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星升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胡云鹤
一还俗就不再是佛门中人了。此后就没有释礼和尚了,他是古家古业发的儿子,李氏兄弟的异姓三弟,古世礼。
古世礼跟着世义赶到了燕山县文庙乡松树凹的农会,见到了周光炯。周光炯已知这二人都很有本事,梁先生被捕这一场风波全凭这兄弟二人化解。见到他们来帮忙,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自然热情招待。
第二天一早,世礼与世义告别:“二哥,我还有个大师父叫知真,几年没见面了。我现在既然要还俗,得去告诉他。”
世义已听他说过,有两个师父的事,也不惊奇,便问:“你大师父住在哪里有多远”
“他在东省,来去几天的路程,我快去快回。”世礼答。
李世义琢磨一下,农会这边少了梁先生坐镇,近期确实有些麻烦事。但因为他和世礼两人都是新来的人,人生地不熟,一时半会儿不了解情况,也还帮不上太多忙。世礼先去办事,倒也不是很要紧,就对他说:“路上小心,快去快回。”
世礼离开松树凹,一个人向东省的长安县走去。夜里路过一个叫蔡闵庄的山村歇脚。
他敲开村口一家门,开门的是个三十多岁的汉子,打量他一番:“请问你找谁”
“大哥,我是路过的,从燕山来,到长安去。请大哥行个方便,今夜借宿一晚,明早赶路,不知行不”世礼下意识合十行礼,才发现自己就要还俗,不该行出家礼,又把手收了回来。
“那赶快进来吧!只要兄弟不嫌弃,住一夜不成问题。”那汉子倒很爽快,也不见怪,让他进了屋。
世礼进屋后,见他家还有几个小孩,便从包袱里拿出几块煎饼分给孩子们,自己也准备啃煎饼填肚子。
那汉子见到,一拍脑门:“看我这人,也没问客人贵姓,吃饭没有请兄弟见谅。运银,别光顾着吃大叔的东西,先叫你妈做饭去。”最大的那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出去了。
“大哥不必客气,我原是出家人,刚还俗,叫古世礼。敢问大哥贵姓,这村叫什么名”世礼收起煎饼,有礼的问道。
“我叫蔡达开,这塆叫蔡闵庄,因为塆里人西头姓蔡,东头姓闵。”蔡达开爽朗笑着说,又同他聊了起来。
“大兄弟,这还俗了好哇!当和尚有什么趣味,连个媳妇都娶不成!”
一句话把世礼说的脸红,他心里想:我还俗可不是为了娶媳妇的。但又不便与人分说。
蔡达开话匣子一开,却收不住了:“大兄弟,你也别脸红。说起娶媳妇,真是好事儿,你看看我这样的,娶了个贤惠媳妇,这日子过得,有模有样的。”他自己说还不过瘾,还要问孩子们,“儿啊,你们说,爹说的对不”
第三十一章 霸道老汉娶新妇 木讷和尚放厥词
天亮后,世礼换上了旧僧袍,让蔡达开把自己送到了闵生福家。
闵生福住在蔡闵庄最东头,他妻子已病死了,家中还剩下一个十六岁的女儿闵英姑,和十三岁的儿子闵英男,小名虎子。
那闵英姑虽出身农家,生活贫苦,不料却是个美人胚子。她身材高挑,皮肤白净,一张粉面三分娇艳,宛如画中佳人。尤其那一双窈窕凤眼,仿佛会说话,望穿秋水,沁人心肺,也使人相形见拙。
世礼只见了一眼,心神就是一晃,脸也发起烧来,忙别过脸去,心中念了两句佛。
他不好意思同英姑说话,绕过英姑同闵生福耳语一番,然后叫蔡达开把闵生福一家人领走,自己一人留下。闵生福虽然半信半疑,但他打心底不愿把女儿嫁给葛家,见有人说能化解,自然宁可信其有,便依言躲避。
