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战国野心家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最后一个名

    用力戳了几次后,发现脑海中真的会出现各种奇幻的五颜六色的色彩。

    于是为了证明,他将力量加大了数分,经常如此,然后记录下自己所观察到的一切。

    结果某天用力大了,戳的太深……左眼碎了。

    碎了之后,他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人的眼睛不是一个类似于三棱镜的东西,而是另外的原因导致了世界是五彩斑斓的,至于是什么原因,暂时还没有结果,但却绝对否定了另一种可能。

    这件事出了之后,还导致庠序学堂下达了一条新规定——禁止为了探求天志的真理而自残。

    因为在此之前已经出现过数次可怕的、拿自己的命去探求所谓天志真理的情况,这一次戳眼睛事件不过是那个禁止自残规定的导火索。

    在此之前有人尝试了一下各种奇怪矿石的味道、记录下了服用之后等感觉,已然是死了好几个了。

    当然还留下了几本相当奇葩的笔记——譬如当年泗上淫祀事件中被适毒死的那些女巫男觋中用的磷,等到索卢参西行归来带回了大蒜之后,有人记录说磷中毒之后有一股大蒜味,怀疑大蒜中含磷很高云云。

    至于如何得出的结论,如何观察到的,那又是一番细思恐极的故事。

    这种在泗上之外看着过于奇葩、甚至于庠序之外都感觉过于奇葩的事,在庶君子等圈内的人看来再正常不过。

    莫说庶归田瞎了一只眼睛,就是这一次绘制山川地理图,也死了几个人,庶君子觉得弟弟能够活着回来就已经是万幸。

    觥筹交错间,一家人喝了许多酒。

    庶俘芈看着弟弟喝了许多酒仍旧清醒,笑道:“行啊,走的时候才会喝酒,现在酒量这么大”

    庶归田放下白瓷的酒杯,嘿然道:“在海上,我们少喝水多喝酒。酒能存的住,水却存不住。你不知道,南海那边出去用璆琳珠子换金子的商人,可是让番禺那里的甘蔗渣都变成了酒。”

    看着桌上的一盘儿冬日里的豆芽,庶归田指着那些豆芽道:“只要是上了岸,我是一口豆芽都不会吃的。”

    做父亲的便笑,母亲的手很灵巧地将那盘豆芽换了个位置,换上了一盘儿粉条儿炖鸡。

    又是几盏酒下肚,庶归田看着庶君子问道:“姐,我就一直想不明白,你们那地图是怎么画的我天天晚上看星星,从这边一路走了那么远,天上的星星全都差不多。月亮也是差不多。我们这也就能算出来纬度,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经度的”

    经纬此词,自然早有,泗上这些人也都习以为常并认为理所当然就该这么叫。

    《考工记》就言,九经九纬;《左传》又言,天地之经纬也。

    原本是指麻织品的经纬线,借而引申出南北左右道路,等到了泗上的宇宙观出现后便借用南北东西和经纬线之意。

    庶君子对于这一次参与绘制九州图一事极为自豪,可想了想又觉得和弟弟解释起来太过麻烦,只好道:“说了你也不懂。总之就是太岁星可以做天下最好的水漏计时之器。一天十二时辰,经度不同,时辰不同,故可算出。”

    “你看星星月亮的高度,便可知道此地此时是夜里几时几刻;看太岁星的月亮运转的位置,可知彭城此时是夜里几时几刻。略一算,自然知道此地经度几何。”

    说到这,她想到了一件事,看着一只眼带着眼罩的幼弟,叹了口气道:“可惜了。脚下的大地是圆的这件事,好像用不到非要绕着大地转一圈了。经度可测,越往北每度的距离越小。大地肯定不是平的,而是个球。”

    在场的几个人没有一个相信大地是平的,庶归田琢磨了一下,问道:“姐,你们那种测经度的手段,能用在船上吗”

    庶君子立刻摇头。

    “用不了。就算有望远镜,可太岁星的月亮太小,稍微颠簸便看不到,而且还要算呢,总是很麻烦的。不过要是靠岸在陆上,是能算出来的。”

