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新世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月下清泉
穆春和吴四德集合部属在一边暂时歇息后,两人急匆匆地赶到于志龙和赵石身边,施礼后询问这次对阵模拟的结果。
赵石道:“穆校尉的阵型转换还可以,在骑兵几次绕到侧后时都能够提前变换到位,那些总旗和牌子头的指挥应变,组织得也不错。”
“不过后面几列的步卒反应就慢了,而且骑兵的箭术伤害对后面的士卒明显增大,若是后面的士卒也能迅速组织成一层盾牌防御就好了!”于志龙接着道。
“步卒对骑兵,在现有的条件下想主动进攻很难,所以必须想办法充分利用地形,组织好防御和反击!这里已经事先告诉了你们就在旁边有一片假想密林,你们在组织好正面防御后,就应该尽可能向密林处移动,减少骑兵腾挪的空间,或完全退进密林再利用地形组织防御反击,而不是停在原地处于完全挨打的境地!”于志龙不客气给穆春指出来,“不过比起前面几个步卒战阵的表现好多了,起码基本保持了主要战力,没有彻底溃散。”
于志龙说完,黄二、常智、罗成都羞愧的地下了头,马如龙因为指挥长矛兵应变较快,撤退及时,于志龙、赵石和明雄判定他的损失较小,保留了多数战力。
见吴四德在旁洋洋得意,赵石没好气地道:“吴校尉,你的骑射究竟是平射还是抛射你的骑兵距离对方步卒四十步,在对方有上下两层盾牌防护下,骑兵大多仍是平射为主,这不多是射在盾牌上了吗”
“另外,既然要绕到对方侧后,你却只是全军单方向跑路,容易给对方留下较多的时间调整,为什么不将队伍分为两队,自两边同时绕跑,尽可能的地扰乱对方的防御,只要找到空当,就应该迅速的冲上去,尽快冲垮对方的防御阵型。”
于志龙见赵石说完,随即命令:“骑兵队再休息一炷香时间,下面将队伍分为两部,模拟两方骑兵对决!”
“诺!”吴四德收起得意的心思,赶紧下去准备了。
于志龙的斥候已经回报,在益都路集结的元军中,发现了元军骑兵千户和百户的旗号,这次作
第一百零六章 练兵4
于志龙和赵石听取诸将的汇报和意见,加以剖析,与诸将一番探讨后,再吩咐一番操练的注意事项,遂解散议事,诸将自归本部继续演练。
不过于志龙临走前,吴四德笑嘻嘻的瞅着别人走远了,三步并两步又跑过来。
“吴校尉,你还有事”于志龙皱眉道。
自各部开始操练后,这吴四德就不时向自己提出些要求,希望能够满足骑队的需求。今日要些战马,明日要些刀枪,后日又要盔甲,问题是这些东西现在都是各部急需的物资,就是刘正风那里也没有富裕的,自己就更是别想了,但是吴四德仗着骑队是靖安军的宝贝,常常明知这里没有富裕的,竟然还想让于志龙从黄二等步卒队里抽调些快刀和盔甲,要不是看他是一心扑在骑队的训练上,于志龙真有撤换骑队校尉的心思。
“这个,这个,将军,你看,弟兄们每日都练得辛苦,能不能伙食上每日多上几个荤菜啊”
“没有!野菜可不可以”于志龙见着吴四德的嬉皮笑脸,心里就有一种想大便的感觉。
“啊,野菜!将军,那个每日已经有一次野菜汤了,不能再上了!”吴四德叫屈道。这近万人马的伙食可是一个大问题,单靠临朐县城根本无法供给全部的米面和蔬菜、肉蛋,所以于志龙只得每日收购大量野菜,做成菜汤,供给靖安军军用。
刘正风、刘启、万金海等部的伙食情况也不比靖安军好多少,一个原因是各部训练辛苦,体力消耗大,每日所耗米粮甚多,同时过来投附的男女老少也是不少,他们几乎是白身而来,总不能让他们在外挨饿受冻吧,所以刘正风等不得不从军粮里拿出一些,每日周济!
“将军,这每日不吃点肉蛋的,身上没有力气,训练时也难以出效果啊!”吴四德不死心,这能哭的孩子才有奶吃!“而且那些步卒可以晚上回去睡个好觉,我们还得回去刷洗战马,夜里起来看顾战马,喂饲料啊!”