日上三竿,詹本栋骑着大白马,腰系大红花,在十八个身穿红衣、头戴红巾、手持红樱枪的红枪会会员的簇拥下来到蔡闵庄。
蔡闵庄的村民们都在各自门前围观,有的人事不关己、面色兴奋,有的人鄙薄詹家霸道、面色不满。但是詹本栋心中满是得意,一张又黑又胖的脸上全是笑意,他才不管别人怎么看他呢。
詹本栋大摇大摆带队到了闵生福家门口,见院门紧闭,无人迎接,就有些扫兴。他满脸不高兴地跳下马,气哄哄地站立在闵生福门外,正准备叫门,忽然有人用手一指:“房顶有人。”
众人都吃了一惊,抬头看去,只见院内的屋顶上,竟然盘腿坐着一个身穿僧衣的和尚。
这和尚正是古世礼。他光着个脑袋,坐在房顶上,见到人们发现自己,就大大方方唱了个佛号:“阿弥陀佛”。
詹本栋见到这一幕,心中古怪:这是哪里来的和尚,这么大喜日子,坐在新娘子家房顶上,想做什么
他心中虽有疑惑,嘴上却还算客气,问着:“不知这位大师,在此有何贵干”
世礼正不知道如何找由头开口,听他先声招呼,便说:“小僧来与詹施主讲一讲姻缘法。”
众人都不懂,詹本栋更是一头雾水:“你要讲什么为什么非要坐在我新娘子家房顶上我还要接亲呢,闵生福呢怎么不来给我开门”
世礼心道:人我已经叫他们走了,哪个来给你开门他有意拖延时间,就道:“小僧这姻缘法,正是和詹施主迎亲有关,听一听也不妨。”
可是若真要讲佛法,他耳旁风听了这么多年,肚子里半点存货也没有,能讲出个什么道理来他想来想去,同姻缘有关的,只有前几天世义跟他讲过的,在汪家结婚时看的皇班主的戏,叫做《拾玉镯》的。
只是他张了张口,一时又想不起来《拾玉镯》里到底怎么开头的,总不能就这么稀里糊涂瞎讲吧,万一詹本栋听过,自己瞎讲不就露馅了
他踌躇不过片刻。院外门前,詹本栋已经越来越不耐烦,开始怀疑这和尚是故意找茬来的了。
眼见詹本栋就要起疑,世礼赶鸭子上架,开始讲起了故事:“詹施主,贫僧今天给你讲段姻缘:说的是大唐盛世,有个风流天子李隆基,治国有方。不想到晚年相中了个美人杨玉环,召进宫去,可以说宠爱有加,连朝政都不过问。后来呢安禄山造反,李隆基带杨玉环离开长安逃往四川,行到马嵬驿站,宫廷卫士造反,杀死了杨玉环,逼他退位。詹施主,请你好好想想,皇帝晚年尚且因美人而失江山,何况你呢人说老夫少妻靠不住,早晚也是人家的。我劝施主退掉这门亲,找个年龄相当的为伴
第三十二章 讲理不如拳头硬 刑讯也得有窍门
古世礼翻过一个山头,心里还在偷着乐。
他这一番大闹,把詹本栋玩得团团转,却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
他心里也知道,若是一个搞不好,这件正义出头就要变成坏事。詹本栋拿世礼没办法,却能拿蔡闵庄的人出气。
世礼心道:詹本栋堂堂红枪会会长,这次栽了这么一个大跟头,怎么可能服气他平日里作威作福惯了,再加上这次丢了面子,还不是想怎么整闵生福就怎么整。我这次若不能彻底治服了他,肯定还会生事。到那时,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说不定还成了帮倒忙。可见逞威风一时爽,其实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那么这事儿该咋办呢师父总说要以理服人,可今天我说的话比一年都多,道理讲了那么多,也没见那个老不羞的听进去啊
他还要拿枪打我呢!想到这里,世礼就有些生气。
要不是自己最后用精钢鹰爪索把对方的枪抢了回来,这次的“以理服人”和“仗义出头”都成了笑话。
