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那个被唤作老王的精壮汉子恼羞成怒道:放屁!我王玄寂堂堂七尺男儿,怎么会怕了那婆娘?!在家中,老子向来说一不二,让她往东,她便不敢往西!你狗日的满嘴胡说些什么?
后来的这汉子也不恼,上前勾住王玄寂的脖子道:好好好,你狗日的是个汉子行了吧。不是我说你,你我从小一起长大,你那惧内的毛病可真得改改了。瞧瞧老哥,在家可是硬气的很。这女人啊,就是欠收拾。
正说话间,话风又是一转:哎我说,你丫想去就去啊,盯着这清风馆的醉玉姑娘挺久了吧?你他娘堂堂一个锦衣卫世袭百户,怎么就有心没胆儿呢?
王玄寂一巴掌将揽在肩膀上的手给拍开,悻悻地道:狗日的,你当老子不想进去?银子呢?
先前那人却是笑道:银子?笑话,爷们儿堂堂的锦衣卫世袭百户,天子亲军,逛个窑子还用花银子?爷们儿去了,那是给他清风馆的脸!
声音一转,语气中又满满淫荡地贱笑道:说话,这清风馆的老鸨子,那脸蛋儿,那身材,得!
王玄寂却是突然将脸色一正,问道:刘老四,你他娘的不会进去过吧?
刘老四闻言,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一般,当即就炸毛了:放屁!你可不能凭空污人清白。老子只是远远的看到过老鸨子在门口迎客罢了。
王玄寂闻言,这才舒了口气,说道:如今不比往常了。倘若是天启年间,去也就去了,没甚么大不了的。只是当今天子却是眼睛里揉不得沙子。倘若被西厂那帮孙子盯了去,便是不死也得脱层皮。
想了想,王玄寂又道:老四,要不然你跟着哥哥前往辽东算了。虽然那破地方苦寒,但是立功的机会也多。若是拿了赏钱,咱们兄弟就回来京城,把这清风馆包下来,好好享受下当大爷的待遇。原来,这汉子正是之前替毛文龙传递消息的锦衣卫百户。
刘老四闻言,却是撇嘴道:得嘞,那破地方你自己去吧。真要有什么情报受了赏,你回来后请我就行了。怕只怕,嫂夫人把赏银给你收起来,你还是得在这清风馆的门口晃悠!
你大爷的!王玄寂笑骂了一句,却也不着恼,接着又问道:你怎么跑来寻我了?可是有事儿?
刘老四这才一拍脑门子,说道:可不是有事儿么,许都督正寻你呢,可能又要让你去辽东了。估计啊,这次你回来,就能来得起这清风馆了。
王玄寂闻言,骂道:你这混蛋,若是误了事儿,仔细着你的好皮!两人一路笑骂,脚下却是毫不耽误。
待见到许显纯时,许显纯也正等着两人过来。等两人见完礼后,许显纯命刘老四退下,上下打量了一番王玄寂,夸了一声道:好汉子!你的事儿,本督都听说过,能下得去手在自己胳膊上割肉埋情报,够硬气!
王玄寂赶忙回道:大人过奖,此乃卑职本分,当不得大人如此夸奖。
许显纯却道:王百户不必过谦。你的事儿,便是陛下也曾听过,也是对你赞不绝口。顿了顿,又道:此次寻你来,却是有两件事。一则,是天子给的封赏,已经着天使送往你家去了,估摸着也该到了。
王玄寂心下暗暗叫苦,这钱进了家中,自己手里怕还是没有几个大子儿能去浪一浪。正暗自神伤,却又听得许显纯继续说道:其二么,便是大好事了。你这锦衣卫百户,马上就是千户官了。
王玄寂却是大喜,老子也是堂堂的锦衣卫千户了,看那娘们儿还敢不敢让老子跪搓衣板!再敢,老子就把她送诏狱里去!心里正美,脸上就露出了奇怪的笑容,三分惊喜带着七分的贱笑。
只是还没有高兴完,就听许显纯道:怎么,欢喜的傻了?
