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还以为宁叔会跟着14机队回北平呢。”梁远连忙转移了话题。
“你突然决定把东太平洋公司和伊朗之间的所有业务都交给你二伯那边。谁知道你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宁雷边说边走进房间,祁连山也跟着走了进来。
梁远看着有些心虚的宁婉嘉,拿着杯子给自己老爹和祁连山分别倒水,先腆着脸说了句嘉嘉帮我弄杯咖啡,然后才对宁雷说道:“宁叔,当初我就和宁姨说过,早晚会补偿宁二伯那边的,这回把所有的渠道都交给宁二伯,也算是吃水不忘打井人嘛。”
“小远,搁半年前。宁姨肯定信你。现在么…。”唐婉笑吟吟的说道。
梁远笑了笑抓了抓头发说道:“还是宁姨了解我,我去年答应宁叔的事情已经办完了,12架14战斗机一架不少,现在格鲁门公司既然提出下一批次涨价。我这小胳膊小腿的可担不起这种惊吓了。”
宁雷在南沙两仗打完。格鲁门公司在全球的军火市场上一时风头无两。原本有心进口15战斗机的国家防长纷纷赴格鲁门的长岛基地考察,日本媒体甚至把前些年格鲁门和麦道竞标日本自卫队空军飞机的过程又翻了出来,质疑当初防卫长官的选择。试图找到丑闻的痕迹。
在宁雷这种足以载入世界军事史册战绩的刺激之下,伊朗下了一个接近三亿美元的大单,直接让黑心的梁远赚了个盆满钵盈,转眼就凑够了购买合同里约定的第二批次旧机的价钱。
随着共和国双子群礁南子岛上的简易机场投入使用,共和国自产的歼七战斗机,出现在了越南在南海的指挥中心,非法占领的共和国领土南威岛上空。
枪顶在了脑门上,被打得魂飞魄散的越南人收起原本的嚣张气焰,派出国家副总理为代表的谈判队伍赴京,打算部分接受战前共和国提出的意见希望南海地区恢复和平、保持现状。
当梁远从唐婉口中得知消息倒是气乐了,现在知道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了,早干什么去了,听唐婉的语气,面对大胜高层也是打算点到为止,只要越南能履行共和国战前提出的永暑礁以北归我,以南暂时搁置争议并如期从景宏岛、鸿麻岛及非法占领的岛礁上撤军,共和国暂时没有把越南人彻底赶出南海的意图。
对于高层这种决定梁远只能叹口气了事,南海问题上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人事,剩下的部分已经不是自己可以伸手的事情了。
仔细想想南沙弄成这种局面也算是好坏半参,若是把南沙所有势力都清理出去,苏联倒台之后共和国最为脆弱的那段日子,美国肯定不会放任共和国控制南海,至于借口,连大使馆都能误炸的国家还能愁借口,与其受辱还不如留个尾巴,面对狗腿子还能轻松些。
在14战斗机彻底的体现了价值之后,共和国已经决定要把14战斗机补成一个标准飞行团,当祁连山提出继续购买14战斗机之后,资本家的尿果然表露了出来,格鲁门毫不客气的提出,原本的合同已经执行完了,打算继续购买可以价格得重新谈过。
当祁连山和梁远说完详细情况之后,面对中美明年就离婚的现实,正琢磨着下盘大棋的梁远,哪有心思和斯普雷维尔这种老狐狸斗智斗力,当时就决定把这个烫手山芋丢回组织手里,这种事情谈好了是应该的,谈不好肯定落得一身埋怨,最起码耽误了无数人考察的路子。
梁远索彻底的从地下军火贸易里抽身而出,挥了挥衣袖没带走一张美金,也算是知情知趣的给上边丢个媚眼,毕竟那盘谋划中的大棋离开组织的支持,梁远是万万玩不转的。
“宁叔不是说过,肯定不会让老实人吃亏么,宁叔向来一言九鼎,我琢磨着还不如交上去算了,我这种和平主义者真不太忍心折腾军火的。”梁远先无耻的给自己立块牌坊,又拿话挤兑宁雷。
宁雷果然被梁远气乐了,笑骂道:“幸好你宁姨把事情办妥了,要不宁叔可没脸在这继续坐着了。”
