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来谁著史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汉风雄烈
多尔衮觉得这个交易是很可能达成的。
崇祯帝被李自成赶出了燕京城,丢掉了汉人最看重的祖宗社稷,他能不恨李自成吗
现在两家停战歇兵,先联手打李自成,其他的事儿日后再说不行吗
多尔衮觉得很可行,很有必要试一试。虽然从内心里讲这很傻,但当年的大金不就跟赵宋海上会盟,一同对付契丹了吗
随后记吃不记打的赵宋又与蒙古联盟,合力灭了大金
最后赵宋自己也玩完了。
多尔衮觉得汉人能吃了一次亏还去吃第二次,那就能接着去吃第三次。为什么不能呢
况且只是派出使团南下走一遭,尼堪就算不同意,还敢立刻与大清翻脸不成崇祯帝没那么头铁。否则松锦之战后他也不会使陈新甲暗中与大清议和了。
&
第一百九十六章 吴三桂吃亏吃大发了(求订阅)
“公子,通州着火了……”
东直门城楼上,李岩陡然惊醒,快步走到城楼外,就看正东的方向燃起了漫天大火。真就是把天空都染红了。
通州最后的一支顺军,在鞑子前锋抵到通州城下时候,先一把火烧了通州粮仓,然后就会一溜烟儿的跑回京城来。
粮仓内可还有不少粮食。哪怕只是十几万石,而不是几十万、几百万石。
毕竟那里是大明仅剩的家底,郑芝龙撤退的时候也没一把火烧了。就跟京城的粮仓一样,都保存完好的很。彼时,京城和通州的储粮可是给李自成一大惊喜,大顺军在京畿人吃马嚼,全然不费力气了。
此番李岩守京城,那就是使劲的祸祸粮食,挥洒钱财,好招兵买马,准备滚木礌石,准备金芝等等。可是鞑子和吴三桂来的太快了。
要是能再给他十天的时间,靠着舆论发酵,他保不准真的能从燕京内外招揽不少青壮,而不是现如今这少少的三两千人。
一件披风搭在了李岩肩头,红娘子挎着剑站在他身旁。眼睛看着通州方向的大火,脸上全是担忧。
燕京城的局势很不好,吴三桂和满清大军压来,李自成领兵仓惶而逃,再有之前山海关的大败,这一切无不在说明战局的不妙,无不在说明大顺朝的不顺。
就这般的人心惶惶之地,李岩手中又只有这些个败兵,那还如何能好
不过她知道李岩是主意已定,既然如此,更改是改不了的了,那就坦然面对好了。大不了在关键时候带人护着李岩杀出一条血路出去!
李岩握在手中的兵马都是当初起事时的老人,一个个忠心着呢。
清兵天亮时分就已经到了京城脚下。
“城上的人都听着,此番我八旗大兵入关南下,那是受了平西伯的邀请,进关剿灭流寇的。尔等多是大明兵将,前遭投敌降于李贼得势之时,如今李贼山海关大败,人已经狼狈逃回关中。尔等还不反正更待何时”
“大清摄政王有令,八旗兵马南下,秋毫无犯。所谓烧杀,所谓圈地,所谓剃发,皆属荒诞。告喻尔等切莫受人蒙蔽,抗拒天命,以至于丢了自家性命,悔之晚矣……”
随着城下的呐喊声,还有一支支箭矢向城头射去,或是直接落到了城内。
可惜,多尔衮没能联系到范家,要是范永良还在,这些个告示早就被人悄悄的贴近燕京城里了,如何还用军兵弯弓射箭
到了午后,满清的兵马连同吴三桂的关宁军一同到了城外。吴三桂没有露面,但一批赤着脑袋的关宁军绕着燕京城跑了一圈,黑黝黝的头发不要太显眼。
“郑家人不是说吴三桂上上下下都剃了发了么这些人哪来的”
唐通现在可没有‘反正’的念头,因为他孙子还握在李自成的手中呢。那可是他仅有的一个孙子啊。在儿子死了之后,唐通现在就只有孙子指望了。所以,李自成将他任命为李岩的副手,这不是没理由的。
“郑芝龙匪寇出身,满嘴胡柴,发个大言,有甚稀奇的”白广恩如此的说道,似乎已经忘了自己当初也是匪寇出身了。那郑芝龙被招安的年头可比他还要早!
