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朝当暴君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等到了辰时过半,菜市口这里便被京城中起来看热闹的百姓给围得水泄不通了。

    此时便有机灵的小贩,挎着篮子,在人群中穿来穿去。有卖鸡蛋的,也有卖瓜果蔬菜的,很是小赚了一笔。

    也有小偷小摸的想趁着人多之时开开张,摸上一笔,只是有的被人发现,少不得一通毒打,再被人交给五城兵马司派来维持循序的兵丁手里。

    崇祯坐在二楼,看着楼下叫声鸡蛋的小贩,也看着偷摸不成反被揍的小偷,只觉得这才是生活,这才是自己每天想看到的画面,而不是在朝堂上跟那些老油条们互相算计——太特么为难人了,老子只是一个智商八十的程序猿好吗?既然玩心眼不行,老子也只好举起屠刀了!

    街到了己时将至,远处便来了一队囚车,囚车上装着被囚的男女老幼,打头的便是周延儒九族上下五十余口,随后便是原兵部侍郎侯恂原锦衣卫大都督骆养性原礼部侍郎钱益谦太医院御医陈仁忠等人的九族老幼,外加已故的前内阁阁老叶向高的九族老幼,以及原国子监监生王某的十族老幼。所有人加一起共计七百余口,都被大枷锁着,站丰囚车里,被囚车带吱呀前行。

    囚车之中,一个个的全然不见平日里的儒雅,一个个披头散发,狼狈不堪。崇祯看着,心中也是颇为解气。

    只是等崇祯看到数辆囚车之中,还有花信少妇怀抱婴儿,也不顾大庭广众之下,强忍着羞耻感,掀开衣服,露出白花花的胸脯就喂孩子吃奶,想来是想要孩子在临死前也能吃饱,便是死了也不至于做个饿死的小鬼。

    崇祯却是心中感叹母爱的伟大之处,连忙对侍立一旁的王承恩吩咐了几句,待王承恩领命而去后,这才接着往下看。

    囚车前面由顺天府的衙役开路,五城兵马司的兵丁们则在其后组成人墙,防止有人冲撞了囚车。

    紧随其后的,则是大明朝堂的文武百官们,只是脸色都不怎么好看罢了。周延儒几个已经被锦衣卫给凌迟了,现在这些人的九族亲眷都难逃一死,一时间难免有些兔死狐悲之意。

    百姓们见囚车过来,购才向那些机灵小贩们购买的鸡蛋和瓜果蔬菜便派上了用场。

    在老百姓那纯朴到简单甚至于天真的逻辑里,免赋减税去除边饷摊派的皇帝绝对是明君,和明君作对的一定是该死的坏官贪官,都是些死不足惜的坏种,其家属亲眷肯定也属于那种死了都该下地狱的家伙。

    于是乎这些囚犯可就倒了霉了,鸡蛋与菜叶子甚么的砸过来还好一些,那些拿着萝卜砸人的又是怎么回事儿?这玩意儿砸到脑袋上可就是一个大包,临死之前都落不下消停。

    崇祯见五城兵马司的兵丁们只是组成人墙,但是对百姓都还算客气,便是被百姓们扔偏了的鸡蛋和瓜果蔬菜砸到也不恼怒,不禁暗自高兴,只觉得此前自己一番子弟兵的言论没有白费,还是有些效果的。

    待见到那些朝臣们黑着的一张脸,心里则更加爽快——让你们丫挺的作死!现在都把自己和全家老小都作进去了吧?!

    直等到己时三刻已过,囚车方才吱吱嘎嘎的过完,朝臣们才上到刑台之上。内阁首辅温体仁,大理寺寺卿和新鲜出炉的锦衣卫提督许显纯端坐于前,其余百官则坐于其后。

    眼见午时将至,大理寺寺卿便喝道:验明人犯正身!

    当下便有人前去查验,不一会儿便回报:禀告大人,人犯皆已验明正身无误。共计七百六十九口。

    大理寺卿闻言,便又喝道:带人犯!

    接着人犯们便被带下囚车,先是从周延儒的九族亲眷之中挑了十个男的,被差役拉了过来强制按着跪倒在刑台之上。

    见人犯就位,大理寺寺卿又喝道:刽子手就位!