于志龙自然知道骑队最是辛苦,要不然吴四德也不会隔三差五地过来要这要那。吴四德虽然比较小气,但是自从任职骑队校尉后,倒是全力编练士卒,没有丝毫松懈。
“高尚那里还有不少白面。”孙兴插话道。
因为江淮动乱,长江以南的大米难以运抵北方,此时北方的粮食作物只有依靠本地主产的小麦和粟了,粟就是小米。至于高粱,产量较小,种植的量也少。
但是很多地方的百姓还是因贫寒根本吃不上或基本吃不起小麦和粟,多是以高粱等杂粮、野菜充饥。白面就是年节时才能乞求的一顿大餐了。
于志龙想了想,道:“吾知士卒每日操练辛苦,既然库内还有些白面,且每日多供应骑队白面馍馍,按照每个百户对晨时四十个,午时六十个,夜间三十个可好”
吴四德心里算了算,又掰了掰手指头:”大人,是否给的少了些兄弟们练得辛苦,肚量都很大啊!”
“那晨时二十个,午时三十个,夜间五十个,半夜再加二十,行吗”于志龙不动声色道。
吴四德又掰了掰手指头:“差不多了,多谢将军!”
骑军是靖安军的刀锋,所以关于骑军的组织和训练是尽可能保密,现在进行的骑步对练项目都是以拉练的名义,将城外的步军分批拉到刘家庄外进行。期间的众军饮食等完全由童奎率领一部辎重营专门驻扎在此进行供给。
庆幸的是孟琪等人恰巧被高尚分配在临朐城外,他们虽然知道有一只骑军在外训练,但是具体情形并不知晓。不过孟琪等到是偷偷看过刘正风、于世昌和刘启、万金海等部的骑卒训练,不过尔尔,所以对于志龙的骑军能训练成什么样子也就不报什么期待了。
虽然刘正风已经每日派遣斥候至益都城周围探查,但是为了保险,于志龙同样也派遣自己的斥候去探查,并将两方得来的消息加以对比分析,每日将重要军情报给刘正风。
于志龙所选的斥候有多人是当地人,甚至有几个就是益都的降卒,自然对益都城内外的了解更为深刻。现在元军的斥候也频繁出现在临朐县城外,有的元军斥候自峙技艺高超,甚至还身着元军军服,耀武扬威的在军营外驰马而过,待这边营内的骑兵出去驱赶时,则大笑着一路扬尘而去。
两城之间的斥候多了,难免会有相遇之时,为了驱散对方,或抓个俘虏了解情况,自然免不了交手。几日下来,双方都折损了十六七个斥候。
洱河在临朐城东,绕城而北上,河宽数十丈,只有一个渡口可以到达对岸。不过元军已经将沿河大部分的舟船收集到了对岸,并将大多数船只拖上了岸边。元军控制了整个河面,日夜不停的在河面上巡弋,并观察西岸的动静。为了防备元军趁隙渡河,刘正风安排刘启和秦占山部将其大营驻扎在城外西岸附近。
这日看事情安排结束,一时无事,于志龙带着孙兴赶回县衙。路过城门,此时进出的各色人等络绎不绝,几个身穿粗布衣衫,红布裹头的士卒正好自城内出来,见于志龙几人骑马进城,赶紧让到一边,低头行礼,于志龙瞥了一眼,见不是自己的部属,遂扬手示意,算做回礼。那几个士卒待于志龙走远后方敢迅速出城而去。
倘若穆春在此,注意到其中一人的话,就可认出有一人正是采石场的潘头。
半路上,于志龙特地赶到于兰所在,这是一处不小的院落,里面住着几十人,多是随军的女眷和孩童。
自入城后,两人还没有见过几次面,只是让孙兴给于兰送过两次东西。
把马匹交给亲兵在外看管,于志龙与孙兴进了院落,于志龙问人知晓了于兰的房间,再寻找到里面一个小院,前面有一个月洞门,还没有到门洞处,一个娇小的孩子突然蹦蹦跳
第一百零七章 消失的魅影1
女童从心里喜欢这些人,希望他们打败如豺狼般的官军,这几日她一直帮着于兰做事,为大战前准备各项事务。今日正在帮着于兰赶制着旗帜,妹妹小翠耐不住寂寞,偷偷的想溜出去玩耍,被她发觉,待要拦阻时,小妹却已经跑了出去。