王玄寂闻言,赶紧收拢了脸上的贱笑,正色道:卑职一时失态,望大人恕罪则个。
许显纯显然是见得多了这种突然升官刘高兴傻了的情况,也不以为意,只是接着道:你此次回辽东,却是有两个任务。
王玄寂一听有任务交待,而且是锦衣卫都督亲自来办,只怕这任务不太好办。
果不其然,就听许显纯说道:昨天菜市街上杀的人头滚滚,想必你是知道的。可是当今天子仁慈,终究是刀下留人,未能斩草除根。留下之人,本督已经命人甄别出来,有一些人需要你带去辽东,直接交给毛文龙充入罪囚营中。
王玄寂一听,当即便保证道:大人放心,卑职一定办妥此事。
许显纯接着道:至于其二么。却是关于锦衣卫在辽东的情况了。
自从建奴反叛,我锦衣卫在辽东的势力也是一撅不振。如今虽说是架子还在,但是大猫小猫一共也就那么两三只。
你此次回去,带一个百户所去,待将这批罪囚给毛文龙送去后,你便将他们带回去,充实辽东的锦衣卫。
这一次,官也升了,人手也有了,王千户可有信心在辽东踢腾出一番场面?
王玄寂闻言,赶忙道:都督放心,卑职一定加强锦衣卫在辽东的活动,争取便是黄台吉那狗建奴晚上临幸哪个小娘们都给查出来,决不坠了我锦衣卫的名头!
待从许显纯处出来,王玄寂一边走一边美滋滋地想着:老子堂堂千户,说甚么也不能跪搓衣板了!再说了,老子就要去辽东,那娘们儿怎么可能舍得让我跪?
第五十九章 喉舌
锦衣卫的诏狱,向来是分内外的。倘若普通官员犯事亦或其他地方官府不能制的江洋大盗,通常只是关在外狱。至于内狱,已经很多年没有启用过了。里面只关押一些见不得光的人。
其实说是牢狱,但是比普通的牢房要好的多,甚至于称得上是宽敞明亮。
只是今日晚上,诏狱之中却是灯火通明,内狱之中,虽然无人喧哗,灯火却比外狱有过之而无不及。
内狱甲字号牢房内,赫然有一人跪于地上,却正是被剥皮实草了的御史陈默。而牢房之外,正是白龙鱼服到此的崇祯皇帝。
崇祯看着牢内死气沉沉的陈默,皱眉道:陈不言,想死?还是想活?
陈默闻言,却是一下子膝行向前,直扑到牢门之上,嘶声道:陛下!臣知错了,臣想活,想活!求陛下开恩。
崇祯却是冷笑道:朕当然不会要你去死。要不然此刻你早就跟黄立极挂在一块儿了,朕又何苦命人用死囚将你替下来。
陈默闻言,只是叩首道:臣谢陛下隆恩,臣一定痛改前非,好生为陛下效力。
崇祯点了点头,也不置可否,接着道:你的家人,半路之下就已经被锦衣卫送去了南京,自此后隐姓埋名,自然衣食无忧。
陈默一听此言,心里便明白了几分。既然空人能好好的,自己多半要老死于内狱之中了。
不过,陈默不在乎。自己本来是必死之人,家人也需远窜岭南,如今家人都去了南京,能好好的活下来,自己也免于一死,已经是侥天之幸了,不敢奢求更多。只是想想家中那一对漂亮乖巧的双生女儿,也不知道要便宜了哪个混账。
崇祯看着陈默的脸色来回变换,也猜到了他的几分心思,当即道:你也不要担心自己会终老于此。倘若把朕交待的事情办好了,只要十年之后,你就可以回家,和你的妻儿团聚。若是表现的好了,也不是不可以提前放你出去做个富家翁。
陈默难以置信地抬起头,直视着崇祯问道:陛下此言当真?突然间又想起如此直视君王为君前失仪,往大了说也算得上是大不敬之罪,慌忙又叩头道:臣失仪,望陛下恕罪。
崇祯却是根本不在乎这点事儿,接着道:天启五年的进士,想来还是有几分本事的。朕将此事交给你,就不能搞砸了。否则,你死了倒比活着痛快。
陈默心下忐忑,却又不敢多问些甚么,只得紧紧地跪伏在地上,沉默不语。
崇祯看着陈默的样子,心下满意陈默的这番表现,便接着说道:朕欲办一份类似邸报的刊物,每半月发行一次。其上记载朝廷的政策,动向,朕的言行,以及对国朝有益的言论,市井动向及趣闻,你可明白?