    此时已经是十月近底,天气转凉,若是早上,哈口气都能成白雾,便是中午,亦是觉得凉嗖嗖的。只是那些膀大腰圆的刽子手们却恍若未觉,一个个赤着膀子,手上倒持一口鬼头刀,刀上蒙着红布,不使刀口见光。一共十个刽子手走到十人身后一溜烟儿的排开。

    眼见午时已到,大理寺卿便又喝道:鸣炮!擂鼓!

    当即便是轰轰轰三声炮响,伴着炮声,又是三通鼓响。

    待得炮声鼓声一停,大理寺卿接着喝道:午时已到,行刑!




第五十六章 特赦
    众刽子手听到命令,一齐揭去了鬼头刀上蒙着的红布,接着又接过旁边差役递过来的烈酒,先鲸吸了一口喷在刀身上,剩下的便一饮而尽,旋即便将酒碗摔在地上。

    等到大理寺卿手中的令箭扔落在地,刽子手便抽出囚犯脖子后面写着囚字的木牌,嘿的一声,手起刀落。

    台下的众百姓见了,便齐声叫好,只觉得这等贪官污吏的家眷们被斩,也是大快人心的好事。

    只是台上的众多朝臣们脸色愈发难看了。除了许显纯,其他都是担心自己也有这么一天。只是担心归担心,这官还是得做,否则按照这位崇祯皇帝的杀性来看,敢辞官不做,估计就会有锦衣卫的人先找上门来。

    十人行刑完毕,当即便有人清理了刑台上的尸首,然后以先年长男子到年幼男子,后年长女子后年幼女子的顺序,接着又拖过来十人继续行刑。

    此时台上,却是哭成了一片。

    刑场远去却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显然是马上的骑士催着马儿快跑。

    马蹄声起来越近,渐渐地显出了马上骑士的身影。却见来人一身宫中内监打扮,再细看时,却正是平日里寸步不离崇祯的王承恩。

    马儿全速奔跑之下何等的快速,转眼就来到刑场外面,王承恩一边打马快跑,一面不断地大声喊道:陛下有旨,暂缓行刑!

    外围警戒的五城兵马司众兵丁不敢怠慢,赶忙将人群隔离出一条通道,以便王承恩能骑马过去。

    王承恩见隔离出了通道,也不勒马停缰,直接一路狂奔而过,直到刑台之下,这才一勒马绳,长呼了一声吁!

    见台上众多朝臣望向自己,刽子手们也停下了手中的鬼头刀,崇祯这才下马,快速上台后,朗声道陛下有旨,众人跪听!却是崇祯命王承恩火速回宫拟了圣旨回来。

    见朝臣刽子手等台上的人以及靠近刑台的人都跪下,远处不明所以的人便都跟着跪下。

    王承恩这才对着众刽子手道:呆会儿咱家宣读皇爷旨意,尔等听一句,便跟着用力喊出来,务必要让台下无处的百姓听见,明白了么?

    见一众刽子手齐声应是,王承恩这才展开手中的圣旨读了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犯官周钱侯骆陈等家眷,按律当一体斩决,然则婴儿何辜?朕悯其情,故特赦之。其令,凡年未满十岁之男女,皆特赦其罪,念其年幼,亦特赦其母。凡有身孕者,亦特赦之。然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着锦衣卫予以收监看管,等候处置。余者原判不变,着一体斩绝为宜。钦此。

    王承恩大声宣读完,十个刽子手亦是跟着一句一喊,声音远远传了出去,使得众犯与刑台之下的百姓都能听得清楚。

    台下有经了三朝的老童生,抚着花白的胡子笑道:仁君,仁君呐。我大明有望矣。

    有好事者故意逗趣道:嘿,老爷子,这些家伙们贪脏枉法,死绝了不更好?

    老童生却是个不识逗的,眼睛一瞪,便是胡子也是气得翘了起来,怒道:你懂甚么。上古圣王围猎,尚且围三阙一,不伤怀胎母兽,此乃仁恕之道也。当今陛下行事,颇有圣王遗风,三代之治可期矣。便是换了你在台上受刑,又忍心见得那幼孩与孕妇赴死?若其中有你亲眷,又当如何?

