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工业之动力帝国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滿楼红袖招

    “好久没吃到妈妈做的菜了。”梁远可怜巴巴的说道。

    “东大南门离科技园正门还不到500米吧,以后你天天中午来科技园吃好了,妈妈天天给你做怎么样?”李远玲本不吃梁远这套,笑吟吟的问道。

    梁远哪能把自己天天送到老娘眼皮子底下被看着,连忙转移了话题:“妈,你们和罗罗谈的怎么样了,我爸还等着升官呢。”

    “你就胡扯吧,等周末你爸过来了,我和他好好讨论讨论这个问题。”李远玲随手把一个沙发靠垫丢到梁远的头上。

    “可别……。”梁远惊慌失措的爬了起来。

    自打梁远指使着祁连山捐了14战斗机,宁雷又架机在南沙取得了历史的大胜之后,老梁同志看梁远已经顺眼多了,最起码已经没了阶级敌人的味道,暂时把梁远当成了可以统战的对象。

    对梁远和李远玲折腾自家企业,梁江平处于眼不见、心不烦的状态,在中央在上半年出台私营企业管理办法,明确了私有经济可以当作公有经济的有益补充之后,还曾一本正经的召开过家庭会议,特意指着全新出台的私营企业管理办法中,那条私营企业是公有经济的有益补充,强调私营企业一样受党的领导和监督。

    本来碍于老梁同志的户主光环,梁远和李远玲都没说什么,认真学习着老梁同志带回来的管理办法,结果老梁同志这个强调一出口,梁远和李远玲再也忍不住了,两个人在沙发上笑成了一团,用李远玲的话说家里就一个党员,本来也是受党领导的嘛,梁远也在边上凑趣的补充着什么反对和平演变,坚持党的领导一百年不动摇之类的。

    老梁同志拿李远玲没办法,收拾梁远还是比较轻松的,拿出老爹的架势逮住梁远那不堪入目的期中考试成绩不放,搁下狠话期末再有不及格的科目,就托人把梁远送进本溪铁路高中开办的寒假补习班,和段里的子弟一起接受强化教育。

    大惊失色的梁远好一顿马屁才使老梁同志打消了这个念头,眼下期末考试临近梁远哪敢让自己老爹逮住把柄。

    “妈。我这不是着急宁叔和我说的事情么,你那边不定下来,我可没办法决定宁叔说的事情呢。”梁远狗腿的把靠垫送了回去,垫在李远玲的身后。

    “小远,你没胡说吧,科技园这边的项目怎么能和你宁叔那边有关呢,小远,你还真打算造飞机不成?不过等你飞机造好了黄花菜都凉了吧。”李远玲靠在梁远塞过来靠垫上,舒服的伸了一个懒腰,有些好奇的问道。

    两只萝莉看到梁姨有些累了。连忙从沙发上爬起来。双双跑到李远玲的身后,轻轻的给李远玲捏着肩膀,到是把梁远羡慕的口水流了一地。

    “妈,要是被你们都猜到了。我这个少年班岂不是白念了。”梁远仰头说道。

    李远玲听自己儿子吹牛。忍不住咯咯的笑了起来。说道:“好,妈妈看你有什么新花样,除了从苏联或是东德换飞机。你还有什么办法解决联航那边的飞行员和机队扩充问题。”

    梁远嘿嘿一笑,说道:“刚好妈妈今天回来了,要不我也打算近期去趟科技园的。”

    “平时听妈妈和宁姨聊天,都以为我最大的可能就是从苏联民航,换其大量装备的图154客机回来吧。”梁远摇晃着脑袋问道。

    看着李远玲笑吟吟的点头,梁远得意了起来,说道:“其实从苏联换飞机有两个法子,一个是老老实实的n市场以货易货,一架图154客机大概能合人民币7000万元到8000万元之间,若是算上维修的航材和保证客机全寿命使用的备份发动机,价格肯定要过亿的,按照联合航空公司的预算,买上2架就顶天了。”

    “还有一种方法倒是能一次换个七、八架回来,说穿了也不值钱,和我小叔用25s车底忽悠盛京路局差不多都是一个道理。”梁远倒是爽快,直接把25s车底供货缓慢的帽子扣在东北机车厂头上,好像当初自己压就没有赖账的心思似的。

