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宗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闻召

    攀方方侯因为是二百年前才臣服宗华,较其余七方较晚,资历较浅。而且二百年来朝聘时断时续,所以被安排在殿上最外围。

    攀方方候支姓华氏冕名。年龄二十七岁,前年父亲去世,才继承攀方方候之位不久。

    但这候位并不巩固,一是攀方领内在华冕的父亲,上任攀方方候继位时就爆发过长达十年的内乱,最后是通过谈判以及与华阴氏联姻才平定这场动乱,但领内也是千疮百孔,实力大减,受到强邻甘方的窥视。

    二是华冕正是这次联姻的产物,华冕母亲就是当代华阴氏族长之女。华冕并不是长子,上面还有三个兄长,且都对华冕继位很是不满。眼见新一轮内乱将起,华冕并无完全把握时,华冕母亲不愧为九华族出身,就提议华冕朝天子。

    一来正好天子成亲,此时朝觐正好加强君臣关系,二来可以通过朝天子来向各族证明谁才是攀方之主,得到天下共识。三来可以凭借天子之威信,加强自己的大义名份,让领内摇摆不定的中间派倒向自己




第二十七章华都时代五
    第二十七章华都时代五

    攀侯冕到达畿内后,并不是立马就能进入华都。按照礼制,攀候冕先在华都外玉邑驻扎,设了帷宫,也就是由帷幕布置成的行宫。

    攀候冕到了玉邑后,发现已有几座帷宫了。待一番询问后,才知道甘方,华阴氏,少华氏三个大族,还有如夹氏,沐氏,屏氏等七,八个小族。

    天子大婚,天下各族皆来朝贺,朝廷不敢怠慢,以周边玉,武,手,勺四邑,为诸候朝觐汤沐之地。

    过了三日,朝廷派了太师少工氏穿着皮弁服,带着玉来慰劳诸候。

    又是一番繁琐的礼节过后,攀候冕才同各位诸侯跟着司空一道先过郊区,然后终于进入华都。

    一路上,攀侯冕打量着这座天子之邑。房屋幢幢,人口密布,即便是清道封街,也能想像到这里的繁华。

    两边站立迎接的兵卒抬头挺胸,甲胄齐全,器宇轩昂,精神抖擞。攀侯冕暗想传闻当朝司空条氏,能征善战,多次以弱胜强,以寡敌众。现在看来练兵也很有一手。更重要的是处理国事也很出众。虽然华阳氏兼任司徒,少工氏兼任司空。但二人都是有自己一大块领地,不可能时常在朝。所以条氏很多时候是三公的事务,一人处理的。

    正思考着,车队穿过了平民庶人居住的郊区,进入了华都城内。看着宽厚高大的城墙,攀侯冕目瞪口呆,思绪万千,对这座千古名城,虽小时候反复听母亲讲过不只一次,他是如何宏伟,是如何巨大,如何坚不可摧。

    但长大后,因为自己居住的邛邑,也被领内之人说它如何坚固巨大。也就一直以为母亲有夸大之疑。华都再怎么大也就比邛邑大几倍,城墙高几倍,人口多几倍而已。

    可才到玉邑,就发现玉邑已经有邛邑一半了,再到华都,虽然想了千百遍,但还是超过自己想像。可笑自己竟会拿邛邑与华都比,就好像拿老鼠与猪比一样。

    待过城洞,能看一条笔直的宽五十米的青石板大道,遥远的尽头能看见又一堵城墙。两边则是比外面庄严有序,错落有致的一排排公卿贵族的建筑,从台阶,门前的走兽,屋檐的形式,墙上刷的漆及院落的大小。就可以看出主人的身份了。

    里面的公卿建筑大都是畿内有领地的诸候。当然也不乏畿外强大的九华族。

    太师将诸侯领到宫城外东面的馆舍,就离去了,攀侯冕在刚开始的种种惊讶中恢复过来,接着攀侯冕这才有空带着礼物拜访外公华阴氏家主。

    华阴公已经年近七旬,在这年头可是十分少见了。这还是双方第一次见面,但二人都是一方诸侯,自然不会有什么痛哭之类,很平常的互相询问一番后。就扯到政治上了。

    华阴公先是对攀方领内的情况后,就称赞攀侯冕来得对,接着又表示肯定支持自己外孙,如果凉方有异动,自己绝对不会坐视不理。

    攀候冕虽然也不小了,但还是对这个承诺欣喜不已。接着又聊到畿内局势,华阴公言道:“哼,条,华阳,少工三族独揽朝政十几年,现在天子成年又成亲了,他们风光日子快到头了。”