    家人这才反应过来,连声问道:“你还要出海”

    庶归田理所当然地点点头道:“当然要。待天下归一之后,我可能要常去海上,打完仗了,总得生活。”

    母亲嘀咕道:“你现在的钱,也花不了了。”

    这种钱都是用命换来的,当初一起出海的人,只回来了三分之一,这还是做足了各种食物后勤上的各种准备。

    当然获利也多,不说日后庶归田所言的商会的二十分之一的那些人均分的股份,便是这一次五分之一的黄金归属他们平分,也是一笔巨额的财富。

    庶归田闻言嘁了一声道:“谁在意钱多钱少啊天下如此之大,将来史书上总要记上一笔,我庶归




第一百六十五章 功名险中求(下)
    庶俘芈拍着手道:“弟弟,咱们要的不是土地,而是金银铜矿。麻烦就麻烦在这。要是九州没有多余的寸土,那就简单了,移民至那皆有百亩田,一切好说。问题是九州还有的是土地,缺的是人口,是挖矿的人口。”

    “一个挖矿的人,得有三四个种地的,这还得是铁器牛耕普及的情况。现在他们还在用石头,挖抗总不能不吃不喝地挖啊。”

    “占据简单,你说的没错,三百人,利用部落之间的冲突,足以立足。当年我在高柳,也不是没见过这样的事。”

    “但问题就在于怎么把这些还在用石头器皿、公有土地一切归公的村社,让他们种植粮食,挖掘矿石,冶炼矿石,采集大木,营造船只……”

    如此一说,庶归田才觉得自己刚才想的过于简单了。

    他很羡慕那八百人破番禺的故事,觉得若是还在用石头刀耕火种都做不到的聚落,怕是三百人就足以再造一个南海。

    可听哥哥这么一说,才明白自己想的简单了,根本不是一样的情况。

    番禺那里,墨家当真是无往不利:数百人攻破城邑,枪决贵族,毁掉文字,祭祀阶层以有害民不食己力之罪名统统扔到甘蔗田砍甘蔗,解放奴隶、重分土地、取缔贵族封田的封建义务,以阶层斗争的手段几乎是瞬间就在那里站稳了脚跟。

    可真要是如哥哥所说,那里还没有邦国的概念,还是仿佛上古时候的原始民主议事制度,就算学会了一丁点刀耕火种的技术也是土地公有的情况下,在南海无往不利的阶层斗争在那里一点都用不上。

    挖矿得有粮食,得实现最基本的统治——哪怕是学当年泗上草创之时,强制各个村社必须出多少人去轮流挖矿,那也得当地人知道政权是什么意思才行,否则的话就算打不过,难不成不能跑反正原本就是茹毛饮血的生活,跑到山里一躲,能耐我何

    诸夏的移民那就更不用想,诸夏的土地极多,没开垦的地方有的是,泗上处处缺人,但凡没到不去就死的地步,谁能愿意主动往那跑

    庶归田皱眉道:“如此说,那里就不管了”

    庶俘芈摇头道:“管啊,肯定得管啊。之前……哦,对了,那时候你还在海上呢。之前确实是有过几次集思广益的会议,就在谈这件事。”

    “如果是长久打算,为了将来人口增加之后的生存所需的土地,那倒简单。缓缓图之,那里本就没有文字、连铜都不会用,日后便可作为诸夏九州之一也未可知。”

    “但现在不是求短期之内的办法吗金银硫磺还好,铜现在泗上是真缺啊。如今铜陵的铜自然归属我们,大冶山的铜属于楚人……”

    “你是不知道啊,最好的炮都是铜的,炮兵不喜欢铁炮,铜炮打的又远又准还不容易炸膛。现在又正在练军,要在几年之内达成每个步卒旅都有小炮三门,炮兵的数量也要增加。”

    “那岛上多铜、多硫,真要是能够解决,不说那些金银,便是那些铜就足以堪称天下第一大功。”

