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这个宫廷是我的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miss苏
    廿廿摇头,“不,我一个妇道人家,唯有我请他来,他才会全无防备。”

    这些年与和珅曲意私交的情分,这一日终于能派上了用场。多年相处下来,和珅已经将他自己当成了她唯一能倚重的母家亲族,故此廿廿单独请他来说话,他断不会起半点疑心。

    而若不是廿廿,换成绵宁或者其他任何一个男子,以和珅的性子,断不会只身前来。

    四喜沉一口气,躬身去了。

    早晨的日光都忽然变得沉重起来,压得人有些透不过气来。时辰过得更是有些慢,像是被淤塞了的沙漏里,勉强一颗一颗流下的沙。

    不知过了多久,实则不过是不大一会子,宫墙夹道里传过巴掌声来。

    那空空的叩掌之声,外人听不出区别来,可是一向都是在宫里作为特殊的信号在传递着。唯有久居深宫者,才能听得出内里的门道来。

    绵宁也听懂了,微微一颤,已是忍不住要拉出腰中小刀来,半侧身挡在了廿廿的身前。

    绵宁是成年皇子,便是他入内请安,也不能带兵器。他腰中的小刀,是领宴的时候切肉用的。只能割猪肉,不能一刀要了人命去。

    看他这动作,还带着一点子孩子气。廿廿有点儿想笑。

    还有,在这样的紧急之下,不过十七岁的少年还能抽刀挡在她身前……便不管此时在绵宁和绵恺之间有多少的波诡云谲,却也叫她都觉,从前的那些时光全都值得了。

    廿廿伸手按住绵宁的手臂,加了手劲,警告他将小刀收回去。

    宫墙夹道拢音,此时已经不便用语言来传达任何的信息,只能用手势。

    绵宁垂眸凝着廿廿按在他手臂上的手……已经不知道有多久,她再没有对他如此亲昵过。是不是自从有了绵恺之后为了绵恺,她已是不知不觉一点一点地,与他疏远了去。

    迎着少年眼中的迷惘,廿廿心下轻叹一声,只得再加劲拍了拍。

    这时候,不是该分心的时候。

    幸好绵宁终是皇子,天生也警醒,这才赶紧将小刀收了回去。

    只是,他收回去的只是刀,却未曾收回脚步,依旧半步在前,斜下里挡在廿廿前面。

    说时迟那时快,巴掌声已经次第传到了一道墙之隔。

    廿廿忙手势示意,令众人先行各自藏身,避免令和珅尚未走近之时起疑。

    布彦达赉、七额驸等人,本就都是武将出身,伸手都是利落,立即散开,各自藏好了。

    绵宁有些犹豫,终究也叫七额驸一把给拽过去,一起藏好。

    廿廿偏首,望身边的星桂。

    星桂含笑抬眸,迎上廿廿的眼睛,“奴才从未离开过主子身边儿。若主子身边儿没有了奴才,那才反倒叫人生疑了。”

    廿廿含笑点头,伸手轻轻握了握星桂的手。

    廿廿自己也已经预备好了,一枚金钗早已事先藏在了袖口里。钗子的尖儿已经事先加工过了,尖利而又有毒。

    和珅也是銮仪卫的出身,况且是满人男子,多年来弓马不辍。倘若和珅到时候惊觉,反倒要来挟持廿廿的话,廿廿会不客气地反手将这枚金钗斜刺和珅的颈项!

    而星桂,也会同时以另外一件簪子,刺和珅另外一边颈项。

    只要到时她们两个身边只有和珅一人,那么她们两个绝不会让和珅讨到什么便宜去。

    宫墙上的小门“滋呀”一声,缓缓打开。和珅的脚步声已然回声笃笃而来。

    廿廿深吸一口气,面朝那个方向站稳。

    和珅转过墙角来,已是看见了廿廿,便远远就恭恭敬敬地垂下了箭袖,双臂下垂,恭谨地一步一步向前来。

    在十尺开外,和珅已经跪倒,“奴才奉内旨前来,不知皇贵妃主子有些吩咐。”

    十尺,有些远。

    廿廿深吸一口气,泫然若泣,举袖按了按眼窝,“和大人你可来了……隔墙有耳,请你近前来说话。”

    和珅不疑有他,这便恭恭敬敬起身,向前又走了几步,重又跪下。

    和珅虽说是内务府总管大臣,又是十公主的公爹,与外臣自有不同;但是终究在拜见内廷主位的时候,还是规矩要更严谨些,故此他并不敢贸贸然再往前来。

    和珅往日里守着规矩,自是好的,可是今日,他若隔得太远,却不好办事。

    廿廿便再哽咽一声,说出话来已是嗓音沙哑——这都是真的,这两日亲自守在榻前送走太上皇最后一程,她的嗓子早已哑了。

    又是正月里,这宫墙夹道里寒风一吹,便是打着唿哨的,更是轻易将廿廿那沙哑的嗓音都给吞没了。

    廿廿动了动嘴,和珅自是什么都没听清,不由得抬眸望廿廿。

    廿廿红着眼圈儿,再伸手召唤,“隔墙有耳……和大人,请你再近些。”

