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幼儿老师闯异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袁去病

    韩愈《师说》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三字经》中“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等均有记录。

    十九世纪初,中国废除经学运动后,国人视读古书为落后愚昧,句读自然没落。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以胡适之的‘白话文’运动为核心,全面发起了对文言文体系的革命,直接按照西方口语化的方式进行文体改革,标点符号的运用全面接管虚字的运用,以西方话剧为蓝本构建出带有情感色彩的朗读方式成为国人学习文化的主流方式,句读伴随着文言文体系的没落一并消亡,失去了传承!

    据说自2008年始,周御明先生赴新加坡传承玄学之际,在桐城派‘因声求气’行气法的启发之下,快速背下儒家四书。

    因为古文的章法,源自在龟甲竹条上刻字,非常不容易,故而用词表述都非常紧凑,文章中即使是哪一句看不懂,看不明白,需要联系上下文,让意思明白。所以读古文是不能断章取义,否则容易变成是在望文生义了,而这种需要让文字意思在前后有所呼应,既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应用能力,这种情况逐渐延展,诗词歌赋就能用很少的字词,通过留白、白描等方法,产生宏大叙事或者深度共鸣。】

    因为文字符号的表述,我们日常使用的,是可以用语音读出来,语音是一个字一个字来读,声音的表述是线性的,图画虽然在绘画过程中是线性开始描绘,但是我们看的时候,完全可以是非线性、并行的感知和接收。

    ......

    二、合字或者组合字:

    但是中文并不是只有单字组词,也有合字,或者称为合词。

    2019年春晚上相声里面出现的“瓩”,读作qianwa,读音就是千瓦,意思也是千瓦,是功率单位,一千瓦的意思。

    嗧字读作加仑,是一种容(体)积单位,英文全称gallon,简写gal,分英制加仑、美制加仑。1加仑=3.785412升,1加仑=4.546092升;

    呎字读作尺,代表英尺,吋是英寸,读作寸,1英尺= 12 英寸= 30.48 厘米。

    哩字多音,表示里程的时候也读作英里,1 英里= 5 280 英尺= 63 360 英寸= 1 609.344 米= 1760 码= 1.609344千米=?1.609344公里;

    浬[li],海程长度单位,一海里合1852米,也读作海里。

    除了千瓦,其他字在,1977年在《关于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的通知》加以废除,也就是大陆简化汉字以后,内地就不再使用了——注意,不等于没有。

    除了这些引进词语的造字以外,道家、儒家、民俗都有更为悠久的合字应用历史。

    例如陕西关中地区有一种俗称“裤带麺”的特色面食,该字的笔画也达到54画,读作biangbiang面,这里没法输入这个字。

    现在还经常见到,特别是逢年过节,恭贺门店开门的,比如“招财进宝、日进斗金”合体字;

    合体字包括红双喜字在内的连体字,称之为“吉利字”、“吉语字”和“吉祥合体字”,其源头可追溯至先秦时君主用来传达命令或徵调军队的符文,通常是把几个篆字合并在一起,刻在竹或木上,再剖为两半,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

    到了道教流行的汉代,这种手法便被道士们借用到所谓符篆上,称为「复文」。

    因为合体字长期被应用在道教符籙上,而符籙向被认为带有召鬼神、镇精魅的奇特力量;民间亦深受其染,造成以吉语合成文字的兴起。

    晚从宋代起,合体字已从道士画符,演变为民众表达避凶求吉愿望的一种手段。

    两汉道教经典《太平经》中收录的一些早期的符“兴善除害”、“令尊者无忧”等等。

    其实,就是几个表示吉祥含义的隶字的合体,学者把这种符称为“复文”。这种风气一直影响到后世。大概是从宋代起,合体字渐渐脱开“符”的范畴,演化为老百姓表达避凶求吉愿望的一种手段。我们在清代的厌胜钱上,可以见到连笔减划的“黄金万两”、“招财进宝”之类的四字合体。

    其他常见的这种合体字还比如:黄金万两、日日有见财、福禄寿全、吉祥如意;

    儒家方面使用的比如:好学孔孟、唯吾知足等。

    不常见的例如济南民居浮雕“魁星踢斗”;

    湖南省黔阳县芙蓉楼玉壶亭碑上刻有王昌龄的名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宁德三都澳斗帽岛斗姥景区“天人合一”石刻;

    婚庆吉祥语组合字书法:鸾凤和鸣;

    韩愈的一句治学名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民族英雄林则徐题于书室的一副自勉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独立组合为:天道酬勤,地道酬精,人道酬善,和道酬诚。整个作品又可读为:天地人和。

    正义、知足常乐、吉祥如意、福禄寿喜、宾至如归——都有合体字。

    【注:可看

    】

    ......