    庶俘芈接着又苦笑道:“所以问题也就在这。”

    “商人求利,泗上重工,商人之利,源于转运货物。然而现在就是把泗上的璆琳铁器运送到那里,又能换回什么可能也就能换回些毛皮,因为那里的人手里没钱,就算是学会了种植,这几年粮价如此之低以至于南海贸易必须要‘一船必须携带粮食某石否则倍数’的地步,跑去那里转运粮食,那家里怕不是得有个金矿”

    “挖矿赚钱,上面肯定不会允许金银私自开采的。商人要是想挖,成本太大,又要扶植当地人教会他们种粮,又要投入数年时间以让当地人知道服从和交易……若从泗上南海等地运人,且不说成本商人担负不起,便是泗上现在处处缺人,哪里能轮得到那些商人抢人他们抢得过咱们墨家吗”

    “商人指望不上,那就还得靠组织。可组织现在缺的是铜,不是缺土地,更不是泗上人口已经多的无地可耕不得不远赴海外了。数年之内若不能得利得铜,那么就可以数百年缓缓图之,也就不需要把精力、人才浪费在那里。”

    “所以上面还在讨论这件事,难以决定。”

    说到商人,庶俘芈忍不住嘀咕一句道:“商人最靠不住了。你看着吧,等着以后那里的人会种田采矿了,商人肯定想办法跑去,而且肯定会走私避开航船通商之关税。可要指望他们开发那里,走完最难的从无到有的第一步……哼,有那些钱他们现在何不投资到赚钱更快更安全的地方。”

    他对商人意见很大,对于上面的一些政策也颇有不满,借着酒意,忍不住发起了牢骚。

    庶归田并不在意商人的本性,明白兄长说的没错,像是他之前远航的那个地方,商人肯定会不怕丢了命也往那里跑,因为那里已经有了文明,可以贸易换取金银财富。但至于说此时还在刀耕火种的岛上,商人不可能去的,实在是无利可图,还只能靠墨家的组织去办成这件事



第一百六十六章 留下痕迹
    做母亲的总是心疼自己的小儿子,再加上正是在身边的孩子不亲反倒是远离身边的孩子亲,听到这番又要九死一生的话,看着兴奋到手舞足蹈的小儿子,起身揪着庶归田的耳朵骂道:“我看你这只眼睛也不想要了!”

    “哎呀呀呀,疼疼疼……”

    叫唤了一声,骗到母亲心软松了手,庶归田嘻嘻笑道:“这只眼睛瞎了我不怕,我就怕以后那些眼睛不瞎的后人遍读书本却见不到我的名字,不知道曾经这天下有个叫庶归田的人。”

    无论在外面的时候什么样,回到家只要父母还在,便总是孩子。

    他闪到一旁,说道:“哥哥姐姐,爸爸妈妈……这天下就这么大,无非八万里方圆,不是无穷无尽的;这天志就这么多,道理也不是无穷无尽的。既不是无穷无尽,总归要有人做第一个。人们总会记住第一个,却不会记住第二个,我想在这些有穷有尽的天地间,留下自己的功名。”

    “我不为利天下,只为自己的功名。可换句话讲,我为不为自己出于本心,可天下是否得利却以物利而算。”

    母亲怒道:“我看你是想功名想疯了!”

    正欲去寻笤帚,一直在那里不做声,觉得自己已经老到听不懂孩子们谈论的事、或者在沉默中感慨这天下变化太大的父亲叹了口气道:“算了。当年巨子给他们起名字的时候,也是盼着他们能够做许多的事。”

    “这样吧,明天进城。我听说庠序又弄出了个什么东西,能把人画在纸上,虽说挺贵……不过一家人一起让人家给画一画,留个念想。”

    “坐下吧,吃饭。”

