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战国野心家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最后一个名

    于是,似乎有人开始想不通为什么要去守城:于他们自己的利益而言,实在是没有守城的必要,而他们又不想利天下、吓天下好战之君之类。

    第三种人,是适所喜欢的,不亚于第一种人。因为终究,天下还是第三种人更多,而改变这天下,也只能是第一种人为前驱驷马,而第三种人为徒卒跟随。

    如今工匠会的这些工匠,对于围城这件事是极度不满的:本来随着宿麦的推广,他们可以售卖出去很多的新的农具机械,然而随着围城战的开始,他们的这些可以让生活更好的手段完全没有了机会施展。

    这种不满,加上城内的流言,他们急需知道,自己应该对谁不满

    是对宋公

    还是对楚王

    亦或是……整个天下的规矩

    适,便是为此而来。

    面对着輮辐等人的疑惑,适笑问道:“围城只是特殊之时。我只问你们,若是楚人破城,难道会和以往有什么不同吗你们的军赋不需要缴纳了吗你们不需要从军出征了吗”

    这话说的极为直白,也毫无“道德”,在场的工匠们们却沉默不语,仔细思索。

    许久,輮辐才道:“想来,也没有什么区别。该缴纳的军赋一样要缴纳,该从军出征还是要从军出征。”

    适哈哈笑道:“对啦。你们不是大夫、不是上卿。没有俸禄,没有封地,没有权利只有义务。这宋国与你们何干呢便是改了个名字,叫楚之商丘县,又有何区别”

    輮辐想了一阵,也笑着问道:“如你所言,这商丘城竟不用防守了”

    适摇头道:“商丘城是一个人吗大夫与上卿,他们当然要防守,因为他们在宋国有俸禄、有封地。”

    “墨者当然要帮着守城,是为了约束天下好战之君,终究若是天下好战之君都不再好战,不再兴不义之战,也算是利天下。”

