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郭允厚苦笑道:如今陛下天威难测,下官如何敢去宫中解了霉头?倘若陛下觉得我等无能至此,那还要我等何用?
施凤来却道:无妨,此事乃陛下提出,想必陛下心中也有些想法,不如郭大人进宫前去讨教一番。若是郭大人心中害怕,却是大可不必,老夫愿意陪郭大人一起去宫中面圣,如何?
原来施凤来也在打着自己的小九九。他觉得皇帝不知道看上了温体仁哪点好,一下子就给超拔成了内阁首辅,而自己呢?黄立极时,自己就是次辅,黄立极倒了,自己还是次辅。
干脆借着这个机会多在崇祯面前露露脸,再显得比温体仁更勇于任事一些,不怕皇帝不对温体仁有看法。
郭允厚闻言大喜,对施凤来道:多谢施阁老!心中暗暗感激施凤来对自己伸出援手。
温体仁却是道:进宫一事,却是不急,还有一事,却是需要郭大人费心了。
郭允厚问道:请首辅大人示下。
温体仁道:既然陛下想要给我等加薪,却是需要郭大人调集户部之中的存档,算计一番一家十口之一月生活所需是多少,各级官员一月之花费又是多少,我等也好以此为据,递上折子。
郭允厚闻言,却是苦笑道:不瞒首辅大人,户部之中,却是对些没有什么存档。若是想要调集,还需要去锦衣卫之中调取,想必他们那里是有存档的。
温体仁虽然刚刚接手内阁时间不久,对此也是早有预料,便对郭允厚道:罢了。此事便由老夫厚颜去见那田尔耕罢了。
第五十三章 杖毙
内阁辅臣与六部尚书,足足在内阁之中呆到了申时,才纷纷散去。
不提温体仁去见田尔耕调取多年来民生物价的数据,施凤来却是跟郭允厚一道去养心殿求见崇祯皇帝。
只是行至太和殿之前时,两人便深恨自己怎么不换个时候再来。
只见太和殿前,乌压压有一片,只怕是宫中除了侍候在贵人们身边的太监宫女和正在值守的侍卫之外,几乎半数都集中在太和殿之前的广场上了。
魏忠贤,曹化淳,田尔耕,许显纯,当今天子的几大鹰犬,除了王承恩和方正化随时跟在崇祯身边之外,已经全数在场,看模样,这太和殿前立着一排的长棍,便知宫中要执行家法规矩了。
施凤来与郭允厚见到田尔耕也在这里,正合计着首辅大人只怕要扑了个空时,魏忠贤几人也看到了二人。
二人过去一番见礼后,魏忠贤却是笑道:二位来得正好,倘若二位不来,咱家正在命人去内阁寻人过来呢。
施凤来好奇道:魏公公此话怎讲?
魏忠贤道:莫急,想必其他的阁老与尚书们也该到了,一会儿再说。
约莫过了半柱香的时间,便有侍卫引着其他的内阁辅臣和各部尚书侍郎们一起过来了。
见人齐了,魏忠贤便清了清嗓子道:今儿个叫诸位过来,乃是皇爷的意思。
此前不是有人私窥宫禁,沟通内外么,宫外的周阁老甚么的,都已经定下了罪责,不日要往菜市口走上一遭,这宫中涉案之人,便宫中解决罢。
只是皇爷心善啊,想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所以命咱家请了各位大人来起观刑,免得以后有人记不住了再犯。
说完,便对西厂一众番子道:来人啊,将那些吃里扒外的狗才们带上来。
言毕,便有一众西厂番子押着十余个锦衣卫的侍卫以及二十几个太监宫女走了过来,随即便将之踢倒,命这些人跪好。
魏忠贤看着这些人,踱步行至跟前,阴恻恻地道:各位好本事啊,甚么事情做得,甚么事情做不得,各位心里当真没点数儿么?今日说不得送各位上路了,到了地下,莫要怨恨咱家,要恨,就恨你们自个儿不争气罢!
