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工业之动力帝国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滿楼红袖招
“内容有点长,需要解释上很长时间。”
沉默了一小会,梁远缓缓开口。
“严格的说,这种技术无法直接作用于任何领域任何行业,但这种技术对任何行业都能起到激励作用,这种技术的针对主体是复杂的思想和人心。”
2012年,梁远翻越位面之墙以前,在混单片机论坛时被论坛大佬安利过划时代的区块链技术以及配套产生的电子货币。
出于好奇某人曾经用家里的电脑在网络上挖过比特币,当时能有五六个的样子,然后,某人就翻车了,无缘于这个全球经济界百年难遇的巨大风口或是骗局。
虽然梁远没经历过比特币的价格飞上天,但在论坛技术大佬的安利之下,对诞生比特币的区块链技术极为了解。
实际上比特币的诞生,就是一位天才程序员对人类现行经济制度的一次无情嘲讽,比特币的本身其实没有任何价值可言,真正有价值的在于建立比特币技术基础的区块链技术,或者更为准确的翻译应该叫做通证技术。
区块链技术才是各国政府真正关心看重的技术革命,藏在区块链技术背后,驱动区块链技术运作的逻辑思想,足以颠覆目前人类社会已经延续了数百年的生产关系,不论怎么形容都不为过。
无论比特币、以太币、火币、五行币还是后续已经泛滥成灾的各种马勒戈壁,不过是区块链技术某种展示方式的样本而已,除了提供一部分人收取另一部分人智商税和赌博暴富的机会,没有任何其他的实际价值。
实际上在八十年代末期,区块链的框架技术本身就已经成熟,只是限于电脑数量与运算能力无法大规模的普及应用而已。
比特币的发明者中本聪虽然同时创造了比特币和区块链的概念,但是数字货币、加密和区块的概念于学术领域,早在九十年代初期就被大卫·乔姆,斯图尔特·哈勃、史葛·斯托耐塔以及共和国密码学家来学嘉等人陆续发明完善。
中本聪的主要贡献在于放弃了中心化构架,使用tor和pgp加密,融合了工作量证明和数字时间戳,进而形成了比特币本身任何人都无法篡改投入与产出的共识机制。
而在维系人类社会运行的现实经济中,无法篡改的共识机制恰恰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最简单和明显的例子,就是充当了几千年交易等价物,直到现代社会依然具有原始货币属性的黄金。
在人类社会里,人类关于黄金的共识机制在于虽然科技获得了极大的进步,但地球上的黄金总量依旧稀少,在大众都接受的某个数值的上限下方恒定,而黄金本身又非常的难以伪造,这几点因素结合才造就了黄金充当几千年人类社会原始货币的不朽神话,假如某一天外太空直接掉下来一大堆黄金陨石雨,黄金这种货币传奇分分钟钟就会破产。
更坑的是,指导人类社会经济运行的两本无上巨作——和,一本讲述的是身为资产阶级应该如何有效的统治与剥削韭菜,另一本讲述的是身为韭菜应该如何弄清少数统治精英的真实嘴脸,进而弄死那帮生儿子没**王八蛋。
这两本书虽然难得的一致产生了共识机制,认为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唯一手段,提高生产效率是发展生产力的唯一标准,但对如何提高生产力几乎都是只字不提,而是专注于如何分配现有财富。
换句话说,这两本书虽然被扣上过无数伟大之类的名头,但其本质无非是教人如何分蛋糕与抢蛋糕,至于如何做个更大更好的蛋糕,呵呵~~。
人类人性中的天性自私和比较经济理论的结合,直接造就了人类社会的分工合作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
全人类共识机制所产生的一般等价物——货币,和更适合货币发挥能力的市场经济都是人类最有创意的发明。
和这两本书在近代和现代社会的先后盛行,直接导致了现代人类社会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充满了无法想象的尔虞我诈,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生产力发展相当一部分被日益增加的交易成本所吞噬,大大增加了人类社会的内耗,使得人类这种生物本来就不怎么长的寿命,在种种抢夺与诈骗中毫无意义的消耗掉了。
整个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升,则完全有赖于各种天才的灵光一现。
区块链技术中所包含的去中心化以及密码技术,为不可篡改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去中心化以及不可篡改如果引入到现实经济运行中,意味着大大提升了不劳而获、巧取豪夺的难度,大大降低了不劳而获、巧取豪夺的次数,工作量证明和数字时间戳的引入则是对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最大嘉奖。
区块链技术或者叫做通证经济,恰好就是这么一种基于互联网,针对人性中的种种欺诈与抢夺所产生的现代电子技术。





工业之动力帝国 第165章 我是梁日天 (三十三)
华夏民间有句大白话,叫做世间事不如意十有七八。
梁远也没想到说了大半天区块链技术,最终会拐到苏维埃计划委员会那边去,大佬和顶尖大佬明显对某人所言的那份可以在电脑上显示的经济实时动态分析十分向往。
不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想实验某人言语中所描述的一切,港基集电的芯片至少得迭代五次以上。
讲完区块链技术的种种,这次见面与谈话也到了尾声,虽然其间的故事百转千折从地球到火星最后又歪到共产主义,但某人上交的这份答卷还算及格。
本着搂草打兔子的心态,某人最后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
“呃~,可不可以提个小要求~?”