还是最后拿起了枪,才吓住了那些人。可见,还是有枪的人说话才有分量,才能降服人。
师父平日里,给小和尚们讲戒律,他们也总是听不进去。最后还是动手打了一两个调皮捣蛋的,才把他们打服气了。
对!就这么办!詹本栋不服气,那就打到他服气!今晚再到他老巢去闹一闹,把他闹害怕了,他就会老实了。
世礼心中打定主意,决心找个地方好好休息一下,到晚上再行动。他本想停下脚步四周看看,有没有可以休息的地方,却感觉有人在跟踪。于是他眉头一跳,又加快步伐走了起来。
古世礼转过一个山尖,躲在石头后。等到脚步声靠近,他猛地从石头后面跳出来出:“去!跟着我呢”说着冲上前,一把把那人掀翻在地。
那人被世礼一掀,摔了个七荤八素。世礼飞快的压着他,无视他的挣扎,把他衣服搜了一遍,没发现武器。便用自己的绑腿把他捆好,提起走进不远的竹林里,摔在地上。
随后,世礼掏出匕首砍断一颗老竹子,坐在边上慢慢地劈起了竹签。他劈完又刨,直把竹签刨得又细又尖。刮完一根又一根,也不说话。
那个人被捆在地上,先是挣扎,挣不开;又开始喊叫,没人理;最后装起了无辜。
但是世礼依然不理他,闷坐在地上削着竹签。听他叫的声音大了,就拿一根削得尖利的竹签比着对方的眼睛看过去,那眼神冷冰冰的,好像下一刻就要把竹签子插进对方眼睛里似的。
那人被唬了一跳,声音便哑在嗓子里,半声也不敢出了。他躺在地上,不晓得世礼绑了他要做什么。动也不敢动,问也不敢问,一个人就在那里胡思乱想起来。
这里孤山野洼,前后几里看不见一户人家、一个人影。此时四野唯有风吹草动声,使人感到更加恐怖。他紧张地缩成一团,眼泪默默地流出来,混身像筛糠似的抖个不停。
世礼仍继续刨竹签,刨完二十根竹签,已是时近中午。
他这才开口冲着那人说:“我问,你答。这有二十根签,你若不答,若敢骗我,就把它……插到你手里。”他便说边比划,那人吓得一躲,却躲不掉,鼻涕眼泪流作一团,怕得直摇头,却什么都不说。
世礼慢悠悠地继续吓唬他:“插满五根,手就没用了,我就剁了它!”他亮了亮匕首,见那人更害怕了,就补充,“双手双脚都断了,你还不说,我就杀了你。”
那人惊恐地说:“你还是直接杀了我吧!”但就算这样说,他还是不敢回答古世礼的问题。
古世礼有点苦恼,知道他是更怕红枪会算账。就同他说:
第三十三章 世礼夜入詹家寨 老夫惊恐生疑心
日影西斜,天色渐昏。晚秋的风中带着谷粒的香气,穿过山野,穿入竹林,吹起一片沙沙声。
竹林里,詹本君被当成个螃蟹似的绑在那里,心也随着日落,一点点沉入黑暗。
古世礼坐在稍高一点的地方,有一下没一下的削着竹签子。他表面上发着呆,心思却一直没停,正在细细盘算晚上的行动计划。手上削着东西,口不出声,却是为了静下心来,留神倾听四周动静——这也是他几年坐禅练就的功夫。至于詹本君有一下没一下的哀求,他全当平日里听和尚念经,过耳旁风罢了。
天黑了,很快就要看不清手指了。他这才收好竹签,起来解开詹本君身手的绑腿布。
“你,带我去詹家寨。”
“你……你要我带路你不杀我了”詹本君担惊受怕一整天,所有心思都被消磨平了,早就对自己的下场不抱什么期待了。
“杀你做什么”古世礼只是想问个路,怕他跑去告状,就先绑着罢了,哪知就能把这人吓出一肚子胡思乱想出来。
詹本君长松一口气,揉了揉早就僵硬的肩膀和大腿,好半天才把自己撑起来:“我给你带路……你还敢去詹家寨你去那里做什么红枪会的人如果知道了,是不会放过我的。”
“你闭嘴,不说,哪个晓得”古世礼白了他一眼。至于自己要做什么,他又如何会透露给这嘴上没个把子的詹本君知道
