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来谁著史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汉风雄烈
紧接着,一声炮响响彻在天空。
大员镇内还有两门小炮,可这声炸响却不是炮响,而是一颗礼花。
荷兰人在东方待得久了也会与时共进的,这颗礼花就代表着向热兰遮城堡的求援信号。
罗本旁边的一名法籍佣兵脸色惨白,如果可以,他现在更愿意逃回热兰遮。
可是罗本显然不可能丢弃那逃来的百十名败兵,这些人可都是他的手下。
“杀啊……”
带队的林轩高吼着,他是林习山的族弟,不是这个关系,现在还轮不到他来捡这个功劳呢。
荷兰人丢掉大员镇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除非热兰遮城出兵救援,可保罗敢这么做么
待在坚固的热兰遮城堡内,一个荷兰兵能顶十个用,出了棱堡来与郑军正面作战,那就是打郑军一个一比二,不划算的也是荷兰人啊。
大员镇里瞬间都炸了锅,一片人仰马翻。不要忘了,这里可还有一些二鬼子的家眷的。一个个慌里慌张的人向着热兰遮城堡奔去,如没头苍蝇一样涌出大员镇,让顶在前头的荷兰民兵们大肆不忿。很有一种自己在拼死掩护下等的华人逃跑的感觉。
这感觉很不对头。
几个低层军官还在声嘶力竭,罗本也在大喊着。
火炮准备,散弹准备,手雷准备,排枪准备,甚至是刀枪冷兵器准备。
“砰砰……”
震耳的喊杀声中,几声炮响,根本让人察觉不到。荷兰人拼着搭上自己人的性命打响了两炮,两颗散弹也的确打翻了一些冲在最前的郑军士兵,但这却根本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前面的倒下了后头的跟上就是。
罗本惊讶的发现,前方他设立的足足五座工事——两处街头堡垒,三座加固的房屋,在一瞬间里全都灭掉了。中国人一颗颗手雷洗地,连连的爆炸声让他脑子一片空白!
紧接着就是街道上垒砌的胸墙,寥寥的枪声就跟黑夜里的一支蜡烛,怎么可能照亮整个夜空几个身影飞身扑进胸墙后头,锋利的兵刃瞬间将一个还未咽气的荷兰民兵捅了个凉心透。
士兵濒死前的凄惨叫声淹没在乱哄哄的枪声和人声中。
大批的郑军士兵翻进胸墙,一百、两百、三百……,这叫荷兰人如何抵挡的住
利刃戳入血肉发出的擦擦的声音,不断响起。
罗本倒是很勇猛。
但是当一个腿上中了一刀的荷兰军官,半跪在那里,还在大吼着乱舞着军刀。一名郑军士兵挺着刺刀从他侧面接近过,一枪从他左边脖子和肩交界的地方戳了进去。颈侧的大动脉瞬间被利刃割断,仿佛停滞了瞬间似的,血柱瞬间冲起老高,喷得那郑军士兵满脸都是血沫。
而那荷兰军官则喉咙里面格格的叫着,捂着脖子半转身仿佛还想站起来,最后轰然栽倒。
从那一刻之后,荷兰人就彻底完蛋了。
大员镇落入了郑军的手中,热兰遮城的保罗才不会把那些华人家属收入城堡内呢。他指挥着城堡上的火炮向着大员镇方向轰击了一阵子,却也只能如此了。
从费尔勃格到禾寮港,从七鲲身沙洲到刚刚的大员镇,他已经损失了太多的陆军。就算是当初的料罗湾海战,战死被俘的东印度公司海军士兵也没有现在的多。
费尔勃格带领的六七百人,禾寮港的三二百人,加起来这就是上千人。还不算华人安保队和一起损失的土汉黑联军。
三个沙洲炮垒和眼下的大员镇,又是四五百人。
保罗心中的压力很大啊。
他觉得自己的前途要完蛋了。就算海军能够打败郑芝龙的水师,只他丢失的这么多公司佣兵和荷兰商民的生命,他最好的结局也就是被调回本土去做冷板凳。
所以,他不止不会收纳城外的大群华人眷属,他今后还会坚持不再跟郑军打野战,尽可能的保全手下士兵的性命。然后,把大员的命运都教给普特曼斯所带领的海军。
只要普特曼斯能够打败郑芝龙的水军船队,他才有可能回到本土去坐冷板凳啊。
“什么时候这坐冷板凳也是一种奢侈了”保罗内心里惨笑。
&nb
第一百三十四章 晋西盐商
“竟然是晋商”
江哲拿着徐家人传来的消息,吃惊的道。
近来江南地面的粮价有所上扬,不得不引起他的注意,郑家可是现今江南最大的卖家。且要知道现在可是新粮上市的时候,粮价是要下挫的。便就通知了沈家和徐家查探,魏国公府先传来了消息——晋商。