“啊,于兰姐姐就在里面。”女童不知于志龙身份,见其外貌堂堂,不似普通军卒,不知自己是否该事先知会于兰一声。
“小倩,是谁来了”于兰在房间内听到有人在外问询,有些奇怪。
问着话,她从屋内出来看个究竟,她刚才在屋里做了长时间的女工,身子和眼睛也乏了,顺便出来休息一下。这里因为是多家女眷所居,一般少来男子,即使是有成家的,一般也是女眷到外面与亲人相见。
为了保证部属的战力,自于海开始,就将士卒和家眷分开,无论是行军还是宿营,只有在暂时环境安全的情况下,才允许成家的士卒分批轮流与家人团聚。现在入了临朐县城,刘正风继续沿用这个办法。
于兰来到月洞门处,抬头见到心中所恋伊人正含笑注视这边,脸色一热,脚下不禁慢了下来。
“你怎的有空过来今日的军务都忙完了”于兰慢慢踱步过来,走近后慢语相询。
“今日上午军务安排基本结束了,我正要回县衙,途中过来看看。”于志龙战前有些心中不宁,想到于兰倩影,情动之下,就过来看她一眼。
因为各厢房里多有人住宿和赶制手工之类的活儿,不少人进进出出,两人只好出了月洞门,在小院外的回廊下站定。
于兰自然知道此战的意义,以于志龙的个性,只怕是宁愿战死沙场,也不会抛弃同袍独自逃跑。此时万般叮嘱已是无用,只愿此战获胜,于郎安然无恙。
同样道理,若是战败,于兰等女眷的下场更惨,一刀毙命都算是好的,沦落为官妓或奴籍的可能性更大。
“此战吾辈必奋发向前,有我无敌。兰姐放心,我部已经准备完毕,当可一战!”
“刀枪无眼,还是多加小心。我看众头领中只有你和哥哥几个最能冲锋,脑子一热,就不管不顾了。现在你们做了头领,手下千百号人,就应该学着调兵遣将,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楞头青了!”
“姐姐说的是,我自会多加小心。”于志龙痛快地应道。他以前跟着赵石等做斥候,经常遇到元军斥候,与之交手多次。
自己血气方刚,有时见到同袍被敌杀死在眼前,脑门一发热就常常冲了上去给同袍报仇。幸好有赵石、吴四德、马如龙等的照应,自己才数次幸免于难,性命是保住了,可也受了好几次伤,而于志龙也曾拼命救过赵石等。
因为当初的战友之谊,从斥候队出来的人显得更加抱团,彼此的信任感更深。在靖安军所部,主要将领的位置基本上都是斥候队里的老人。
两人在廊下说了好一会,那小倩先随手取出一个荷包,远远地坐在一个石凳上绣着,暗暗打量,见这个男子竟能与于兰相聊甚欢,不由得微微惊讶。
于兰一直抿着樱唇,眼神微微透着喜色,明显与其他人说话时不一样,这几天小倩与于兰厮混得熟悉,她本就是机灵剔透的一个人,否则也不会带着小妹独自流浪了许久还能存活于乱世。
于兰虽然秉性温柔,对一般的青年男子却没有特别的亲昵,多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今天倒是让小倩开眼了。
小倩眼睛一转,身子退后,隐在月洞门后,好奇的打量这个陌生男子的举动。不多会儿,进进出出的几个妇人发现了于志龙,有年轻的姑娘见于兰与他在廊下谈话,不禁对同伴挤眉弄眼的彼此轻笑。
房里有做工的姑娘们知道于志龙在外面,都找个借口出来透气,大家嘻嘻笑笑的轻声咬耳朵。
于志龙见有越来越多的人出来看向这边,于兰的俏脸也红了,知道自己二人立在廊下有些是令人注目了,担心于兰脸嫩不好收拾,遂轻声道:“估计这几天就可能有战事,万一战事有变,你和婶娘速速离开。我会让孙兴安排人护送你们!婶娘那里我就不去拜见了,这就告辞!”
