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星升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胡云鹤
只见那:执刀的刀片映光寒,舞枪的枪出红缨灿,使棍的棍打一大片,耍鞭的鞭如灵蛇窜。动作干练,精采纷呈,把众人看得眼花缭乱,掌声阵阵、雷鸣不歇。
梁先生迎上前去,称赞道:“好戏!好功夫!班主是哪里人”
那班主满脸笑意,措辞十分考究地答道:“有劳先生垂问,皇某沧州人氏,游戏人间,闻得贵宝地吉日迎亲,特来赶场,还望先生多加关照。”
“我同皇班主一样,也是赶场的,不过我可没有皇班主这一手令人叫绝的好本领。”梁先生谦虚地说,同时也是摆明了自己做客的身份。
“先生取笑了。”戏子属于下九流,受尽人间冷眼,皇班主一见梁先生衣着气质,就估摸着是个有身份的人。再听他语带褒扬,亲切温和,顿时受宠若惊,心里涌起一股热流。
“哪位是班主,来得太好了!这戏我包三天。”汪老婆婆高声大嗓,笑嘻嘻排开人群,从屋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一个刚包好的大红包。
皇班主迎上去,接过红包,深鞠一躬,唱起了颂歌:“谢奶奶了!祝老夫人安康又长寿,小夫妻恩爱到白头。明年添新口,后年起高楼。买得良田千万石,金银满库福长流
第二十三章 人心各异世道乱 未雨绸缪风波起
原来当日,刘太衡通知完梁先生,回到县政府,正遇到县党部主任苟德才在发脾气。
苟德才怒气冲冲地骂道:“一个两个,都是假革命!一说抓人,县大队、县警察局谁都不去。通风报信,连县长都有份!把我当猴子耍我这可是执行国民政府的密令,难道你们都要造反了吗”
刘太衡不紧不慢地同他说道:“主任莫生气,咱们和梁校长确实有是党派之争。但他梁耀武在我县里有多大能力,你不会看不出来吧”
苟德才讥讽地说:“要论在县里有多大能力,刘县长居然会怕了他”
刘太衡说:“我是不怕,但抓了梁先生,你又能咋办杀了他,全县父老还不闹翻天燕山县士绅谁不怨恨你梁老塆那些人不得报复你你还能在燕山县长干下去吗你要是不杀他吧,需知捉虎容易放虎难。平白得罪人一场不说,说不定上方还要问你的罪。”
“这回梁耀武他自己跑了,对主任你来说,可不是件好事儿么从此以后,一则燕山县无人带头闹事,可保一方平安;二则主任你也执行了上级的命令;三则搭个人情,政府里也还有人看中他,留分颜面日后好相见。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刘太衡满脸微笑,连诈带唬地劝道。
苟德才气打不出一处来,心道:对你来说一举倒是多得。抓人抓不到,办事不力,这账还不得落到我头上
他本想让刘太衡跟梁耀武争个两败俱伤,自己好从中渔利。谁知道刘太衡不按套路出牌,通风报信把梁耀武放跑了,这下县里亲近梁耀武的那些人也要欠他一份人情。从今以后,自己里外不是人,倒让刘太衡一家独大了!