“他们买粮作甚”
郑芝龙购买粮食是为了养人,这些日子里一船船的移民不停的被送去大员,郑家买粮食是天经地义。
可晋商呢
中原到晋西的路都已经被封了,扬州的晋西盐商大手笔的收购粮米,这是要贩去北地给朝廷排忧解难不成
大明朝天灾**不断,五月里方把鞑子送出边塞,京师就爆发了鼠疫。先前因为清兵入塞而躲入京师的各地难民水涌一样从京城散去。他们甚至都不敢待在京畿,因为从崇祯十年时候起,北直隶就陆陆续续爆出了鼠疫来。如昌平,如通州,这些京畿重地都有鼠疫爆发。每每皆是朝染夕亡者,日每不下数百人,甚有全家全亡不留一人者,虽亲友不敢问吊,阖门死绝无人收葬。
所以,现在的京城并不缺粮食,相反,大批人丁居民的逃亡,还在实质大大减轻了京师的粮食压力。
要说年初时候的京师粮价还能达到三五两一石细粮,现如今则并不比江南贵上几何,长途跋涉的运去京师,根本就没有赚头。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崇祯帝的财政就变得宽松了。
洪承畴要收拾中原残局,还联络马士英、黄得功等对鄂北形成压力,这需要钱粮吧之前朝廷筹功的那点赏赐可是很败军心士气的。
孙传庭在秦地休养生息,崇祯帝还依旧对之念念不忘,时刻想着叫其兵出潼关,与洪承畴一东一西,合力夹击李自成,这也需要大笔的钱粮吧没有中央财政的支持,只凭着残破的关中一地的钱粮,孙传庭如何能拉起一支钱粮无缺的大军来
略过苦逼的崇祯帝不提,只看眼下的局势,“怪哉,怪哉!”江哲真的十分不解。
这个时候还有人想着去北直隶吗那可是鼠疫啊,要命的玩意儿。
郑芝龙早前把北地的移民点设在登莱,而从没想过在津门大肆的引入流民,那一大原因也就在于此。
那已不只是会不会扎朝廷眼的事儿了,更是会不会‘引火烧身’的生死问题了。
明人看鼠疫如是看死神一样,都把之穿的神乎其神了。《花村谈往》就有记载,什么一名官员前一刻还和同僚喝茶打恭时,后一刻就“不起而殒”了;两个人一前一后骑马聊天,后面的人刚叙话几句问前面那个人,却发现这人已经“殒于马鞍,手犹扬鞭奋起”;最令人骨栗的恐怕是两个小偷的诡异之死:一家富人在瘟疫中全家死绝,于是这两名小偷打算发一笔横财,这二人约定一个在屋檐上接应,一个下到房中将偷来的东西递上来,结果下面的人递着包就突然猝死,而上面的人在接的时候也染上瘟疫毙命,死的时候,这两个小偷手里还攥着偷来的包袱。
能行的话,怕是没人愿意进灾疫区的。
而且就算北直隶因为鼠疫和干旱、兵祸的原因会在明年断粮,扬州的晋西盐商也趁着新粮上市,粮价下挫的机会大肆的收购粮米,想要在明年的时候大大的赚上一波,但这点差价真就放在他们的眼中吗
付出和收获太不成比了吧。
你想要明年时候赚差价,那首先要把粮食大批的运到北方去,只这运输上的耗费和麻烦,还有到了北地后的储备问题,那都不是那些粮食上的利润能弥补的吧
何况这也不是他们的主业,之前从没听说过晋西的盐商还往北地贩运粮食不是
江哲潜意识里觉得事情不对。可他又说不上来,只能将此事向郑芝龙报去。
然后自己去花楼赴宴了。
没办法,作为郑氏在江南的代理人,江哲的社会地位有了十足的进步。休说是一般的官员,就是那些三品之上的大员,见了江哲都要客客气气。
但同时的,江
第一百三十五章 崇祯帝
义生源银号。
一声凄厉的犬吠传入了范永良的耳朵,夹杂着人声的喧嚣,分外的热闹。可他眉头都没动一下,继续看着桌上摊放的账簿。
打疯狗么,有甚稀罕的
自从京城遭了鼠疫,死尸遍地,那些吃了不该吃的东西的疯狗疯猫,打死的不要太多。就是很多没疯的猫狗都被主人家打死。
更有不少得了病疫的人,明明没死,也被人活活打死。官府都不管的。
只能说老朱家气数已尽,真的气数已尽。
京畿重地,三分五次的被大清洗掠不说,单是这鼠疫,十年来就多次在北直隶爆发。此番更是一举颠覆了大半京营。朱家气运已尽,这江山就是被李自成那流贼夺去了,也断没有老朱家的份儿。
只是李自成嗜杀官绅,抄检富户,不得民心,实非人主之像。
怎么看,这北地都是现今雄踞关外的大清更能得势。
大清能不能跟蒙元一样一统天下,这个范永良说不准,但他肯定大清席卷北地,重走当年的大金之路是不成问题的。
他们范家真是做了一笔一本万利的好买卖啊。
不过,范家的生意做得是没的说,绝对的商场得意,却就官场失意了。