    和珅抬头看看廿廿,又看看身周裹挟而过的风,这便起身再度向前走了几步。

    已是到了六七尺的模样,虽说已经够了扑身而上的距离,只是……这一举不容有失,否则一旦和珅脱逃,惊动养心殿里的众人,就可能将会给朝廷带来难以估量的危险。

    廿廿便又叹口气,眼有泪光,却是缓缓平静下来,面上平添冷意,“和大人在朝中日久,对于前朝掌故都能了然于心,本宫倒有一件小事向和大人请教。”

    和珅微微眯眼,“但凡奴才知道的,皇贵妃主子尽管问,奴才知无不言。”

    廿廿指尖轻轻拈住袖口,“……听说,雍正爷和大行太上皇登基元年,便已然立储。”

    廿廿刻意就停在“立储”二字上,果然和珅也是面色一变,不用廿廿再召唤他,他已是自动又往前来了。

    “回皇贵妃主子,的确是的。”

    见和珅上钩,廿廿更为小心,她自己也倾身向前,做出一副恨不得想与和珅耳语的模样来,“可是乾清宫烧毁,‘正大光明’匾也化为灰烬了,和大人主持重修,可曾发现过建储锦匣了”

    和珅面色便又一变,谨慎地左右瞧瞧,不自觉又往前来。

    “回皇贵妃主子……奴才未曾得见。”

    和珅已到廿廿面前三尺余。

    廿廿悄悄伸手捏了捏星桂的手,猛然断喝,“大胆和珅,妄议国储,心存不臣!来呀,将和珅给本宫拿下!”

    太上皇龙驭宾天当日,皇贵妃这样一个刚刚年过二十岁的年轻女子,昨晚通宵未眠,今日哭红了眼睛,小小的身子骨儿眼看着都要撑不住了。

    更何况皇上登基三年多来都未曾建储,兴许就是因为太上皇还在世;可是太上皇既然已经龙驭宾天,那皇上必定要在一年之内先定下储君人选,以安社稷。

    故此这个时候儿对于皇贵妃来说,最关心的理应就是立储之事。这一场争储大战自然应该从今日便要打响,故此和珅原本听皇贵妃说着这事儿呢,一切尽在他掌握之中,乃是合情合理,故此他心下全无防备。

    他全然自信,倘若皇贵妃要为三阿哥将来谋划,他就是皇贵妃唯一可以依赖之人。才三岁多大的三阿哥,拿什么来跟已经成年的二阿哥争啊唯一有能力扭转乾坤的,只是他和珅啊!

    到时候,他自然又是一桩拥戴之功!

    带着这样的自信,便自然卸下了所有的防备,哪成想皇贵妃这边陡然一转,竟喊出这样的话来!

    和珅猛然起身,然则已是晚了,布彦达赉带銮仪卫,七额驸与几位御前行走的蒙古额驸,众人一拥而上,生生将和珅团团困住!

    而二阿哥绵宁则是冲到了廿廿身前,护卫在了廿廿身前。

    和珅原本还并不将布彦达赉和几个蒙古额驸放在眼里,他真正无法相信的是二阿哥竟然护卫在皇贵妃身前这样一幕……

    他一声冷笑,刚想说他自己乃是太上皇旧日重臣,太上皇刚刚龙驭宾天,他刚奉旨总理丧仪,谁敢动他难道不怕惊动太上皇在天之灵么

    可惜这话还没来得及出口,廿廿一声冷冷下令,“堵住他的嘴,万勿令他出一声!”

    宫禁之地,从来就没有不透风的墙,就算已然拿下和珅,可是倘若走漏半点风声,养心殿那边还不知会如何!

    七额驸伸手,将自己的一块汗巾子给硬生生堵进和珅的嘴里去。

    和珅纵然还有万语千言,这一刻却一个字儿都没机会说出口了。

    他更不相信,自己今日,竟然败在一个小女子的手里!

    一个,多年来一直被他视作手中棋子、只能倚仗他的深宫妇人!




458、孤苦
    【1、太上皇宾天当日就要进行小敛、大敛,梓宫当日就要从养心殿移至乾清宫,先奉西次间,再移至正殿……皇帝当日就移居至上书房苫次。数日中间一系列繁琐仪轨,皇帝都必须在场,且要每日多次率领王公大臣齐集举哀,还要发布诏书,连续多次重要的人事任免……皇帝整日都在所有人的眼皮子底下,还要忙于政务,所以皇帝自己抽不出手来先制住和珅。