    …………

    说是第二日去,可第二日一家人都宿醉未消,到第三日早晨这才早早出发前往沛邑,也就是泗上的第三大城市。

    数年之间,变化极大,多了不少的作坊,不等靠近城邑就已经有很多的人。

    河流两岸也是各种作坊林立,船只航行,一些支流修筑起了高高的水坝用来推动一些水力作坊。

    “现在一些作坊都在山谷间,离城邑远。因为山谷间才有最好的可以推动水排的河流。”

    “那里的作坊都要给雇工安排住宿的,因为距离城邑太远。不过听说制械所正在研究可以烧煤就用的器械,可能十年也可能五十年也可能百年或许就能成功,到时候作坊就可以在城中了。”

    “等到那些作坊搬到城中的时候……”

    车上,对泗上这些年的市井之事较为了解的二儿子再给姊妹兄弟讲一些自己从报上看到的消息。

    他回忆着报上的内容,正要描绘那些美好的未来,庶君子想到自己的先生,或者此时该叫自己的小婶婶说的那些话,冷声道:“到时候,做工的人会更苦,因为会优先雇佣有住处的,这样会节省很多钱。同样是一天十个钱,有住处的便会接受,没有住处的就很难接受。”

    冷水泼下,庶归田忽然想到了回家时候乘车听到的一件事,捅了一下身边的姐姐道:“姐,我听说现在制碱已经不需要烧海草灰了怎么弄的”

    庶君子收敛了刚才一闪而过的沉郁道:“术业有专攻,我哪知道。你问那些作坊的人怎么绘图,他们也不知道啊。反正我听说也就是烧铁矿,做酸,酸和盐加热,再用木炭和石灰烧回来不过好像直接用芒硝也行,但泗上芒硝矿却少;高柳以北芒硝多,可那里有湖直接可以晒碱。”

    她当然不能了解的那么细致,本身也不是她这个专业内的学识,不过既然现在就可以开办作坊,自是于如今技术并无太大难度,只在于成本需求。

    以硫铁矿和陶缸法做酸,再以炭还原法制硫化钠,最后再与石灰石反应,沉淀过滤结晶。

    原本不曾建造,那是因为越地贵族的利用封地之民强制劳作的烧灰作坊足以提供泗上所需。

    可伴随着泗上工商业的发展,对外贸易的展开,玻璃制造、染色、造纸、日常食用、肥皂业、纺织业都需要碱,各种作坊的扩大使得碱的需求量日增,这种作坊也就有利可图,于是开办。

    如今泗上奇奇怪怪的作坊很多,各个专业之间的隔阂也越来越大,但对于民众而言,大部分人渐渐已经习惯了这些古怪作坊生产出来的一切。

    这一家人抵达那一处传闻可以画人像的地方后,庶君子看着外面挂着的一些画着门、城市之类的黑白画啧啧惊奇。

    这些黑白的画,逼真的有些骇人。

    开办的人看着这几人的表情,笑道:“好看吧只要花钱,就能留下你们家人的模样。”

    庶君子却打趣道:“我在学堂见过更好的。彩色的,和真的差不多了。”

    开办那人拍了拍额头道:“那是画,得用笔。和这个不一样。再说了,那种画得花多少钱你知道那是怎么画的吗”

    庶君子摇摇头,开办那人道:“靠的是透镜,在后面铺上纸。拿着色彩一点一点地图绘出来,那还有个不逼真可那样的话,画个人就得三五个月,除了那些游荡到这边的贵族公子,谁人会学谁人画的起好几个月天天往那一坐,谁也受不了啊,对吧”

    “所以说,虽然这是黑白的,但是民众可以得益。巨子言……”

    庶君子听着这人又要来一段巨子之言,连忙打断道:“好了好了。那么,就画吧”

    那人笑道:“有不一样的价钱。有的呢,模模糊糊,那个便宜。有的呢,清晰的多,就贵。就算是清晰的,价也不一样。”

    庶君子奇道:“都是清晰的,怎么价还不一样”

    那人指着后面一个暗呼呼的屋子道:“这种画人法,得透光。透光用的东西不同,透光的时间就不同。”
1...336337338339340...34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