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元末新世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月下清泉

    此时,招远的黄金就成了元廷的一根救命稻草。不仅京师很多人极为看重,就是益都城内的众多累世大族也与这两州的采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益都城坚固无比,又有大量官军集聚,他们绝不会担心自己的安危。

    金矿虽是朝廷所有,但是采出的赤金只有一部分交付朝廷,还有许多通过各种途径秘密流入了地方、包括益都的权贵、豪族、大户手中。相比一心剿匪的也先,这益都城内的众多权贵与豪族更担心自己在金矿的收益被破坏,他们除了捐献出钱粮剿匪外,更是暗中打点在朝廷上下的关系,或明或暗的支持这几个府县将驻军留在本地。

    这点心思的差异,导致益都路剿匪的策略思路多少有了些分歧。

    也先何尝不知,不过他军伍出身,在地方的根基远不如这些地方大豪望族,从中的得利不过是小头,心中早有不甘。这次见他们不知轻重,索性暗中顺水推舟,先前早已抽调了上千精锐到了益都,地方驻军多是二流、三流。

    按照也先的设想,于志龙要么顿足于这几个府县城下,长时间不得突破最好,自己灭了临朐的贼军主力,再掉头杀奔日照,彻底剿灭于志龙。至于赵石,不过是雕梁小丑,没了于志龙,他能蹦跶多久

    若是于志龙真的得占了招远、登州等地,那更好!自己灭了临朐贼军,再挥师东向,剿灭于志龙,地方那些必定被于志龙破败的大族的利益自然可收入自己囊中。

    只是这个心思不可与外人说,也先面上还是以国事为重。

    下座的副指挥使巴特尔尴尬接话道:“自张贼士诚脱困,各地小民蠢蠢欲动,刘贼福通、杜贼遵道广遣党羽,四下联络。胶州、登州等虽远在东海之滨,已有其贼子出没。情报司已缉拿、拷问逆贼数十人,里面甚至还牵涉当地一些大户望族!”

    也先不耐,挥手森然道:“




第三百零八章 北风那个吹3
    林道然自然姓林,是本城林家老太爷的一近支宗脉外甥子,,他父母早亡后,就拜入老太爷一脉,收为义子。林家老太爷膝下原有几个嫡子,可惜大多夭折,最后能够成年的只有一个三子,而这个三子就在前两年纳娶了山东道日照府治内的豪门方家一女子,即方萝。

    不幸的是这三子的身体也是较弱,本想着娶媳妇冲喜,但是婚后身子仍然无起色,进来竟然有咳血之兆。而方萝好不容易怀的一个小儿,也在她的肚子里早流了,急得林家老太爷坐卧不宁!若是这小儿有个好歹,自己诺大的家业能交给谁

    不过有人悲来,有人喜。林家宗族旁支可不少,若是主家无子,自然旁支就有了机会。

    林道然素来圆滑机智,极擅逢迎,暗地里还开着多家买卖,其府内经营的盐、茶、皮革、当铺等铺号不下几十座,论财力直逼林家主业其后。他这几年与老太爷走的极近,每日请安问好是少不了的,时常俨然如亲生般在林家呵斥,甚至不将三哥夫妇放在眼里,令府内上下侧目。

    如今林道然在官场混迹得风生水起,没几年就擢升至益都路任盐转运司同知,在官私两道愈发活泛!

    他升官发财如此速度,手底下难免不干净,同僚知道他根底深厚,不愿开罪,唯有本省的行御史台的方疯子不屑于顾,虽屡次被贬、被斥,仍屡屡对其弹劾。

    林道然一进门就给卓思诚拜礼,再略整衣衫给姬宗周回了礼,又团团做了一圈揖,与几个堂下侍候、相熟的下官等人短短寒暄了数句。堂下早有机灵的掾吏赶紧将林道然请至一边就坐,再恭恭敬敬奉上一杯茶茗。

    卓思诚落微微狐疑,开口问:“林大人风尘仆仆,何至于此”

    林道然假意深叹一口气:“还不是靖安贼闹得!”

    卓思诚与姬宗周互视一眼,心内霎时了然,皆不接话。

    林道然见卓思诚不接口,顿了顿,继续笑颜道:“自靖安贼临朐脱困,本路已有撩火蔓延之势。如今那小于贼更是亲领贼军大举东进,眼见到了日照城下。这些年某奉皇差,忝为本路盐司正使。为国家计,无一日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深怕不竭力有负皇恩。好在托总管及诸位大人的福,虽然间或有波折,但总算是不辱使命。每年的盐引及盐包数均超额完成官家定额,也算是某尽了微末之力了!”

