庆的日子,莫对乡亲们无礼,维持好秩序便可。另知会许叔一声,让他备足热汤给乡亲们畅饮,毕竟这天儿还是寒的很。”
大公子气度超然,声高却透着温煦,嘈杂的场面瞬间安静了下来。陈姓刑书诺诺施礼,领了命令后入了府去传达公子的命令。看似灰溜溜的身形,经过大公子身边后却带上了得意。毕竟他领会了大少爷意图,这配合得也算巧妙。刑书的名声本就不佳,他不在乎百姓们怎么看他,维系好大少爷这根高枝才是正事。
“好日子,好前程。”一位须鬓尽白的老者笑吟吟地说道。这种小伎俩自然逃不过他的眼睛,算不上什么坏事,心照不宣地客套一句就好。
大公子恭敬鞠躬,将老者迎了进去,继而迎接其他宾朋。今天重要的客人早就被父亲从后门恭请入府,此刻还在正门等待入府的多半不是什么要紧人物,哪怕他看起来仙风道骨的。
老者并不在意大公子的敷衍,在侍从的引领下绕过照壁,入了前院。今日前来是去年便和知县约好的,没细算日子正好赶上了上巳节,大明也没有老师给学生递拜帖的规矩,知县不知,老者不计,自然会赶在这吵杂的时段入府。
过了前院入得知县家庙,老者被引领至观礼台落座。下人奉上一盏茶,邻座宾客叨上一句“久仰”再无他话,并没有人特别在意这位老人。
老者端起茶闻了一下便放回几案,揣起手四下打量起来。
知县的家庙大小适中,没有乱了规制;干净整洁的,暂时只靠几株冬青点缀绿意。临时搭建的东房也在规矩之内,唯独不妥的是有只白猫趴在那里懒视着众人。
老者粗视一番后还算满意,正准备闭目养神,却在家庙的东南角瞧见了一位孩童对墙席地而坐。
这孩子衣着华丽不像是下人,看身形十岁左右,周围没有人看管,多半是知县府上的人。这么大的孩子不太注重礼节,能收起玩心在那里坐着就不错了,本不该吸引老者的目光,只是那参差糟乱的短发未免太不符合规矩了。
老者有着好奇,观礼宾客中也有数人将视线集中在孩童身上。他只能压下上前逗弄一番的想法,紧了紧袍子一笑了之。
慢慢的宾客已经落座七八,府上的下人开始核对起人数。管事对点至老者身前,未发现请帖也记不起印象中有这么一号人物,无奈的管事只能轻声唤醒闭目养神的老者。
老者听明后递给管事一块牌子,管事回禀后他便站了起来,似知道一会就要挪地方了。
不久后管事疾步行至老者身前,带着隐藏的恭敬小心翼翼地将老者请出了家庙,领进内宅。
入了内宅自然要有分寸,老者目不斜视地跟着管事,穿过游廊走近正堂。屋内的知县听得脚步声连忙站起,先于老者到达门口,恭敬施礼道:“学生文载,见过恩师。”
老者颔首轻笑道:“文载不必多礼了,老夫这次来的唐突……”话未说完,老者的视线扫进屋内,又瞧见了墙角面对夫子画像跪地的短发孩童。
知县听老人的话说到一半,抬头看到老人的视线后急忙说道:“恩师莫怪,犬子太过淘气,唉!”见老人并不在意,知县对管事说道:“老许,派人把约儿带回去,今天就别让他出来了!备好茶,我要和恩师畅谈一番。”
许管事犹豫道:“老爷,时辰到了。”
县令尚未回应,老者接话道:“文载你先去忙吧,我在这里坐一会便好。你也别想着请我出去了,今儿是女子家的事情,糟老头子就不参与了。至于你这儿子……我替你管教一番。”
县令了解恩师的脾性修养,毫不犹豫便接受了老者的提议,施然而出。心中欣喜又惴惴,既希望恩师能够点拨一下幼子,又担心这小东西不懂事顶撞了人家……
待县令等人去往家庙,老者找了一张太师椅斜靠坐下,冲着不远处跪地的孩童笑道:“起来吧孩子,来陪糟老头聊聊天。”
孩童叹了口气,慢慢站起,缓缓转身。模样俊俏,天真可爱,那紧皱的眉头却显得忧心忡忡。老者见他这般模样稍微一怔,随后笑了出来,他可不认为一个半大孩子能有什么大的烦心事。
孩童走到老者身前,犹豫再三。先伸出右手,似是在做什么礼节;见老者疑惑,他便抬起双臂,好像要抱拳见礼;最终打断了几次,垂下双手,深鞠了一躬。
“老人家你好。”
声音倒是清脆,听起来像是个可爱孩子。但,知县好歹是朝廷命官,怎么这孩子连行礼都不会
老者摇头苦笑,慈祥问道:“孩子你叫什么”
“他们叫我刘约。”