随着东太平洋公司交上去的,是本详详细细的帐目,每笔同伊朗的交易记录都是有据可查,买完第二批14战斗机之后,东太平洋公司余下的利润已然不多,梁远既然已经打通了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的纺织品渠道,这种见不得光的钱梁远索放弃掉,就当帮着中央建立了一个直属部门,这样独木难支的会中航技妥协得更快,那份独立的航空产品进出口权利,对于梁远谋划中的事情至关重要。
更别说这个衙门直接回到了宁涛手里,肥水也算是没落到外人的田里。
“宁姨,什么好事快和我说说,我就知道宁姨来香港肯定不是看大白鲨来的。”梁远笑着说道。
唐婉瞪了梁远一眼,才笑吟吟的说道:“空军下属的金城集团和海军下属的通达集团连同中国航空总公司一家掏了4000万,共同出资12个亿组建了中国民用航空进出口集团,现在还少个大股东,小远有没有兴趣参合一下。”
ps:一盘大棋,把自己都下的迷糊了,出了个**在整理思路来着,嘿嘿
( 工业之动力帝国 p:///3/3049/ )
第157章 mpc75
&;=&;b&;&;
14战斗机的大修线梁远花了3000万美元,按共和国目前的官方汇率大约在亿左右,现在唐婉说官方出资个亿,算是给予了梁远海外侨胞的最优等待遇——股份上可以不用搞49%那套,而是一半对一半。
anannasr 梁远先是哭笑不得的琢磨了一下自己的新地位,转念就发现了补上这1%的好处,若是没有获得平等地位,将来一纸行政命令下来,从法理上说无论搓圆搓扁梁远只能忍着,有了平等地位之后,只要宁雷仕途无碍,梁远完全有底气无视各种不符合自己心意的东西。
毕竟梁远打算谋划的事情,将会深刻的影响到共和国航空产业的命脉,而航空产业的兴旺与否甚至和国运息息相关,想想后世大型运输机、大型客机诞生过程中的种种博弈,若是没有独立的地位光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就足够梁远头痛了。
“看起来和包玉刚、李嘉诚一个待遇了呢,压力好大啊。”梁远随口说道。
“比较独立的航空商品进出口权也算是有了,和宁姨说说你的打算吧,我听你妈妈说,小远打算下很大很大的一盘棋。”唐婉带着笑意问道。
“宁姨,我把14战斗机的大修线注入到这个民用航空进出口集团之后,股份是对半分吧?”梁远先确认一下自己猜测。
“恩,14的大修线注入之后,算是新公司的资产,到时候空军、海军、中航三家会抽调出部分干人员组成独立的子公司,负责营运整条大修线,为国家营运的飞机提供日常维护。”唐婉简单的补充了一下新集团的第一笔业务。
唐婉说完。宁雷在边上补充说道:“小远,国家对你还是很放心的,你说的把14战斗机大修线置换出去的提议都没有用到,而是留在了新集团的内部,也算是默许你进入航空业了。”
“拉倒吧。宁叔和我爸一个样子,总是帮着外人坑自家人的。”梁远撇着嘴巴说道。
听到梁远这么说,宁雷有些尴尬的打了个哈哈,唐婉格格的笑着说道:“宁雷,在商业上,你和老梁大哥那水准就是捆一起也不是小远的对手的。就别替上边掩饰了。”
高层把14战斗机的大修线就地留在进出口公司,纯属是看上整个集团账上亿的现金了,若是向梁远提议那般,用资金把大修线置换出去,共和国不仅还要向新公司注资1个多亿,大修线本身的运行维护也是个不小的资金黑洞。
与其两头花钱还不如直接丢进新公司。反正梁远是光杆司令一个,在航空产业半点基础皆无,充其量也是个比较nb的央企老总罢了,若是真涉及到国防什么的,肯定是半点浪花都翻不起来的,梁远若真能依靠一己之力使新集团保持盈利,对于缺钱的军方和中航总都是一件大好事。
至于战斗机大修线被扣上民用的帽子。对于未来修复了某型特种平顶科研船的共和国来说本是毫无压力。