苟德才一指刘太衡,怒斥道:“你这是投机者的论调,你们不抓,我亲自去抓。”说完转身进去了,把刘县长晾在一边。
刘太衡心想:毛狗精牌气,把燕山县人都得罪光,看你能成个啥气候想到这里,刘太衡也不搭理他,自顾自转身回家去了。
后来,苟德才从地区搬来两连正规军,去攻打梁老塆。结果只驮回两具自己人尸体。气得苟德才向上级申请通辑令,出一千大洋捉拿梁先生。
就在苟德才把通缉令贴出去的当天夜晚,燕山县大队里,李世义走进雷大队长的房间。
世义把枪取下,往桌上一放,直白地说:“大队长,我不干了。我得去找梁先生。你要么放我去,要么就把我交给县党部吧。”
雷震山闻言,不解地问:“没头没尾的,你这是怎么回事”
世义说:“雷大队长,我实话告诉您吧!梁先生是我全家的救命恩人。上次县大队抓他,就是我给他报的信。现在恩人有难,我不能见死不救。大队长你对我也有恩,这恩我记得,我以后再报。”
雷震山琢磨过来,不怒反笑:“好小子,知恩图报,我没看错人。那就这么着吧:枪你还拿着,会用得上的,我再送你二十粒子弹,但愿日后还有再见面的机会。”
自从梁耀武主动招安,担保许诺他重回县大队后,雷震山也欠下了梁先生一份大人情。他如今身为燕山县大队长,国共两党都在试图拉拢他。国民革命军杀入燕山县城,杀了他弟弟,他其实并不亲近国民党,但不会主动表现出来,所以不论苟德才再怎么拉拢,他都装聋作哑。
刘太衡虽然跟他都是旧北洋政府里出来的人,但北洋政府都是黑历史了,自然不能摆上台面重提旧谊,何况他与刘太衡本身也没什么交情。
三派明争暗斗,他从不趟入浑水。但若论起那三个人,他心里其实对梁先生更敬几分。当初苟德才要他出面捉拿梁耀武,也被他推诿过去。李世义既然有心要去追随梁先生,他也索性不再计较他过去欺瞒自己、通风报信的事情,反而送枪送弹成全了他,全当自己在还梁先生人情。
世义离开县大队后,到处寻找梁先生,走遍了大半个县。幸好这次被农卫队员发现,押到梁先生面前,不然的话还不知要找到何时呢!
误会解除了,几个农卫队员不好意思地走上前,把枪还给他,道歉道:“大水冲倒龙王庙,一家人不认得一家人,世义同志,请别介意。”
世义豪爽地说:“没什么!我还得感激你们呢,要不是你们,我还不知要找到哪一天呢!”
梁先生思忖一番,又把世义叫到一边,小声问道:“罗宗杰还在那里没动吧”
世义答:“没有!我告诉他留下,我一个人来的。”
原来,李世义还在县大队时,就把罗宗杰介绍给了梁先生。梁先生发展二人,秘密加入了**。
按说罗宗杰也是雷震山的心腹,也是被苟德才等人拉拢的对象。雷震山毕竟要在国民政府手下讨生活,他自己不表态,却不能过于独立,也从不阻止自己手下人融入党派之中。罗宗杰性子直,看不惯苟德才,就被世义说动,加入
第二十四章 获救原是善心果 回首再叙故人情
李世义走进西城县城,向人打听了爽心茶馆位置。
他顺着路转过一个街口,谁知却正碰上一群士兵押着梁耀武迎面走来。
果然出事了!
世义忙伸手去衣服里,就要摸枪,却被梁耀武发现了。街上人来人往,岂能随意开枪梁耀武用眼神制止了他。
世义看到眼神,想起梁先生的嘱咐,又见对方人多,便把手从衣服里拿开。他装作闲逛,不动声色地跟在后面,看着他们把梁先生押进西城县政府里。
西城县国民政府座落在城中心,大门向南,乃是方方正正的一个院落,四围都是高墙。世义围绕县府转了一圈,发现东墙里面有棵大树,外面有一排低矮的民房。他决定今夜从这里翻进县府劫狱。
等到夜深月暗,街上无人。世义来到县府东边,还未行动,忽见远处一个人影飞快跑到树下墙外。