梁远人畜无害的一笑,带着少年人特有的羞涩,小声问道。
“哦!可以啊,小梁同学说说看~。”
顶尖大佬心情不错,笑眯眯的回了一句。
“远嘉能不能和沈城科委合办一份报纸,用来反映新时代科技人员的风貌。”
某人的小尾巴试探的伸出了一小段。
“呵呵,除了技术人员的新风貌,小梁同学是打算刊登先声呢还是评论承诺?”
小尾巴被顶尖大佬一脚踩住。
半点没假的,梁远的汗刷的下来了,坑爹的联合光子居然在这时候爆炸了。
顶尖大佬饶有兴致的盯着梁远渐渐发红的脸皮看了一会,又继续开口。
“不过,看在无动力外骨骼的份上,也不是不可以。”
顶尖大佬的语气峰回路转。
“哪怕是顶尖天才,学习社会科学也需要不菲的人生经验,小梁同学一定要记住接地气这三个字,半个世纪之前,大部分中国人民的思维还处于帝王将相的封建时代,共产主义可不是靠跑步就能建成的。”
“相比高端的探索火星移民,我更希望远嘉能切实解决无动力外骨骼的量产问题。”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希望小梁同学未来在做决策之前多想一想,共和国的主体人民是八亿或更多的农民,如何带领大家一起过好日子,才是改革的最终目的。”
顶尖大佬一击致命,直指远嘉社会责任的瘸腿之处。
某人虽然两世为人,但客观的说梁远这两辈子在生活上都没遭过什么罪,上个位面某人年幼时虽然父母事业双双不顺,但无论如何家庭收入都和那种仅能糊口的贫穷不挨边,这货如果放在解放前,那是妥妥的小资产阶级份子。
所谓世界观的定型和人生经历有着极大的关系,梁远虽然知道此时的共和国有无数人民挣扎在糊口的生存线上,但没有切肤之痛,远嘉对这方面的投入只能用按部就班来形容。
比如去年梁远为了丰富两个丫头的世界观而决定建立的扶贫性质基金会,直到上个月才开始正式运转。
比如以农业级别的无人机研发来说,远嘉f2数字芯片的运算能力,已经足够担负起主控的职责,而农业级别无人机在农药喷撒领域的效率,相对于人工操作几乎是指数级别的提升,如果在算上只有人工喷洒三十分之一的用药量,对于农业生产来说近乎是颠覆级别的技术。
然而,由于共和国农业人口悲催的人均收入,直接导致了高端农业机械几乎无利可图,对农业生产的艰难性没有深刻认知的梁远,下意识的忽略掉了远嘉向农业无人机这个方向上的研发可能。
事实上,在某人偷渡位面之墙以前,农业无人机的研发与实际应用也是一直被政府所主导的资金死磕,其间所涉及的高精度卫星定位、遥感遥测技术绝对不是普通商业公司能玩得转的,某人翻越位面之墙以后的未来,农业无人机已经成规模的应用到了共和国的现代农业生产之中。
顶尖大佬对远嘉构架,创始人,营运团队的分析早就做过无数,梁远本性里所映射出来的东西压根瞒不过人。
对于一般人或者普通企业家来说,由于自身经历不足所导致的某些方面认识不深刻完全算不得什么,但对目前领导着已经渐渐成型的远嘉特别是港基集电的某人来说,梁远的意志是真能给一个行业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
顶尖大佬十分正式的和梁远提起这种事,某种程度上也是给某人上了一节如何提升战略眼光,进而保证远嘉和谐在共和国扩张发展的高端课。