    “可是他们独揽朝政,好像我等也没什么损失啊!”攀侯冕有些疑惑。

    华阴公接着愤愤不平道:“这你就有所不知了,那条氏为畿内诸侯还好一点,少工氏与华阳氏利用三公之位,借天子各义,吞并了近十个氏族领地,强行以各种借口把同等地位的小诸侯纳入自己



第二十八章华都时代六
    第二十八章华都时代六

    攀侯冕与外公华阴公畅聊几日,并与其他诸候相会。这个过程不仅攀侯冕结识了天下诸侯,也在诸侯面前留下了印象。

    接着有天使来通知,冬至乃华历里一年之末,这一天朝见天子正好。

    见还有五日,诸候先祭拜社稷庙,后祭拜太庙。攀侯冕参观辟雍学宫,有感其教,参观公卿官署,而感其政,游览守藏室,又感其文。入朝以来,司其制,学其礼,深感攀方之落后愚昧。眼界一开,便有了大胆的想法。

    “什么,你要将宗华之制度全盘引入攀方”

    “是的,外公,原本没到华西天府畿内之前,竟以为天下与攀方无甚二样,谁知进了宗华后,方知宗华人口繁多,遍地乡邑,礼仪之大,服装之美,制度之优,文教之盛。孙儿仰慕之情已不可遏制,同时又感到攀方粗鄙落后,所以欲引宗华文教,服饰,制度入我攀方,使我攀方永效宗华,几百年以蛮变华。”

    “还望外公支持。”攀侯冕强压下情绪的激动,长拜不起。

    “你先起来。”华阴公慎重的先将攀侯冕扶起来。

    接着在殿内来回来渡步,陷入沉思。刚才攀侯冕提的问题,是之前从来没有过的。八大方有先有后的臣服于宗华,但都有自己的一套制度在,这些制度相比宗华很是落后。如攀方,攀方最初就是一个狩猎采集集团,生产方式只能让他们勉强维持生活,产生不了多余物质。

    但因接触到了宗华的一些氏族,学习到了农业,也就像宗华一样从公有制变私有制,人口的增长,心里的贪婪,整个集团内部各氏族互相攻伐,抢夺人口土地,据为己有。频繁的战争又反过来促进公有制的解体,私有制的巩固。

    当互相吞并,形成几个谁都奈何不了谁时,就走向联合。又把贪婪的目光注视到人口众多,土地肥沃的宗华。

    但此时宗华正值强盛时期,先与最近的华阴氏大战几场,双方奈何不了谁。但华阴氏背后还有宗华天子。

    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峨山之会,天下万邦演武于峨山脚下,攀氏集团震惧不己,最后二者还未交战,攀氏首领就亲至峨山,献贡称臣,并接受了当时天子的册封,成为七命之侯。

    但原本攀氏就是几个部落氏族联合起来的酋邦,当时的攀氏首领也只是由几个氏族临时推选出来的。

    各氏族自然不能接受当时的攀氏首领永久的成为自己的上司,从原本的平等盟友关系变成有从属性的君臣关系。

    当对外矛盾无力解决时,又转而爆发内部矛盾。几轮内战后,到攀侯冕这支氏族继承攀方首领位置时,已经换了三个氏族。并且也不稳定。

    所以攀侯冕来到宗华,无论是无时无刻,影响到生活方方面面,都极其强调身份等级,稳固社会结构的礼制。还是为管理畿内而制成的行政制度。还有促使宗华强大,以及维护整套制度所需的农业,军事技术。

    这些都让攀侯冕意识到,宗华的制度,不仅能让攀方从间断性,周期性的内乱中解脱出来,并巩固自已家族的统治地位。还能壮大攀方实力,增加人口。

    而这些都需要能运用这套制度的人,人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必需要华阴公的帮助。

    华阴公自然也想到了这点,渡步一会,突然眼一亮,惊喜道:“寡人有主意了。”