    合成字的读音,四个字的合成字一般仍然读原来的读音;

    两个字的合成字,有一些是按照原本构建合成字的词语或词组以快速连读的方式得到的读音,比如,‘嘦’字就是将‘只要’一词拼音‘zhiyao’快速连读得到读音‘jiao’的。

    ‘孬’字就是将‘不好’一词拼音‘buhao’快速连读得到读音‘nao’的(这个我读不出来。)

     




第53章 53.科技魔法——伏打电池堆
    林夕叫来将作监的若干人和材料,第一个想做的,就是无线电报机,没有通讯手段,玄义卫要想胜过伪元,那是痴心妄想。

    电报机至少需要如下几个部分:

    第一是电池,或者手摇发电机,但是为了接收端稳定工作,电池仍然是必要的。

    第二部分是发射机,好在现在没有电磁污染,只要振荡线圈功率大一点,发射短期来说,应该还可以凑活。

    发射机和接收机都需要的是天线;

    发射机还需要用弹簧和紫铜,制作发报按钮。

    第三部分是接收机,接收机需要将无线电载波,检波出来,这就需要检波二极管,或者用矿石检波。

    林夕一想,头都有点大了,不过,时不我待,他拿出纸张,开始边写边画,一边自己还念念叨叨:

    “电池,可选类型

    第一种,伏打电池,所需要原料,圆铜片(金属cu),园锌片(金属zn),纸片,精盐的盐水(就是氯化钠nacl),这个应该最容易实现,需要较高的电压,低电压没法驱动不带放大器的无线电振荡器......”

    这时候,女将作的米三妹大着胆子说:“上人,您说的我们完全听不懂,你能不能慢一些,让我们大致能明白些,这样我们一会做东西,至少比较顺利一些。”

    林夕蓦然回首:“米三妹”

    米三妹红着脸说:“谢上人还记得民女。”

    林夕不仅莞尔:

    “无需多礼,在格物致知的道路上,人人都能蒙上天的赐福,

    在我们那里,格物致知后来被称为科学,分科教学和学习的意思。

    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意思,就是通过观察、研究,并且可重复的可靠的理论,当然,也有一些糟粕,只要存在利益集团,他们就会做这些事情。”

    米三妹和宋敖兴、宋庆都愕然,不知道该怎么做。

    林夕笑了笑,轻松地说:

    “圣人的子弟,应当追求真理,胜过谎言,有能力维护团体、种群的生存,而不是陷于挣扎之中。

    好了,今天说这些,你们收到就是收到,收不到,今后慢慢体会吧。

    我现在边画边说,另外也需要请教你们怎么做。

    嗯,只有你们三个可不行,木匠大匠、铜铁的大匠、油漆大匠、金器大匠、火工、火药、书记、绘画等等各样大匠,都拢过来,咱们时间太紧,必须马上出东西。”

    宋敖兴边说:“如此内舱就不够了。”

    宋庆说:“各样只要一个的话,应该是够的。”

    米三妹什么话也没说,直接跑出去,不一会,带着一群人过来:“上人,铜匠、铁匠、金匠、木匠、绳匠、油漆匠、火工、火药匠、画工、厨头、书记,还带了两个书童。”

    林夕点点头,夸奖道:“米三妹很好,行动力,很重要,你们要放下过去那些不好的繁文缛节和谨小慎微,我们的谨小慎微内应该用在安全上,而不是人事关系上的勾心斗角。”

    林夕看看厨头,想起来了:“对了,我用的鸡鸭鹅的尾翎,拿来给每个人一支,不够的,厨头去继续拔一些来。画工找些木板,找些煮熟的大米粒,把麻纸上下两边,黏在之上,可以用尾翎笔蘸墨汁,画细线条,对,你们叫做铁线篆。”

    【注:铁线篆为小篆书体之一,由秦代《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等玉筯书风中脱出。其书写方法与玉篆的书写方法基本相同,因笔画纤细如线刚劲如铁而得名。此篆书用笔圆活,细硬似铁,划一首尾如线。宋代主要是宋体和瘦金体等字体,笔画都比较肥厚变化,不像铅笔、钢笔、圆珠笔始终如一,但是铁线篆用毛笔写,需要很好的控制,会严重影响书写和绘画的速度。林夕为了让大家迅速建立概念,故而用铁线篆的特征来强调和区别这之间的差别。】

    林夕指导着米三妹,如何将一块一尺半见方的木板,覆盖上一张纸,然后把纸超长的一部分,在木板的边沿上,弯折了一下,然后,又把纸拿起来,在折缝处,横着压实,压平,然后,翻过纸张,用左手按着纸张一处折线,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抓起纸张的一角,向左手的右后侧移动,让准备裁下来的纸张掀起一角,在折缝处,形成一个撕拉点,然后左手拇指按压住撕拉点,另外四指按住被裁的纸张处,然后右手拇指和食指拉住折纸的边角,展开另外的三只手指,松松地压住翻卷起来的裁纸,保持住让撕拉点,逐渐撕开,称为一条撕拉切迹,在撕拉接近终点的时候,林夕左手的大拇指跟随者切线,滑了过来,纸张被撕开。