相比翻越位面之墙以前,梁远这几年的政治嗅觉是真的锻炼出来了,听顶尖大佬这么一说,梁远完全理解了大佬这番话背后的含义。
和共和国的国家利益捆在一块只能保证远嘉的正常扩张与存在,但如果远嘉能引领全国人民共同富裕,则会受到国家的大力扶植。
最明显的例子,顶尖大佬毫不犹豫的在无动力外骨骼项目上投入了近千亿级别的资金,如果梁远控制不住自身对金钱的欲望,隐蔽的主导这笔资金完全可以做到。
对比之下,极力向保卫国家利益铁拳靠拢的一千所,除了规避许许多多的框框之外,几乎全凭远嘉自身的努力和资金支撑。
梁远的节操早就处于海平面以下了,既然明白了顶尖大佬没明说的意思,自然在第一时间走起马~~,呃,谀文。
虽然某人没下过大田,不过思路已通的梁远直接搬照了无动力外骨骼的路子,先承认自己眼界不宽、觉悟不高,然后直接把农业级别无人机这个概念翻了出来,算是报答顶尖大佬应允土星传媒进入国内的媒体行业。
顶尖大佬对一切能提升农民生产力的技术都有着极强的兴趣,认真的听梁远讲完,觉得眼前这个少年真是有趣到了十分。
有少年人惯有的小毛病,有底线有责任感,人不坏也不傲慢,富有同情心,最有意思的是稍微敲一下就有很吓人的好东西出来。
“看来远嘉的实验室藏着许多的好东西嘛,不要吝啬,像这种农业无人机这种技术多多益善,无论是缺钱还是缺人打个报告上来即可。”
顶尖大佬笑眯眯的盯着梁远看了又看,琢磨着是不是再敲一下,看看还能不能继续得到吓人的好东西。




工业之动力帝国 第166章 我是梁日天 (三十四)
土星传媒进入共和国的目的已经达到,梁远发觉顶尖大佬跃跃欲试的神色也顾不得继续套近乎了,单单今天应下来的这一大堆事情就足够远嘉忙活好多年了,再加码就算翻墙来的也一样扛不住。
在这个年代,如果上纲上线的从本质论起,某人和顶尖大佬所代表的几乎是格格不入,除掉目前看起来科幻色彩很浓的弱人工智能,摆在眼前的外骨骼研发也是上千亿的大项目,两人都需要对各自的体系进行深入而详细的沟通与资源调配。
总不能让大佬们挪地方,梁远和顶尖大佬心照不宣的结束了话题,然后,梁远和房间里的所有人道别,带着两个丫头离开了房间。
本来唐婉也打算跟着两个丫头一起离开,倒是顶尖大佬发言说不用,让唐婉继续安心客串秘书。
目送梁远和两个丫头出了门,顶尖大佬清咳了一声,慢悠悠的说道:“都说说感想,不做记录。”
说什么,满屋子的大佬对远嘉都属于刚知情,还处于被震撼的后遗症之中。
梁远讲了这么多,除了有点不着调的去火星,其他的几乎都和共和国的国策相关,以房间里众人谨言慎行的性子,这么点时间思考就对国策发表看法几乎就是信口开河的代名词。
屋里没人接茬,顶尖大佬转头对着唐铮说道:“琼海特区那边遇到了一点发展上的困难,有没有信心去当领头羊。”
饶是数十年的宦海生涯,唐铮听大佬如此说思绪也短短的磕绊了一下。
琼海在八十年代已经建省,省内经济糟糕不糟糕先另说,当家人的级别可是半点不打折的封疆大吏,妥妥的省部大员,大佬一句话唐铮仕途上最难的一个卡子眼看着就成了平地。