    旁边逗趣之人闻言,蓦地打了个寒颤,讪笑道:您老说的是,说的是。

    老童生这才抚须笑道: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便是此理。台上之人自寻死路,便是当真诛连了九族,于理法上也无不妥。如今其幼儿等得陛下特赦,便是禽兽之人,亦当感念天子隆恩。

    此时台上的女眷们闻言,刹时间有如从地狱到了天堂一般,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些幼孩的母亲,皆是偎着自己的孩儿痛哭,至于那些尚能抱着婴儿的花信少妇,更是抱着自家孩子亲个不停,心中直念皇天保佑,陛下隆恩。有将孩子亲得烦了的,那孩子还伸出小手儿,试图推开母亲。

    王承恩眼见众人反应,心下也是感佩崇祯仁德,便对监斩台上的大理寺卿等朝臣道:陛下旨意宣读完毕,众位大人,接旨罢,咱家也好回去复命。

    群臣皆是跪地山呼万岁,大理寺卿接了旨,便命衙役前去打开了那些孩童及其母亲身上的大枷,与一众抱着婴孩的少妇并那些怀有身孕的,一并带出了法场,送交锦衣卫带走。

    待得这些得到特赦之人离去,刑台之上继续行刑,仍是一批十人这么砍了下去。

    崇祯在酒楼的二楼之上,看完眼前这一幕,又见台子上继续行刑,却是大感意兴阑珊。

    崇祯不知道自己是对还是错了。从法律上来说,这些人统统该死。从私心上来说,这些放掉的孩子及女犯,便是以后的隐患。万一其中出了个聂四娘一般的人物,自己还能睡得好觉么?

    只是无论如何,自己却是过不去心头上的那一关。罢了罢了,由他去,且走一步看一步罢。念及于此,便欲回宫去。



第五十七章 处置
    建奴被灭,四海升平,八方宾服,万国来朝。崇祯皇帝觉得自己很满意,登基不过短短十余年,便达到了岳武穆梦想中的收拾旧山河,如今各边军正在向外推进,力求扩大大明疆域。便是大明皇家海军,也已经出发前往美洲,寻找传说中流浪海外的殷商遗民,准备让他们重归华夏。

    至于国内,几种高产作物铺开了种植,老百姓再也不愁吃不上饭,甚至于好好的粮食因为产量太多,有的已经拿去喂猪,真是享福享的都造孽。如今的大明,已经完全再现了盛唐时公私仓禀俱丰实的盛景。

    当皇帝做到崇祯这样,基本上也不用再追求什么了,论文治武功,皆称得上是远迈汉唐。因此上崇祯皇帝也决定在京城的北海湖上寻寻乐子,叫了几家京城有名的杂耍班子前来表演,供自己和皇后等人取乐。

    只见眼前的杂耍班子使出浑身解数,如口中喷火,口吞宝剑,种种表演,各擅胜场。远处的夜空之中,烟花绽放,为自己这个天子贺,自己还有甚么不满足的?

    正当崇祯和皇后全心观看前面的表演时,却是异变陡生。

    前面的杂耍班子中,突然有人抽出隐藏好的刀剑,径直扑向崇祯,口中喊道:狗皇帝,拿命来!

    崇祯一惊,赶忙拉着皇后快速后退,随侍一侧的方正化赶忙上前拦住刺客。

    此时远处戒备的锦衣卫也发现了不对,皆是抽出绣春刀便扑过来护驾,只是不曾想又被一伙儿突然冲出来的人拦住,两方人马就在崇祯眼前厮杀起来。

    暴怒的崇祯对着面前正杀得方正化节节败退的刺客们喝问道:尔等何人?不怕诛九族吗?!

    为首的刺客却是一精壮男子,约摸二十余岁,却是呸了一口,怒道:九族?!老子的九族早就被你个狗皇帝杀光了!你可还记得十二年前被你诛了九族的周氏侯氏满门?今日我便要报这不共戴天之仇!越战越勇的刺客竟是将方正化格杀当场。

    由于崇祯身边只有方正化护卫,离得近的却又被其他人给拉住,一时间竟是再无抵挡刺客,崇祯只得眼睁睁的看着刺客手中的利剑刺向自己心窝,只惊得崇祯大叫一声啊!

    蓦然醒来的崇祯,待擦掉了额头上的冷汗,却发现不过是大梦一场,其实情景,倒是与自己前世所看过的一部电影方世玉极为接近。想来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被崇祯的喊声惊醒的皇后赶忙起身,将被子给崇祯披上,生怕崇祯着了凉。

    门外值守的方正化与锦衣卫校尉们也慌忙推门而进,手中兵刃早已抽出,准备厮杀。只是见崇祯已经穿了小衣下地,寝宫之中并无刺客,一众人慌忙跪倒在地,齐声道:臣等有罪,惊扰陛下,臣等万死!