    “先给苏联的有关部门下合约,比如打算引进8架图154客机,要求现货可以分两个批次交付,签合同时先支付四架客机的预付款,一般来说苏联客机交付给客户之后,航空公司都会得到一个月至两个月的设备验证磨合期,在这期间是不用向苏联方面支付购机全款的。”

    “这时候联航完全可以把客机抵押给银行,至少能从银行得到客机总价值80%的贷款,如此循环的话,联航那三个亿的启动资金完全可以建立一支由八到十二架图154客机所构成的中型机队,我想宁姨和妈妈对这种办法讨论的是最多的吧。”梁远语气肯定地说道。

    梁远前世的牟其中就是采用梁远所说的第二种办法交换的飞机,牟其中所作的不过是充当了一次极为合格的中介,先用贿赂等方式腐蚀苏联的相关人员,用空手套白狼的方式把苏联的图154弄回国,借用那一至两个月的航空公司同设备的磨合期,办妥飞机的抵押、贷款等一系列业务,然后再用银行支付的钱,从共和国市场上购买罐头等轻工产品完成同苏联人的合同,而购买罐头等轻工商品节约下来的费用就是牟其中的利润,否则当时一无所有的牟其中,累死也弄不到完成整个交易的资金的。

    李远玲对梁远能猜出自己和唐婉平日里交流出来的办法倒是毫不意外,毕竟梁远在商业上天赋早已获得了认同。

    “你倒是把自己摘的一干二净,你宁叔和你说那么多还不是为了能分享外贸上的利润,你到好,一毛不拔,看起来还打算按照绥芬河大市场的市价去和联合航空结算。”李远玲笑着拆穿了梁远。

    “宁叔和我爸都是一个类型的,都是打着为我好的幌子,想方设法的琢磨我兜里的那几个小钱,照这样下去,搞不好以后连嘉嘉的酸钱都是个问题呢,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梁远胡言乱语的发着牢骚,顺嘴把宁婉嘉拖下了水。

    对于宁婉嘉来说,自打自己随口冒出那句好养活的无心之语后,酸两个字就是个大忌讳,一般来说只要梁远嬉皮笑脸的提及酸两个字,妥妥会招来少女的粉拳绣腿,听着梁远又口不择言的把自己拉下水,一丝绯色以眼可见的速度迅速的从小丫头白皙的粉颈爬上了脸颊。

    “小远,你这个猪头混蛋,你自己财迷关人家什么事情嘛。”宁婉嘉站在李远玲的身后,一边捏着李远玲的肩膀,一边半羞半恼的盯着梁远看。

    梁远这才反应过来刚刚顺口说了什么,看着小丫头脸颊绯红、眉宇间满是媚意,大大的眸子恍若滴出水来,梁远只能嘿嘿笑着抓了抓头发,老娘在眼前可不敢继续口花花调戏小丫头了。

    李远玲被梁远气乐了,先是招了招手示意梁远过来,然后无比准确的揪住梁远的耳朵笑着说道:“你这个小混蛋就胡说吧,真想把你送你爸身边呆上一年半载的,然后再看看还有没有酸钱。”

    等到李远玲放开自己,梁远揉了揉耳朵,顺势做到李远玲身边,笑着说道:“妈,我记得我俩可是一个阵线的,可不能被我爸分化统战了。”

    “那你说说吧,看起来小远是把妈妈和宁姨说的两条都否定掉了,难道还有别的方法从苏联弄飞机,还是说小远打算从其他国家买飞机。”李远玲问道。

    “老祖宗不是说过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按照宁叔说的,联合航空的另一个主要任务是安排空军的退役飞行员的,我想单单十来架的中、小型机队对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是帮助不大吧。”

    “小远,你不是真的要造客机吧?”李远玲这回可真被梁远震撼到了,李远玲可不比唐婉,大型客机的研发费用可是心中有数,航空发动机虽然也是花销大得吓人,但李远玲自己总归是干这行的,完全是心中有数,在加上有着斯贝技术的良好基础,才没挡着梁远投资这个行业。

    可飞机这玩意就完全不一样了,目前的共和国的客机制造或许比航空发动机还要惨上许多,好歹航空发动机上还有源自英国的斯贝技术做基础,客机上的共和国是半点积累皆无,所有的飞机都是仿制于苏联的相关型号,而苏式飞机本身在民航上就是缺陷多多,在经过共和国这么一转手,技术上的不成熟和落后可想而知。

    现在听梁远那幅受之以渔的口吻,本就是要制造客机的模样,李远玲的惊讶再也压不住了,若非儿子在大事上一向靠谱,李远玲早就拿这句话当笑话听了。最快阅读小说大主宰,尽在看书啦网,欢迎登陆ansa阅读全文!