陈默却是问道:启奏陛下,只是这外面之事,罪臣于牢中,并不清楚?
崇祯道:无妨,自然有锦衣卫给你送来。便是什么当说,什么不当说,他们亦会告诉于你。
陈默听了,觉得也没甚么问题,便问道:陛下,此物以何名?
崇祯道:朕年号既定崇祯,此物便名为《崇祯半月报,如邸报一般,发往全国。
只是一点与邸报不同,此刊却是人人都能买得,无论士家工商,人手一份也可。因此上,如何写得直白易懂,你却需多费心思。
近几日,朕会寻了由头,再抓一些贪腐之人进来陪你,到时候你便领着他们把事情做好。
每一期做好之后,交由锦衣卫,呈递司礼监审批,过后便刊行天下。
陈默闻言,又问道:陛下,此物可有禁忌?
崇祯道:朕一不喜士子们议论朝政,二不喜商贾避税。凡有此言者,皆罢。凡市井中有问题的言论,你可筛选出来,交于锦衣卫,自然有人去处理。
陈默闻言,心中大概有了方向,便叩首行礼道:罪臣领命,定然尽心为陛下办好差事。
崇祯见陈默俯领会了自己的意思,便离开了内狱,只剩下陈默在其中狂喜不已。
对于崇祯来说,东林书院虽然被拆了,但是东林党这么个奇葩却还是存在。读书人和商人互相勾结的产物,牵一发而动全身,到最后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是这个怪兽不敢干的。
想要从根子上废了这头怪兽,除非彻底地来一场批孔才行。问题在于,大明朝倒孔却是根本不现实。自从刘野猪罢黜百家之后,这孔家店就越开越大,全天下的读书人都是其徒子徒孙,怼了孔家,自己就真的只剩下厂卫了。
目前来说,既然动不得,干脆就和他们去争一争。之前提拔工匠已经来了一波,如今再弄个报纸出来跟他们抢舆论市场,别管多少,哪所一百个读书人里有一个倒向自己,那都是胜利。
再说了,崇祯始终认为自己的基本盘是泥腿子,而不是那些商贾和读书人,目前只是离了这些人不行罢了,等到幼军和蒙学之中死忠于自己的那一代人成长起来,孔家店不也是说拆就拆?
再说了,自己也不会傻到以为单靠一个崇祯半月报就能怼了这些读书人,明面上还可以再弄一个大明日报嘛。
那些读书人为什么那么牛x?还不是因为他们掌握了话语权?这报纸就是和他们抢夺话语权的第一步!
至于泥腿子不识字的问题,这个好办。各地都派人去宣读不就行了?大明朝这么多人,难道还缺了识字的人了?总有那些科举不成的老童生嘛,给他们个编制,哪怕是跟快递李小哥一样的编制呢?现在自己不欠他们薪水,也不裁撤编制,想必李小哥不会造反了吧?
想到李小哥,崇祯又开始头疼了。过完年可就是崇祯元年了,到时候各地干旱水涝不断,就算自己不缺少银子了,可是这粮食上哪儿弄去?银子虽好,可是这破玩意填不饱肚子啊。
既然想不到什么好办法,崇祯干脆也不再去想,只是想着等天朝会之后溜出宫去浪一圈——这是朕的江山啊。
第六十章 折割
崇祯觉得自己不能总呆在宫里。后世已经宅过许多年了,如今没有网络,没有1024,没有剁手猫,也没有二手东,所以他不想宅了。
当然,现阶段的崇祯还不能像康麻子或者那个十全老人一样尽情地去浪,所以他只能在家门口——或者说出了后院,在前面的大院子里活动活动。毕竟整个紫禁城都是他家,只不过没有人找他收门票。
崇祯一身青色长衫,手中摇着一把春宫扇,不时地打开瞄一眼又合上,虽然已经算是入了冬,但是脸上那股子骚意和贱笑,却是透出掩盖不住的春意,怎么看都像是个浪荡子弟。
至于方正化,本来无须的脸上愣是粘上了些胡须,整个人看着便有些滑稽。而王承恩,依然和上次溜出宫来时一样扮做是管家。
一路之上,王承恩都在不停地念叨:少爷,咱们出来玩玩儿就得了,还是早些回家的好。不是老奴多嘴,这外面能有的,家里都能有,何苦出来受冻呢?