    2、在遗诰发布当日正式将和珅革职,可见之前几日准备和筹划都是秘密的,凭和珅在朝中的党羽密布,所以当时皇帝不可能派外人来办此事,只有皇帝至亲之人。

    3、皇帝至亲之人中,二阿哥终究还只是十七岁少年,永璘的性子不够稳妥,所以皇帝真正能够相信的,自然只有中宫。

    4、孝和是中宫,又是钮祜禄氏,与和珅同族。他们之间还有十公主这层情分,所以可想而知历史上他们之间也必定是颇有私交的,所以由孝和来办这件事,和珅几乎不会有提防。

    5、满人传统,男人在外打猎、征战,女人管着家里所有的事,所以她们事实上个个都是精明强悍,是当仁不让的女主。大清几百年,前有孝庄,后有慈禧,足以证明大清皇后的手腕实则一脉相承,关键时刻都能扛起大事来,果决不逊于男子。

    所以综合以上,咱们有理由相信,追溯历史,在平稳拿下和珅的过程中,孝和一定起了关键的作用。】

    以下正文

    廿廿缓缓调整呼吸,片刻已然平静下来。

    廿廿静静吩咐,“先请和珅大人至本宫的宫中歇息。传本宫内旨,本宫倚重和珅大人办事,请和珅大人留宫当值。”

    拿下了和珅,今日之事也刚办完一半。

    廿廿静静回眸。

    布彦达赉和七额驸亲自押着和珅下去了。在场能倚重的最亲近之人,是三额驸索特纳木多布斋。

    只是此时三公主尚未与三额驸完婚,而且蒙古额驸们与朝中权贵的交往毕竟还隔着一层。

    廿廿再看一眼绵宁。

    十七岁的少年虽则满脸的勇气,可是脸色终究是白的,眼神里也有些掩饰不住的激烈。

    这都不行。

    廿廿轻叹一声,吩咐三额驸,叫他去将和世泰与明安找回来。

    和世泰带了明安回来,明安毕竟年长,一见眼前气氛,便有些变色。

    廿廿召明安近前,轻声道,“公爷,咱们都是额亦都巴图鲁的子孙,我一门代代功勋、世世荣耀,公爷可想承继祖宗的勋荣”

    明安虽是承继大宗公爷,可他其实不是丰升额的亲生子,而是过继来的孩子。

    因没有嫡系血缘的支撑,这明安在家族中的地位总有些尴尬。在朝中他也不受重用。到了他这一代,从他在乾隆四十二年承袭了爵位起,钮祜禄氏弘毅公家的运道隐隐约约有了下降的趋势,家族中人没少了私下里埋怨他的。

    他自己自然也知道,他的嗣母也没少了敲打他,他心下何尝就不着急

    他也想上战场立功,可惜他还真没有历代先祖沙场染血的那本事。故此他才会那么积极地向和珅靠拢,乐意帮着和珅跟弘毅公家连宗,以期借助和珅之力。

    他的内心,建功立业的念头二十年来都是火热的。

    听廿廿这么一说,他登时有些口干舌燥,渴望溢于言表,“回皇贵妃主子,奴才,奴才自然想!”

    廿廿点头,“那眼巴前儿就有一个巧宗,明公不知你可想抓住这个机会去”

    明安微微一颤,这一颤里有激动,有期待,自也有紧张去。

    “不知皇贵妃主子有何吩咐”

    廿廿却笑了,故意微微含了一丝失望的口吻,“明公,不瞒你说,若不是因为你是本宫母家承袭大宗的公爷,乃是全族的领头之人,那本宫还不至于将这巧宗先给了明公你呢。”

    “眼巴前儿,我自己的弟弟就在呢。明公你若犹豫,尽管退后。我六房已经出了我这样一个中宫,我自家弟弟自也该寻个出人头地立功的机会去!”

    明安一震,急忙双膝跪倒,“奴才是主子的奴才,奴才但凭皇贵妃主子吩咐,刀山火海在所不辞!”

    廿廿满意点头。还好,这个过继子公爷,这会子骨子里的血性还是被挑起来了。

    廿廿深吸口气,缓缓道,“本宫有事,想要请福长安大人一谈。若明公得便,便去替本宫引了他来。”

    明安微微眯起眼来,“……若福长安大人问起,奴才该如何说”

    廿廿轻哼一声,“乾清宫的工程,福长安大人也是总理大臣之一。本宫对乾清宫里有些事儿,想要问问福长安大人。”

    明安眯着眼转了转心思,霍地抬头,“皇贵妃主子放心,奴才必定能办明白这差事。”

    明安转身去了,四喜不由得担心,轻声问廿廿,“奴才跟着去”

    廿廿摇头,“不能。方才和珅就是你传召来的,若你再出现,难免不叫人起疑。”

    四喜和星桂都还有些放不开,廿廿却是轻蔑一笑,“你们不必高看了福长安去。若不是他父兄的功劳,且父兄全都已经过世,他们一家只剩下他一个,要不今日朝中地位自也轮不到他!”

    “他不是和珅,他没和珅的本事,更没和珅的胆魄。”

    廿廿说罢,心思微微一动,转头看了绵宁一眼。

    绵宁立即会意,忙单膝跪地,“小额娘有话,还请明白示下。”

    廿廿轻轻叹口气,“你两个福晋,一个是钮祜禄氏,一个是富察氏。说来也巧,今日我两个要拿的人,和珅是钮祜禄氏,而福长安是富察氏。”
1...124125126127128...38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