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大亨崛起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流浪de橘猫

    王礼明皱眉道:“董事长,你这个想法的确很有创意,只是这个项目想达到您说的效果,就必须要和港府合作,而这种项目涉及民生,我就怕港府知道来之后,甩开了我们自己来,或者交给其他英资,那我们可就亏大了。”

    “你说的这种可能性我也考虑过。”徐志点头说道:“这个项目一旦成功,相当于在香江大部分公共事业及零售行业的头顶上加了一个太上爷,必然会受到港英政府一些人的觊觎。

    而且即使港府真的公正,但地铁公司和其他的机构也未必会听我们的,如果我是他们,知道这个想法之后,肯定不会合作,而是建造这一套体系,这也是很正常的行为。”

    王礼明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办?想铺开整个局面,地铁公司、港府那边可是绕不过去的。”

    “一步一步来吧,我们先从自家的一些行业开始,不引起别人的注意就行。”徐志笑道:“天帆,东亚银行的卡片是从哪购买的,一张成本多少?”

    “日本的一家公司,一张银行卡的成本大概在两块钱左右。”袁天帆答道。

    “两块钱。”徐志点点头,这也是能接受的范围,于是说道:“你和这家公司再谈谈,我方准备大量购买,看能不能再优惠一点。”

    袁天帆点点头,又问道:“董事长,那不知道我们这次推出的这种卡片需不需要密码?”

    “不需要,怎么了?”徐志答道。

    袁天帆笑道:“卡片如果不需要密码的话,成本会低上很多。”

    “这样也行,不过我也不要那种城市的购物卡,我们发行的卡片必须绑定这个人的身份信息。”徐志提醒的说道,虽然现在还未进入互联网时代,离大数据分析还差的很远,但有了这种信息配合超算,一样能够分析出人们的消费喜好。

    特别是超市这一块,沃尔玛超市的崛起实际上就是利用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进行全方位的调整,在沃尔玛的总部,拥有着美国排名第二的计算机分析系统,仅次于美国的五角大楼。

    袁天帆点头道:“没问题,那不知道我们这种卡片,叫什么名字?”

    徐志笑了笑说道:“就叫八达通吧!”




341 私有化屈臣氏
    后世只要去过香江的人,或多或少的都知道八达通,这种电子卡片几乎与内地的两大手机支付系统一样,垄断着整个香江几乎所有的民生支付行业。

    在原先的历史上,八达通诞生于1997年,此时互联网时代已经开启,电子卡片技术也非常成熟,这一套被港府支持的电子货币很快就垄断了整个香江,从巴士、地铁到商店、饭店、停车场,甚至学校及医院中也可以一样可以使用。

    现在虽然还只是80年代,电子技术方面自然比不了十几年后,但目前的磁性卡片一样可以记录数据,也可以在一些功能上复制后世“八达通”的一些便捷性,虽然想做到后世的程度还是不太可能,但却可以先将这一体系完善起来。

    “八达通。”王礼明默念了两遍,笑道:“这个名字倒是不错,四通八达!”

    徐志点头道:“名字只要好记就行,现在你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找一家专业的公司开发一套硬件系统,能够支持这种卡片在整个香江使用,这件事由美的公司负责。”

    何国原点头同意道:“这种技术香江这边应该没有,我会安排人去咨询一下美国和日本的一些公司。”

    徐志点头道:“好,这件事要抓紧时间,争取在年底之前完成。”

    “没问题。”何国原点头答应道。这种扣费系统实际上并不复杂,欧美的一些国家已经在使用类似的设备,大多也是在城市公交方面运营,他只需要找到这方面的专业公司,再要求对方按照自己的要求进行适当调整即可。

    徐志道:“做这种设备不是问题,我更在意的是我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将这套系统普及下去,所以为了更顺利的普及八达通卡,我决定私有化屈臣氏。”

    “私有化屈臣氏?”一直未说话的马士民愣了下,说道:“董事长,如果您需要屈臣氏配合这个计划,完全不是问题,没必要私有化屈臣氏。”

    徐志摇头笑道:“八达通虽然重要,但我私有化屈臣氏还有其他目的,你照做就行了。”

    马士民接着说道:“董事长,目前的屈臣氏集团是和记黄埔公司旗下最赚钱的业务之一,私有化的话我估计和黄的一些股东有意见。”

    “不同意?”徐志笑了笑说道:“不同意他们可以抛掉和黄的股份,不做和黄的股东即可,况且我又不是白要整个屈臣氏,该多少钱就多少钱,按照目前的价格,我全部现金支付,和黄不会有任何亏损。”

    马士民点头说道:“好,那我回去后就安排私有化需要的文件资料和法律程序。”

    “私有化后,屈臣氏只是在股权上不属于和黄,但未来的管理还是由你负责。”徐志笑了笑说道。马士民在管理上还是很有能力的,和黄除了地产业务,其他方面也是发展的井井有条,超市这一块即使剥离出来,也暂时还是归原和黄的管理层负责管理。