    把被裁下的纸张,放在案几上,林夕取过几个煮熟的大米粒子,分别在木板上边沿左、中、右,三处,各自按下一粒米粒子,把剩下的三颗,分别按下在下边沿的左侧和右侧,然后用布擦了一下手指,把纸张对齐,覆盖。

    做完了这些,把木板和纸张,对着大家举起来,循环展示了一圈。

    这个动作很简单,难得是听懂这个意思,而边听边看,边学习,就简单的多。

    米三妹首先自己照着做了一遍,然后就帮着其他人这么做。

    林夕在纸张的右下角,画了一个方框,里面写上“简易伏打堆叠电池结构图”。

    林夕说:

    “我们首先要做一个电池,这个电,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雷电,是一样的东西。”

    【注:繁体字里面電字,上面是一个雨字头,下面是一个电,通常指闪电。】

    小小的船舱里面,大家低低声音的惊呼起来。

    林夕在大家惊呼一会儿以后,接着说:

    “电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和力量,但是我们首先要能够抓住他、运用它,进而了解它,更深入地了解和运用电的力量。而



第54章 54.科技魔法——湿法炼铜和倭铅
    林夕点点头:“先干起来!”

    铜大匠说:“我们现在仓促之间制作铜片,不是特别平,有没有问题”

    林夕说:“不太平整”

    铜大匠说:“上人,咱们这里最细腻纯净的铜,是湿法炼铜,就是用铁从胆水里面换出来的铜。”

    【注:湿法炼铜,湿法炼铜用硫酸将铜矿中的铜元素转变成可溶性的硫酸铜,再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这种方法叫湿法炼铜。

    湿法炼铜技术是我国古代人发明的,其原理就是用置换反应制取金属。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湿法炼铜的国家。

    在汉代许多著作里有记载“石胆能化铁为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黄白》中有“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的记载。南北朝时更进一步认识到不仅硫酸铜,其他可溶性铜盐也能与铁发生置换反应。南北朝的陶弘景说:“鸡屎矾投苦洒(醋)中涂铁,皆作铜色”,即不纯的碱式硫酸铜或碱式碳酸铜不溶于水,但可溶于醋,用醋溶解后也可与铁起置换反应。到唐末五代间,水法炼铜的原理应用到生产中去。

    至宋代更有发展,成为大量生产铜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欧洲,湿法炼铜出现比较晚,据说15世纪50年代,人们把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偶尔看出铜出现在铁表面,还感到十分惊讶。】

    林夕大致是知道湿法炼铜的,后世学生科学实验中,这个实验是比较受偏爱的,成本不高,效果也很明显,但是铜大匠为什么这么说,林夕就有点搞不懂了,于是鼓励说:“你且说来,简洁一些。”

    铜大匠点了点头:

    “上人,我朝用铜,因为铜本身是钱,故而算是十分贵重。

    天然铜矿,并不常见,冶炼效果也不是最好。但是有地方出胆矾水,最能出好铜。

    把铁放在胆矾水(注:五水硫酸铜,cuso45h2o溶液),也叫作胆水之中,会有铜粉沉积。然后就可以收集,即将置换出的铜粉收集起来,再加以熔炼、铸造。

    我朝(北宋时期)张潜博通方技,曾读《神农书》,见书载胆矾水可浸铁为铜,张潜勤练不辍,探明德兴兴利场的32泉、138沟盛产胆水,可浸铁取铜,于宋绍圣年间写成湿法炼铜专著——《浸铜要略》,命其子张甲献给朝廷。朝廷发文因“用费少而收功博”,下发其法于诸路,“岁收铜百万”,受到朝廷嘉奖。

    自此,信州铅山场、德兴兴利场、韶州岑水场、潭州永兴场等矿场,均全面推行其湿法炼铜技术,获得很大效益,尤以上饶为最。

    胆铜产量年可100到170万斤,占当时铜总产量近二成,如今,怕是全国胆铜产量占铜总产量的八成之多,七八百万斤。

    湿法炼铜,经过我朝张潜以后,各地所用的方法虽有不同,但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种。我等铜匠做的大匠,必须熟悉通晓,并时常往各地督办催差,所见各地情况多多少少有些许不同。

    第一种方法是在胆水产地就近随地形高低挖掘沟槽,用茅席铺底,把生铁击碎,排放在沟槽里,将胆水引入沟槽浸泡,利用铜盐溶液和铁盐溶液颜色差异,浸泡至颜色改变后,再把浸泡过的水放去,茅席取出,沉积在茅席上的铜就可以收集起来,再引入新的胆水。只要铁未被反应完,可周而复始地进行生产,不过碎铁如果块子大了,就需要长期这样反复,不然铜里杂铁,还需要提炼就麻烦了。
1...3637383940...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