只见那人展臂向上一抛,似有一物飞上树冠之中。也不知他做了什么,竟然如履平地般地飞檐走壁翻过墙去。
这人真是好身手!世义心下惊叹,就是不知他是干啥的。
世义任务在身,也顾不得管那么多。他利用民房,爬上高墙,顺着大树溜下去。他轻手轻脚,挨屋挨房地查探着,寻找梁先生。
正找着,忽见院子东南角火光冲天。顿时院内喊叫声响起,人们慌乱一团。
世义吓了一跳,睁大眼睛看了过去。火光中一人仅穿着裤头,向西北角跑去。世义心中疑惑,下意识便跟上那人。那人跑到西北角一房门外大喊:“县府库房着火了,县长叫你们都去救火。”喊罢闪在一边。随后屋里跑出两人去救火,那人趁机闪进屋。
世义来到屋门口,只见一个熟悉的身影被吊在房中,原来这正是看押梁先生的地方。进去的那人飞快地把一个留守的兵打晕放倒了,并从房梁上割断绳子,解下梁先生。
哦,原来这人也是来救梁先生的!可是这人是谁呢怎么之前没听梁先生说过世义心中许多疑团,匆忙间却顾不得问,一见梁先生被放下来,他便冲进去轻声问道:“梁先生,你怎么样”
梁先生已经昏迷了,自然也回答不了他。世义有点惊慌,又去看那救人之人。
那救人的头顶光光,还点了几个戒疤,竟然是个精壮的年轻和尚。和尚回过头看了世义一眼,言简意赅地问:“他昏了,你是谁”
世义并不认得这个和尚,觉得这人长相有些面善,仿佛在哪里见过似的。他心有疑惑,答非所问:“我也是来救梁先生的!咱们得快点离开,他们人太多,耽误不得。”
“绑上!”那和尚说完,背起梁先生。世义依言用绳子把梁先生绑好
“这里有人劫狱了,快来人啊!”谁知世义他们刚出门,就碰上了一个救火路过的人。那人见有人劫狱,开口大喊。世义心中一急,掏枪把喊叫的人打死,然后对和尚说:“你先走,我掩护。”
那和尚也不搭话,几步冲到西墙边,手又一扬,背着梁先生就翻过墙去。世义见他二人向西跑,便转身向东跑,边跑边喊:“他们向东跑了,快追啊!”
世义跑着跑着,对天又鸣了一枪,见到后面果然有人往东追来了,便爬上来时的大树翻过墙,然后绕到县府后面,折回头向西跑去。
世义出了城,见那人背着梁先生还在向西跑,便加速追去。直到过河时,世义才赶上:“你累不累,让我背一会吧!”
那人也不理他,只管向前走,世义便不再强求。后来又走了很长一段路,那人背着梁先生健步如飞,世义几次要换着背梁先生,那人都不答话。
东方天明欲晓之时,他们翻过一片山。
世义眼尖,见到山下有座寺庙。那和尚跑得满头大汗的,目标却很明确。世义心想:他大老远的就往这个方向跑,定是那寺庙里的和尚。既然他不肯让我背梁先生,那我就去帮他喊开山门,也让他少受点累。
世义越过那和尚,朝寺门跑去。
“不能走正门,到后面去。”那和尚终于说话了。
李世义停下了脚步,诧异地看了他一眼,没问什么。他跟在那和尚的后面,绕到庙后墙边。那和尚从腰间解下一物,一扬手,那物紧紧地抓住了墙头,后面还系着根绳子。
和尚使劲拉了一下,扯着绳索爬上了墙头,然后骑在墙上,放下绳子拉世义上去。等到三人都翻过墙,沿着墙边较矮的厕所房顶下去。
和尚把梁先生背进禅房,放到床上。
一个胖大的老和尚走过来问道:“释礼,这是怎么回事”
释礼和尚点了个头:“方丈,梁先生被抓,我去救了。”
李世义睁大眼睛:原来这老和尚是方丈。
原来救梁先生的和尚叫释礼,他昨天进城办事。中午时,他路过茶馆想讨一杯茶,好就着面饼吃。忽见一人领着一群士兵进来,指着一人说:“茶馆内那个戴眼镜的就是梁耀武。”说罢就溜了。那群士兵冲进茶馆就抓了人。