关外传来的信息,大清皇帝是要他们集中火力对付郑芝龙的,可哪里料到,郑芝龙不止与周延儒关系深厚,与东林党的其他人物,也一样交情匪浅。
范家能够“影响”到的一些清流,都是晋西、关中籍贯的。这些人在朝堂上有一定的份量,但比之东林党在士林清流中的地位就差远了。
人家不只有江南作为基本盘,更已经北上中原,西入湖广,论声势,乱‘群众基础’,大名鼎鼎,与阉党等黑暗势力拼斗多年,都已经有组织有纪律的东林党,那是完胜晋西关中的游兵散勇的。
更别说,朝廷中就连崇祯帝都不愿拿郑芝龙开刀问罪,还有周延儒、蒋德璟这些个大佬来为郑芝龙兜底儿。范家的动作进行的很不顺利。
遭到了反噬,几个出头鸟被打掉了。
范永良现在就在翻看着自家的关系网,这么多年的耕耘,范家在京城内是有一些影响力的。
虽然上不得台面,可拿人手短的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
很多人都拿过他家的银子,但不少人在眼下时间却不见得会乐意继续听从范家的意思来弹劾郑芝龙。因为很明显,郑芝龙不再是以前的海匪了,他现在名声不弱,又有周延儒为首的东林一派做后盾,更没有惹怒了皇帝,这弹劾是不会有结果的。
更还会吃不到羊肉反惹了一身骚。
之前三个上书弹劾郑芝龙“拥兵自重,隐藏实力,包藏祸心”的三个言官就先后都遭了灾。都被人抓到了实打实的把柄,罪无可恕,辩无可说。
那郑芝莞出手一次,还有可能被推说是意外。可三次皆是如此,那就不得不叫人警惕了。
除非能一举把郑芝龙告倒,不然,就如今这般模样,真难找出人来出头。
范永良拿着这本记着范家在京师关系门路的‘账本’在细细翻看,紫禁城内的崇祯帝也正拿着一本花名册在不停的翻找。
他想要找出几个能臣干吏,来为他收拾江山。
松锦大战后,关外的一亩三地,他已经是不抱希望了。
现在李自成都已经称王建制了,更占据了豫南鄂北,俨然就要改掉流寇的恶习,变成坐地虎了。
崇祯帝如何不大加警惕
他很清楚如李自成这样的人物,一旦有了稳固的地盘,那就不是短期内可以打灭的道理。
就像当初的洪承畴杀流寇流贼一样,就要赶得他们不停的流传,站不住地盘,这般才算
第一百三十六章 郑芝龙想干啥呢?
京师,东城积水潭附近的一座茶楼里。
外头热热闹闹的喧哗声,并不影响内里的郑芝莞悠闲的喝着清茶。病疫是叫整个燕京城冷清了许多,可这里是东城啊,是外来的商贾货物云集之地,燕京再冷清这儿也不能冷清啊。
不然偌大的京师不就完蛋了么
大家是都知道通惠河的,当初郭守敬修的一条河,西接皇城西北的积水潭,东接通州的大运河终点。也就是说,蒙元的时候,沿着大运河由南方北运的物质,是可以经船运过皇城一直抵到积水潭的。
明人认为如此这般搞有损皇家的尊严,于是,来自大运河经由通惠河到达积水潭的水上航运便被切断了尾巴。从此以后,从通县方向运来的大批物资,就大都集中在北京城的东部,而不是像蒙元一样,直接运到积水潭。
以至于京师内都有了“东富西贵”的说法。
郑家在京城早就置下了房产,现在又多转一个手,虽然是左手交到右手来,却也更多了一层防护。
使个北直隶的手下出面做茶楼掌柜的,郑芝莞隐身其后,虽然远没有范永良这般风光有牌面,但也更加安全了。
京师是大明朝的老巢,赫赫有名的锦衣卫,鬼还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一切都小心从事的好。
郑芝莞在聆听着手下人汇报:“成国公朱纯臣,万历三十九年袭爵,崇祯三年加太傅,九年总京营。有当铺五座、古玩铺两座、洋货铺二座,粮铺七座,布庄、缎庄各一,京城郊外有良田三百顷,通州、蓟州、密云共有田庄十处,计田亩千顷多……”
“定国公徐允祯,中山王徐达之后,崇祯三年袭爵……”然后还是一串溜儿的店铺田产汇集。
还有国丈嘉定伯周奎,和田贵妃之父田弘遇。
这俩人是郑芝龙着重吩咐过的。
这段日子里,郑芝莞在京师除了打击报复了几个自己屁股都不干净的瞎眼言官外,最大的事儿就是清查京城内那些个达官显贵的家底。
包括城内的富户,那些个名声较差的人,尽可能的都要查了个底朝天。当然还有一些个宦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