    ( 工业之动力帝国  p:///3/3049/  )




第154章 涡轴改涡桨
    &;=&;b&;&;

    梁远装出一副神棍模样,嘿嘿的笑了笑说道:“妈妈猜得也对也不对。anannasr

    看着老娘对自己瞪眼睛,梁远连忙继续说道:“指望我们自己造飞机出来,联航还不得等破产了。”

    “小远,别看你把企业规模折腾的那么大,一年十几个亿的产值像是很多,放在飞机制造业上连打底都不够的,就算把国家想搞民航客机的项目,有类似于西飞、哈飞那样的大厂做底子,也得投入上百亿资金才有可能研发成功的。”

    “小远现在把整个集团都弄到一起卖掉,二十来个亿能凭空建条完整的客机组装线都算成功的。”李远玲有些感叹地说道。

    “不过妈妈倒是更好奇了,小远到底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就算你宁叔帮你弄回来珠江口的油田,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的,而且国内在研发大型民航客机上的种种事情,远比妈妈搞得燃气轮机复杂无数倍。”李远玲意犹未尽的说道。

    虽说李远玲话里的警告意图隐藏的很深,梁远还是明白了自己老娘的意思,本来李远玲接手的斯贝项目就和当年的大运动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而共和国在几年前刚刚被冷处理,硬生生拖垮的国产大型客机运十项目,更是一个比斯贝项目还要乌黑的大坑。

    抛开运十的能不谈,单单看运十项目没钱之后,所有主管部门没一个敢露头的,什么民航总局、三机部、吴淞市政府等等部门全都消失的无影无终。甚至最后吴淞市政府连整个飞机制造厂都恍若烫手的山芋般直接丢给了中央,就知道这里边的内情绝对是简单不了的。

    梁远敢接斯贝项目,那是应为相信自己老娘的研发实力,笃定短时间内可以完成斯贝的国产化任务,加上燃气轮机的用途十分广泛,哪怕是修建小型电厂都能把项目维持下去。

    而运十下马之后,这种一直争吵到新世纪的项目,梁远哪有心思去参合,别说运十能不定,就算运十能优越。梁远也不会冒着得罪一大票人的潜在风险去捡这个马蜂窝的。

    在梁远看来。虽然单纯从技术含量上来说,研发客机要比研发航空发动机略逊一筹,但从牵扯到的资源和影响范围来说,大型民用客机的影响力比航空发动机足足要大上一个数量级。从李远玲接手了斯贝项目起。研发客机已经是梁远早晚要面对的问题。

    别的不说。从六十年代民航客机大发展时代算起,国家领导人作为大型客机的说客,去关联国家主动推销实在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梁远可是清楚的记得,无论欧洲的英、法、德还是美国总统,只要访华空客或是波音都是日程上必谈的保留项目。

    而共和国自九十年代的铁腕总理严鸿基时代起,单独设立针对大型客机生产研发的总理基金多达百亿,随着共和国国力的增强迈入新世纪之后,相关的总理基金甚至接近过千亿规模,从此可见高端客机产业完全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而面对这份大蛋糕,地方政府、中航集团、民航总局、甚至连后期被禁止经商的共和**方都牵扯在其中,再加上空客、波音两大巨头钢铁般的强硬竞争,连同共和国航企与国外的大型航空公司之间一至九种航权互换等等问题纠结在一起,这个硝烟弥漫的战场用惨烈都不足以形容了。

    这是一个远比现代晶圆行业更加残酷的市场,国家的意志、民族的荣耀、市场的选择、技术的进步、无比严酷的安全认证等等问题纠结在一起,说点实际的,没有国家力量做后盾,百多亿资金搞不好都不够一场空难事故的赔偿金。

    自打宁雷和唐婉提出同空军联合航空公司合作之后,梁远就直觉的感觉到,大型航空营运企业和大型飞机制造企业同航空发动机制造应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当梁远委托张建新和祁连山从欧美收集了罗罗、通用、普惠、以及戴姆勒奔驰旗下的等大型动力企业的公开资料中,惊喜的发现as这个挂着通用名头的商业服务公司时,梁远为自己的直觉找到了最为可靠的答案。

    as全称是apaaansrs,按照共和国的惯例,称之为通用航空金融服务公司更为恰当一些,as的主营业务就是租赁各种型号的飞机及相关航空设备的企业,当梁远看到as所拥有的大型客机机队规模就超过了1300架,服务于200家以上的航空公司,是这个星球上最大的飞机租赁企业时,梁远终于搞明白了航空产业的生态链,也弄清楚了自己未来所面临的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怪物。