老者皱眉,再次问道:“今年多大了”
“他们说我十岁。”
这怕是个痴儿吧老者叹了口气,兴致全无。自己门生成群,真说挂念的不过几人,还想着点拨仕途的也就剩下如今文登县令刘昭了。可这刘昭忠厚有余能力不足,就算自己在张江陵面前卖卖老脸,顶多给他谋个五品京官——还不敢保证刘昭能站住脚。听闻刘昭两子一女皆比他这个爹聪慧,准备替这三个孩子铺平路,也算自己这当老师的为学生做最
第二章 好好学习
翌日清早儿,决定重新做人的刘约收起了前些日子要死要活的做派,规规矩矩地站在桌子旁,等待着颇具仪式感的早饭。
头几天尚未接受新身份导致行为突兀,时不时要被刘昭罚跪,就没吃上几口饭,今天他决定好好犒劳一下自己。
他变得如此乖巧让刘昭颇为不适应,隔三差五回头瞪他几眼,生怕他在恩师进来后做出出格的事情。
实在放心不下,刘昭准备出言呵斥几声,知县夫人轻声道:“老爷,约儿的癔症似是好转了,今儿再请郎中过来瞧瞧”
刘昭眉头微皱,默不作声地转过身去,等待着孙亭到来。
一众人等了很久,孙亭缓缓走进了屋内,随意招呼完众人便坐在了正坐上。在他与刘昭一段冗长的对话后,可算是拿起了筷子。刘约第一顿大餐终于开始了。
吃饭的规矩如何刘约并不清楚,他只能偷瞄着大哥刘仢的举动,小心翼翼地跟着。刘仢夹菜他就夹,刘仢吃口馒头他就跟着咬,注意力都在大哥身上,根本就没听见孙亭对他的问话。
这一下又惹恼了刘昭,待刘约反应过来后又得去找地方跪着。孙亭笑着阻止了刘昭的怒火,让拘谨的刘约坐回座位,也不追问下去,早饭就那么将就地讲就完了。
刘约全程跟着大哥的举动被他娘亲看在眼里,感觉自己的小儿子恢复了正常,夫人高兴的不得了。饭后,趁着几位男人论政论诗的时候将刘约叫到了房中,准备疼爱一下这些日子吃尽了苦头的宝贝儿子。
刘约明白现在的身份和岁数,刚一进屋还能保持着乖巧和童真,但他如何也是个二十几岁的大小伙子,思维方式和小孩子不一样,装的好不自在。
毕竟眼前关心他的人是这世的亲娘,不耐烦也得忍着。
昨日刚行完及笄的二姐刘婳是位玲珑的姑娘,她瞧出了弟弟的神色有异,急忙替他挡下了母亲的溺爱,领着如释重负的刘约走了出去。
可刘约没想到,刚从母亲那里救自己出来的二姐并没有给予解脱,而是在家丁的簇拥下,领着他在后花园玩起木马,踢起毽球……
唉!谁叫自己今年才十岁呢,也只能玩玩这个了!
刘约叹了口气,意兴阑珊。
刘婳很疼弟弟,见他对玩意儿都生不起兴趣,急忙蹲在了刘约身边,替他拂去脸上的灰尘,柔声说道:“小约,这几天爹爹还在火气上,等过几天咱再让大牛领着去河边玩耍,好不好”
刘约嘟起嘴,颇为可爱。他点点头,又摇头说道:“姐,我想学点东西。”
刘婳看着弟弟,疑惑道:“小约想学什么你去年刚把《春秋》背完了,姐实在没什么能教你的了,现在想学什么得去问大哥。不过我觉得你暂时别学新的东西了,等爹爹考完你的背诵,你再去学,好不好”
刘约惨笑一声,无奈地坐回到木马上。背《春秋》熟读唐诗三百首的人都能称之为才子才女的时代,有几个能把春秋做到全文背诵的刘约不能,但原先这十岁的刘约看起来是能。
这就很麻烦了。碎嘴子阎王将这具身体原先的意识魂魄夺的一干二净,连个知识点都没留下,倘若那迂腐老爹真要考自己背春秋,绝对是死翘翘的感觉。
转念一想,自己这几天跪了孔圣人太多次了,再跪几次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那干脆就光棍到底,依旧采取背一句,后面接上“我不会”就得了。
破罐破摔的刘约心态渐好,谢绝了二姐的好意,回道:“姐,我什么都不想背,我想学学礼节之类的东西。”
刘婳没理解弟弟的意思。他三岁就背完了弟子规这类东西,现在还要学礼,难不成要去背女诫
刘约见二姐神色有异,赶忙说道:“我们上街上瞧瞧”
刘婳笑道:“小约,孙爷爷在府上,大牛怕是没时间陪你;姐姐这些日子不能出内宅,也不能偷偷带你出去;你自己出去也不安全……”
“驾!”刘约二话不说骑着木马前摇后晃,还真像个孩子。
……