    姬宗周拱手道:“林大人为国殚心竭虑,辛苦,辛苦。本地桑梓有幸,莫不感恩焚香顶拜!”

    林道然哈哈一笑:“姬大人说笑了!有卓大人和姬大人在此,林某哪敢妄言辛苦只是,如今贼势猖獗,眼见日照告急,若是再牵连莱州府、登州府——,某怕益都路危矣!”

    山东的盐场多在这三地,仅日照盐场的盐田不下数十处,有数万倾盐田,盐民数万余人。因为此地光照最为充足,每年益都路盐转运司所收的食盐超三分之一出在此,特别是林家等大族的私盐盐田也多是在此。一旦日照有失,对这些豪富之家的打击尤甚。为公私计,难怪林道然急慌慌来此询问。

    于志龙一部迫近日照,已有朝廷军中快马报至益都。也先、买奴自然焦急,不过益都路战线当下被拉得太长,前期官军攻城实力大损,尚待恢复休整,如今无法兼顾各处,当务之急还是临朐之敌最为重要。也先先前曾令莱州府等临近府县的部分元军和义军精锐尽快赶赴益都城汇集剿贼,地方上则以固守待援为要。

    而纪献诚为配合于志龙东进,不仅奉命向沂水等地增派了援军,保证赵石能够稳固;还在益都城南、城西,甚至弥河河东,屡屡出步骑,行骚扰之势。如此,双方的斥候、军马频繁交锋,甚至双方的小股骑军也多次发生冲撞。不足一个月,双方死伤将士就达数百人。

    临朐城外,明雄还大力操练军伍,频繁组织各部演练攻伐战术。按照于志龙的授意,这次还大力整训了万金海、夏侯恩等部属,没多久,各部的补充的新卒到位,实力恢复之快远超益都想象。

    买奴暴怒下,叱令也先停止整军编练,即刻再次南下攻伐,也先、江彬等苦劝,只说时机未到,暂时以隐忍为上。

    为了安慰坐卧不宁的益王买奴,也先与江彬、俞伯等不得不组织了几次对临朐的锋线扫荡,但战果不大,折损不小。主要原因还是官军各部伍的新卒太多,士气低糜,战力大打折扣。守御虽有余,进攻尚不足。

    但官军也不是没有利好的消息,经也先、卓思诚等的强征、摊派,军中急需的粮秣械帐等再次逐渐积聚,新卒也一批批被补充到各部营中,虽然战力低,军营内毕竟快满额了。

    林道然对战况自然关注,纪献诚虽然闹得欢,可益都城坚固,无需太过担忧府城安危,但他闻知于志龙一路杀奔日照,却再也坐不住,那里的私家盐场,很多可是自己的产业,无论如何不可有失。

    他在元廷盐转运司衙门,平素常与总管府及各下部衙署打交道,日常、节假的孝敬之处是惯例,双方关系自然比较莫逆。他仗着与卓思诚颇有私谊,故今日登堂拜访。

    卓思诚为难道:“今日与元帅议事,奈何军中少粮缺俸,二来各地贼患滋生,周边府县无法全力抽调援军。本官亦是棘手。”

    “下官此来,正是为大人解忧!”林道然欠身道,“今年的盐银秋解,盐运司库内尚有七十万两白银还未及解付大都;库内还另有五万担白盐可资调拨。滨海城内还有商家的两万担白盐也可奉献朝廷。某知大人心焦国事,特已在月初六百里加急,向中枢陈情本路现财力窘迫,力请上峰允可暂借这些盐银助剿,待事成后,明后年可酌情补交。今儿某刚得回文,允可将其全部转拨本路军政两用,至于明年的补交量,先一半即可。”

    卓思诚大喜,禁不住耸然立身,在堂内来回急行两次:“当真!林大人真乃本路及时雨!益都上下对林大人济助之手铭感五内!”他苦于官库内钱粮枯竭,就是今年的本路河汛堤防的款项也已大半挪至了军用。今年的几次加征赋税,民众怨言日甚,甚至有的地域已经出现了民户逃亡、公然聚众抗征的现象。

    姬宗周等众官员连连拱手致谢:“有此臂助,当可救急!林大人功莫大焉!”