    &nb




第二一一章 内外勾连百尺叹(六)
    />

    宣义部的人在夜里,利用守城的便利,利用将城内民众组织在一起的便利,开始了守城之后最大规模的宣传鼓动……或者说,煽动。

    为什么守城

    这一旦成为一个问题,就注定不仅仅是守城的问题。

    …………

    同样的夜晚,千里之外的魏都,流亡在外许多年的秦公子连正和叛墨胜绰等人饮酒,面带苦恼,长吁短叹。

    长吁短叹的,并非是自己本该成为国君却被驱逐、本该继承君位却被流放的命运。

    公子连感叹的是西河战事。

    楚人北上争霸的消息,已经传来许久,宋人派来请求援兵的使者也早已到达,这是天下间的大事,这也是晋楚两霸争端的再起。

    月前,公子连得到了一个让他喜忧参半的消息。

    秦人动员了数城十五岁以上男子,反击西河,配合楚人北上,压制三晋霸权,稳定住三晋击败齐国之后的咄咄逼人局面。

    公子连月前有喜有忧。

    喜的是,他是秦公子,即便此时的秦君不是他,甚至还伤害过他,但他终究是秦人。

    西河,是秦人的痛,尤其是那个曾杀妻求将的吴起镇守西河之后,更让这痛加剧了几分。

    如今,秦人终于抓住了楚人北上的机会,显然是与楚人结盟之后互通有无,才出兵夺取的西河。

    若是能够得到西河,公子连觉得应该喜悦。

    然而,他也一样忧虑。

    如果秦人这一次获胜,得到了西河,那么他这个流亡公子,这辈子都没有回到雍城继承君位的机会了。

    威望、名气、气势、民心……种种的一切,都将伴随着这一次反击西河倘若成功而让此时的秦君达到顶峰。

    他虽是秦人,可终究是希望夺回秦君之位的。

    这种喜忧参半的情绪,在此时此刻全部化为了苦涩,化为了无奈,也化为了愤恨。

    因为喜的那份喜,破灭了。

    因为忧的那份忧,消散了。

    那个杀妻求将的小人,再一次战胜了秦军,展开了反击的同时,将西河无忧的消息传递回了魏都,魏人庆贺数日。

    从那个道德低下的小人镇守西河开始,秦人的数次反击全部失效,毫无战果。

    而更可怕的是,这个小人不仅仅是将帅之才,更是个可以出将入相的人物。

    不止是可以治兵,更可以治国,西河在这个人的治理之下,秦人不断逃亡过来。

    此消彼长。

    公子连苦闷无比。

    魏斯善待他,可他也知道魏斯善待自己的原因,只因为他有资格成为魏人的傀儡。

    而秦魏的矛盾日益加深,他若将来靠魏人的势力夺回君位,那么自己这辈子都只能投靠魏人,否则根本无法压制本国的贵族国人。

    好在,几年前那些身怀本事的叛墨投靠于他,并且给出了一个很明确的解决方法:不能靠魏人夺位,只能靠秦人内部出现变乱,从而返回。

    可秦魏之间终究太近。

    魏人有崤关、函谷关、河曲之险,秦人只剩下一片平原,就快要到无险可守的地步了。

    现如今西河战事失利,魏斯在庆功之宴上也邀请了公子连,公子连无可奈何只能参加。

    庆贺的晚宴上,公子连看到了段干木、李悝、田子方、魏成子、翟璜……等等一众导致魏人强大的贤臣。

    这比起西河战事的失利,更让他郁闷。

    现如今,楚人围宋,宋人的使者已经入魏



第二一二章 内外勾连百尺叹(七)
    秦公子连曾以举火燎庭之礼招待过胜绰这些叛墨,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胜绰等人曾说出了他一直想要做的事:回秦。

    不但分析的透彻,还特别告诫公子连:想要回秦,无论如何都不能借助魏人之力,否则秦人贵族不可能接受。

    公子连的心思,胜绰知道,公子连也知道胜绰知道。

    于是在这场苦闷之后的这番话,让公子连觉得看到了希望,或许是他还未曾发现的希望。

    胜绰见公子连在半醉之后依旧以礼请教,回礼后道:“公子对于魏人势大称霸是担忧的。魏出于晋,可百年前晋之六卿之中最为强大的那个,如今又到那里去了呢”

    公子连知道,当年晋六卿之乱初始,魏人并不是最强的那个,甚至可以算是弱小的那个。

    而真正强大的,早已经灰飞烟灭,再不能左右天下,执掌一国。

    胜绰再拜道:“昔子墨子曾言:昔者,吴王东伐越,栖诸会稽;西伐楚,葆昭王于随;北伐齐,取国子以归于吴。诸侯报其雠,百姓苦其劳,而弗为用。是以国为虚戾,身为刑戮也。昔者智伯伐范氏与中行氏,兼三晋之地。诸侯报其雠,百姓苦其劳,而弗为用。是以国为虚戾,身为刑戮,用是也。故大国之攻小国也,是交相贼也,过必反于国。”

    “这里面的故事,您都是知晓的。那么,在您看来,魏人强大,为什么就不能成为下一个阖闾为什么就不能成为下一个智伯呢”

    这里面似乎只是巧合,并非是所有争霸称雄的,将来都是阖闾与智伯的下场。

    可胜绰既然这样说,半醉的公子连心中一动,再次请教,问道:“先生难道就是凭子墨子的这番话,来断定魏人将来会如阖闾智伯吗”

    胜绰苦笑道:“子墨子的话,自然是有道理的,但我若全然信任子墨子的每一句话,又怎么可能叛出墨家呢”

    说到这里,胜绰不禁想到当初把他贬低的无法在墨家立足、句句诛心之言的适。

    事已至此,他也只能苦笑一声。

    毕竟适的名声已非当初,与杨朱、列御寇等人论战,青出于蓝之文,种种这些都让适名扬天下。

    胜绰恨不起来,毕竟适说的那番话也并非全然不对,而他本身又早想离开墨家。

    不恨,便难免想到三四年前在商丘,自己尚且是墨者的时候,听到的适讲诉了许多矛盾之说与天下见闻。

    他可以不信子墨子的一些话,却不能不信某种方法、某种听起来合理的说知之术。

    面对公子连再三询问,胜绰想到适当初借两位已故的先生之口评论天下的话,说道:“公子,魏人纵然强大,可难道能够无敌于天下吗难道可以战胜天下诸国吗”

    公子连大笑道:“魏人分晋而封侯,若是魏人能够无敌于天下,只怕周天子便成了魏天子。他们自然不会无敌的天下。”

    “况且,我尚且觉得楚人可能战胜魏人,又怎么会觉得魏人无敌于天下呢”

    胜绰闻言,点头道:“是这样的。那么公子对于魏人可能要战胜楚国、解商丘之围、与商丘城下再演城濮,为什么还要担忧呢”

    “魏西有秦、北有赵、东有齐、南有楚。魏人已经得了西河、又在廪丘大败齐人,若是又在商丘击败楚人……这天下,谁人不担忧魏人的强大呢”

    “那墨者之中的适曾说过,地处天下之中,而有结怨四邻,姿态咄咄逼人,只怕会要引起群起而攻之的!”