随后几天,刘约终日骑在木马上,抱着一本春秋,睁着眼做着春秋大梦。刘昭处理完政务便要陪同孙亭,真没时间搭理他,他也乐得清闲,白天睡够了晚上坐在窗边偷喝酒、数星星。
丫鬟是唯一知道小少爷每晚在做什么的,本想着去告诉夫人一声,结果前几天听到少爷哼的曲子很好听,心喜的紧,便将替少爷保密作为交换条件来学唱小曲儿。
对人生迷茫的刘约在教丫鬟唱曲儿的时候多少找到了方向。虽然他不识谱,但五音还在,以后活不下去了完全可以装瞎子,在哪个酒楼茶馆里靠卖唱为生……当然,这都是一时之快,真说怎么过完这七十年,他还是没想明白。
没想明白继续想,反正日子有点太长了
第三章 青出于蓝
隆庆年间大明还算风调雨顺,胶东半岛农耕业发达,就算交通不沾光,百姓们小日子也过得充裕。刘约的父亲在文登县待了八年,年年都是好收成,百姓们对知县印象不错,瞧见知县家的小公子都热情得很。刘约所到之处都有各式大娘大姐上来和他亲昵亲昵,要不是大牛拦的紧,怕是刘约的脸蛋儿能被她们捏到发紫。
当然,街上不是只有大娘大姐,各路行人形形色色,各类铺子鳞次栉比,好一番盛世的模样。虽然和刘约原处的时代没得比,可走了一路也没瞧见乞丐穷苦。看起来,不读书不至于沦落到要饭的地步。
刘约连阎王都见过了,心态自然不错。自我暗示后忘了父亲那六年之期,学习礼节风俗的事情也抛诸脑后,尽情地玩了起来。权当来大明朝进行为期七十年的旅游吧,而旅游的第一站便是这文登县。
旅游不是什么高雅事,刘约前世太穷没经历过,但他真的不明白看看景、吃吃喝喝有什么值得显摆的。都是玩儿,玩出花了无非上天入地吃喝嫖赌,一介俗人冒充什么靠自然洗涤内心,这人的心得有多脏靠人文陶冶情操,这人情操能少到什么地步在家里吃饭叫吃饭,去了旅游胜地吃饭就是用膳了
玩呗!
“你说对吧”胡思乱想的刘约下意识地说了出来。
大牛一脸疑惑地看着小少爷,随口回了句对,同时将路边摊递来的糖葫芦送进了小少爷的手里。
刘约吃了口糖葫芦满意地点了点头,似是想起了什么,对大牛说道:“牛哥,城里有什么值得吃的馆子”
“啥”
“酒楼、酒店、客栈、餐馆之类的。”
“哦,东城赵记,肉饼一绝;他临家的望仙楼,煎鱼美味;再走一里,车屠户的腌肉更是诱人……”
“没了”
“没了。”
文登县的确不大,但能吃饭的地方才三家刘约知道农耕社会多数人都是自给自足,可着实没想到一座县城能简朴到这个地步。
“原来,旅游的益处是这么回事啊……”想明白的刘约不再纠结,跟着大牛向东城走去,准备尝尝煎鱼去。
路上经过一处“花枝招展”的门面,刘约仰头瞧见翠红楼三个字就明白这是什么地方了。
大牛见少爷似乎对这地方来了兴趣,赶忙挡住他的视线,拉着他继续向前。
刘约反而不走了。站定后一脸天真地说道:“这里和望仙楼都是‘楼’,里面应该有好吃的吧”
大牛不知道怎么回答,门前晒太阳的老鸨子却把话听进了耳朵里。她飞奔上前,说道:“哟,小哥哥,您真是……”
话没说完,老鸨子愣了。大牛够壮,她没瞧见他身后的刘约。听动静能听出来是少年,半大少年逛青楼很正常,可瞧见了这少年未免太“少”了,原本满肚子的词儿都卡在嗓子眼,完全说不出来了。
哪有十岁的孩子逛青楼的就算有,也不应该是知县家的小少爷吧
老鸨子赔上尴尬的笑容,正准备退去,却听刘约说道:“这位……大姐,里面有吃的么,我饿了。”
十岁孩子真要逛青楼了
大牛可不答应。他再过几年就接父亲的班成为刘府管事了,怎么能做出如此辜负刘府的事情他顾不得弄疼小少爷,抱起来就往家里跑,一骑绝尘……
老鸨眨眨眼,可算回过味来。文登县第一神童果然是神童,这歪念头都能超出同龄人啊……感慨完毕,她似是发现了天大的好事,嘟嘟囔囔地冲进了大门。
“张村好像有一户穷家,他家的闺女今年多大了来着要是比小公子小那我得买过来,贵点就贵点吧,那丫头是个美人坯子……”
……
……
回府的刘约被大牛直接带进了后厨,希望他的食欲能战胜好奇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