    “多谢董事长了。”马士民点头笑道。他身为和黄的大班,已经成为了香江最顶级的打工皇帝,而且徐志对和黄的管理并不深,除了战略布局,其他很少插手运营管理,这也是对他信任的表现。

    不过任何一个人都醉心与权利,屈臣氏作为和黄的三大业务之一,控制着香江超过3成的零售市场,数千人的就业,一旦真的没了,对整个和黄影响力的打击还是不小的。

    而现在虽然还会被剥离出去,但却还是归他管理,这样一来,除了股权变动,他这个职业经理人的权利还是和以前一样,甚至在屈臣氏管理这一块会更加的自由。

    徐志接着说道:“屈臣氏在香江的零售市场中的确有一定的地位,但是想只凭借着屈臣氏来推广八达通还是不够的,所以私有化后,我会继续注入资金,直到屈臣氏垄断整个香江的零售业务为止。

    接下来的几年,屈臣氏只为扩大市场不为短期利润,这可能会影响和黄的发展,所以,我才需要私有化整个屈臣氏。”

    “垄断零售业务?”王礼明说道:“这估计需要一笔巨额资金的投入,不过这样也好,如果真的能够成功,我们集团也会获利更多。”

    徐志摇头笑道:“对,八达通的推广只是同时进行的一个布局,零售业务才是更重要的,虽然利润率不高,但现金流却十足。

    而且零售业务能够连通全港几乎所有的百姓,这对于未来我们推广任何产品都非常重要。

    在垄断了香江零售之后,有了这一块的稳定收入,我还会让整个屈臣氏走向国际市场。”

    “屈臣氏目前的主要业务是化妆品、百佳超级市场、机场零售以及两家购物广场。

    化妆品业务这一块虽然利润最高,但实际上并不亲民。真正符合董事长计划的应该就是百佳超级市场了。

    百佳目前在香江有142座连锁超市,按照市场份额来看仅次于惠康,如果我们想垄断整个香江的零售市场,就必须要收购惠康,如此一来,我们就能控制全港一半以上的超级市场。”马士民简单的将屈臣氏的业务介绍了下,对于垄断整个香江市场,他很有兴趣。

    “现在的惠康超市属于怡和集团,你觉得惠康会被出售吗?”徐志笑了笑问道。

    马士民摇头道:“估计不太可能。”

    惠康超市成立于1945年,隶属于牛奶国际集团,在1960年,开设了香江中环第一家超级市场,目前在香江拥有163家分店,就销售额而言,惠康的规模超过了百佳超市。

    1974年,置地收购牛奶公司之后,惠康超市也被并入了怡和集团的旗下。

    徐志笑了笑说道:“怡和集团的人,这段时间气势高昂,恨不得收购香江所有的公司,你想反过来收购他的超市,估计很难。

    而且,就超级市场而言,百佳与惠康二者联手的确控制了一半以上的市场,但在香江,整个零售业有一大部分都是遍布全港的数千家普通便利店,这些便利店虽然小,但却关联着整个香江大部分市民,想要顺利的推出八达通,以及垄断零售市场,这一块我们也得重视起来。”

    马士民皱眉问道:“董事长,您是想复制7-11的商业模式?”

    徐志点头道:“不错,7-11这种模式虽然在美国经营不佳,但在日本却非常的成功,我们完全可以将这种模式复制到香江来。”

    “7-11这种商业模式我也研究过,其主要的特性就是统一采购来降低采购成本,如果我们也兴建这样的连锁店,可以将采购部门并入百佳超市,这样的话成本会进一步降低。”马士民建议道。

    徐志笑问道:“既然你以前考虑过这种商业模式,为什么没有通过。”

    马士民说道:“那是因为这种模式的确能赚钱,但就利润率而言还是比不了屈臣氏的其他业务,而且管理成本太高,投入的资金也非常多。”

    “原来是这样。”徐志点点头说道:“以前你考虑的是利润率,但现在我在乎的是规模,资金方面你不用担心,屈臣氏私有化后,我会再注入1亿港元,用于发展便利店业务。”

    “那我们是进行直营还是采用加盟模式?”马士民问道。

    “加盟吧,我们只要控制着采购就好。”徐志想了想回答道,一亿港元看起来很多,但是如果都自己进行直营,那只是前期的租房和装修就能耗光这笔资金,而且直营店在管理上成本太高。

    马士民点头同意道:“好,那我立刻回去就进行这方面准备。”

    徐志又道:“那就先这样,各位按照自己的任务去负责这些事,争取在年底之前做好所有的初期准备。”



342 “大促销”
    在整个香江,存在着很多著名的百年企业,如四大洋行、汇丰,但说起香江历史最悠久且还存在的公司,而屈臣氏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创立于1828年的屈臣氏,从最开始的一家蒸馏水制造厂到现在遍布全港的零售巨头,屈臣氏已经成为香江最著名的品牌之一。