“不过这样一来城上军心难免就要动荡。”李岩倒是迅速下令收缴箭矢、文书,可这事儿根本瞒不住人的。他越是收缴,军兵百姓越是口口相传。
唐通闻言叹了一口气,他与白广恩都是老将了,如何感觉不出气氛的变化
“陛下远遁,只留了制将军驻守京师,其意显而易见。尽人事听天命罢了。之前还有那郑氏来人献谋献策,乍然一看还很是可行,现在鞑子反应了过来,矢口否认,这般来反叫城中军民之心更加动荡。燕京城实难保的下啊。”
“咦,不对。鞑子怎么知道城内的宣传的莫不是鞑子在城内有细作”
唐通自言自语的说着,并没有发现背后的白广恩脸色有那么一刹那的凝固。
燕京城守不住,燕京城当然守不住了。自从李自成把他白广恩留在燕京的那一刻起,这燕京城就别想守得住。
松锦之战中,他儿子白良弼被俘,曾经写信招降白广恩,白广恩并没有回复。可这不意味着他就不要他的儿子了。
只是在当时的环境下,他依旧选择了大明。
而现在呢现在又是什么样的情况
在大顺和儿子之间,他还需要选择吗何况吴三桂、王永吉打出了借师助剿的旗帜,他白广恩这时候开城献降,那就是有天大的过错,也比不上吴三桂和王永吉这俩郑芝龙口中的国贼汉奸吧
当晚,白广恩打开了广渠门,一队夷丁突骑当先驶入了城中,为首之人不是别个,正是他那儿子白良弼。只是此时的白良弼已经与当初的白良弼大不相同了,那一身鞑子装扮,连脑袋都变成了秃瓢加金钱鼠尾。白广恩心中念着‘真丑’,但还是跟分别了两年的儿子紧紧地抱在一起,就差失声痛哭了。
而进城的夷丁突骑却在白良柱的带引下去抢崇文门。
广渠门是外城,崇文门是内城,打破了外城,李岩还有施展拳脚的空间,但要是连内城都被打破了,李岩要么死要么降,要么就走,那是再无第四条路可走了。
唐通被人惊醒的时候眼睛都傻了,白广恩怎么半点痕迹都没有的就投降鞑子了呢
“大帅,现在不是想这个的时候,现在要想的是咱们该何去何从!”
是为大顺拼死一战呢还是现在跑路亦或是投降
“大帅,现在这崇文门都丢了,内城都开了,燕京再无可守的凭借了。再不走可就死路一条。”
“大帅,咱们战郑芝龙,战吴三桂,战山海关,八千弟兄拼得只剩三千还不到,对得起李自成了。”
“快走吧,再不走就走不了了……”
这些唐通左右的人倒是没有劝唐通投降,毕竟他们都知道唐通的独孙还在李自成手心里握着呢。而且他们的家眷也都随李自成西撤了,所以,三十六计走为上。
唐通这时候也定下心神来了。“走,立刻就走。大顺天子还有大半个北地在手,磁侯(刘芳亮)也已经率军南下保定,经营北直隶、中原,鞑子只多占了京畿。”就现在的局面看,李自成还大有可为的。
周边一干顺军将领纷纷点头,认可了这番话。
毕竟只看场面,李自成还坐拥北地七八成的地盘,中原只剩下东南的归德一带被许国忠占着。齐鲁的明军也
第一百九十七章 主子爷,奴才们不想死啊作战(求订阅)
德胜门外自然有清军看着,只是人不多。
战斗的胜负吴三桂也不担心,跑了李岩又如何拿下京城,他这份投名状纳的再结实不过,相信多尔衮会对他放心了的。
至于郑芝龙和王永吉把他骂做了国贼汉奸,那更是可笑。但他吴三桂是不是真的国贼,可不是郑芝龙说了算的。
金水桥上,吴三桂眼睛看向紫禁城方向,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对自己真的是隆恩浩荡的崇祯帝。
也不知道消息传到金陵之后,他又会把自己一门如何
可想来是不会一气杀了的。人头不是韭菜,杀了不能再长出一茬。那等行为全然是把他逼到满清这一边,智者不为也。虽然多半接下一段的日子不会好过。
可只要大清能入主中原,打下这北地的半壁江山,他吴家就高枕无忧。鞑子在中原越是得势,他吴家的地位就只会越发安稳。
不过这也需要他能始终控制着手下的队伍,要是手下的兵马都被满清给吞吃了,崇祯帝肯定不会袖手旁观的,他只会落井下石。
而至于郑芝龙,那端的是一个角色。但他两次操刀子痛宰文武百官勋贵皇戚,早就得罪了海的人了,更把人往死里得罪了。他在江南是寻不到立足之地的。
而就崇祯帝那猜忌之心极重的样子,保不准三两年后,他就已经把郑芝龙给逼的不得不反呢。
吴三桂面上丝毫神色不漏,心底里却酝酿着极其恶毒的诅咒。
郑芝龙不是一个肯吃亏的人,崇祯帝又是一个猜忌之心极重的人,那怎么能尿进一个壶里呢
“这般说来倒是这大清更能得天下……”
虽然满清内部也有很多的麻烦,但对外的时候人家能团结啊。而且八旗的结构形式也注定了自家人之间很难爆发出大火并,火并的只能是最顶尖的一小撮高层。就像当初的黄台吉铲除阿敏和莽古尔泰。这样就能保持住人家的基本实力不动摇。可崇祯帝与郑芝龙之间呢他们一翻脸,可就意味着大打出手。
吴三桂从没有去想到这一点,但现在一想,却觉得大清得天下几乎是必然的。那郑芝龙与崇祯之间是再明显不过的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可偏偏两人的性格却注定他们要分道扬镳。
自从郑芝龙伸手宰割朝中大臣和文武勋贵的那一刻起,这一切就都已经注定了。
满朝文武都对郑芝龙恨之入骨,那郑芝龙还能得好么
不过下一刻,一个丑陋的秃瓢映入吴三桂的眼帘,周遭的火把让金水河照的如是一面明镜,吴三桂眼光只是不经意的一瞄,就看到了他此时此刻的形象了。心中羞辱感从心底里不可抑制的爆发来。
李自成大军杀来,眼看就到了山海关下了,多尔衮却执意逼着吴三桂剃发,说是如此才好在大军中辨清敌我来。辨他奶奶个腿!