    林道然肃然整衣回礼,再缓缓道:“国家有事,正是吾辈鞠躬尽瘁之时。这些钱资本是国家之物,若能助元帅和大人筹军、练兵,剿灭匪患,亦是大善事。”

    “窃又闻日照、莱州等地,屡有不法之人趁机与小于贼呼应起事,如今地方贼势糜烂,地方难堪其苦。府城大军又远在数百里外,一时鞭长莫及。日照等地的士绅莫不对此忧心如焚,还望本地驻军以守乡土为上。至于大帅的调兵令,恳请暂缓为宜。为此,他们愿多多捐献,以解府城燃眉之急。某这里有其联名的上书,总计钱钞不下二十八万两,丝绢、桐油、铁器、牛羊若干。此事还请总管大人为他们在王爷前多多美言!”说完,



正文 第三百零九章 北风那个吹4
    c_t;却说当日也先在卓思诚辞别后不久,有一帅府下掾引俞伯入堂来拜见。

    俞伯入堂跪拜后,也先放下手中的一叠文书,沉声问他:“何事”

    俞伯躬身道:“尝闻临朐贼军自小于贼东犯沂州等地,一路侵略如火,临朐的纪献诚又蠢蠢欲动,下官日思夜想,得一拙计,愿奏与元帅定夺。”

    前期俞伯、谭子琪屡有妙策,江彬、顾恺,甚至卓思诚对其赞赏有加,也先逐渐对其有了关注。这些汉文士虽多迂腐拘泥,甚至贪鄙无度,不过其中也确实不乏有真才实干者,如江彬、姬宗周、俞伯等人。若是朝廷没有了这些人用心运转,大元天下早不知是何面貌了!故也先虽是蒙人高等军将,对他们也是给一定的礼遇。今日俞伯来拜,料他必有说法。也先吩咐看座,静静听来,看俞伯有何计策。

    俞伯心下颇有些消沉和伤感,同僚谭子琪本来年轻干练,行事雷厉风行,但上司顾恺蒙冤被押送入京后,遂意志消沉,豪迈不复往日,自己劝解多次,无效。如今顾大人的留驻人员里只有他二人还秉承顾恺嘱托,继续为益都路出力。其余僚属等见在此升迁无望,主官又被拘拿,索性大多走了门路,回京师再某好去处了。

    可惜了谭子琪就此变得消沉!

    “上次临朐顽贼倚仗坚城拒王师,拖延日久,王师疲惫。小于贼乘隙杀出,方至大帅功败垂成。今日小于贼东侵,赵石贼又南寇,临朐仅留纪贼。若敌敢出城,与王师战于乡野,官军四下齐出,当胜券在握!”俞伯低眉,轻语,斜斜看也先脸色。

    也先深以为然,慢慢点头。“然计将安出”

    纪献诚不是傻子,当然不会轻易离巢。想那小于贼临东侵时,也必然会对他千叮万嘱。两军若野战,自然是官军的胜算较多。只是能令纪献诚等动心出城,这需要何等大的诱饵呢

    俞伯左右侧目,无语,也先恍然警觉,不耐的赶紧挥手,两旁侍者、裨将等立刻悄声退下。

    益都城敌我各方紧锣密鼓,为再次交手做着准备。

    这几日,临朐所探得的周边敌情明显增多,每日赶往日照方向的军使如流水般。加上沂水、莒县等地的骑马的靖安军军汉往返不断,官道上的热闹就连路边的村夫野汉也感觉的到。

    于志龙虽然离开了临朐,倒是这几个地方的军情、政情等诸多杂物,均由他一手建立的官衙、驻军所每日报送给他批阅。若是紧急之事,更是三百里加急,须臾不得延迟。

    此时,日照城头战事正始。

    日照城头上,面色紧张的元军密密麻麻的站立在高高的城垛后,一个身着县尹服饰的中年男子,使劲伸着脖颈,正陪着一个顶盔跨甲的壮汉,目不转睛的注视城下靖安军的动作。那壮汉见对方一主将率众缓缓出列,仔细观察城头的布防态势,遂招手道:“来人,将那贼子悬于城头!”

    左右人应声,拖出一具尸首,以麻绳相系脚踝,头下脚上,悬吊于正门城墙旗杆上。

    城下邬兴德搭手仔细辨识后,不禁挥鞭,直指城头,破口大骂:“梁思小人,何必为难一下人,旺你满嘴仁义,满腹圣贤,却残暴如厮!”

    他认出被高悬城楼的那尸首就是自己昨夜安排的亲信,令他携自己亲笔书信劝降梁思。这个亲信已经跟了他数十年,感情深厚,如今见他被悬尸城头,心内不由大怒。

    身着县尹服饰的正是梁思,梁思手按城垛,回声道:“梁某饱读圣贤书,一生只愿忠心报国,岂能与反贼同流你自命一方良士,今不与逆贼死争,却反劝梁某误国,良心何在”

    邬兴德恼急,面色更赤,出列戟指骂:“元廷既视我汉民如牧猪犬,怎能怨某视元廷不如仇眦汝既为汉家子,不思驱除鞑虏,匡扶汉室,却甘为鞑子鹰犬,宁不见地下祖宗乎!”