说起来琼海特区也是够惨的,早在琼海建省时,定下的发展调子可以说是相当的高,琼海是共和国唯一一个实打实的省级经济特区,琼海特区树立的中远期竞争对手是4v、韩国、新加坡,甚至还考虑过建设国际自由港。
然鹅,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简直大得堪比未来时代的“照骗”美颜,压根无法直视。
比如20世纪共和国最大的汽车走私,20世纪共和国最大的房地产泡沫,共和国立国以来第一次国有银行破产等等等等,靠拢市场经济过程中所爆出来的负面只有中央想不到的,几乎没有琼海干不出来的。
眼下,琼海特区由于浦洋港的土地问题正在被全国人大吊起来喷,什么卖国贼、租界之类的大帽子被扣了无数,领导班子可以说是步履维艰。
隐蔽的做了个深呼吸,经过某人这个事件洗礼,唐铮心里明镜似的知道,顶尖大佬启用自己去料理琼海那个乱摊子就是打算更好的利用远嘉的经济影响力。
远嘉这玩意已经进化成了妥妥的财团,既没办法一棍子打死,又不能由着某人的性子在国内折腾,还不如把某人的影响力集中到共和国的第二大岛上,看看到底能产生什么化学反应。
起码摆在眼皮子底下的现成好处,被全国人大追着喷的浦洋土地租借问题一旦远嘉介入也就不是什么问题了,捐了f14战斗机的祁连山,目前是全国最著名的爱国华侨,和日本人接手浦洋港完全是两个概念。
“服从组织安排。”
唐铮先表态,然后只提了个关于人才支援方面的条件,绝口不提目前琼海特区堪称贫困的经济数据,算是隐蔽的表达了自己明白,解决琼海的经济困境得去远嘉拉投资。
“明天通知组织部,调任唐铮出任琼海省第一书记。”
顶尖大佬示意唐婉把这事记录下来,直接敲定了唐铮未来的去向。
唐婉点头,提笔在纸上刷刷的写了一篇短公文。
顶尖大佬和闫鸿基又讨论了一会筹备中的浦东新区,等唐婉写完关于唐铮调令的短公文,又把话题转移到了远嘉身上。
“三年时间从无到有的建立了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差不多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远嘉的一切,唐家丫头知道的详细,时间还早,今天给大家讲讲课,说说远嘉崛起的全过程。”
顶尖大佬这个提议获得了所有人都赞同,房间里的所以大佬都对远嘉谜一般的崛起好奇到了极点,哪怕对远嘉了解甚为详细的顶尖大佬,也多是从文件资料上了解远嘉,和真实的远嘉隔了一层看不清的膜。
唐婉爽快的应了下来,稍微沉思了一会构思讲诉话题的重点和框架,开始从远嘉创立的起始——那两头很贵的玩具熊讲起。
先把大佬群体继续讨论某人以及某人所带来的种种现象放在一边,梁远和两个丫头直上酒店顶楼。
远嘉的高管群体离开楼下的会议室之后,都去了顶楼的露天花园餐厅。
和平饭店的顶楼露天餐厅也算是极具历史特色,比如在空一格时代,风靡影坛的阮玲玉、lp等许多小姐姐都喜欢在和平饭店的顶楼体验生活,同时这地更是无数民国大少、交际花、世家名媛、风流才子擦出各类火花,发出各种电力的地方,算是民国顶级的约啪圣地。
梁远和两个丫头踩着不算宽的木质楼梯刚刚转过缓步台,就听到纽壁坚和林建的声音从楼梯的出口处传来。
“林,大少去火星该不会是认真的吧?”