好不容易出来浪的崇祯又怎么会听?上一次出来还是为了看锦衣卫和东厂去收保护费,这次才是真正的出来玩儿的。
崇祯被念叨的烦了,干脆道:行了行了,少说两句没人把你当哑巴,差不多了咱们就回去。话说今儿个外面有甚么好玩的?可有庙会一类的能去逛逛?
王承恩纵然百般不愿,也只得示意一旁扮做护院的锦衣卫头子魏良卿过来答话。
魏良卿是谁?那可是魏忠贤的儿子,本就得了魏忠贤的叮嘱,知晓天子不是好糊弄的主儿,如今又一朝行势,骤然得了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纵然比不得田尔耕与许显纯那两位的权势,可是这锦衣卫中负责皇帝出行仪仗和护卫的指挥使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来的。
魏良卿本来就是在宫外厮混惯了的,对于京城的情况都很熟悉,当下便小心翼翼地道:少爷,要不然咱们去东岳庙那儿走走?
崇祯想了想,反正左右无事,不如走远点儿算了。
只是到了东岳庙,还没进去看庙会,崇祯的怒火就又被惹起来了。
东岳庙门前的空地上,左右两边儿皆是些小吃和卖些小东西的摊子,间杂着几个算命先生的摊子,甚至于还有几个和尚在此化缘。
倘若是只有这些,估计崇祯只是逛上一逛,吃些不曾吃过的小吃,便会回宫去寻周皇后了。只是眼前看到的另一群人,却引起了崇祯的注意。
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却是有几个**岁大小,衣不蔽体的孩子在乞讨。
倘若只是如此,倒也没什么,回头杀上几个养济院的混账们便好,只是看这些孩子,却分明是有人故意为之。
约莫六七个孩子中,有的是双手手臂齐根断去,有的由是没了双脚,有的虽然有腿有手,却是被拧成了极度诡异的角度,还有更为残忍的,则是口鼻也被人削了去。几个孩子,竟然没有一个是身体完好的。
几个有腿的孩子虽然被冻的打哆嗦,但是见人便跪倒磕头,若是没有腿的,便趴在地上挪动,口中直呼:求大爷可怜可怜吧。
倘若有人舍给了几个铜板,几个孩子也不敢花来买些吃的,虽然手中有了一些别人施舍的钱财,却也只是看着旁边儿卖包子的小摊子流口水,丝毫不敢耽误了继续乞讨。
崇祯见状,虽然觉得这些孩子应当是有人控制,却佯做不知,开口问道:王管家,你看前面那些孩子,怎么那么可怜?这养济院的官员拿着朝廷和陛下给的俸禄,却不管管这些孩子?
王承恩看了看崇祯所指的孩子,无奈的道:少爷,别说养济院根本就没有钱去接济这些孩子,便是有,也管不了。
崇祯心知是怎么回事儿,却故做好奇道:为何?养济院没钱,朕知道,这管不了又是怎么回事?
王承恩回道:公子爷,这些孩子都是被人折割了的。故意有人将他们弄成这样以赚取钱财,那些人多自称为丐帮弟子。
养济院想管,却是手中无兵无马,抓不住人;地方官府能抓,其中却无甚油水,故而也不想管。再者,抓了一批,还会有下一批。久而久之,管的人便也少了。
我朝较之前朝,已是好的多了。这也是近些年百姓吃不上饭,便有歹毒之辈挺而走险,做了这般勾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