    被噩梦惊醒的崇祯怒道:诏锦衣卫许显纯东厂提督曹化淳,西厂提督魏忠贤,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前来见朕!

    待几人匆忙赶到崇祯寝宫之时,崇祯已经换上了衣服,正在喝着茶水,只是脸上的惊怒之色却怎么也遮掩不住。

    作为最受崇祯信任的王承恩壮着胆子问题:陛下,深夜诏奴婢等前来,不知是发生了什么?

    崇祯召唤这些人前来,本想直接斩草除根,将今日特赦的年龄大些的直接除掉,只是话到嘴边,终究是后世普通人的心态占了上风,却又说不出口。

    叹了口气,崇祯道:朕刚才作了一个噩梦。梦中,今日特赦的那些孩童长大成人后,前来刺杀于朕。

    朕唤你们来,本想是让你们去斩草除根。只是,朕终究狠不下心。罢了,尔等下去吧,此事就此作罢。

    几人对视了一眼,却是没走。魏忠贤向前了半步,躬身道:皇爷,却实应当斩草除根。那些孩童之中,最大的已经十岁,长大之后必然记得今日之事。若是其心怀感恩,倒了罢了,倘若其心术不正,只怕,便真要如陛下梦中一般了。

    崇祯却是道:罢了,终究是一些孩子,杀了又能如何?谅他们也没有本事能行刺于朕。

    许显纯也说道:陛下,臣也以为留不得。既然陛下仁慈,不愿多造杀戮,不妨将那些女子并五岁及以上孩童发配东江毛文龙处的罪囚营,命其随军效力赎罪便是。

    至于年小的,可由厂卫加以训练。由于五岁五岁之下的孩童并无甚么记忆,只要能熬得过来,便是厂卫之中最为忠心的刀剑。原本厂卫便要于今年补充一批孩童,如今却正好将之塞进去便是了。

    王承恩也道:陛下,老奴也以为许大人所言甚是。毕竟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风啊。既然陛下仁慈,想要给他们一条活路,那么不妨按许大人所说的来办,也不失为解决之道。

    崇祯却是纠结了。后世十岁的孩童又能懂得甚么?家仇?一个个贪玩的年纪,有孩子能记得住?只是转念一想,这大明的人普遍早熟,便是十三四岁成婚的也遍地皆是。万一真有人以后前来行刺,又该如何?

    最后,终究是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想法占据了上风,崇祯咬咬牙道:罢了。就依许爱卿所言罢。王承恩,拟诏,着锦衣卫将一应人犯,尽数发往辽东罪囚营中,命其戴罪立功。三岁及以下孩童,留于锦衣卫加以训练,使其成年后可为国效力。

    经此一事,崇祯也终于将心肠硬了起来,强迫自己不去想那些母子分离的凄惨场面,却是对许显纯问道:上次建奴围城时,刘兴祚便是要归于大明,如今却是如何了?

    因为大明始终认为辽东是大明之地,建奴不过是反叛,因此辽东还是由锦衣卫中人侦缉情报消息,东厂也不插手辽东之事。

    许显纯闻言,赶忙躬身回道:陛下,如今的消息,刘兴祚已经与毛文龙将军同归东江,随时可以归来。臣此次正要派人前往联络。

    崇祯道:既然如此,便再择一百户所,随同护着这些囚犯一同前往罢。

    许显纯躬身领命道:臣遵旨

    终于彻底将前世的仁义道德抛开的崇祯,开始学着以一个大明皇帝的眼光去看待处理问题了。



第五十八章 升官
    这汉子已经在清风馆的门口呆了有一会儿了。

    一身锦衣卫打扮,要说没钱是不可能的,但是这汉子就是在离着门口不远处晃悠,任凭门口的龟公过来请了几回,只是不进去。

    此时无处又过来一个相同打扮的锦衣卫,只是一开口,就让人恨不得一拳打碎他满口牙:我说老王,又来这清风馆门口晃悠?莫不是昨个儿又让嫂夫人罚跪了吧?
1...2021222324...5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