“且慢,我这有东西你且带去。”于兰见他要走,急着唤他,自己转身噔噔地跑回屋,翻出一个包裹,再挤出廊下的女眷们,快步出来交与了于志龙。
“前日做了件衣褂,正好给你换上。你回去试试,自己多保重。”说完,于兰转身回房。小倩眨眨眼,对着于志龙微微一笑,随在于兰身后一起回屋。
两人就此分别,留下十几个大小媳妇姑娘在后边说起悄悄话。
于志龙骑马路过田烈私塾,院门半掩,前几日孔英已经带着其妹和田烈的妻女离开了此地,转回其家,以避战事,只有田烈自己留下。
这些日子,于志龙专门挑选了一批机灵的年轻士卒过来,跟着田烈习字,同时应于兰的请求,在城内的乞儿中选了十几个较聪明的一起跟着学习。为此于志龙还特地给田府送上了十几石米粮和百两纹银,作为这些人的束脩。
田烈开始不要,退回,于志龙则再送,反复数次,于志龙一次比
第一百零八章 消失的魅影2
两人见到对方俱是大吃一惊,这汉子一身粗衫外罩着一层精致的皮甲,背负劲弓,腰间挂着一把钢刀。
这人眼尖,立时看出此人的刀弓皆是军中制式,只不知他是哪一方的人。
对方的汉子惊骇之下,见他是陌生面孔,只道是对头,也不示警,抽出腰刀就扑过来。
年轻人吓得扭头就跑,根本不及解释,听着后面追击甚急,心慌下绕着树木来回跑,希望能甩开他。后面那人见一时追不上,更加焦急,见他动作灵活,怎么也不像是寻常农家子,生怕此人的同伴过来支援,自己现在孤身一人可不敢造次。
两人都不知对方底细,也都担心对方还有同伴会过来支援,又不敢高声示警,怕引来敌手,一时就在林间树木之间往复来回追逐,躲避。那汉子在后面劈砍了数次,都被这年轻人利用树木躲避了过去。
这几日敌我双方斥候在这一片区域反复互相追逐,捕杀,各种方法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假扮对方,趁其无备时猝然发难。或者设下陷阱,诱敌深入,或擒或杀,所以双方的斥候都学精了,只要不是熟识的面孔,一旦偶遇,先杀了再说。
这被追击的年轻人一边飞跑,还一边口中辩解,“莫要动手,我不是歹人!”他不知此人身份,不敢轻易说出自己的身份,但追击之人听了浑然不觉,继续默然追杀不变。
终于年轻人情急之下,跑出了树林,不顾东西南北的低头向前冲,突然听到耳边一声弓矢嗖的一声自身旁掠过,吓得他心内一哆嗦,半晌才明白这箭矢是向身后射去。
后面“啊—”的一声惨叫传来,年轻人回头看,正是那追逐之人胸口中了箭矢,仰天倒在地上抽搐。
随即前方有三人挺刀挎剑奔过来,最后面还有一人牵着马在远处跟着。原来是对头斥候正好寻过来,看见这二人自林间跑出来,认得后面那人不是自己军中的同伴。既然不是,自然是元军的斥候了,当下也不答话,直接一箭射过来。
这三人不理会年轻人惊诧的目光,先过来看了看这倒地的元军斥候只见那人一嘴血沫,眼神无光,瞳孔涣散,分明已是没救了!
一人收拾地上的弓箭和腰刀,在他身上搜检一番,摸出一块元军斥候的腰牌,定是元军无疑了;另两人拔出刀剑,警惕的注视着这个年轻人。
“尔是何人,怎会在此被鞑子追杀”一人问道,他既然这般说了,自然是临朐的斥候无疑。
这是个年轻男子,看岁数比这个被追的年轻人稍稍长两岁。他们巧遇这二人,见后面追逐的鞑子斥候没有注意,趁隙先射了他一箭。
这年轻人大为惶恐,他本是受命悄悄出营至益都城报信,本就是逃兵,身上也没有什么斥候腰牌之类的信物,急切间不好找出什么借口。
“小的是附近村民,本想至亲戚家探望有病的婶娘,不想在这林间遇到了此人,这人也不问话,上来就要杀小的,小的害怕,自林中逃了出来,幸好遇见几位军爷,救命之恩,没齿难忘!”这人定了定神,坑坑巴巴的回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