“宁姨总是站在正义的立场上的。”梁远先拍了句马屁
“算上去年的联合航空,我也是两家企业的董事长了,搁在体制内部应该是个什么级别了,宁姨?”梁远不着调的问道。
“还用问,你爸那边3000职工,去年完成了2亿多的客、货运收入,小远这两家企业职工人数也少不了的,随便弄几架飞机进来,过手资金就比你爸那边多上二、三倍,负责人最起码也是处级干部了。”唐婉连想都没想。直接找了个现成的例子。
“我就说小远要比你和老梁大哥有出息的多,宁雷你要是现在转业了,搞不好还真和小远一个级别呢。”唐婉大笑着说道。
“级别有什么用,能不能做实事才是最重要的,小远。你又把话题带歪了。”宁雷生怕梁远形成什么不良想法,赶紧补充着思想教育。
“你这个小混蛋果然是半点都信不得,到现在还没回答宁姨的问题,可不许用刘文岳当幌子,赶紧和宁姨说说你的那盘大棋。”听着宁雷提醒,唐婉终于把话题扯回了原道。
梁远嘿嘿笑着抓了抓头发,说道:“宁姨,我把老祁喊来就是要和坦白的,老祁,你赶紧给我找个人选,出任这家新成立的集团总裁,手头若没合适的就去找大型猎头公司,国内背景的海归最好。”
目前梁远和海、空军的关系可不是一般的好,中航总就算不乐意也是孤掌难鸣,因此,新成立的中国民用航空进出口集团的总裁,肯定是归梁远安排的,当然不是自己人出任总裁中航总也没什么担心的,毕竟共和国所有和飞机相关的院所都是中航总的下属,在中航总眼里,这家新集团的总裁依旧是翻不出自家手心的。
“远大少,允许毛遂自荐不?”祁连山笑着说道:“当年进大型央企工作工作可是我多年的梦想。”
祁连山举家常驻香港,融入港台本地文化到是飞快,连日常对梁远的称呼都随着刘文岳等人去了。
“老祁,你都被最高领导人接见了,正举着爱国华侨的牌子呢,忽然被政府收编了,海外还不得造反了,搞不好改革就功亏一篑了”梁远大笑着说道。
唐婉自动过滤了梁远的胡言乱语,微一凝神,有些惊讶的说道:“小远,祁总不在新公司任职么?”
随着梁远把伊朗走私14战斗机零部件的业务上交,香港这边除了快成壳子香港远嘉,就剩下联合信托了,不过联合信托的业务全在深圳,香港这边大猫小猫三两个,本用不上祁连山坐镇。
唐婉一直以为梁远要把祁连山弄进新成立的集团,以祁连山在国内的经历来说,应付新集团里的体制内人士,简直是在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老祁还有别的工作要做呢,现在进出口公司的事情已经定了,14的大修线我也上交了,中航技手里的那个p75项目我可以考虑接过来了,宁姨,中航技有什么建议没有?”梁远随口说道
房间里的人都没在意,只有大半心思都在梁远身上的宁婉嘉,敏感的注意到了梁远看似随意的声音里居然带着一丝微不可察的颤抖。
看起来有小远十分在意的东西呢,不过是什么呢,宁婉嘉有些纳闷的想着。
“宁姨前些天细问了一下,p—75项目是西德bb公司在85年立项的,在86年通过外交渠道找到航空部的国际合作司,邀请我们共同开发这款支线客机,当时bb给出的研发预算大约在12—13亿美元之间,预计在90年开始建造首个零件,94年首飞,95年交付预定用户,而研发费用则建议中德各出一半……。”唐婉说到这里就住口不说了,只是笑吟吟的看着梁远。
对于梁远来说,通过这么多天找资料,加上回忆着前世的记忆早已对p—75计划公开的资料烂熟于,看到唐婉笑吟吟的看着自己,就知道唐婉和自己老娘一样,开口打击是最糟糕的选择,而是希望自己能充分认识到接手p—75计划的难度。
哪怕是算上今年,在六年的时间里投入6亿多美元,进入一个极度陌生的高科技领域,若不是梁远在去年逆天般的搞回来了12架14战斗机,唐婉早就打电话通知李远玲带着梁远去看病了。
“研发费用好高啊。”梁远点着头,附和着说道。