“应该是认真的。”
林建停顿了一下,才继续。
“有些事情,京城和伦敦不同,在伦敦,大少的言论可以当做哗众取宠或者是某种广告,当然大少的本意去火星也是广告,不过在国内,承诺一旦做出肯定会有真正的资金、人力等资源的大量投入。”
“我的天,我完全想象不出大少口中的生态圈娱乐化究竟会如何运作。”
“哈哈,想不出才是正常的,比如我就想不出大少所言的,电子游戏竞技会有和足球运动相似的世界杯。”
两人说话间,梁远和两个丫头从楼梯中转了出来。
“火星太远,电子游戏竞技倒是近在眼前,最晚月底宠物精灵就会进入日本市场预热,到时候就知道电子竞技有没有可能出现世界杯这种活动了。”
梁远人未露面,声音先从楼梯出口处传了出来。




工业之动力帝国 第167章 我是梁日天 (三十五)

“大少过来了。”
“先打住,这事儿有空再聊,先听大少的。”
听到梁远的声音,远嘉高管们不约而同的停止了原本的话题,纷纷注目于楼梯入口。
本来嘛,这次远嘉大会议成员集体出差来沪,执行的只是一个讨论了无数次的开分基地问题。
相对于远嘉早期n多某人拍脑袋的决策来说,这次行动可以说预案做了无数,无论沪城市政府给出什么合作方式甚至彻底拒绝,高管们几乎都有现成的对应可以参考,以远嘉高管的个人素质来说,这趟工作完全算得上轻轻松松。
当然,顺路去专注于泡妹子的大老板面前刷刷好感是远嘉高管的另外一个工作任务。
众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原本以为万全的计划彻底成了笑话,大老板这次抽风简直要命,地球已经搁不下某人了。
或许除了曾经的童年时代,在座的远嘉高管有一位算一位,很可能在其前半生里,都没考虑过所谓的火星问题。
现在,始作俑者终于出现了,也难怪众人难得的集体流露出一副少见多怪的样子。
梁远一露头,就发觉自己被行了注目礼,笑着说道:“远嘉的管理层就是和一般的公司不一样,明显还是有着理想情怀的嘛,前些天刘总又敲定了六亿美元的收入,都没见你们听说去火星这么激动。”
“大少,六亿美元虽多,但美金早就遍布了整个世界,除了六亿这个数目有点多,和去火星还能赚钱相比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么。”
宋晓薇笑吟吟的接过了梁远的话头,又对着两个丫头招手,示意靠着江边的一侧早就给三人留好了位置。
某人一边落座一边和自家高管来了一波商业互吹。
看梁远和两个丫头坐好,宋晓薇带着少许的好奇和期待问道:“大少,去火星有什么公司的核心机密没有,要是没有我旁听好不好?”
“小远说去火星这件事情的核心就是广告,需要广而告之的事情哪有什么机密可言,小薇姐姐好奇就旁听好了。”
宁婉嘉早就把梁远的心思摸了七八成,直接做了决定。
梁远也点头说道:“一会的议题和文华东方也有关系,晓薇姐留下正好。”
倒是两个丫头知道梁远晚饭压根就没吃好,和前几年远嘉开会时一样,宋晓薇和两个丫头客串服务员,围在冷餐台附近摆弄食物,其他人都集中精力听某人“胡说八道”或是展望未来。
环视了一圈看着天台上无人发言,梁远笑了笑说道:“自己的锅我自己背,我先说吧,这事儿虽然听起来吓人,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虽然知道远嘉不可能把主业转向星际航行,但听梁远如此说远嘉高管还是不由自主的松了口气。
对于远嘉高管来说,面对着这么一个闪耀着天才光环的大老板,是真猜不到这货的脑回路是如何思考问题的。
“我就说么,大少不会带着公司进入到真实的宇航领域。”
纽壁坚长出了口气,笑呵呵的对林建伸出了手。
很明显,这两位刚刚拿这个话题做由头打赌来着。
还没等林建愿赌服输,梁远摆了摆手说道:“先别急,我还没说完呢。”
屋顶平台上都是远嘉最核心的人员,梁远也没卖什么关子,直接掀开了谜底。
“去火星这件事主要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随着技术的进步,研究去火星的真实可行性,包括发射环绕轨道探测器或地面登陆车等现有技术支持的项目,这个部分主要由国家科学院承担,另一个是研究看起来去火星的可行性,这部分才是由远嘉关注的重点,费用出自远嘉的品牌营销经费。”
“国家科学院是技术的源头,远嘉下属的倾城互娱负责把技术衍生,务必包装得好玩好看,比如嘉嘉和菲菲提出来的生存种菜~”
“至于国家科学院火星项目的经费,除了国家拨款之外,主要由火炬项目负责~,项目前期调研时每年拿出几千万,差不多打滚花了。”
“整个计划虽然看起来吓人,目前需要真正向宇航方向投入的其实只有运载火箭一项而已~。”
“说起这个,苏总和数字实验室的卫工打个招呼,摩托罗拉不是在搞铱星计划么,看看摩托罗拉有没有海外发射的想法,发射成本绝对会让摩托罗拉觉得激动万分。”
“呃,运载火箭的来源我去想办法~,太空育种也总得现有火箭才成。”
梁远言语中条件反射般的补上了农业方面的知识,心里却把主意打到了刚刚夭折的df31项目上。
作为远程战略导弹,df31是肯定不能用了,但把推进部分改成低轨运载火箭这事还是可以的,反正铱星组网卫星的在轨高度都不高,df31的推进部分绝对具备改进的基础。
1...488489490491492...5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