说完,又对西厂番子道:请家法刑具。
西厂番子们齐声应了,便有人抬了张桌子出来,上面却是一张关二爷的画像。说来好笑,东厂敬的是岳武穆,西厂敬的关二爷,都是取其忠义忠君之义,只是这东西二厂的督公,却都是太监。
待得西厂番子们布置完毕,魏忠贤先去给关二爷上了香,回身对着那些站在一旁的宫女太监们说道:咱们宫中的太监宫女,本就是皇爷的家奴。自古以来,民间这家奴背主,都是打死勿论的,便是官府也不会去管。
更何况,你我都是皇爷的家奴,若真是犯了事儿,你们也不要想着会有人能救你们,今日这些小太监们,就是你们的榜样。
说完,又对田尔耕和许显纯道:二位,你们锦衣卫的门户,还得你们锦衣卫自己来清理,咱家却是不便插手。不过,今儿个咱家便先送这些奴才们上路,如何?
要说这魏忠贤的确不枉天启皇帝与崇祯皇帝两代帝王看重,如今见崇祯皇帝不愿意看到自己一家独大,便是对之前任由自己呼来喝去的田尔耕许显纯也是客气有加。见二人并无异议,便对西厂番子道:行刑,送这些狗才们上路。
说完,便有西厂番子提了五个太监过来,按在关二爷画像前的长板凳上捆好,提起立在一帝的长棍便用力打了下去。
不一会儿,板凳上的五个太监便就此毙命,魏忠贤挥手示意,当下又是换了五个过来,如是再三,二十几个太监宫女便全数杖毙。只有宫女行刑时麻烦了些,吃不住痛,一时间屎尿齐流,搞的秽臭不堪。
待得行刑完毕,魏忠贤看着其余瑟瑟发抖的众太监宫女们开口道:都看到了罢?以后谁要是再敢学这些狗才们吃里扒外,今日这二十余人就是最好的榜样!接着又对田尔耕和许显纯道:二位,这宫中的太监宫女们,咱家处理过了,剩下的,便交给二位了。
此时锦衣卫拆分尚未完成,因此田尔耕便上前一步,对着众侍卫们道:刚才的事情都看到了吧?某也不多说别的,咱们锦衣卫乃是天子亲军,今日之事也全是这些杀才们咎由自取,尔等也好好看着,别忘了自己的身份!若是以后有人再敢沟通内外,咱们也少不得要清理门户。
说完,又对旁边的大汉将军们说道:行刑,送他们上路,然后枭首,传讯各地锦衣卫,为后来者诫!
那些大汉将军听了,当即拖了一个跪在地上的涉案侍卫过来,也不用甚么板凳捆绑,直接掼倒在地后,挥起手中军棍便打了下去。却是不同于方才魏忠贤杖毙太监宫女之时的打法,用的却是军中的乱棍打死之法。
待没头没脑的百余棍过后,地上的那个侍卫也是眼看着有出气没进气,就此毙命。田尔耕却是面色不变,连眼皮也未曾翻一下,直接道:下一个。
十余个锦衣卫犯事儿的侍卫,打的时间却是比那些宫女太监的时间还要长些,足足打了近一个时辰,才尽数打死。
等到这些宫女太监以及侍卫们被尽数打死,魏忠贤才又来到众人之前说道:今日之事都给咱家放在心里。皇爷心善,咱家眼里可容不得沙子,以后再敢做下背主之事,莫要让咱家发现,否则,尔待受到的就不是杖毙这么简单了。
警告一番之后,这才说了句:都回去罢,各自做好各自的事情。宫中的太监宫女们闻言,如蒙大赦,急忙散了去。
田尔耕也是如法炮制,告诫一番后,命锦衣卫众人散去。
走到这时,魏忠贤才回到朝臣们这里,询问施凤来与郭允厚进宫所为何事。
第五十四章 银行
崇祯觉得很伤心。
大家都是做皇帝的,你看看人家螨清的那几个皇帝。
康麻子,那个出了天花满脸坑的家伙,天天特么微服私访,也没看这货干了什么正事儿,一路私访一路撩妹。
乾隆,那个据有汉人血统但是根本就不可能有的家伙,也是天天瞎特么浪,动不动就下下江南。先是有个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后来还有个九岁的儿子,借着这儿子会对对子的名头就给封了个县令。
当然,人家是螨清的皇帝,再怎么胡闹,那都是一代明君,咱们崇祯皇帝是比不了的,但是比比同样是大明皇帝的正德皇帝总行了吧?