    和黄大股东意图私有化屈臣氏的确引起了不少香江股民的不满,虽然徐志给的价格很是公正,但和黄的股价还是不免的有所下跌。

    两个星期后,徐志成功的接手了屈臣氏,完全100%的控股,而和记黄埔公司也拿到了徐志所出的13亿港元现金。

    虽然股权易主,但对于屈臣氏和和黄而言,人员并没有任何变化,马士民仍然管理着整个屈臣氏,屈臣氏的管理层也没有任何变动。

    “去了一趟日本,感觉怎么样?”笑着问道。

    “还不错,只是在东京街区转了几个街区,就发现了四五家7-11,这种密度成了规模后的确有很强的垄断能力。”马士民点点头回答道,为了屈臣氏下一个大型项目,他亲自去了一趟日本,主要就是为了考察7-11在日本的经营情况。

    徐志点头道:“便利店就是以量取胜,等到规模够大,采购量上来了,这其中的利润自然也就上去了。

    不过有一点要注意,我们采取加盟模式,虽然要从加盟者身上赚钱,但千万不要杀鸡取卵,我要的是双方共同获利,一起发展。”

    马士民点头笑道:“董事长放心,这点道理我明白的。”

    徐志道:“好,便利店的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布局,我已经让袁天帆在东亚银行专门成立了针对这个业务的低息贷款服务,而店面寻找及装修方面,恒大公司也会有对应的合作。”

    “如果有这些帮助的话,的确可以降低加盟的成本。”马士民点头笑道。

    徐志说:“还有,我在东亚银行开了一个新账户,里面有3亿港元,其中一亿为便利店业务的扩展而准备,另外2亿是为了百佳超市。”

    “百佳超市?”马士民有些不理解的问道:“董事长,现在香江的大量超市基本上已经覆盖了香江大部分地区,继续扩张的话很容易与其他超市靠的太近,除此之外就只能选择一些偏远地区了,这些地方现在投资的话,暂时来说可能并不划算。”

    “这笔资金并不是让你来扩张的。”徐志笑了笑说道:“我们虽然收购不了惠康,但整个香江除了惠康与我们百佳,超级市场还存在了两三百个,这些有的是几个连锁,有的是单独持有,也有的则是日本和东南亚国家的品牌,虽然规模大小不一,但这些组合起来,也有不小的市场份额。”

    马士民问道:“那这2亿港元是准备收购这些超市?”

    徐志摇头笑道:“no,我虽然想收购这些超市,但如果一家一家的谈判,这过程太麻烦,而且很容易走漏风声,一旦其他超市知道了消息,即使愿意被收购,估计也会坐地起价,所以直接跑过去一家一家的收购,是最傻的行为。”

    马士民点点头,又问道:“那董事长的意思是?”

    徐志笑着说道:“前几天,因为希尔顿酒店的一些事情,我约见了置地的总经理鲍富达,开玩笑的表明想收购惠康超市,被他拒绝了,不过鲍富达的一句话却提醒了我,他说惠康超市的生意很好,置地并没有出售的打算。

    效益好当然不会出售,我也会有这样的想法,其他的超市也是一样,现在香江的经济还不错,一些市民手中现金比较充裕,超市的生意自然是好。

    所以不管是想收购惠康还是其他超市,想顺利的完成,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的生意变差。

    “生意变差?”马士民愣了下,说道:“董事长的意思是?”

    徐志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又问道:“目前惠康超市的毛利率是多少?”

    “40%左右,这是大部分货物的平均毛利率,一些大米、鸡蛋等常用品则低一点,蔬菜和肉类的话会高一点。”马士民回答道,零售业务曾经是和黄的主要业务,他对这方面是了如指掌。

    “40%,也不错了。”徐志点点头说道,后世沃尔玛等超市,毛利率一般控制在20-25%之间,但那是因为有着互联网大数据的控制,而在80年代,西方国家超市普遍的毛利率大概在30%左右。

    至于香江,当然会高不少,一个是因为房租贵,第二则是有一定的垄断因素存在。

    至于大米与鸡蛋等便宜产品,则是用来吸引客户前来购买罢了,主食每个人都必须购买,所以超市需要凭借着这点来吸引客户前来。

    而客户来了之后,很多人都会随便逛逛,只要钱包里资金够,或者敢消费,那么自然而然会购买一些非必需品,如零食、快消品,但这些实际上才是超市真正的利润来源。

    徐志接着说道:“香江的有钱人很多,但对普通人来说,香江的平均工资这些年涨幅根本就比不了房价,而物价却也跟上了房价的节奏,不少香江市民的日子并不好过,所以我打算让百佳超市来一次大规模的促销,这两亿现金就是为了这个而准备。”

    “大促销?”马士民也立刻明白了过来,说道:“董事长的意思是,要在香江与惠康超市进行一场价格战,然后彻底将其他的超市全部清除掉?”

    “不错,这些超市又不是上市公司,我们也没办法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收购,只能一家一家的前去谈判,现在香江的经济不错,想让他们都答应,显然不可能。”徐志笑了笑说道:“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和他们拼资金,连续几年让他们亏损,到时候我们再收购自然是水到渠成。”

    “几年?”马士民皱了皱眉头说道:“董事长,这场价格战如果持续几年的话,恐怕两亿也未必够啊!而且我担心置地那边的资金量可不会低于我们。”
1...9293949596...1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