    这话骂的狠了,城上梁思不顾周围异样的目光看来,额头青筋直跳,哆哆嗦嗦的怒指着邬兴德,竟是一时口干舌燥,嗓子沙哑的如伤风般难以喊出话。

    “汝不过一坐地收钱的商蠹,怎知春秋大义,圣人斯言梁某瞎了眼,竟然不识你狼子野心,枉往日与你称兄道弟,今日梁某为国除贼,与你再无瓜葛!”梁思羞恼下抢下身旁一士卒的佩刀,将自己官衣的衣衫一角割下,奋力一掷,扔下城头。这叫割袍断义。

    这二人前几年熟识,邬兴德出手大方,日照地界的修桥修路,学堂修葺,接济学子孤老等善事委实出资做了不少,令科举出身的梁思大为赞赏。梁思本人对本地农商的维护还算公允,邬家一心经营商路,乱世中谋取商利,钱财多了,自然召人眼红、嫉恨,多亏有梁思照应,才能发展至今。邬兴德本以为有这些年的情谊,应该能打动梁思,不料却是大大算错了一招。

    “愚夫之念,妄为汉家子!”于志龙在旁怒道,“大好河山被鞑虏侵占百年,汝等身为汉家子民,甘心为虎作伥,忒不知羞!”

    梁思反唇相讥:“你草野小儿,也知天道伦常,君臣大义先主入华夏,乃以汉法治天下,自当为天下共主。况梁某食君之禄,当为圣君分忧!今大元军马彪悍,天下无可抵御,奉劝诸位早早弃械投降,免得生灵涂炭。某必举报朝廷,可大赦吾等罪孽,或能为国效力者,还可得享富贵!”

    于志龙鲜衣怒马,有众将环绕,早有人在孟桑杰、梁思前指认出,这就是本路欲食其肉的贼魁。

    “梁大人何必与此贼计较,且待我等备好火药,先好好招呼小贼再说!”梁思身旁一个探马赤军的管军下万户,首先向壮汉孟桑杰请战道。

    昨日日照就接到急报,靖安军大举东犯,驻军万户孟桑杰、梁思等紧急商议,除了立即快马发送求援信分报胶州、益都外,还紧急召集城外民家迅速入城,坚壁清野。港口的火炮等火器立即搬运回城协防。城外的驻军和豪族的青壮义从等也紧急进城协防。

    依着一些管军万户、千户的意思,凭着这么多火炮火铳,总要在半路上与靖安军厮杀一场,先灭灭对方的气焰。

    万户孟桑杰更欲夜袭靖安军。但探马和随后的地方富户连夜秘密来报,称发现一股贼军趁夜潜行,欲在前方伏击官军。孟桑杰大惊,赶紧打消念头。可怜于世昌在野地苦守了一夜,天明后不得不泱泱而回。他半路与于志龙汇合,于志龙好言安慰了几句,令他率领其部属先回营歇息。

    今日在城头看见靖安军各部整肃,如林而至,孟桑杰心内微惧,但仗着城头火炮犀利,数量多,想着先打几轮炮,既灭了对方气焰,也好给自己壮胆。

    日照本是小城,原没有太多火炮,不过港口有艘元军水师码头,备有大小几十门大小火炮,此时都被孟桑杰运至城内,如今城里的大小火炮有六十多门,还有一些火铳。

    靖安军此来不过军马六千,多是青壮。其实他们沿途招纳的人手至少上万,但对于老弱之人,于志龙皆不留,都分批安置在各地乡镇,给其田亩耕作,同时留下少量人马驻防,挑选可靠人员为地方首脑。

    土地、粮种、牲畜的来源多是缴获的官府粮库,还有直接剥夺的地方劣绅恶霸的家资。那些愿意缴纳财货的富绅、大商家,于志龙暂时任其自便。

    目前于志龙还缺乏一支干练的治政班底,暂时不得不留用大批元廷胥吏。那些与元廷有千丝万缕的地方大户、豪族等,只要肯归顺,输送军需,于志龙还是尽量保持原样。至于不长眼,敢与元廷一起抗拒靖安军的,得胜后自然是抄



第三百一十章 北风那个吹5
    劳景这一幕,也惊得城头元军将士目瞪口呆。孟桑杰见周遭元军士气大跌,不禁冷哼一声:“今日这小于贼忒运气!他若敢再近前,定然炸他个死无全尸!”

    梁思会意,连忙接话,大声道:“敌军徒扰扰,却不敢击城,足见我军火器犀利。今日退敌后,下官这就吩咐后面大酒大肉犒劳我军将士!”
1...1051061071081091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