    在攀侯冕不解的眼神中,华阴公窃喜道:“现在有个方法,不仅能让攀方习得宗华制度,更重要的或许还能解决天子与太傅的猜疑。”

    接着华阴公在向攀侯冕道出这个办法后,就匆忙离去。留下还在思考方法行不行的攀侯冕。

    “这能行吗”攀候冕有些不能确信的自言自语。

    攀侯冕与众诸侯在朝觐这天穿裨衣,戴冕冠,到太庙放下礼物。乘坐墨车,车上载有交龙图饰的旗,张挂龙旗的弓、盛弓的套子,带着有丝垫的圭玉去朝觐天子。穿宫墙,入正阳门。

    便见一巨大的广场,地面铺满了青石板,中间道路是五块光滑无比的白色大理石拼成,是只有天子出行才能走的御道。御道两旁才是诸侯行走的青石板路。

    承天殿座落在三层高十二米的白色大理石台基上,殿前有宽阔的平台,称为丹陛,丹陛上陈设日晷、嘉量各一,铜龟、铜鹤各一对,铜鼎18座。龟、鹤为长寿的象征。日晷是计时器,嘉量是标准量器,二者都是



第二十九章华都时代七
    第二十九章华都时代七

    至此觐见礼告一段落,诸侯分列两旁,他们接下来将一一出面,告知天子自己的来意……

    当然不可能所有诸侯都有机会上前启奏,于是就有九华,八方为代表,意思大都是汇报自己领地在昊天庇护下,天子指导下风调雨顺,政通人和,人丁兴旺,牲畜繁多。

    天子回答道:“伯父无事,归宁乃邦!”

    诸侯再拜稽首,出来。由屏风的南边到门的西边,穿好上衣,然后从门的左边进入,面朝北站立。天子慰劳他。诸侯再拜稽首。上摈延请诸侯说:“请登堂。”诸侯登堂再拜稽首,下堂出去。

    天子赐给诸侯车辆,命服,诸侯到大门外迎接,再拜稽首。车先摆放,以西为上位,驾车的四匹马挨着车从东陈列。贵重的赏赐不计数,陈列在车的南边。三公捧着装有命服的箱子,天子的诏书放在箱上,由西阶登堂,面朝东,太史在他的右边。诸侯登堂,面朝西站立。太史宣读天子诏书。诸侯下堂,在东西阶之间,面朝北再拜稽首。登堂再拜稽首。太史把诏书放在命服上,诸侯接受。使者出去。诸侯送行,两次行拜礼。送礼物给使者表达敬意,送给赐予命服的三公的是束帛和四匹马。送给太史的礼物也是如此。

    一番繁琐复杂的礼仪后,日已西坠,诸侯都又累又饿,各自散场。攀侯冕一整天都神经紧绷,在如此大的场合下不敢有丝毫松懈,一回馆舍就精疲力尽。

    又行过飨礼、食礼、燕礼三礼后,天子大婚之礼自不细表。

    到攀侯冕至华都已近一个月,离开攀方更有二个月了,攀侯冕终于收到领内来的消息,其二位叔叔,三位兄长果然纷纷叛乱,叛军接近一万。时间刚好是自己进入畿内的时间。

    攀侯冕没在攀方,那领内大权自然落在攀侯之母华阴氏手中,华阴氏对叛乱早有预料,先就将粮食转移至几处重要的大邑,并收缩兵力,只固守这几座大邑。

    叛军在攻取了一座中邑后,便见库房堆满了粮食铜锭和金银等物。这些都是华阴氏故意留下的。叛军本就不是铁板一块,更不是有什么聪明才智的人,反而目光短浅,鼠目寸光,真的就中计,为了战利品当场就爆发内讧。

    华阴氏一边转移人口兵力,并加固城墙,一边派出信使,中间通知了娘家华阴氏的人,希望能钳制住甘方,然后入华都通知攀候以上情况。

    并言道:“叛军虽然内讧,但那只是暂时的,肯定又会先联合攻击各邑,更重要的情况是,叛军肯定得到了甘方的武器支持,而且还勾结了部分南蛮濮人,兵力已至二万。如果对方愚蠢的分兵进攻各个城邑,那坚守一年都不成问题,但如果叛军集中兵力,一座城一座城的进攻,那么最多四个月就将全部沦陷。”