詹本君哪里就肯放下心来可他被世礼吓了一天,早没了脾气。心知这家伙并不是好说话的人,事已至此,只能期望给他带路后,平平安安被放回家,红枪会找不到自己头上了。
伸展一下胳膊,詹本君不敢拖延,只得一瘸一拐地领着世礼朝詹家寨走去。穿过一片片稻田,走过池塘、山丘,二人来到一座石头山前。
“那上头那个就是了。”詹本君瑟瑟发抖,指认了红枪会詹本栋的屋子。他眼巴巴的看着世礼,夜暗无光,又是山林,他也看不清世礼的表情。
世礼仔细打量这石头山并不很高,但山势特别的陡。三面环崖并不是虚话,寨门那里,确实有几个人把守。但在这样的夜里,想要绕过防守的人,以自己的身手,倒也不难。
看过了地形,詹本君也没什么用了。古世礼压着嗓子威胁他:“想死你就喊,不想让人知道是你带的路,就老老实实回家睡觉去。”然后放了他。
詹本君闭紧了嘴,蹑手蹑脚跑远后,世礼掏出了精钢鹰爪索。他有意避过寨门,而是选择了无人防守的山崖处,借着索力一段一段的往上爬,一路爬到了詹家寨的房顶上。
翻过去,落在院子里,他轻轻走到门边细听屋内动静。正听到有人说话:“由正,刚刚是什么动静出去看看,难道是由武回来了……”
古世礼心一跳:这老贼好强的耳力,自己脚步已经这么轻了,他竟然也能听到动静
来不及扳开火栓,门内刚拉开一条缝。世礼猛地冲上前去,把枪口对上了开门人的脑袋。
由正是詹本栋的老管家,虽说年龄比詹本栋还大,但辈分却低一辈。他一开门就被人用枪指着脑袋,只好一步步倒退回屋。
詹本栋见势不妙,已起了床坐在床沿。看见世礼扣着官家进来,开口怒骂道:“好小子!我没找你算帐,你倒送上门来了。”
他嘴上虽骂的硬,心中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这假和尚打哪儿冒出来的他来到底想干什么
“詹施主,佛法没讲完,小僧怎会走只好再同你讲讲。”世礼把老管家推到床上,他搬个凳子坐在对面,微笑着看着二人。
老管家由正吓得浑身打颤,詹本栋反而冷静下来:“你是怎么进来的外面的人呢你不怕我喊人来抓你看
第三十四章 危局不输刀子嘴 缘法难释求子心
这样绝对不成!我纵横人世几十年,到老了,绝不能栽在这小子手里!
詹本栋心中想着,开始琢磨起了脱身之计:我现在要咋样对付他呢他手中可是有枪。
詹本栋眯着眼细细打量,世礼自放倒了老管家后,就把持枪的手背到了身后。那副模样,很有些先礼后兵的架势,但看在詹本栋眼里,却是成了一种威胁——一种对自身实力绝对信任的自负。
我还有一只长枪,就放在前排屋子里挂着……妈的!这也怪我,咋不放在床头边呢这时候也好用一用……詹本栋恨骂自己粗心大意。可他又哪里会料到,这人居然能一路杀进自己床头边呢
反抗破局成了奢求,没了办法的詹本栋终于灰心丧气起来:谁晓得会出这事啊!这小子武功这么高,从来没人敢闯寨子,他到底是咋进来的他恨得一拍床沿:“想做什么,你就说吧!”
世礼一直观察詹本栋的眼神:从惊慌、疑惑、气恼、狡猾、再到最后的丧气,不可不谓之复杂。
他吃不准这人是真的被自己吓住了,还是偷偷打了什么鬼主意,留着后手——他决定再试探一下,就命令道:“回床上去。”
詹本栋眯着眼瞅了他一会儿,顺从地把腿放回了床上,变正坐为侧坐在床上。他甚至还有闲心,给自己披了一件衣服。
世礼心道:不成,跟这种老狐狸斗心眼,我可不一定斗得过他。还得再下点狠料才能吓到他,不然怎么能让他怕了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