哪个梁耀武
&nb
第二十五章 先生有伤不惜身 叛徒无义自灭亡
灵佛寺里,释礼和方丈已为梁先生擦了疗伤药。
梁先生稍稍缓过精神,说:“忙了半天,还未请教方丈法号。”
“老纳知虚,小寺灵佛寺。”知虚答道。
“城西灵佛寺,寺佛灵西城。人传灵佛寺知虚师父道涵高深,佛法普渡,耀武有缘,今有幸识得尊容。萍水相逢,有劳师父。愧在身上有伤,改日再行施礼。咳咳……”梁先生一说话,又剧烈地咳起来。
“先生多礼了,知虚不敢当。请让我为先生把把脉吧”知虚把了会儿脉,沉吟不语,又俯下身子细细查看了梁先生口腔、咽喉、眼睛等处。
梁先生知自己伤得很严重,便开口先说话:“大师但说无妨。”
“恕老僧直言,先生长期吸烟,肺已受损。近日劳累过度,虽戒了烟,但病根未除。这次坐牢,鞭疮棒伤,激发旧症,正是雪上加霜。”知虚方丈皱了一下眉头,建议道,“依老衲看来,先生至少得在寺里休养百日。老衲略懂医道,愿为先生调养,百日之后,当能恢复七八成,先生觉得如何”
世义觉得老方丈真是好人,听见梁先生这么重的伤还能恢复,心下高兴。
不想梁先生却不同意:“大师精通医术,要是在平时,耀武自是感激不尽。可眼下还有不少事等着我去办呢,耀武又怎能撒手不管,安居养伤”
但凡医生,就不喜欢不听医嘱的病人。灵虚方丈板起脸开口说教他:“先生听老衲一言:人世不过百年,忙忙碌碌永无休止,到头来还是黄土一抔。放不下凡事,修不得正身。这次先生外伤内病,就是金刚之躯,也有挺不住的时候。先生既进了我寺,便是缘法,断没有放任你带伤离开的说法。先生若是执意,老衲就要硬做主一回,强留先生几日。”
世义也帮腔劝道:“大师说得对,先生您都伤成这样了,就在这里养一段时间吧。有什么事,您吩咐我去做,保准给您办的好好的。”
梁先生苦笑:“我现在这样,想走也走不了哇。”
他心里确实压着一桩急事,便吩咐道:“世义,我这次被捕,吴忠敏不知道出事没他要出事,可不得了,得尽快通知他:凡是与焦新会认识的人都必须转移!你现在就去定远乡的吴冲,晚了就来不及了!”
世义记下了,便要动身。释礼和尚也要去,对知虚说:“师父,我想同李二哥一起去。”
知虚方丈看他一眼,见他态度认真,便道:“你随我来!”
他领着释礼回到自己的禅房,拿出一把匕首和五支飞镖,交给释礼。
“你把这些带上防身,再换上一套常服去吧。我早知佛门于你而言,不是久留之地,你不如趁此还俗吧!”
“师父,我……”释礼没想到会有这种变化,情急之下更是口讷,不知该说什么。
“甭多说了,我理解你的心思,我也曾年轻意气过。咱寺里年年都有还俗的,年年也都有新剃度的,多你少你都没什么差别。当年是师兄带你入门,还俗之事,还要与他知会一声。我自会给师兄写信说明情况,你快去办你想办的事吧!”知虚方丈很是通情达理。
释礼接过匕首和飞镖。
那匕首正是他爸爸留给他的。父亲用它切过手指,他也用它杀过仇人。小小一把匕首,承载了小世礼的太多哀思。当年他逃到佛山寺出家,匕首也被知真大师收走。后来释礼来到灵佛寺习武,知真又把它转交给了知虚保留,知虚大师还为它配了个皮套,直到如今才还给他。飞镖他倒常常练习,手熟得很。
世义、释礼二人辞别灵佛寺,向西南吴冲走去。转过灵佛寺山下,就是一片平旷的山野。
世义乍逢旧时亲人,倍感新奇,有着说不尽的话:“你是跟谁学的武功身手那么好!”
第二十六章 齐心协力拒敌人 守望相助皆兄弟
突如其来的枪响,让队伍乱了一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