吴三桂那时候已经没回头路了,就是心里头耻辱感爆炸,面上也要笑着剃发。他至今没有忘记手下诸将再看到他时的眼神,耻辱,这是他吴三桂毕生来最大的耻辱。
话说,自从剃发之后,吴三桂就是帽子不离头的。也就是这次大功告成了,行至这外金水桥边,吴三桂心中感慨,才停下脚步,摘下缨盔。
恍惚中他似乎看到了自己的便宜舅舅——祖大寿,他是吴襄原配的儿子,吴襄继娶了祖氏,所以祖大寿并不是他的亲舅舅。
但祖大寿对吴三桂整个人生的影响却是极大地。他现在还记得祖大寿曾经说过的一番话,当年祖大寿看见辽东军上下纷纷降敌,然后被满人收做包衣阿哈,为奴为仆,就道:既然战败,那就是朝廷罪人了,合该一死以谢龙恩,以敬祖宗,为鞑虏奴仆实是辱人。
可等松锦一战轮到他自己了,他不也从了么
除却生死无大事,千古艰难惟一死啊。
吴三桂感慨满满的。
然后,“轰轰轰……”一连串巨大的爆响叫整个京城都如是地龙翻身了一样,叫吴三桂好险没一头栽进河里。
“大帅……”周边人忙拉住了他。
惊魂未定下吴三桂目光向着声音传来处看去,似乎是德胜门位置啊。而且他刚才感觉到了一阵明光闪现过,还下意识的一抬头去看呢。结果被随后传来的爆响声吓的腿都软软的了。
“不好,俺的突骑!”惊魂稍定的吴三桂火烧屁股一样跳了起来,他想到了去追击李岩的夷丁突骑。
“快去,快去查探……”
吴三桂整个人都歇斯底里了。夷丁突骑拢共才三千人,这都是多年来吴家拿银子喂熟的精兵。三千对三千,不是他吹牛,八旗马甲摆在前面,吴三桂也敢直接怼。那是他真正的血本!
“啊,啊,……”当吴三桂亲自赶到德胜门大街,看到那血腥又凄惨无比的一幕后,整个人都背过气去了。
他派去打探的人,见到了德胜门大街上的惨剧后如何敢向吴三桂禀报可他们越是如此,吴三桂的心就越砰砰直跳。
等到他亲自到场了,那真有种肝胆俱裂的赶脚。
广渠门外的阿济格长大了嘴巴,“吴三桂晕过去了”
“王爷,那吴三桂亏了血本了。他手下的夷丁突骑,王爷您也是见过的,结果好了,德胜门大街上,都到城门口了,被李岩阴了一遭。一场大爆炸,折了没五百也有三百。”
阿济格脸上露出喜色来,吴三桂已经是满清锅里的老鳖,爬不出去了。这次追击李自成,多尔衮让他夹着吴三桂,就是剩得吴三桂出工不出力,错失了大好良机。
但多尔衮对吴三桂的担忧,阿济格也时刻都看在眼里的。吴三桂兵强马壮,四五万辽军,别说是八旗里单独的一个旗了,就是再把汉八旗都拉上来,那也
第一百九十八章 啥是壕无人性(求订阅)
齐鲁,青州知府衙门前,一箱箱银锭被堆在了空地里,阳光照耀下,闪闪绽放银光,恍如一座银山。
“好家伙,这么多银子,俺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的银子。”李士玄看着银山整个人都痴了。
旁边的李士元,还有青州知府何永清倒是还能按捺住内心的澎湃。但二人脸色也都涨的通红。
在如今的态势之下,大明在齐鲁的整个统治已经分崩离析,西北落入了李贼的手中,也亏得侯国安丢了泉城之后,带人退去了泰安,牵制住了郭贼的手脚,不然郭升的大军恐怕早就杀入到青州了。而就青州如此一个风雨飘摇的时际,面对郭升带领的大军如何能够抵挡呢
早前何永清、李士元都已经决定奉衡王一家去往登莱了。
虽然登莱也兵力空虚,不管是登莱本地的兵马,还是郑军,主力都开去了津门勤王救驾去了。但登州城到底比青州城牢固多了。
哪成想到短短时间里风云骤变,郭升对青州的攻势从蓄势待发直变成了过眼云烟,而他们青州反倒迎来了一笔莫大的钱粮军械支持。
十万两银子,五万石粮米,还有火器、兵甲。青州军一下子从平民百姓变成齐鲁有数的大户豪门了。
“听说安南伯在京津很是发了一笔横财,眼下看果是如此啊。”这出手太大方了。更别说火器兵甲,那是眼下有钱都难买到的东西。
何永清大喜过望。
猜你喜欢