结果还特么比不了。人家正德皇帝的爹给力啊,留下的家产丰厚,大臣给力。所以人家正德也能下江南去浪一浪。
再看看崇祯呢?爹是不给力,一个月就挂了。皇兄也掉链子,才七年,还没混明白呢,也挂了。扔下这个烂摊子给崇祯。
算上崇祯他爹和崇祯他哥一起,国库就留下了几百万两的银子,留下的大臣除了用坑货来形容,崇祯也找不到什么更合适的词了——还不如太监靠谱呢。有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大明文官靠的住,母猪都上树?
现在崇祯的心里很是不平衡,人家当皇帝能浪,轮到他当皇帝,为了不用把自己挂在老歪脖子树上,他就得勤政!不能想怎么浪就怎么浪!
这不,崇祯看着眼前的施凤来与郭允厚,又是一阵阵的头疼。
这两人是来问有关于大明皇家银行和大明民生银行的问题的。
问题在于,穿越前的崇祯皇帝只是个野生的程序猿,根本就不懂得银行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连银行的业务系统,也不是他这种野生程序猿能接触到的,据说都是跨平台的高级货。
不过还好,虽然没见过猪跑,但是崇祯皇帝吃过猪肉啊,自己穿越前,跟银行借的房贷还没还完呢。
崇祯开口道:这银行一事,首先是吸收民间银两,其次是放贷。
所谓吸引民间银两,便是吸引百姓将银两存入银行之中。银行不光不能收取保管费,还需按月支付利息给百姓,若百姓不予取胜,则利息计入所存银两,化为本金,继续计算利息。
郭允厚却是好奇道:陛下,如此一来,百姓倘若都不支取银两,则利息越积越多,化所本金也越来越多,银行又如何支付得起?便是放贷,又如何能收回这许多利息?倘若有人借了贷不还,又当如何?
崇祯心里却是不屑地笑了,还他娘的有人敢欠朕的钱不还?当老子的锦衣卫是摆设不成?当下便对郭允厚道:百姓存一两银子,假设月息为一文钱,放贷给那些急用钱之人,比如商人们要搞大生意或者急需银两周转,每两银子可收取他们的月息三文钱到五文钱不等,如此一来,既有了支付百姓们利息的银子,中间有有了银行的利润。
至于有人借贷不还,一则,借贷需要有人担保或者有抵押,比如铺面,田地,古玩等值钱的东西。
二来,不是还有锦衣卫么?反正百姓轻易不会向银行借贷,便是借贷,也不会借得许多。
倘若有商人借了贷到期之后无力偿还,则将其抵押之物收归银行所有,不至于坏了账。
若是能偿还而不还,不管他们背后站着的是谁,让锦衣卫去找他们讨要。
施凤来却道:陛下,毕竟这大明之中,藩王勋贵众多,倘若是?
崇祯道:让他们借,朕倒要看看谁敢欠着皇家的银子不还。敢赖账的,藩王削藩,勋贵去爵!
郭允厚接着道:陛下,如此一来,倒是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只是还有两个更棘手的问题,还望陛下指点。
崇祯却是很好奇,这两个问题解决了,还有什么问题?便对郭允厚道:爱卿说来听听。
郭允厚道:其一,便是如何吸引民间将银两存入银行?毕竟这大明之前从未有过,便是票号,也只是商人们为了自己方便才搞出来的。至于其二,便是无人借贷,又该如何是好?