唐婉无可奈何的瞪了梁远一眼,继续说道:“中航技负责p—75项目的员工,在联邦德国能有70多人,大部分都是西飞支援的,由于现在p—75项目的归属,是吴淞麦道组装项目下边的子项目,所有的经费都是麦道项目出,吴淞那边的意见很大,因此只要小远肯接手,吴淞那边肯定会无条件配合放人。”
听着唐婉把整个项目内情掰得明明白白,梁远感叹着p—75项目夭折可以说是注定的,唐婉短短这几句话,已经把共和国大型客机的干支之争,东西之争讲了个通透,对于此时的吴淞飞机制造厂来说,目前搭便车的西飞格外的惹人讨厌,本就是在自家兜里抢钱。
“技术人员,我想不算大问题,假如小远能容忍目前p—75部分项目员工在西飞停薪挂职,我想整个团队都跳过来的可能极大,毕竟在常驻国外工作可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很少有人会主动放弃的。”
唐婉端起手边的水杯喝了一口继续说道:“宁姨简单估算了一下,哪怕是p—75项目花掉了12亿美元的研发费用,小远想要接手的话也需要6个亿,而且以目前的情况来说,国内能接这种新型客机生产的企业本没有,就算客机顺利开发出来,小远必须自己建厂。”
“宁姨在航空部找熟人打听了一下,修建一条类似于p—75这种先进客机的总装线,投资至少需要7到8亿美元,算上研发费用小远最少得准备15亿美元,宁姨到是很好奇,这些问题小远都打算怎么解决,希望小远所说的下盘大棋真不是指的这个。”唐婉笑吟吟的说道。
( 工业之动力帝国 p:///3/3049/ )
第158章 齐奥塞斯库的墙角
&;=&;b&;&;
“15亿美元啊。
anannasr”梁远低声重复了一句。
虽说梁远对p75项目的心知肚明,但只是记得重要节点,把握住大方向上的事情,比如不久之后p75将放弃原定的浆扇发动机,改回喷气式涡扇发动机,在没看到详细的发展计划书之前,像唐婉说的这种确的投资数额梁远确是不太n的。
按共和国现在的币值计算就是60个亿,等到几年后人民币大幅贬值,整个计划投资将高达百亿元,想想后世总理的大型客机基金就没少过100亿人民币,这个数字还是十分靠谱的。
目前共和国正在吴淞组装的麦道82及其后续的麦道90项目,累计投资也差不多是这个数额,而共和国八十年代的经济实力,是绝对没法支撑起两个大型民用客机发展计划的。
p75项目只是西飞挣扎求存时抓住的一稻草罢了,若无梁远介入,以共和国官场保守的做事风格来说,将数十亿巨资投入到一款全新研制的客机当中,这种风险无论哪个官员都不敢担负的。
而n组装麦道82进而获得麦道90的技术授权,怎么看都比研发p75稳妥的多,更重要的是当时约定吴淞生产的麦道客机可以返销美国,共和国相当于干来料加工,既能赚钱还能获得技术,生产的还是大型干线客机,无论哪一点都比联邦德国的那个联合开发靠谱。
可惜。没人知道十年后,庞大的麦道公司烟消云散,打算搭便车的共和国被狠狠的坑了一回,炒股炒成了股东,当初花了六、七亿美元买来的麦道客机物料彻底砸在手里,基本处于半废弃状态。
更悲惨的是从1985年以来,共和国在大型干线客机上的努力全部付诸于流水,十五年的光足够年富力强的中年人步入老龄。
不过并购了麦道的波音宣布,彻底停止研发原麦道系列客机之后,共和国依旧没停下发展大型客机的步伐。时间进入新世纪。当时领导着共和国航空产业的中航工业公司,以倾国之力搞出了ar21支线客机,并于2008年首飞,直到梁远穿前仍在进行适航取证阶段。
对于大型客机项目原来说。大量的技术人员。大量的资金。大量的时间,这三者只是前提,更重要的是客机开发出来之后。市场的认可才是决定命脉的,以波音在客机领域的强势,类似于音速巡航者或是737600,这种不被市场买账的机型照样夭折或是业绩惨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