    相对于建立百年,支撑起美利坚脊梁的通用集团,后世冒起的微软、苹果真的好似玩具一般,丢掉微软、苹果之类的企业美利坚无伤大雅,若是丢掉通用美国的国力至少会下降两成。

    在航空发动机占飞机制造总成本的30%左右情况下,看似巨无霸一般的波音公司,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通用手下一个大号的打工仔而已,在后世垄断了大涵道比航空发动机的通用、普惠、罗罗三大航空动力企业中,通用处于无可争辩的霸主地主绝非无因。

    直面这种俯视整个产业链的巨无霸,摆在梁远眼前的只有建立与其一样的产业结构这一条路可走,否则无论来自产业上游或是下游,哪怕只是一个及其微小的弱点被对手抓住,都有被其置于死地的可能。

    幸好没人知道,自己身后的共和国会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变成驱动整个星球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若是没有这个无比坚实的后盾,打死梁远也不会在通用这种已经建立了统治地位的领域进行直面竞争,现在勾搭些美国本土资本家掐死还算弱小的微软,和那个找不着调的苹果,怎么看都比直面通用轻松得多。

    梁远决定彻底模仿通用的企业构架之后,就把力都放在了飞机上,自己除了目光深远这个优势之外,所谓的垄断经营在共和国更是空气一样的言语,梁远可以肆无忌惮的直接打造相关企业链。而不用像美国企业一般。要花费大量的心思去应付那些恼人的**检察官。

    整个十一月份,梁远本就没闲着,虽然名义上是天天陪着两只萝莉一起上学下课,不过书包里背的可全部是同课堂无关的东西。英、法、德、意等传统工业国家的航空制造、营运等企业资料装满了梁远的书包。厚厚的英文原版简氏航空飞行器年鉴已经被梁远翻出了毛边。

    梁远极力回忆着后世在全球航空领域有着优势地位的飞机制造企业。相对于耳熟能详的空客、波音来说,此时的梁远连巨人脚下的蝼蚁都不如,用尘埃来形容或许能更恰当一些。

    当梁远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翻遍了八十年年代,民用航空器制造领域几乎所有的公开资料之后,对比着前世在自己记忆中印象深刻的某些机型,梁远惊喜的发现虽然大型干线客机的市场经过血洗般的竞争之后,暂时维持着空客、波音、麦道三家鼎力的僵持局面,但在支线客机上却存在着一片巨大的发展空间。

    同大型干线客机上,连洛克希德这种实力的企业,都只能头破血流悲惨退出的局面不同,八十年代的支线客机市场还处于一片荒芜之中,此时的国际政治仍然处于冷战的巨大影笼罩之下,传统的航空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在所有商业调查机构的眼中,未来的航空客机只能像着大,更大,比更大还大的方向发展着。

    没人会想到那个如钢铁般坚硬的红色帝国,会在短短的三年后摧枯拉朽的零散星落。冷战过后,而随着全球资源从战争的对峙中抽身,投入到民生、电子、新经济等的各个领域,以共和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步入了飞速发展的新时代,而对机场起降条件要求不高的支线客机,更是产生了极大的需求。

    此时日后支线客机的两强加拿大庞巴迪,和巴西航空工业公司都处于高速发展的前夜,庞巴迪还没有把兼并的触角伸向欧洲大陆,老实的窝在加拿大,未来叱咤风云的r系列支线客机还停留在图纸上,而奠定了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崛起基石的b120型螺旋桨客机才下线三年。

    湛蓝的苍穹上暂时还给共和国留下了一抹无主微光,面对这种局势,虽说梁远本没有接触过飞行器制造工业,但这种和自己老娘所从事工作紧密关联的行业,还有着如此难得的机遇,梁远实在是不舍得放手的。

    终究的留下点什么,总不能在世纪之交时,依旧在共和国的天空上,坐着那些上一世就早已烂熟的飞机跑来跑去,就算失败了也不至于养活不起某人,某天中午,梁远看着眼前大眼弯弯,笑容满面的红颜,决定去走那条最为艰苦的道路。
1...171172173174175...5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