    公子连似乎明白过来,半醉的头脑也清醒了几分,急忙叫人打来冷水洁面,略微清醒之后,咂摸着胜绰的这番话,露出了一丝喜色。

    胜绰又道:“如今秦、齐已败,若是楚人再败,天下君王谁人不惧怕魏人”

    “三晋看似同心,可是南下击败楚人,赵人能得到什么呢什么都不能得到,难道不会心存怨恨吗”

    “商丘一战,若是魏人大盛,重演城濮之战,魏人便可称霸。”

    “然则,齐桓晋文之时,称霸可合诸侯,如今天下又剩下几个诸侯那时候尚且不绝祭祀,如今多少邦国侯伯被亡那时候未必取城,只求朝聘臣服,如今哪里还有不取城邑的战争呢”

    “二百年前,魏人可为霸主,天下服从。可如今,魏人成为霸主,只会引动天下围攻!”

    “商丘一战,败了最好,败了韩人尚且臣服,一旦获胜……郑、卫等地,皆近于韩,韩人岂愿魏人染指”

    “赵人已经不满,若是韩人再不满……哼哼,魏人因西河结怨于秦、因廪丘结怨于齐、再因商丘结怨与楚……公子已经说了,魏人并非无敌天下,如此四面树敌……”

    公子连听的连连点头之际,胜绰却停顿了一下,片刻后道:“如今魏斯尚在,内有李悝、吴起、乐羊子、段干木、田子方等人……或可闪转腾挪,无人敢动。一旦魏斯薨、李悝老、吴起病、乐羊被疑……难道魏人还能支撑下去吗”

    魏国此时看起来是极为强大的。强大到人才济济、国君睿智的地步。

    然而,胜绰却凭借以往的所学、凭借着曾在商丘听了极多的天下大势的分析、凭借着那些说知之术,看到了魏人的危机。

    最大的危机,便是魏斯……今年已经七十岁了!

    在这个五十岁便可称之高寿的年纪,知人善用的魏斯不可能撑太久,七十岁的高龄,意味着距离死亡已经不远。

    卜子夏已死,段干木、李悝、田子方等人均已苍老,这些人一死,魏人必然要经历一番动荡。

    &nb



第二一三章 内外勾连百尺叹(八)
    公子连并不气愤,听了这话后也跟随胜绰一同笑了起来,心中便畅快了许多。

    他知胜绰是在说笑,也知道胜绰的意思是如果你还这么遮遮掩掩、甚至说些冠冕堂皇的话,咱俩之间也就不存在辅佐关系了。

    既如此,公子连便再拜请教道:“那先生的意思,是怎样的呢”

    胜绰想到几年前听到的一番话,悄声道:“昔年在商丘,我曾听适说过,说凡是自小优异不曾失败的贵族,多会刚愎自用,多会信己而胜于信人……”

    “他这人……虽然很多道理强词不对,但这个道理我是相信的。公子以为,公子击是不是这样一个自小优异、不曾失败的贵族呢”

    公子连毫不犹豫地点头,心说没有更好的话语来形容魏击了。

    十六岁便带兵、成年后便挂帅、田子方称赞他、魏人仰慕他、贤名处处,又直接被定位继承人,出身更是宗内嫡长子,父亲又开创了一番惊人的事业……

    公子连听过适的名声,而且如今经常听说,于是对于这个道理更为相信。

    便问胜绰道:“那先生的意思……”

    胜绰笑道:“刚愎的人,总是骄傲的。公子以为,公子击怕不怕有一日,人们提及他总会说他不及他父亲”

    公子连点头道:“魏斯之贤之能,却难超越。取西河、败楚人、破浆齐、三分晋始封侯……我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超越。”

    胜绰点头道:“是的,公子击不曾失败。但在魏斯死去之时,他就面临着第一场失败:他做魏侯,在继位之初就注定不如他父亲,这就是他的第一场失败。”

    “所以,他不会允许,他只会更加强势,只会想要开创更大的事业!”

    胜绰说罢,又道:“这种人,看似有贤名,但却喜欢那些赞赏的语言。对于批评的,他会面带笑容地倾听,但内心却不以为然,那笑容只是为了贤名!所以,这个人继位、再加上魏人此次在商丘大败楚军这两件事,便是公子的机会!”

    公子连连声请教,胜绰道:“公子要明白,你要做两件事。归秦继位、强秦富国。”

    “所以,公子现在还没有归秦的机会,因而也就不能让强秦的机会出现在现在,只能向后拖延,却不能不创造机会。”

    “现在就出现强秦的机会,那就是为赢悼子准备的机会,公子也就注定不可能归秦了。秦人为什么不选择一个强秦的君主,却选择一个在魏地流亡的公子呢”

    “如果公子在继位的时候,恰好出现了强秦的机会,那便是最好的!公子以为,强秦之后,第一件事要做什么”

    公子连想都不想,哪怕此时身在魏都,也依旧坚定地回答道:“败魏、取西河,得崤关函谷关之险,河曲之地!”
1...8788899091...34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