崇祯略一沉吟,说道:吸引民间存入银两之事,便由朕带头罢。等银行成立之后,朕命宫内将银两存入其中。想必百姓之中也会有人效仿。
只是一点,无论如何,首先要保证百姓们可以随时支取存款,不论是宝钞还是银两,必须做好储备。万万不能出现百姓想要支取,但是柜门上却没有银两的情况。
至于没有人借贷,可于银行之中另设一个衙门,专门去寻找可以生财之事去投资。
另外,朕有意将长芦盐场搞大,再令登莱那边多晒海盐,把盐收归官营。只这两处盐场之所需,便由银行去投资,盐场利润分一层与银行,如何?
郭允厚闻言大喜,赶忙道:多谢陛下指点。那养老银子呢?又该如何处理?藩王与勋贵们是否也有?
崇祯道:他们有什么?他们还想有什么?堂堂藩王勋贵,都是世袭罔替,都有自己的封地,这养老银子与那养廉银子,却是没有他们的。
施凤来却是突然想起来一事,又问道:陛下此前说大明皇家银行专司宝钞印制,大明民生银行专门运作,何不两者并为一体?却是更好管理?
崇祯心想,后世虽然有银行既能发行钞票,又办理金融业务,但是这大明的官员们节操早就掉了一地,朕敢放心地让你们既做裁判又当运动员?
心中想着,崇祯便对施凤来说道:在朕的构想之中,大明皇家银行乃是根本之所在。一则印制宝钞,二则,以后将会有更多的银行出现,譬如大明建设银行,便由其专司大明各地桥梁道路城墙之建设性投资,同时也可以吸收民间银两,也可以放贷。
还有大明工商银行,便在针对工匠作坊商号铺子等放贷之余,也吸收民间存银,也可放贷。
总之,以后银行不会只有一家,各个银行之间既要合作,也是竞争关系。这大明皇家银行,便是这些银行的顶头上司,要对他们做出指导。
此前锦衣卫不是抓了许多票号的人么,把他们从诏狱里提出来,跟他们一起研究下此事该如何去办。
废了半天的口舌,崇祯终于将自己里的那点儿关于后世银行的东西都倒腾干净了。
待得施凤来与郭允厚走后,崇祯便对伺候在一帝的王承恩道:去,派人通知下,明日罢朝一日。命文武百官到菜市口去观刑。另外,让人去菜市口给朕找个好些的位置,要能看到百官的,朕明日要微服去看。
第五十五章 观刑
第二天一早,白龙鱼服的崇祯便又带着王承恩等出了宫门,先是绕到承天门之前,看了下热火朝天的忠烈祠打地基的进度,估摸着差不多能在降雪之前完成忠烈祠的建造。接着一行人便朝菜市口而去。
到了菜市口,时间还早,崇祯便到了王承恩早已安排好的酒楼。一进酒楼,那酒楼的掌柜便过来跪下行礼道:臣锦衣卫西城千户所菜市街百户陈报国,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这才真正的意识到在原本历史止被那个正牌的蠢蛋崇祯给废掉的锦衣卫势力究竟达到了什么地步。光看眼前这胖胖的掌柜,一脸人畜无害的模样,谁又能想到这掌柜的便是锦衣卫的百户?如此看来,利用好了锦衣卫去刺探收集情报,估计可以知道一切自己想要知道的情报。
待崇祯上了二楼,那掌柜的便将今日歇业的牌子挂了出去。至于酒楼之中,坐着的尽是些锦衣卫校尉与东西两厂的番子。
二楼的崇祯皇帝,坐着一个靠窗的喝着茶水,眼看着茶楼对面的制高点都有锦衣卫控制,心下顿时感到安定。
只是一边儿喝茶,一边儿却又想到另外的事儿:原本大明的法场在西四牌楼,也不知道被朕给改到这菜市口,会不会影响这里卖菜的老百姓?这该死的螨清辫子戏害人,让朕误以为大明也是在菜市口杀人呢。
随即又觉得操这心纯属自己无聊,老百姓不在此处卖菜也可以去别处,一条街而已,在京城这么大的地儿,当不得甚么要紧。念及于此,崇祯便不再多想,只是专心等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