    还言道:“糟糕的还在于,叛军引进的南蛮濮人残忍粗暴,破邑劫物,毁村掠人,一但食髓知味,贪得无厌,赏到甜头,有可能吸引更多濮人,到时就算击败叛军,攀方也会人口锐减,一幅到处都是残恒断壁,破屋废墟的景象了。”

    此时的世界观是宗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蛮人过着比攀方更原始的生活习惯,披发纹身,以畜牧业兼以渔猎经济为主,信仰山川河流等自然神灵,平时穿羊皮,战时着皮甲。



第三十章华都时代八
    第三十章华都时代八

    攀侯冕道完攀方困情,以头触地,长拜不起。

    少帝亲自上前,将攀候扶起,环顾四周肃然道:“宗华中央,蛮夷四方,攀方仰慕宗华冠带之国,四时朝贡不断,离野蛮而近文明。攀侯自是宗华之臣,攀民亦是宗华之民。今有狼子野心,跳梁小丑之辈,竟不顾血亲同宗之义,攀方例祖之德,引蛮夷入入寇,劫人掠物,不能忍也。”

    说着停了下来,看向太傅条氏,带着某种意味道:“现今军事皆托于太傅,不知太傅如何处置。”

    此言一出,诸侯皆看向条氏,华阳与少工二人则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有些诧异的表情。然后也看向司马,看他如何作答。司徒却有所觉的在转移视线时,不经意间又与华阴公对视,发现他神秘莫测的扬起藏在胡子里嘴角。心中不好的预感由然而生。还来不及多想,就见条氏还是那幅看不出任何表情,离案起身行礼。

    言道:“启禀陛下,攀方本就是陛下之臣,攀方有乱而不自平,自是应当助其平叛,再则叛军也是趁攀候朝觐时才引蛮族入境。所以于情于理,都应派兵驱逐蛮族,平定叛军。依微臣之见,可调畿内五千卒,再召华阴,少华各一万即可平定攀方之乱。”

    少帝又问道:“华阴,少华能出兵一万,助攀平叛吗”

    华阴公,少华公当即出列行礼同声道:“谨遵皇命。”

    少帝点了点,又道:“那依太傅之见,何人领兵最好。”

    太傅条氏答道:“禀陛下,依惯例,领华阴少华之兵的人,由其二氏自行任命,畿内之兵,臣提议让微臣带领。”

    华阳与少工二人心中一惊,暂时还不明白条氏的意思,就见少帝略一思忖,好像还有不敢相信似的试探道:“太傅身经百战,此事交与太傅自然万无一失,但朕担心太傅已近六旬,身体受不了啊。况且现在国事尽托于太傅,太博一但远离国都,何人辅弼于朕……”

    “陛下尽请放心,微臣虽有六旬年华,但还拉得动弓,挥得动斧,而且微臣虽听过蛮族之名,但因为离得太过遥远,所以并未见过。此次南伐一来平叛,二来擒获一些蛮人,以供祭祀牺牲。”

    说到这条氏顿了下,接着道:“冢宰卿工氏德才兼备,为人公正。可辅弼陛下。”

    少帝瞳孔一缩,听到旁边传来响动,却是少工氏不小心打翻了酒爵,见少帝与在场众人皆望了过来,当即行礼赔罪。

    当然不会是不小心,少工氏先是听到条氏竟要亲自领兵离开畿内,就已经感到事情有些不对劲,接着又听到条氏竟推荐朝中最大的反对派工氏辅政。如同晴天霹雳来不及多想,就故意打翻酒爵,将全场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并中断双方的对话。

    华阳氏也明白过来,在宫女清理时,出列到殿中,言道:“陛下,万万不可,太傅辅政多年,现在年龄已大……”

    “太保此言差矣,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怎能因区区年龄问题而推脱,太保无需多言,吾意已决。”

    条氏打断了华阳氏的话,无视他尴尬的表情。直接着向少帝拱手道:“请陛下旨,讨伐不臣。”

    少帝神情一凝,肃然道:“既然太傅有此忠心,为朕解忧,那就命太傅条氏南伐蛮人,择日出征。”
1...7891011...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